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第
「將軍第」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將軍第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9/50083d9ccf4e6959a781bb3bd664cb873f79960c.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縣定古蹟將軍第創建人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為清代官至溫州總鎮,生於清道光2年(1822),卒於清光緒21年(1895)。幼有大志,家貧,稍長即棄學頭金門鎮標充伍。由行伍發蹟官至署理總兵,其歷任軍職從由金門鎮標兵,堤外外委(從九品),清咸豐3年(1853)超右營經制外委,後提標後營把總(正九品),清咸豐9年(1859)摯補福建水師提標左營守備(正五品),清咸豐10年委護南澳鎮中軍游擊(從三品),清咸豐11年春正式任都司(正四品)、賞換花翎。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署理金門右營遊擊,清同治2年(1863)陞南澳左營遊擊,同年十一月署銅山營參將(正三品),清同治3年(1864)丁母憂回籍守制六年,清同治10年(1872)護浙江海門鎮署,清同治12年(1874)入都引見,詔交軍機處以總兵遇缺簡放,旋受浙江乍浦協副將(從二品)。清光緒7年(1881)浙撫、閩浙總督奏署溫州總兵(正二品),清光緒11年(1885)見時事日非,即引病歸。盧成金以基層步步陞任制正二品之總兵官,無一不是身經百戰。
清同治12年(1873),盧成金以正二品總兵銜實任浙江乍浦協從二品之副將,得以封贈為「正二品武顯將軍」,其黃、劉二妻室也得以封贈為「夫人」。盧成金發達之後,不僅蔭庇三代及子孫,復於北門大井腳購地營建新居,宅為三進。根據盧家提供之清光緒17年(1891)析產鬮書明確指出,將軍第宅土地乃向邱良功之孫邱炳忠購買,起蓋住屋一座三進、及護厝一列,買地連同起蓋,共花費英銀(鷹銀)二千八百元,並詳述了將軍第初建時形制、規模與大小。
今日,將軍第尚保有盧成金之袍甲武器、本人與夫人的半身畫像,以及兩方功德牌,尤以懸掛在祖廳神龕上方屋樑的「聖旨牌匾」及放置於第一落之「金磚」(京磚)最具特殊意義。該牌匾是為存放五卷「聖旨」而置,正中為「皇恩誥命」字樣,周圍則以透雕的蟠龍環繞著,表面以金粉塗飾聖旨褒封。京磚為專為皇宮燒製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且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而稱「金磚」,又因多運至北京的京倉,供皇宮專用,被稱之為「京磚」,將軍第留存的「京磚」即代表了盧成金功名顯赫之身份地位。盧成金一生篤厚溫良,至情至性,百年之後,猶風範其人。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珠浦北路24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8.31815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4330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9-06-15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9061500000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9-06-15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90615000009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89 。
name
將軍第
representImage
intro
縣定古蹟將軍第創建人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為清代官至溫州總鎮,生於清道光2年(1822),卒於清光緒21年(1895)。幼有大志,家貧,稍長即棄學頭金門鎮標充伍。由行伍發蹟官至署理總兵,其歷任軍職從由金門鎮標兵,堤外外委(從九品),清咸豐3年(1853)超右營經制外委,後提標後營把總(正九品),清咸豐9年(1859)摯補福建水師提標左營守備(正五品),清咸豐10年委護南澳鎮中軍游擊(從三品),清咸豐11年春正式任都司(正四品)、賞換花翎。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署理金門右營遊擊,清同治2年(1863)陞南澳左營遊擊,同年十一月署銅山營參將(正三品),清同治3年(1864)丁母憂回籍守制六年,清同治10年(1872)護浙江海門鎮署,清同治12年(1874)入都引見,詔交軍機處以總兵遇缺簡放,旋受浙江乍浦協副將(從二品)。清光緒7年(1881)浙撫、閩浙總督奏署溫州總兵(正二品),清光緒11年(1885)見時事日非,即引病歸。盧成金以基層步步陞任制正二品之總兵官,無一不是身經百戰。 清同治12年(1873),盧成金以正二品總兵銜實任浙江乍浦協從二品之副將,得以封贈為「正二品武顯將軍」,其黃、劉二妻室也得以封贈為「夫人」。盧成金發達之後,不僅蔭庇三代及子孫,復於北門大井腳購地營建新居,宅為三進。根據盧家提供之清光緒17年(1891)析產鬮書明確指出,將軍第宅土地乃向邱良功之孫邱炳忠購買,起蓋住屋一座三進、及護厝一列,買地連同起蓋,共花費英銀(鷹銀)二千八百元,並詳述了將軍第初建時形制、規模與大小。 今日,將軍第尚保有盧成金之袍甲武器、本人與夫人的半身畫像,以及兩方功德牌,尤以懸掛在祖廳神龕上方屋樑的「聖旨牌匾」及放置於第一落之「金磚」(京磚)最具特殊意義。該牌匾是為存放五卷「聖旨」而置,正中為「皇恩誥命」字樣,周圍則以透雕的蟠龍環繞著,表面以金粉塗飾聖旨褒封。京磚為專為皇宮燒製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且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而稱「金磚」,又因多運至北京的京倉,供皇宮專用,被稱之為「京磚」,將軍第留存的「京磚」即代表了盧成金功名顯赫之身份地位。盧成金一生篤厚溫良,至情至性,百年之後,猶風範其人。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珠浦北路24號
longitude
118.31815
latitude
24.43309
registerDateValue
1999-06-15
headCityName
金門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9-06-15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金門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90615000009
version
1.0
hitRate
589
「將軍第」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原新營糖廠塑膠工廠辦公室
name:
原新營糖廠塑膠工廠辦公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7000001/63a6d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name: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8/a9a2f9
intro:
市定古蹟「長老教會北投教堂」位於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七十七號,北投教堂是由加拿大來臺的傳教士吳威廉〈WilliamGauld〉在一九一二年所設計建造,也是臺北附近僅存的古老教堂之一。當時附近信徒多為北投
type:
1.1
新埔劉家祠
name:
新埔劉家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4/90b1a9
intro:
新埔劉家祠,又稱劉氏家廟,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新生里和平街兩百三十號。1864年(同治3年),新埔地區同籍同宗的劉姓族人共同出資興建家祠,至1867年(同治6年)四月落成。
建立劉家祠的劉姓族人則約在乾隆
type:
1.1
豐蓮山牧馬侯祠
name:
豐蓮山牧馬侯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7/f6fc7d
intro:
豐蓮山牧馬侯祠,又稱孚濟廟,位於金門縣庵前村豐蓮山(又稱香蓮山)山峽的左麓,有一稱為馬坪的寬敞平地上。牧馬侯祠始建年代久遠,現今所見之三進規模則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時,金門人鳩資重修所成。牧
type:
1.1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name:
馬興陳宅(益源大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0/7442eb
intro:
馬興陳宅地處洋子厝溪支流北側,為清領時期臺灣彰化南門外的陳氏一族所興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泉州府同安縣廈門二十三都五豪保官都社人陳武,因廈門一地族繁人眾,謀生不易,遂來臺經商拓殖,定居彰化南
type:
1.1
大觀義學
name:
大觀義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9/1d07b5
intro:
臺灣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始有第一所義學,為臺灣義學設立之開端,至康熙末年因「朱一貴事變」使義學開辦更趨興盛。
板橋地區於康熙末年始有漢人移墾,乾隆年間有林成祖等人開墾,墾地漸廣,移民亦漸增多,大
type:
1.1
嘉義舊監獄
name:
嘉義舊監獄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526000001/1d6ed4
intro:
「嘉義舊監獄」創建於日治時期大正8年(西元1919),於大正11年(1922年)完工啟用,最初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日治結束,國民政府遷台後改稱「臺灣嘉義監獄」。民國83年(1994年),因應法
type:
1.1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name:
龍安坡黃宅濂讓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3/400184
intro:
市定古蹟「龍安坡黃宅濂讓居」位於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七十六巷四號,龍安坡為清代台北盆地東邊近山地區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移民所開墾之地,黃氏先人於清乾隆年間來台(西元一七四0年),初先墾居淡水蕃薯寮,後再遷居
type:
1.1
急公好義坊
name:
急公好義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0/4956ee
intro:
清代牌坊
type:
1.1
新莊水道記碑
name:
新莊水道記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913000001/78baac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
name: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40818000001/e95fa3
intro:
北港溪糯米石橋位於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溪村之北港溪上,是現今臺閩地區指定的古蹟中少見的橋樑建築類型。該橋原為一簡便的木構造橋樑,橋寬約一丈,位在今橋下游不及十尺之處。據當地耆老憶述,北港溪舊木橋極為簡陋,
type:
1.1
新竹市役所
name:
新竹市役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531000003/5b610a
intro:
日治時期新竹地區的行政劃分經過多次的變革,其中主要者有1901(明治34)年設立新竹廳,下設街庄。1920(大正9)年,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市街庄制」,新竹市隸屬新竹州新竹郡,州以下設立郡役所、街役場
type:
1.1
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
name:
樹林後村圳改修碑及水汴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217000001/68be7b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新生南路一段160巷16號日式宿舍
intro:
日據時期創建,後由國立台灣大學接收日人之日式宿舍,為大學教員宿舍,現無人居住。
type:
1.2
address:
新生南路1段160巷16號
吉安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name:
吉安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401000002/530953
intro:
本記念碑,是總督府能高橫斷道路開鑿作業隊所立,以紀念大正6年9月到7年1月(1917-1918)間,循能高越嶺路徑開闢橫斷道路東段(初音至奇萊山)完工時所置,包括「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與「殉職者之碑」
type:
1.1
新竹金山寺
name:
新竹金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57/c23bb8
intro:
新竹金山寺或稱金山禪寺、長清禪寺,舊名香蓮庵,位於新竹市東南角金山面的冷水坑畔。本寺因有冷水坑的清泉環繞,故又名靈泉寺,寺址在新竹市東區仙水里金山一一五號,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之內。金山寺屬於佛教所衍生出
type:
1.1
林九牧公祠
name:
林九牧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24000001/dfa157
intro: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本祠堂為傳統合院格局,具典型客家建築特色,奉祀林氏開閩始祖林祿公、潭子摘星山莊林其中及神岡大夫第林振芳牌位,為潭子、豐原及神岡地區林氏子孫祭祖祠堂,與地方發
type:
1.1
二水驛站
name:
二水驛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201000002/dfa1de
intro:
日明治28年(1895年)日人治臺以後,積極建立統治所需之基礎公共設施,交通建設即為當時被優先進行重要施政項目,日明治41年(1908年)縱質鐵路全線通車,使臺灣西部各主要城鎮得以連成一氣。
type:
1.1
虎尾涌翠閣
name:
虎尾涌翠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02000001/427d9f
intro:
虎尾涌翠閣由日治時期的虎尾郡役所主持興建,創建於昭和十四年(1939),依建築內留有之棟札紀錄推測,涌翠閣完工時間應為當年的七至九月間。創建時的虎尾郡守為田中鐵太郎,設計者為鯵坂兼行、請負人田中一松、
type:
1.1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name: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1110000003/bdc754
intro:
日軍在臺南地區的永久兵營工事,主要透過日明治35年(西元1902年)至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間的第一期永久兵營工事,完成砲兵營營舍及步兵營一個大隊之營舍。日明治43年(西元1910年)至日大正
type:
1.1
蘆洲李宅
name:
蘆洲李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07000002/ea1a02
intro:
蘆洲李家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先祖李正一隨著清領初期的移民潮於乾隆晚期渡海來台,傳第二代李清水始祖,勤樸持家,傳七子:大房登輝公、二房浴亮公、三房樹華公,四房濕泉公、五房當權公、六房埔侖公、七房神賀
type:
1.1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name: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3/ada917
intro:
臺灣府城在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三五年)築造木柵城時,小東門段的範圍為:正東倚龍山寺,設大東門,"木柵由大東門向北,延續到右營廳後,轉東北到小東門,再向正北走,靠近城守營即為大北門。所以小東門的城段,就
type:
1.1
二結農會穀倉
name:
二結農會穀倉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12000001/df9231
intro:
蘭陽是多雨潮溼,為著維持稻穀的品質,穀倉是農家必要配備的設施,可是在日治初期,沒有較大規模的農產品專業倉儲。大正9年(1920),宜蘭利澤簡名醫林木溪和林木火昆仲等社會賢達發起成立「有限責任利澤簡信用
type:
1.1
旗山國小
name:
旗山國小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531000002/e2bf0f
intro:
旗山國小原為日治時期的蕃薯藔公學校。明治31年(1898)臺灣總督府發佈「臺灣公學校令」,規定8~14歲的孩童可就讀公學校,修業年限為4年,是為近代臺灣基礎教育制度的開端。同年10月1日蕃薯藔公學校正
type:
1.1
原臺南水道
name:
原臺南水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929000001/4ea265
intro:
1897年(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衛生顧問技師巴爾登(W.K.Burton)與其學生兼助手濱野彌四郎進行臺南地區的水源、水質的調查,1911年(明治44年)於第27回帝國會議提出興建臺南水道的建議案,
type:
1.1
大龍峒保安宮
name:
大龍峒保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06000002/cbdd56
intro:
一、 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位於臺北平原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中的「巴琅泵社」所在地。距離清領時期艋舺地區有段距離。
清康熙48 年(1709)時,由泉州三邑人和同安人共
type:
1.1
西華堂
name:
西華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0/da2f94
intro:
佛教建築中有寺、庵、堂等名稱;堂指的是齋堂,也就是信奉齋教的佛堂,俗稱菜堂。
齋教本是佛教信仰的一支,源於臨濟宗;以不削髮、不出家、在家吃齋頌經為主。台南的齋教分為龍華、金幢、先天等三派。明永曆10
type:
1.1
迪化街一段127號店屋
name:
迪化街一段127號店屋
intro:
日治時期為經營南北雜貨之商行,見證當時迪化街中街做為南北貨大商行雲集的繁榮。
type:
1.2
address:
迪化街1段127號
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
name:
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8/6c530a
intro:
日本愛國婦人會是日本戰時之主要婦女團體之一,總部設於臺北,並於各州廳所在都市設有支部。臺南支部興建於一九二○年代,日大正年間(另一說法為一九四○年代,日昭和十五年),當時包括兩個部份,北面一棟為婦人會
type:
1.1
宗聖公祠
name:
宗聖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108000001/305808
intro:
宗聖公祠供奉「宗聖」曾子、曾子父親曾點、曾姓遠祖夏禹王及六堆客家曾氏宗族歷代祖先,是臺灣著名的客家宗祠。創建於昭和2年(1927年),昭和4年(1929年)完工。屬於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的「縣定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2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9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3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金屬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7:2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6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7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