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將軍第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將軍第

將軍第」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將軍第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9/50083d9ccf4e6959a781bb3bd664cb873f79960c.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縣定古蹟將軍第創建人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為清代官至溫州總鎮,生於清道光2年(1822),卒於清光緒21年(1895)。幼有大志,家貧,稍長即棄學頭金門鎮標充伍。由行伍發蹟官至署理總兵,其歷任軍職從由金門鎮標兵,堤外外委(從九品),清咸豐3年(1853)超右營經制外委,後提標後營把總(正九品),清咸豐9年(1859)摯補福建水師提標左營守備(正五品),清咸豐10年委護南澳鎮中軍游擊(從三品),清咸豐11年春正式任都司(正四品)、賞換花翎。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署理金門右營遊擊,清同治2年(1863)陞南澳左營遊擊,同年十一月署銅山營參將(正三品),清同治3年(1864)丁母憂回籍守制六年,清同治10年(1872)護浙江海門鎮署,清同治12年(1874)入都引見,詔交軍機處以總兵遇缺簡放,旋受浙江乍浦協副將(從二品)。清光緒7年(1881)浙撫、閩浙總督奏署溫州總兵(正二品),清光緒11年(1885)見時事日非,即引病歸。盧成金以基層步步陞任制正二品之總兵官,無一不是身經百戰。 清同治12年(1873),盧成金以正二品總兵銜實任浙江乍浦協從二品之副將,得以封贈為「正二品武顯將軍」,其黃、劉二妻室也得以封贈為「夫人」。盧成金發達之後,不僅蔭庇三代及子孫,復於北門大井腳購地營建新居,宅為三進。根據盧家提供之清光緒17年(1891)析產鬮書明確指出,將軍第宅土地乃向邱良功之孫邱炳忠購買,起蓋住屋一座三進、及護厝一列,買地連同起蓋,共花費英銀(鷹銀)二千八百元,並詳述了將軍第初建時形制、規模與大小。 今日,將軍第尚保有盧成金之袍甲武器、本人與夫人的半身畫像,以及兩方功德牌,尤以懸掛在祖廳神龕上方屋樑的「聖旨牌匾」及放置於第一落之「金磚」(京磚)最具特殊意義。該牌匾是為存放五卷「聖旨」而置,正中為「皇恩誥命」字樣,周圍則以透雕的蟠龍環繞著,表面以金粉塗飾聖旨褒封。京磚為專為皇宮燒製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且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而稱「金磚」,又因多運至北京的京倉,供皇宮專用,被稱之為「京磚」,將軍第留存的「京磚」即代表了盧成金功名顯赫之身份地位。盧成金一生篤厚溫良,至情至性,百年之後,猶風範其人。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珠浦北路24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18.31815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4330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99-06-15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990615000009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99-06-15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金門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990615000009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89

name

將軍第

representImage

intro

縣定古蹟將軍第創建人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為清代官至溫州總鎮,生於清道光2年(1822),卒於清光緒21年(1895)。幼有大志,家貧,稍長即棄學頭金門鎮標充伍。由行伍發蹟官至署理總兵,其歷任軍職從由金門鎮標兵,堤外外委(從九品),清咸豐3年(1853)超右營經制外委,後提標後營把總(正九品),清咸豐9年(1859)摯補福建水師提標左營守備(正五品),清咸豐10年委護南澳鎮中軍游擊(從三品),清咸豐11年春正式任都司(正四品)、賞換花翎。清同治元年(1862)八月署理金門右營遊擊,清同治2年(1863)陞南澳左營遊擊,同年十一月署銅山營參將(正三品),清同治3年(1864)丁母憂回籍守制六年,清同治10年(1872)護浙江海門鎮署,清同治12年(1874)入都引見,詔交軍機處以總兵遇缺簡放,旋受浙江乍浦協副將(從二品)。清光緒7年(1881)浙撫、閩浙總督奏署溫州總兵(正二品),清光緒11年(1885)見時事日非,即引病歸。盧成金以基層步步陞任制正二品之總兵官,無一不是身經百戰。 清同治12年(1873),盧成金以正二品總兵銜實任浙江乍浦協從二品之副將,得以封贈為「正二品武顯將軍」,其黃、劉二妻室也得以封贈為「夫人」。盧成金發達之後,不僅蔭庇三代及子孫,復於北門大井腳購地營建新居,宅為三進。根據盧家提供之清光緒17年(1891)析產鬮書明確指出,將軍第宅土地乃向邱良功之孫邱炳忠購買,起蓋住屋一座三進、及護厝一列,買地連同起蓋,共花費英銀(鷹銀)二千八百元,並詳述了將軍第初建時形制、規模與大小。 今日,將軍第尚保有盧成金之袍甲武器、本人與夫人的半身畫像,以及兩方功德牌,尤以懸掛在祖廳神龕上方屋樑的「聖旨牌匾」及放置於第一落之「金磚」(京磚)最具特殊意義。該牌匾是為存放五卷「聖旨」而置,正中為「皇恩誥命」字樣,周圍則以透雕的蟠龍環繞著,表面以金粉塗飾聖旨褒封。京磚為專為皇宮燒製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且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而稱「金磚」,又因多運至北京的京倉,供皇宮專用,被稱之為「京磚」,將軍第留存的「京磚」即代表了盧成金功名顯赫之身份地位。盧成金一生篤厚溫良,至情至性,百年之後,猶風範其人。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珠浦北路24號

longitude

118.31815

latitude

24.43309

registerDateValue

1999-06-15

headCityName

金門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99-06-15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金門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990615000009

version

1.0

hitRate

589

「將軍第」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迪化街1段84號店屋
intro: 為一坎二落一過水。2層建物,原為瑞發商號,目前為萬安堂中藥,山牆招牌「林合益」。
type: 1.2
address: 迪化街一段84號

name: 景美集應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4/f73102
intro: 清乾隆初,高、張、林三姓後裔,自閩遷臺乃奉為守護之神。嗣三姓分立,各自建廟,高姓於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建廟於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遷建於景美現址。現況係民國十三年重修,
type: 1.1

name: 乾益堂中藥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10000002/8512ef
intro: 乾益堂中藥行的由來 「乾益堂中藥行」位於澎湖縣馬公巿第一街——中央街的街底,目前已是澎湖縣的縣定古蹟,大門前方是另一縣定古蹟「四眼井」。清乾隆年間,媽宮(即現今的馬公)已有「七街一巿」的巿鎮雛型;到清
type: 1.1

name: 節孝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4/28f0a6
intro: 清同治12年(西元1873年)彰化白沙書院院長蔡德芳、拔貢生林清源採訪中部節孝婦女名單,共採訪到120名節孝婦女事蹟。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由進士蔡德芳、丁壽泉、貢生吳德功、訓導劉鳳翔等人再採
type: 1.1

name: 張羣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613000001/68bd58
intro: 本建物為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張羣先生(1889~1990)寓所,由臺灣戰後現代建築代表建築師王大閎所設計,建物外部為鋼筋混凝土柱廊,並採用清水磚、斬石子及空心磚(壽字)等材料,其附屬建物(原佣
type: 1.1

name: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408000001/3b4b80
intro: 臺灣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開始鼓勵臺灣婦女解放纏足、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招募女子教育,由此時期開始,臺灣各地公學校創立,並准許女子就讀,另一方面,旌表制度在臺灣亦依循日
type: 1.1

name: 壹善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511000001/ffe1ce
intro: 「壹善堂」為臺中地區重要的齋教建築之一,開山祖廖勃,祖籍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官陂,屬於「活廖死張」系統之「詔安客」。清光緒初渡海至福州湧泉寺,皈依師父為住持懷忠和尚;返臺後於光緒8年(1882)在南屯山
type: 1.1

name: 北埔姜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3/1cf4de
intro: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前,臺灣各地組織家族公會,北埔姜氏也組織了世良公嘗,1921年(大正10年)由姜瑞昌、姜振驤等人提倡興建家廟,並募集資金延請名匠施作,家廟至1924年(大正1
type: 1.1

name: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704000001/604ccb
intro: 士林國小前身為芝山岩學堂,初設於芝山岩開漳聖王廟內,為日據之初(1895年)全臺最早設立的學校,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與「八芝蘭公學校」。1904年新校舍落成後,八芝蘭公學校遷至現址。本建築
type: 1.1

name: 北投普濟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9/2d17d8
intro: 市定古蹟「北投普濟寺」位於北投區溫泉路一一二號,為臺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初建於一九0五年,又名為「鐵真院」。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北投民眾都視這座佛寺為溫泉守護寺。佛寺採用日式風格,平面佈局保存極為完
type: 1.1

name: 黃厝洪氏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226000001/cad004
intro: 洪艾(生卒年未詳),烈嶼黃厝人,年輕時與兄長洪水矸攜手落番發展,於印尼北馬魯古(North Maluku)依武(Ibu)經商,創立商號「金聯發」(KIEM DJIAN HOAT),從事土產椰乾、衣料、
type: 1.1

name: 臺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12/7556c3
intro: 創建於西元1624年,於西元1634年完成。位於當時臺灣西南沿海的一鯤身沙洲上。為荷蘭對中國、日本貿易之中途站及統治福爾摩沙全島之政治中心。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臺驅荷,改一鯤身為安平
type: 1.1

name: 開基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7/d6f08d
intro: 開基天后宮、主祀天后,亦稱天上聖母、媽祖或媽祖婆,是臺灣民間信仰最虔誠也最普遍的神明。傳說中的媽祖,原名林默,祖籍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關於她的生卒,史載紛紜,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
type: 1.1

name: 臺灣大學校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12/df8d23
intro: 市定古蹟「臺大校門」建造於一九三一年,為原臺北帝國大學正門及守衛室,現仍為臺大主要校門,具有臺灣高等教育史上啟扉之象徵意義。建築物外觀雖然低矮,造型平實,但施工極為精良。中央設守衛室,管制左右兩側出入
type: 1.1

name: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1110000003/bdc754
intro: 日軍在臺南地區的永久兵營工事,主要透過日明治35年(西元1902年)至日明治40年(西元1907年)間的第一期永久兵營工事,完成砲兵營營舍及步兵營一個大隊之營舍。日明治43年(西元1910年)至日大正
type: 1.1

name: 浦邊何德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1/8f6959
intro: 興建人何德奪曾旅居菲律賓,後回鄉從事借放款生意,據古地契推測約於清光緒十~二十八年(C.E. 1884 –C.E. 1902年)間興建,德奪共娶三位太太,第二位為菲律賓人,其兒子何敬麟也至南洋菲律賓發
type: 1.1

name: 後浦許允選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029000008/50340d
intro: 許允選洋樓建於1911-1915 年,為兩落、後落帶左凸規的建築物。前落為二層五腳基外廊樣式,後落為閩南式二坡七架傳統建築,為19 世紀末、20 世紀初閩南僑鄉受到南洋殖民地影響的一種折衷建築型式。最
type: 1.1

name: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3/ada917
intro: 臺灣府城在清雍正三年(西元一七三五年)築造木柵城時,小東門段的範圍為:正東倚龍山寺,設大東門,"木柵由大東門向北,延續到右營廳後,轉東北到小東門,再向正北走,靠近城守營即為大北門。所以小東門的城段,就
type: 1.1

name: 王寵惠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923000001/cfca66
intro: 王寵惠先生出生於1881年,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外交總長(1912)、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1928-1931)、國民政府外交部長(1937-1941)、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1948-1958),為中國近代
type: 1.1

name: 左營區義民巷145號鳳山縣城城牆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7000009/4957a7
intro: 1825年鳳山縣舊城由土城改建為石城,龜山圍入城中,共計約2594公尺。為台灣第一石城。1985年鳳山縣舊城北門(含鎮福社、拱辰井)、東門、南門經內政部指定為台閩第一級古蹟(國定古蹟)。後城牆陸續發現
type: 1.1

name: 陳德聚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8/68426e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桃園忠烈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513000001/45ad0d
intro: 桃園忠烈祠位於桃園區東北方虎頭山西麓,前身為日本神社,座東北朝西南,可遠眺市區,從石階參道沿山坡而下連接火車站前的中正路,隱然有居高臨下庇佑萬民之意。 日治昭和 10 年(1935),日本當局應皇民
type: 1.1

name: 臺大昆蟲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1106000002/46151a
intro: 約創立於1936年,日本昆蟲學家素木得一於1907年來臺任農業試驗所昆蟲部主管,昆蟲部代表當時在農業上昆蟲研究之重要性,為試驗所現存之重要建築,主要做為與農業生長有關昆蟲之研究,後來納入臺大所用做為昆
type: 1.1

name: 嘉南大圳曾文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21000003/57adb9
intro: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為增加米、糖產量,因而進行水利灌溉設施,使荒地化為良田,並得以進行品種的改良。水利工程中,最大的是「桃園大圳」及「嘉南大圳」。 烏山頭水庫暨嘉南大圳水利系統完工於1930年(昭和五
type: 1.1

name: 許丕簡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112000001/c040e3
intro: 許丕簡古厝竣工於清同治六年(1867),初為后沙許氏五房許丕騰赴新加坡發展,經商有成後衣錦還鄉所興建。然而,許丕騰返僑居地後,卻因商號中落,遂將此大厝出售,原欲以一仟二百銀元轉賣予山后王氏僑商,而同為
type: 1.1

name: 臺大法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29000001/d5da26
intro: 「臺大法學院」係日治時期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是臺灣早期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46年為法商學院後再併入臺大,而為臺大法學院,培育人才甚多,對臺灣近代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type: 1.1

name: 臺灣府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7/96be07
intro: 城與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
type: 1.1

name: 芳蘭大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2/9565a9
intro: 市定古蹟「芳蘭大厝」位於大安區基隆路三段一五五巷一七四號,是台北盆地四周近山地區僅存少數清代古宅之一,屋主陳家為福建泉州安溪移民,在清嘉慶十一年(西元一八0六年)建造芳蘭大厝,其後代又陸續建造另兩座大
type: 1.1

name: 臺北賓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4/e30e9c
intro: 臺北賓館原為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官邸,位於東門內,初建於一九0一年,然因受到白蟻侵蝕,後於一九一二年大修,平面大體沿舊制,但外觀形式改變許多,屋架採當時罕見的鋼骨,成為一座精美華麗的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
type: 1.1

name: 瓊林一門三節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4/8641b4
intro: 瓊林一門三節坊位於平林(瓊林舊稱)西郊,是為了旌表清道光年間平林蔡仲環妻媳陳氏、黃氏等三人年輕守節的事蹟所建之牌坊。蔡仲環妻陳氏,斗門人,陳海之女兒,二十九歲時丈夫過世,茹苦含辛,撫育幼子芳桂、尚聞及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7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