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鄞山寺(汀州會館)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鄞山寺(汀州會館)

鄞山寺(汀州會館)」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鄞山寺(汀州會館)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4/f44e1524d771d9d12907982cf591abdbd2abed18.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事實上臺灣目前也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的鄞山寺,另一座位於彰化市年代更早的定光庵。根據汀州府志記載,定光古佛生於唐末宋初,俗家姓鄭名自嚴,十一歲了通佛法,十七歲到汀州傳法時為當地除蛟患,收猛虎、巨蟒,在他逝世多年後,汀州城遭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於是朝廷賜匾,將庵寺命名為「定光院」,他被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目前寺內殿前廊下的牆上,除了一般常見的龍虎祥獸的彩繪之外,還有以定光和尚除蛟、伏虎故事為主題的泥塑,這是以定光佛民間傳說故事為主題的創作。清領時期臺灣僅有彰化定光庵及淡水鄞山寺,其信徒為閩西客家移民,本寺兼當汀州會館。本寺由汀州府人張鳴岡等捐建,羅可斌施田以充經費。會館是漢人的一種地緣性民間組織,以互相濟助為目的是一種同鄉會。主要因為在清道光年間從汀州移居臺灣北部的客家人越來越多,汀州人是韓江流域的客家人,汀州人怕漳州、泉州人欺負,所以在上岸處集合形成聚落,並出資蓋地方會館,後續自唐山渡海來臺的人可臨時寄居在地方會館,過二、三個月以後到外面去找工作或在地主家當佃農,有了基業就陸續遷出。 鄞山寺佐證汀州人來臺開墾的事實,也是全臺完整僅存的一座定光佛寺。咸豐八年(1858)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再修,該寺大體上完整保存道光初年原貌,包括當年施工的的屋脊泥塑都相當完整。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國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鄧公里鄧公路15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44823989160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69295382768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08-1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44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08-1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新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0819000044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295

name

鄞山寺(汀州會館)

representImage

intro

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供奉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事實上臺灣目前也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的鄞山寺,另一座位於彰化市年代更早的定光庵。根據汀州府志記載,定光古佛生於唐末宋初,俗家姓鄭名自嚴,十一歲了通佛法,十七歲到汀州傳法時為當地除蛟患,收猛虎、巨蟒,在他逝世多年後,汀州城遭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於是朝廷賜匾,將庵寺命名為「定光院」,他被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目前寺內殿前廊下的牆上,除了一般常見的龍虎祥獸的彩繪之外,還有以定光和尚除蛟、伏虎故事為主題的泥塑,這是以定光佛民間傳說故事為主題的創作。清領時期臺灣僅有彰化定光庵及淡水鄞山寺,其信徒為閩西客家移民,本寺兼當汀州會館。本寺由汀州府人張鳴岡等捐建,羅可斌施田以充經費。會館是漢人的一種地緣性民間組織,以互相濟助為目的是一種同鄉會。主要因為在清道光年間從汀州移居臺灣北部的客家人越來越多,汀州人是韓江流域的客家人,汀州人怕漳州、泉州人欺負,所以在上岸處集合形成聚落,並出資蓋地方會館,後續自唐山渡海來臺的人可臨時寄居在地方會館,過二、三個月以後到外面去找工作或在地主家當佃農,有了基業就陸續遷出。 鄞山寺佐證汀州人來臺開墾的事實,也是全臺完整僅存的一座定光佛寺。咸豐八年(1858)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再修,該寺大體上完整保存道光初年原貌,包括當年施工的的屋脊泥塑都相當完整。

type

1.1

level

國定古蹟

address

鄧公里鄧公路15號

longitude

121.448239891607

latitude

25.1692953827687

registerDateValue

1985-08-19

headCityName

文化部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08-1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新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0819000044

version

1.0

hitRate

295

「鄞山寺(汀州會館)」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6/1d57d1
intro: 市定古蹟「臺北監獄圍牆遺址」位於大安區金山南路電信局邊牆,初建於一九一0年代前後的日據時期,當時臺灣各地抗日義軍蜂起不斷,日本統治者乃在臺北與臺南首建規模龐大的監獄,臺北監獄即是臺灣近代獄政史的具體見
type: 1.1

name: 新竹市消防博物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224000001/b90d23
intro: 『新竹官設消防組創立於1920(大正九)年,第一代的消防詰所設置於今日建國公園內。1940(昭和十五)年5 月5 日新竹消防組詰所舉行地鎮祭,地點在新竹州廳的前方。1942 年(昭和十七)年5 月29
type: 1.1

name: 西螺振文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5/2202fd
intro: 西螺位於濁水溪南岸的沖積平原上,清領時期為臺灣府彰化縣西螺堡,後改隸臺灣府雲林縣西螺堡。此地為中部地區交通轉運點,早年民風強悍,武學盛行,人文教化稍嫌不足,地方人士在詩社振文社王有成等人倡議下成立振文
type: 1.1

name: 士林公有市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901000002/189f5d
intro: 士林公有市場位於慈諴宮之前,在清代士林建街時,慈諴宮位於市街中心,其前廟埕即為熱鬧的市集。到日治初期實施都市改正計畫,士林大南路廟口前闢建為公有市場,建築物大約在一九一0年代落成,當時臺北地區尚有西門
type: 1.1

name: 清代機器局遺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205000001/26ee76
intro: 機器局的興建是清廷「以夷制夷」的具體表現,並希望以兵工業的自製能力與西方抗衡,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因台灣孤懸海外、軍事建設不足、調度緩慢,及提昇個人地位、培植近代化技術人才等原因,積極設立台北機器局,這
type: 1.1

name: 板橋浮洲劉氏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819000001/a3e273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芝山岩隘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2/ff7b8c
intro: 芝山岩隘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326巷26號(惠濟宮)的西側,約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 在傳統聚落中,為了防備民變或械鬥的侵擾,防禦土匪或盜賊的劫掠,常在村落或市街的險要處,設置如
type: 1.1

name: 西方林天來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26000003/e099aa
intro: 林天來,出生於烈嶼鄉西方,少年至汶萊經商雜貨批發致富,民國10年(1921),匯款返鄉興建此幢洋樓,由大陸匠司設計施工,建材大多購自大陸。民國21年(1932),林天來妻呂綢帶養女李金滿回鄉居住。民國
type: 1.1

name: 芝山岩惠濟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1/3c3e82
intro: 芝山岩惠濟宮,位於士林區至誠路一段326巷26號,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光。廟始建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五二年〉,於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竣工。其後經歷嘉慶十六年〈西元一八一一年〉、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
type: 1.1

name: 國定古蹟麥寮拱範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718000001/e3d312
intro: 麥寮拱範宮創建於康熙年間,自湄州渡台而來的臨濟宗純真禪師佩奉六媽,駐錫於海豐港所(海豐村),乾隆七年因水患遷廟於海豐莊(麥豐村)。麥寮拱範宮與北港朝天宮、馬鳴山鎮安宮、台西安西府,號稱雲林縣香火最旺、
type: 1.1

name: 嘉南大圳急水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210000001/78c11d
intro: 八田與一於官佃溪上游設置烏山頭蓄水池,並沿著丘陵地區設置給水幹線,南北串連至今日的臺南(南幹線、北幹線)、嘉義(北幹線)、雲林(濁幹線)一帶,利用支線將既有灌溉水圳、埤塘加以整合,將灌溉系統作用發揮至
type: 1.1

name: 蔡廷蘭進士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9/f6bcd8
intro: 澎湖興仁蔡進士第位於今馬公市東南方興仁里上村,為澎湖進士蔡廷蘭高中進士後所建,自道光26(1846)年至今,已有150年之久。澎湖興仁舊名雙頭掛,位於澎湖拱北山與獅山中間地帶,因村落居兩山頭中而得名。
type: 1.1

name: 士林慈諴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0/686b8a
intro: 士林慈諴宮位於士林區大南路八十四號,奉祀天上聖母,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原址在今士林美國學校附近。清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由善信潘永清、潘盛清等,遷建於八芝蘭新街,為該街守護神。民
type: 1.1

name: 嘉義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505000001/dbe7da
intro: 康熙五十四年(1715),諸羅知縣周鍾瑄創建城隍廟,近三百年間廟宇和這塊土地人民的生活,一直有著緊密不可分的關係。歷經滄海桑田,諸羅縣許多重要的古建築逐漸拆除不存;原來刺竹土圍的縣城,在日治的市區改正
type: 1.1

name: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17/c6bff0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新城神社舊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223000002/997748
intro: 原址為新城神社,為紀念日軍自1896(明治29)年「新城事件」起至1906(明治39)年間,一連串討伐太魯閣人行動時的殉難人員。1962年由天主教會購得該地,改建為禮拜堂,雖經幾度增建,但日本時代神社
type: 1.1

name: 烏鬼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6/9fde6c
intro: 「烏鬼」一詞,在中國古詩中略有所見,如《漫叟詩話》裡有:川人每呼豬作烏鬼聲,故調之烏鬼」;《楊慎外集》中:「峽中養鴉雛,帶銅錫環獻神之烏鬼」;《山谷別集》.「以烏鴉為烏鬼」;《海國見聞錄》謂:「菲洲黑
type: 1.1

name: 彰化懷忠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7/5c06aa
intro: 「彰化懷忠祠」,興建於清治雍正10年(西元1732年),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富貴里民權路169巷2-3號」 彰化懷忠祠的修建,與清治雍正9年12月(西元1731年)所爆發的「大甲西社之役」相關,
type: 1.1

name: 小浦頭黃允棋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922000002/df9b5b
intro: 黃允棋生於清康熙59年(C.E.1720),卒於清乾隆52年(C.E.1787),享年68歲,為開浦第九世,娶妻陳氏與楊氏,第15式裔孫黃欽良口述:「二百餘年前的某年,時當大寒流南下,歲寒天凍,某日清
type: 1.1

name: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5000001/c99c41
intro: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建築群包括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舊戶政事務所廳舍(原保甲事務所)、斗南分局第三組(刑事組)及拘留所、斗南消防隊及廣播塔。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原為日治時期成立於大正九年(1920)的「
type: 1.1

name: 新埔劉家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4/90b1a9
intro: 新埔劉家祠,又稱劉氏家廟,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新生里和平街兩百三十號。1864年(同治3年),新埔地區同籍同宗的劉姓族人共同出資興建家祠,至1867年(同治6年)四月落成。 建立劉家祠的劉姓族人則約在乾隆
type: 1.1

name: 烈嶼吳秀才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11/fbadf2
intro: 吳景山在清道光年間起造的這間兩落雙護龍加迴向櫸頭護院的宅第,區位配置磐據上庫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築呈接近正方形的平面。上庫聚落的配置佈局上,有兩條主要的軸線,其一是吳氏家廟及其後方的雙落六櫸頭宅第;另一
type: 1.1

name: 急公好義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0/d523d7
intro: 清代牌坊
type: 1.1

name: 義芳居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90818000001/50f6a5
intro: 義芳居古厝,位於臺北市大安區青峰里基隆路三段155巷128號,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 義芳居古厝,為陳朝來所建的宅第。位於昔時臺北盆地邊陲,土名下內埔庄,靠蟾蜍山、芳蘭山與中埔山綿亙的山腳下
type: 1.1

name: 朴子配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3000001/fce246
intro: 相傳配天宮創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在這年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以在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
type: 1.1

name: 原住吉秀松宅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026000001/1e8a01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閻錫山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7000001/dfa2b8
intro: 閻錫山故居石造屋名為『種能洞』,閻先生因懷念家鄉,欲仿山西高原窯洞建築,基於軍事防衛需要,居於可居高臨下俯視淡水河口與臺北盆地之防風山坡上建造。紅磚屋牆厚90公分,樓板厚度為30公分,窗戶加裝銅板,具
type: 1.1

name: 鹿港隘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714000004/86f236
intro: 鹿港後車巷位於五福大街(中山路)與瑤林街、埔頭街之間,在清代,此巷道是車輛進出的主要道路。昔日,後車巷地鋪設花崗石板,供車輛通行,貨物欲至五福大街,需由挑夫以人力將貨物運至大街,形成人車分道的街鎮規劃
type: 1.1

name: 國定古蹟嚴家淦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123000001/02ed25
intro: 嚴家淦先生故居原為日治時期台灣銀行高級官員之宿舍,依臺灣銀行總務室保存的1951年10月9日『建築物改良情形填報表』建於1900年7月30日,主體建築為洋式,另外在主體建築東側,大約1920年代增建日
type: 1.1

name: 東溪鄭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6000001/63f1eb
intro: 座落於金沙鎮大洋里東溪十四號的「鄭氏家廟」,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家廟內一只石製大香爐,上面刻有「道光戊申日月吉旦」,可作為建廟年代的證明。金沙鎮內洋(含東溪)鄭氏的開基祖鄭懷仁,於清康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2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6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3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5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2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0

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