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苗栗義塚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苗栗義塚

苗栗義塚」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苗栗義塚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229000001/3be4b67ceaa3ea65b4419e79f917f075835cc702.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苗栗義塚」位於苗栗市義民街,創建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後,由地方鄉親收集忠骸,合葬一起,稱為義塚。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事件」,各地居民為求自保,各自組織義民軍,協助官兵平亂。事件結束後,地方仕紳與鄉親,合力收集陣亡義民軍忠骸,建墓立廟,以永為祭祀,稱為義民總塚或義塚。根據統計,新竹、苗栗、南投、彰化、雲嘉、高屏等地,奉祀義民的廟、祠、寺,約計26座,「苗栗義塚」為其中之一。 根據《苗栗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紀載,當時地方鄉親僱請牛車沿途遍拾臂上綁有黑布的義民軍忠骸。原擬由南往北送到新竹新埔合葬,但六台牛車經過北苗(今義塚所在地)時,牛隻不受驅使,經焚香禱告後,由「聖筶」取決,其中有六缸忠骸合塚葬於此,推測為「苗栗義塚」創建之始。 後經乾隆六十年(1795年)苗栗街士紳謝鳳藩,為紀念義民軍之義行,乃將私有的中興莊(即今義民街)2分餘大的土地,捐贈作為建廟基地,並募款興建義民祠一座(即今苗栗義民廟),以安奉義民之神位,供人參拜。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苗栗縣苗栗市北苗里義民街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82394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57374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0-12-2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苗栗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01229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0-12-2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苗栗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01229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22

name

苗栗義塚

representImage

intro

「苗栗義塚」位於苗栗市義民街,創建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清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中,客家義勇軍參與平亂後,由地方鄉親收集忠骸,合葬一起,稱為義塚。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事件」,各地居民為求自保,各自組織義民軍,協助官兵平亂。事件結束後,地方仕紳與鄉親,合力收集陣亡義民軍忠骸,建墓立廟,以永為祭祀,稱為義民總塚或義塚。根據統計,新竹、苗栗、南投、彰化、雲嘉、高屏等地,奉祀義民的廟、祠、寺,約計26座,「苗栗義塚」為其中之一。 根據《苗栗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紀載,當時地方鄉親僱請牛車沿途遍拾臂上綁有黑布的義民軍忠骸。原擬由南往北送到新竹新埔合葬,但六台牛車經過北苗(今義塚所在地)時,牛隻不受驅使,經焚香禱告後,由「聖筶」取決,其中有六缸忠骸合塚葬於此,推測為「苗栗義塚」創建之始。 後經乾隆六十年(1795年)苗栗街士紳謝鳳藩,為紀念義民軍之義行,乃將私有的中興莊(即今義民街)2分餘大的土地,捐贈作為建廟基地,並募款興建義民祠一座(即今苗栗義民廟),以安奉義民之神位,供人參拜。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苗栗縣苗栗市北苗里義民街

longitude

120.823942

latitude

24.573747

registerDateValue

2010-12-29

headCityName

苗栗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0-12-2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苗栗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01229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222

「苗栗義塚」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屏東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1/982ee0
intro: 「屏東書院」為清嘉慶20年(1815)鳳山知縣吳性誠命歲貢生郭萃、林夢陽所建。建成之初因經費拮据,僅樹立本體而未加華彩,經劉蔭棠會請郭萃、劉瑞麟、蕭啟德、蕭啟元等協力勸捐,方添漆繪而使形制更加完備,再
type: 1.1

name: 錦町日式宿舍─林務局局長舊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9000002/abf237
intro: 原為日人所有,國民政府接收後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接管,作為局長宿舍。
type: 1.1

name: 滬尾水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916000001/787b1f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龜崙嶺鐵道橋遺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222000001/50e970
intro: 這兩座橋樑的基座,原為清末劉銘傳興建大稻埕至新竹間的鐵道橋樑基座。該鐵道起點為今日台北市塔城街及鄭州路一帶,往南途經台北橋、三重重新路、新莊中正路、龜山鄉萬壽路至桃園車站與今日縱貫鐵道路線相連接再抵新
type: 1.1

name: 旗山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9/9ee588
intro: 旗山天后宮是旗山街區最重要的廟宇。嘉慶10年(1805)間由臺灣縣知縣薛志亮、內門歲貢生游化(1752〜1826)等率先捐款籌建,歷經12年募款,在地方官紳與商家的共同襄贊之下,於嘉慶22年(1817
type: 1.1

name: 齊東街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1000001/593d83
intro: 約為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南端為總督府重要職務官舍,其出現年代在一九三五年間,附近區域住有包括第二高女學校、醫學
type: 1.1

name: 臺中林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06/373487
intro: 臺中林氏宗祠為臺灣中部地區舉足輕重的林氏祠堂。數易其所的林氏宗祠,原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初名「林祿公祠」,建於內新莊(即今臺中市大里區內新里)。後經數次遷移,日治大正6年(1917)中部各大林氏家族發起
type: 1.1

name: 嘉義蘇周連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607000002/c9517e
intro: 「嘉義蘇周連宗祠」位於現今嘉義市垂楊路326號,原為蘇氏家族在清代興建的民宅,其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嘉義蘇周連宗祠」的創立起因於1895年(清光緒21年)蘇氏先祖眼看臺灣割讓予日本統治,就現實環境而言
type: 1.1

name: 東村呂朝怡洋樓(別名:東村雙喜樓 )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7000001/f987f2
intro: 洋樓興建人呂朝怡因曾祖父輩就居住於新加坡,出生於新加玻並從事船運貨運相關產業,呂朝怡於中年時期回到金門,並蓋了此洋樓與東村38號(已拆除現改為RC樓房)。此期間呂朝怡來往金門與新加坡頻繁,育有一兒一女
type: 1.1

name: 盧纘祥故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218000001/3e3c44
intro: 一、盧宅於一九二八年興建完成,由當時任職於總督府營繕科—宋祖平先生設計及監造,為宜蘭縣當時最為華麗的宅第;且是宜蘭縣第一任民選縣長盧纘祥故宅。 二、清領時期的宜蘭,地方產物輸出及生活用品輸入,全賴船
type: 1.1

name: 鳳山舊城孔子廟崇聖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18000003/6c5ada
intro: 鳳山縣舊城北門外文廟為首任知縣楊芳聲所建,前眺鳳山,左倚半屏山,右輔龜山及打鼓山,廟前蓮池潭則為天然泮池,形成天然的人文勝地。後因風雨損壞,知縣宋永清於清康熙43年(1704)重建,大成殿在前,啟聖祠
type: 1.1

name: 總統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1/f54c98
intro: 總統府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是當時臺灣最高的行政機構,所在位置原是清末台北城內陳姓及林姓宗祠所在,日人治台後先利用清廷遺留下來的「布政使司衙門」作為臨時總督府,至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開始有興建永久
type: 1.1

name: 汐止茄苳腳臺灣鐵路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615000001/60036c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114000001/28ab72
intro: 1895年(明治28)中國因甲午戰爭失敗,日本開始殖民統治臺灣,並積極進行採金事業,將採金事業推向高峰。其中三毛菊次郎於 1936年到1941年間擔任金瓜石鑛山事務所所長。任內資助金瓜石公學校校舍興建
type: 1.1

name: 原臺南大正公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30000001/7bd303
intro:  市定古蹟原臺南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為日明治44(1911年),臺南市實施市區改正,受當時國際建築思潮影響,劃設有大正圓環(今民生綠園或湯德章紀念公園)、東門圓環、明治圓環(今火
type: 1.1

name: 玉里迪階陸橋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812000001/027c6c
intro: 本陸橋為早期東線鐵道工程的重要遺存之一
type: 1.1

name: 鄞山寺(汀州會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4/f44e15
intro: 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事實上臺灣目前也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的鄞山寺,另一座位於彰化市年代更早的定光庵。根據汀州府志記
type: 1.1

name: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2/160af1
intro: 烈嶼東林宋代東井由花崗石板砌建而成,井欄北面刻有「嘉泰甲 子春林 彥智捨」九字,以三行楷書由右至左直立書寫;井欄南面刻有「大德乙 巳重修」六字楷書。由此興修記載得知,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即嘉泰甲
type: 1.1

name: 鳳山縣舊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3/cbf7e7
intro: 鳳山縣舊城(今左營舊城)範圍包括東門、南門、北門、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的鎮福社、拱辰井等。其中,城門、城牆和護城濠是道光5年(1825)7月15日動工改建的成果遺留,不過,整座舊城卻也奠基於康熙61年
type: 1.1

name: 莿桐保甲事務所
intro: 日本統治初期,為了有效控制地方社會,參考了清代的保甲制度,於明治31年(1898)起施行「保甲條例」,規定10 戶為1 甲,10 甲為1 保,甲設有「甲長」,保設有「保正」,做為警察的輔助機關,協助警
type: 1.2
address: 莿桐村中山路170號。

name: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7/0ad638
intro: 臺灣大學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初創於一九二八年,當時日本為培養殖民地人才並進而研究南洋而設。開辦時即成立文政及理農等學部,後來又將醫學部納入,成為規模完備的大學,其校區廣大,建築風格統一,也成為二0年代
type: 1.1

name: 北港集雅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19000001/9187f2
intro: 集雅軒乃北管支系,集雅軒最早由地方人士蔡及,陳真,吳石等十二人参加笨港媽祖遶境活動而發起組成。在咸豐年間正式開管,集雅軒是由更早期北管子弟戲團「和樂軒」分出的團體,是笨港頗有名氣的北管子弟戲團。集雅軒
type: 1.1

name: 原台南公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1/2f6bc0
intro: 臺南社教館,其址原為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尤以仿飛來峰之景最為引人。日治時期建為臺南公館,後來稱為臺南公會堂,為當時市民重要集會空間。二戰後改為中山堂,再
type: 1.1

name: 衡陽路13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501000001/8dca41
intro: /
type: 1.1

name: 北埔姜阿新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4/5687ab
intro: 北埔姜阿新故宅位於第一級古蹟北埔金廣福公館、天水堂、第三級古蹟北埔慈天宮等古蹟之間,在北埔街區佔有重要的地位,其除了在大隘的開發史上具有歷史意義之外,其建築物更代表北埔地區日治時期發展之特色,目前被指
type: 1.1

name: 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811000001/a1abce
intro: 道光初年(1820年代)金瓜石地區由廣東客家人開闢,原先從事農耕,直到光緒十九年(1893)發現金礦,此地因而吸引大量人口前往開採,促成聚落興起。 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軍佔領基隆地區金礦及砂金產
type: 1.1

name: 竹寮取水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31000001/1669ed
intro: 竹寮取水站,大正2年(1913)10月完工啟用,乃是當年打狗上水道擷取水源的基地,亦即整體上水道的心臟地帶。 取水站主體建築以紅磚砌牆,再以大跨度木結構撐起傳統二坡式屋頂,但是,兩側山牆跳脫傳統樣式
type: 1.1

name: 二林仁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9/7dadff
intro:   二林仁和宮創建於乾隆年間,廟宇位於二林街的中心,前方面臨雙港、清溪的匯流,廟後為新庄的丘陵地,形成一個「背山面河」的風水寶地。相傳康熙年間,先民來臺時,經不住海上浪濤洶湧,於是自湄洲祖廟恭請媽祖金
type: 1.1

name: 大埔石刻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10/1993e5
intro: 大埔石刻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原稱「下沙」「東沙」)的南邊崖壁上,刻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西元1617年),曾被風沙掩埋,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53年,島上國軍構築工事才意外地發現這一具有重要歷史價
type: 1.1

name: 藍田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501000003/4b9735
intro: 藍田書院位於南投市崇文里文昌街一百四十號,建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十一月廿七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清代初期南投地區因地處內山,開發較遲,文教事業並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80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4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5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