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30000006/cea094926919e0cd6eacc13a256ef1f454dcee38.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檔案室依財產相關資料為民國34年登記。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正路120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96886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80674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21-12-2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新竹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211230000006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21-12-2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新竹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211230000006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

name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representImage

intro

檔案室依財產相關資料為民國34年登記。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中正路120號

longitude

120.968863

latitude

24.806749

registerDateValue

2021-12-29

headCityName

新竹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21-12-2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新竹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211230000006

version

1.0

hitRate

2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將軍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9/50083d
intro: 縣定古蹟將軍第創建人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為清代官至溫州總鎮,生於清道光2年(1822),卒於清光緒21年(1895)。幼有大志,家貧,稍長即棄學頭金門鎮標充伍。由行伍發蹟官至署理總兵,其歷任軍職從
type: 1.1

name: 舊大里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227000002/81caa3
intro: 一、舊大里橋竣工於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年)一月,為日治時期南北交通重要命脈,反應出日治末期因戰爭之故而管制鋼筋使用,改以石拱築砌之特性。 二、一九七二年二月新大里橋完工通車後,即取而代之,目前已閒置不
type: 1.1

name: 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221000001/2e409d
intro: 樹心會館原為真宗本派本願寺之會館,初建大正十一年(1922)六月二十日,於大正十二年(1923)二月十日落成。建築之工事負責人為高瀨與助氏;監工為谷口貞吉氏。興建原由於當時本願寺為因應傳教所需,急需一
type: 1.1

name: 春官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07000002/a2d5c0
intro: 新竹北門鄭家可稱為竹塹第一世家。鄭氏原籍四川,明末清初因避動亂,由漳浦先遷金門再轉赴台灣謀生;中試後返回金門營建家廟光宗耀祖(1830);隨著鄭氏在台灣的發展,道光18年(1838)興建新竹進士第,並
type: 1.1

name: 新莊水道記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13000001/78baac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和美李安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16000005/f0ce7c
intro: 和美李安人墓,興建於清乾隆24年(西元1759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和美鎮大雅段一帶。    和美李安人墓的墓主為清代臺灣中部地區開拓先驅楊志申之母李肅惠,在18世紀初,其子楊志申便自臺南北上彰化,在彰
type: 1.1

name: 后里賢坂張家祖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416000001/cdf44c
intro: 本古蹟由三座古墓組成,分別為張彩臣之墓、張青雲之墓及張堪等六人合葬墓等,張彩臣墓造於日治時期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張青雲墓造於日治時期大正14年(西元1925年),張堪等六人合葬墓則造於日治時
type: 1.1

name: 大村賴景祿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30000002/8dafa6
intro:   位於大村鄉南勢村南勢巷1號的賴景祿公祠,即光裕堂,為賴景祿派下後人所建之宗祠。   賴景祿派下來臺後,在今日大村鄉、員林市一帶活動拓墾有成,後人為了感念祖先篳路藍縷之功,在濃厚的宗族觀念之下,興建
type: 1.1

name: 原日軍臺南衛戍病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618000001/658459
intro: 日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於赤崁樓設立日本陸軍臺南衛戍病院,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依日軍第三期永久兵營計畫重建較大規模之院舍於日軍步兵第二聯隊(今成功大學光復校區)之北側,規模非常完整。日
type: 1.1

name: 西螺振文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5/2202fd
intro: 西螺位於濁水溪南岸的沖積平原上,清領時期為臺灣府彰化縣西螺堡,後改隸臺灣府雲林縣西螺堡。此地為中部地區交通轉運點,早年民風強悍,武學盛行,人文教化稍嫌不足,地方人士在詩社振文社王有成等人倡議下成立振文
type: 1.1

name: 臺灣省政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513000002/9f492e
intro: 1.民國38年因國共內戰而退守臺灣的國民政府,定「臺北市」 為臨時首都,直到民國46年省政府遷駐新省政中心—中興新 村,中央與地方政府才有了區隔,臺灣省政府遷入中興新村 40多年,秉
type: 1.1

name: 彰化振豐源商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21000002/50c0c6
intro: 本建築為完工於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的雙層樓轉角式街屋,「振豐源商行」為彰化市街知名家族「磺溪吳氏」二代三人建立的商號,於日治時期取得彰化街上菸草賣捌人及「石油配給統治株式會社」乙種賣捌人身分。
type: 1.1

name: 廖煥文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426000001/297d07
intro: 廖煥文墓建於昭和9年(西元1934)年,墓園以花崗岩與青斗石二色石材為主要構材,採傳統墓之規制,符合「天圓地方,光前(低)裕後(高),前作內弓月池狀」之傳統格式(墓坵呈圓,墓埕作方),規模宏大。不論
type: 1.1

name: 原德商東興洋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4/faff90
intro: 清領末期安平開港通商,外商紛紛於安平小砲臺北方臨海沿岸設立洋行。東興洋行係由德國商人東興(Julius Mannich)與彼得森(J. Peterson)在安平洋行運河沿岸開設的洋行,英文行名為Man
type: 1.1

name: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307000001/2e052a
intro: 日治初期即有神社之興建,到了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軍國主義高漲,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興建神社更成為總督府治臺的重要政策。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所建的臺南神社,其社格僅次於臺北的臺灣神社。臺
type: 1.1

name: 中和「太武山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502000001/812e3d
intro: 太武山莊位於新北市中和區民有街 55、57、59 號,為戰地政務時期興建之甲種眷舍。該處眷舍完成於民國51年(1962)。民國48 年(1959)第十軍移防回臺,經司令官劉安祺將軍批示興建。 民國 5
type: 1.1

name: 迪化街二段374號
intro: 建於日治時期,立面保留1910年代大正初期到1930年代昭和初期盛行的馬約利卡磚,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台灣街屋立面作法。
type: 1.2
address: 迪化街二段374號

name: 曾振暘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4/8e8961
intro: 此墓於1952年(民國四十一年)底被臺南市文獻委員所發現,屬荷據時期流寓漢族留臺地之墓,墓主可能於荷治時期前就已經來臺開墾。 此墓曾於1953年(民國四十二年)加以修葺,1975年(民國六十四年)重修
type: 1.1

name: 大井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1119000001/52b49a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艋舺龍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06000001/8093d2
intro: 一、 艋舺龍山寺與萬華的開發 艋舺又稱文甲、蟒甲,舊屬大加蚋堡,位於淡水河東岸。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為臺北三市街。最早出現於文獻中是清康熙36 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記遊》。艋舺是由
type: 1.1

name: 福生堂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023000001/71b55a
intro: 建物建1922年,1945-1957年增建為3層樓,1980年代立面整修,建築線條俐落、比例優美,呈現不同時期的樣貌。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1119000002/61ba49
intro: 臺南一中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該校是於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創立,並以竹園小學校之一部份建築當做臨時校舍,第一任校長為高橋隆氏。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竹園小學校遷移,原有校舍全部移交給第二
type: 1.1

name: 瀰濃庄里社真官伯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3000006/0d5598
intro: 在閩南民間俗稱土地公伯的「土地公祠」,造型質樸小巧,內供奉一尊白髮飄飄,手持龍頭拐杖,面露笑容的土地公神像。 而美濃的土地伯公祠,造型獨特,採用一般人建造風水(墳墓)的造型;不同處是僅在碑石上刻有「
type: 1.1

name: 林本源園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8/f782dd
intro: 板橋林家的來台始祖林應寅,原居於中國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遷台,來臺後最早居住於淡水廳新莊。其子林平侯跟隨來台,經數年往來閩臺經商而漸漸致富,又與竹塹紹賢合辦全臺鹽務,累積財
type: 1.1

name: 原英商德記洋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3/c0f0b0
intro: 十七世紀初葉,荷蘭人以其雄壯善戰的海上艦隊做後盾,南洋的東印度公司做中心,與遠東地區各國進行貿易。西元1624年攻佔臺灣,由一鯤身登陸,建造熱蘭遮城,做為軍政與商務的根據地。 永曆十五年(西元166
type: 1.1

name: 東村呂朝怡洋樓(別名:東村雙喜樓 )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7000001/f987f2
intro: 洋樓興建人呂朝怡因曾祖父輩就居住於新加坡,出生於新加玻並從事船運貨運相關產業,呂朝怡於中年時期回到金門,並蓋了此洋樓與東村38號(已拆除現改為RC樓房)。此期間呂朝怡來往金門與新加坡頻繁,育有一兒一女
type: 1.1

name: 鄞山寺(汀州會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4/f44e15
intro: 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事實上臺灣目前也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的鄞山寺,另一座位於彰化市年代更早的定光庵。根據汀州府志記
type: 1.1

name: 泰山大窠坑新築道路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706000001/2f236b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博愛路132號店屋
intro: 建物位於博愛路、永綏街口,具有日治時期台北城內都市空間歷史涵構的重要意涵,見證京町與大和町空間發展歷史。
type: 1.2
address: 博愛路132號

name: 三重先嗇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29000002/95ecc0
intro: 先嗇宮又名「五穀先帝廟」,主祀神農大帝,為新北市三重區最古老的廟宇。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初建於新莊頭前,因常受水患侵襲,故移建三崁店附近,後在清嘉慶九年(1804年)遷移至三重區五穀王村,即今日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9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8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電影

每1日更新,1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5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3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8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5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7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