怡然園_怡然詩園紀事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怡然詩園紀事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534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53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怡然園_怡然詩園紀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為怡然園中前豐原市長(1994-1998年)陳欽隆所作〈怡然詩園紀事〉實景: 豐葦原上富春國,郁郁文哉名士多;錦繡情懷傳佳構,怡園詩壁紀風流。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前豐原市長陳欽隆的〈怡然詩園紀事〉外,還包括直庵先生、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丘逢甲、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53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CDA3AE3-1C67-4FCE-B923-199C084AFEF9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1T11:36:3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534
Id
659534
Title
怡然園_怡然詩園紀事
Description
本圖為怡然園中前豐原市長(1994-1998年)陳欽隆所作〈怡然詩園紀事〉實景: 豐葦原上富春國,郁郁文哉名士多;錦繡情懷傳佳構,怡園詩壁紀風流。 1993年12月竣工的怡然園,或稱怡然詩園,位於臺中市豐原區圓環西路上(豐西路路口正對面),是一座搭配葫蘆墩圳水勢地貌設計而成的景觀公園。 怡然園利用葫蘆墩圳舊西汴幹線流經圓環西路至成功路間的水利地闢建,故規劃上順河道呈長條帶狀。入口處由王阿脾前市長題字,園中有優雅舒適的涼亭、別致的拱橋及潺潺的西汴流水,古樹奇木且依地形布置,期透過中式庭園造景讓遊客懷想清朝巡撫劉銘傳巡視時,特賜葫蘆墩為「富春鄉」之美名。 怡然園不同於一般的景觀或運動公園,是一座以詩詞讚頌豐原與葫蘆墩的主題公園。不僅在成功路入口附近陳置臺中文史工作者兼收藏家陳炎正(直庵先生)所作〈岸裡社懷古〉碑石,園邊駁坎壁上並刻有古今詩人的詩作,除了本圖所呈現之前豐原市長陳欽隆的〈怡然詩園紀事〉外,還包括直庵先生、傅于天、水竹居主人(張麗俊)、丘逢甲、小東山等人的作品,展現此地豐沛的人文精神與資源。 到怡然園,除了觀覽葫蘆墩圳周邊的水利設施,還有綠意優雅的園景與詩作,引導遊客理解與欣賞葫蘆墩與豐原地區孕育出的人文與歷史。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CC0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1T11:36:35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
「怡然園_怡然詩園紀事人物與團體@#@社會與政治@#@空間、地域與遷徙@#@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73
Id:
514773
Title:
於花蓮市天仙閣招牌前
Description:
照片攝於1947年(民國36年)9月,照片中年輕人騎著單車,在天仙閣的招牌前留下珍貴影像。天仙閣為戰後初期花蓮市知名茶室。此處最早為一棟國姓廟,而在日治時期地方上曾經提議在隔壁興建一間城隍廟,不過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63
Id:
168563
Title:
鄒族阿里山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排剪社的女人側面照。頭纏黑布,穿棉布上衣,並帶頸飾及胸飾,耳垂戴中國式的耳飾。男人耳飾中有固有的,但女人多用這種耳飾。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588
Id:
277588
Title:
萬泰遊玩粵東,同行毛汧染病將死,萬泰獨收留伺藥,最後痊癒 南天痕卷十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其後扁舟遊粵東返棹,有同年生毛汧染疫將死,同舟皆欲棄之;泰獨收視,親其藥裹,汧得生。而泰以病至九江,疾革,喟然曰:此行得水坑石數片、娘子香數瓣,未及把玩遽而緣絕,此為恨事。
布農族的開墾地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0
Id:
168500
Title:
布農族的開墾地
Description:
布農族砍伐茂密的自然林開拓而成的開墾地。背後的森林為闊葉樹林。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3
Id:
168363
Title:
泰雅族太魯閣群的婦女
Description:
太魯閣群Gukutsu社婦女背上背著籐編的簍,將赴田地;皆穿著麻布作的固有服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779
Id:
277779
Title:
左軍與袁軍勾結,左良玉看到城中起火,便在船上頓足嘔血而死 南明野史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初,左兵至九江,袁部將郝效忠、郭雲等大掠,左兵附之。良玉見城中火起,聞報曰:『左兵也』,即其舟中頓足嘔血而死。左死,軍益亂。其養子夢庚劫袁共破安慶,東下采石,為黃得功、方國安所敗;遂引兵還。捷聞,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48
Id:
222148
Title:
大正15年(1926),在花岡山棒球場舉行台東團與能高團的交歡野球大賽
Description:
大正15年(1926)5月23日,能高團、台東團在花岡山運動場上正式展開棒球以及網球賽的交歡試合(友誼賽)。當時能高團穿著白色球衣,台東團則穿著深色球衣,比賽開始前拍下了這一張大合照。照片中右邊是能高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418
Id:
278418
Title:
林氏侍家姑李氏,晚年多病而脾氣不好,而林氏卻仍侍奉湯藥不懈怠 澎湖紀略卷之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林氏,東西衛澳林昂淑之女。稟性溫良,操行純潔。年十九,適林投澳郭克誠為妻;執持婦道,有鹿車共輓之風。家姑李氏,性頗嚴厲;有子婦四人,惟林氏事之得其歡心。克誠兄弟析居之後,李以林氏孝順,不樂與長次二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84
Id:
168484
Title:
排灣族巴包拔群的女人
Description:
Bogari社的女人,頭戴用草葉編成的環狀飾飾,戴銀製耳飾,掛古珠串成的頸飾,著棉衣。此女牙齒呈黑色,是咀嚼檳榔所致。
陳志淵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481886
Id:
481886
Title:
陳志淵
Description:
陳志淵,字泮潛,生於桃園龍潭,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現為國立陽明高中國文科教師兼任美術班書法老師,亦為泮山書會、桃園高中虎崗書會會員,多次舉辦展覽,對於桃園地區的文化推動功不可沒。國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600
Id:
278600
Title:
趙緣娘,夫沒於海,其撫養二子並侍奉翁姑,後憂傷過度而病 澎湖續編卷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趙緣娘,潭邊社歐佛源妻。年二十五,夫沒於海,遺二子,氏甘心撫養,苦節勤勞,奉事翁姑。痛夫慘死,悲泣憂思,抑鬱病瘠,年三十四而歿。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19
Id:
509219
Title:
光復初期玉里國中鉛板教室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3年(1954)時所拍攝,為戰後初期玉里國中畢業班合照。玉里國中為日本治臺時利用樂合國校校址及鐵皮教室,由地方士紳鄧火土創立而成。鄧火土,生於明治44年(1911),卒於民國67年
基信團的緣起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30112
Id:
630112
Title:
基信團的緣起
Description:
照片為1964年由池作基神父(Rev. Meinard Tschirky, SMB)與蘇德豐神父(Rev. Gottified Suter, SMB)共同設計的東河天主堂。東河堂區為基信團在臺東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932
Id:
280932
Title:
應星割股和藥以治癒父親的疾病 小腆紀傳目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應星字夢白,嘗刲股愈父疾;人稱孝焉。
明禮國校師生合影留念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10
Id:
509210
Title:
明禮國校師生合影留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38年(1949)時所拍攝之明禮國校師生之合影。明禮國小,最早為臺東國語傳習所奇萊分教場,而後又隨著時代的改變,依序被更名為花蓮港公學校、明治公學校、明治國民學校、明禮國民學校、明禮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04
Id:
514204
Title:
環保志工 愛心志工 圖書館志工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9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964
Id:
276964
Title:
許一壺精考典籍依方製藥,活人無數 臺灣紀事附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是時草昧甫闢,山嵐瘴氣所蒸鬱,少不治殺人。間有私築藥室,詭市贋材,村僻愚氓,因藥物誤者纍纍相枕藉;人方歸咎於生之不辰,不知費長房仙壺固未易數數覯也。君慨然曰:『嗟乎!人命非可草菅視者,奈何以飲羊登
布農族婦女的織布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505
Id:
168505
Title:
布農族婦女的織布
Description:
施武郡群女人正在織布。其織布方式與泰雅族及排灣族者相同,但踩在腳下的經卷形式略有差異。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張立夫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139303
Id:
139303
Title:
東引指揮部指揮官張立夫
Description:
張立夫將軍,浙江嵊縣人,1912年(民國1年)生,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穎,胸懷大志,正值國家難存亡之際,1930年投筆從戎,獻身黨國,入中央軍校八期步科,先後畢業陸軍大學十八期、黨政軍聯合作戰研究
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484083
Id:
484083
Title:
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
Description:
本圖為1990年(民國79年)惠民醫院新大樓破土典禮。由左而右:傅立吉神父(Fr. Felice Chech,1943-) 、李智神父(Fr. Rizzi Giovanni,1927-) 、王乾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315556
Id:
315556
Title:
郭清周與郭鄭銀杯伉儷在內垵自宅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在2016年在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的郭清周(1934年次)與郭鄭銀杯(1936年次)伉儷自宅內所拍攝,受訪此時這對夫妻均已高齡八十多歲。1947年郭鄭銀杯自願從台南市賣到郭家成為童養媳以後
吳德亮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People594049
Id:
594049
Title:
吳德亮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作家吳德亮。吳德亮於民國41年(1952)出生,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同時具有作家、畫家、攝影家、茶藝家、資深媒體人等多重身分,至今出版著作近四十本。曾任新聞週刊總編輯、臺灣省茶商業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521
Id:
276521
Title:
陳君通舉止謹晵無惡姿,持論平易 臺游日記卷四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十八日,晨晵,午復霃霒,霢霂徐作。與陳君通款洽,舉止謹晵,無恆醫惡姿,扣其所學,不甚宗主仲景,然持論平易,術為易讎矣。
彰化的國際勤勞營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337
Id:
649337
Title:
彰化的國際勤勞營
Description:
本圖為彰化舉辦之國際勤勞營照片,收錄於1962年出版之《臺灣痲瘋救濟協會年度報告》。根據該年度報告可知,這次的國際勤勞營是為整修位處彰化郊外的傳染病醫院,參與者共有27人,其中2位來自美國、4位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68
Id:
513168
Title:
陳黎母親余秀英與陳碧年輕合影1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50年(民國39年)所拍攝的玉里姑娘余秀英(右)與陳碧(左),兩位女性是閨中好友。右邊的余小姐為詩人陳黎的母親。陳黎本名陳膺文,為臺灣中生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涵蓋現代詩、散文、翻譯等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32
Id:
281032
Title:
尹醫生等人死亡 爝火錄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諸生戈化雍、胡季桂、茅蘭、朱闇(一作黯)、徐伯因、何如圭、吳履賓(一作冰)、孫霜奇、周元初、傅宜仲、朱新卿、朱方旭、張漢隱、盛肇之、周元玉、戴明德、王宿、尹醫生、韓伯宣、鎮海衛官尚子升、寧國府教授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男人人物與團體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471
Id:
168471
Title:
排灣族巴武馬群的男人
Description:
三地門社頭目側面照。頭戴這一部族的正式帽子,鞣皮製成,附有以豹牙與貝殼裝飾而成的帽徽,並飾以山雞尾部羽毛。這一豹牙製的帽徽,不但是勇者的標記,也是頭目的象徵。由一肩斜掛的帶子是以銀元作裝飾材料,取代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741
Id:
280741
Title:
李鴻章廣設醫學堂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嘗設廣方言館、機器製造局、輪船招商局,開磁州、開平煤礦、漠河金礦,廣建鐵路、電線及織布局、醫學堂,購鐵甲兵艦,築大沽、旅順、威海船隖、臺壘,遴武并送德國學水陸軍械、技藝,籌通商日本、派員往駐,創設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73
Id:
277173
Title:
基隆濕氣甚礙難行動,外來者水土不服病亡多 楊勇慤公奏議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惟基隆一方,周圍不過數十里,與臺灣、臺北兩府及各縣迥不相同,雨水連綿不止,據土人云,每年自正月至七月底止,晴雨各半。惟自八月以後,直至開年四月止,日夕皆雨,少有晴時,以故溼氣太甚,溝港皆水,礙難行
MOC_Id:
Culture_People296237
Id:
296237
Title:
李梅英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李梅英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本篇為李梅英之採訪,觀看得到日本時代人們的移動軌跡,尤其包含二戰時期的空襲經驗、生活經驗,以及教育經驗。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7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2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3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8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