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桃園景福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桃園景福宮

桃園景福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桃園景福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8/c6fded7c3e835324ec3f9f01d20bc2e9bae0e681.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開漳聖王陳元光,又被稱為聖王公、陳聖王。陳元光,字延炬,號龍湖,光州固始人(今屬河南)。生於657(唐顯慶2)年二月十五日,卒於711(唐景雲2)年,出身軍人世家,是一名武將,唐高宗時曾率兵攻打福建地區之原住民族,並於686(唐中宗嗣聖3)年上疏獲准增開漳州漳浦郡,並率眾在漳州墾拓,有「開漳」之功。死後被詔贈右豹韜衛大將軍,716年(唐開元4)年封穎川侯,謚昭烈。宋代又加封為廣濟王、靈著王和成惠王。桃仔園地區在嘉慶年間時常有瘟疫(傳染病)流行,百姓苦不堪言,墾首薛啟隆乃倡議建廟,並率先捐田產20甲餘作為廟地,一時百姓踴躍捐獻,於1811(嘉慶16)年擇定現址興建,名為「景福宮」。本廟奉祀主神為開漳聖王,乃由大溪仁和宮分靈而來,並配祀由南崁五福宮分靈的玄壇元帥,隨後成為今日桃園市的信仰中心。1857(咸豐7)年,桃仔園發生嚴重的旱災,淡水知縣思惶親自到宮�堻]壇求雨,雨水果然降臨,於是景福宮靈驗的名聲便逐漸傳開。1923(大正12)年因市區改正、劃設計畫道路,乃進行改建,1961(民國50)年及1985(民國74)年均進行部份的整修,而成為今日之規模。該宮建築物座落在桃園市中心,中正路與中山路及博愛路等所圍成的交叉圓環上,主體共有兩進,面寬9間,規模宏大,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兼祀玄壇元帥,兩側配祀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中央天井兩側的東、西廳奉祀金母娘娘與註生娘娘;廟內各類裝飾雕刻均精美,並保留嘉慶年間的匾額,殊為可貴;廟前空間寬廣,兩側花草扶疏,本宮與火車站遙遙相對,而成為桃園市的重要地標。該宮於農曆元月十七日前往大溪進香,並舉行遶境活動,場面極為盛大;二月十五日為開漳聖王聖誕,屆時諸姓社團演戲酬神,非常熱鬧;此外,並於七月十五日舉行普渡,是桃園市最盛大的活動之一。景福宮是桃園市區最重要的廟宇,被稱為「大廟」,不僅香火鼎盛,更是桃園市民日常聚集聊天的場所,廟埕為市中心的開放空間,廟中亦有不少人聚集閒談。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和里中正路208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311036082752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994665356134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08-1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桃園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4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08-1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桃園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0819000048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59

name

桃園景福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開漳聖王陳元光,又被稱為聖王公、陳聖王。陳元光,字延炬,號龍湖,光州固始人(今屬河南)。生於657(唐顯慶2)年二月十五日,卒於711(唐景雲2)年,出身軍人世家,是一名武將,唐高宗時曾率兵攻打福建地區之原住民族,並於686(唐中宗嗣聖3)年上疏獲准增開漳州漳浦郡,並率眾在漳州墾拓,有「開漳」之功。死後被詔贈右豹韜衛大將軍,716年(唐開元4)年封穎川侯,謚昭烈。宋代又加封為廣濟王、靈著王和成惠王。桃仔園地區在嘉慶年間時常有瘟疫(傳染病)流行,百姓苦不堪言,墾首薛啟隆乃倡議建廟,並率先捐田產20甲餘作為廟地,一時百姓踴躍捐獻,於1811(嘉慶16)年擇定現址興建,名為「景福宮」。本廟奉祀主神為開漳聖王,乃由大溪仁和宮分靈而來,並配祀由南崁五福宮分靈的玄壇元帥,隨後成為今日桃園市的信仰中心。1857(咸豐7)年,桃仔園發生嚴重的旱災,淡水知縣思惶親自到宮�堻]壇求雨,雨水果然降臨,於是景福宮靈驗的名聲便逐漸傳開。1923(大正12)年因市區改正、劃設計畫道路,乃進行改建,1961(民國50)年及1985(民國74)年均進行部份的整修,而成為今日之規模。該宮建築物座落在桃園市中心,中正路與中山路及博愛路等所圍成的交叉圓環上,主體共有兩進,面寬9間,規模宏大,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兼祀玄壇元帥,兩側配祀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中央天井兩側的東、西廳奉祀金母娘娘與註生娘娘;廟內各類裝飾雕刻均精美,並保留嘉慶年間的匾額,殊為可貴;廟前空間寬廣,兩側花草扶疏,本宮與火車站遙遙相對,而成為桃園市的重要地標。該宮於農曆元月十七日前往大溪進香,並舉行遶境活動,場面極為盛大;二月十五日為開漳聖王聖誕,屆時諸姓社團演戲酬神,非常熱鬧;此外,並於七月十五日舉行普渡,是桃園市最盛大的活動之一。景福宮是桃園市區最重要的廟宇,被稱為「大廟」,不僅香火鼎盛,更是桃園市民日常聚集聊天的場所,廟埕為市中心的開放空間,廟中亦有不少人聚集閒談。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中和里中正路208號

longitude

121.311036082752

latitude

24.9946653561348

registerDateValue

1985-08-19

headCityName

桃園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08-1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桃園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0819000048

version

1.0

hitRate

359

「桃園景福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瑞芳四腳亭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128000001/3a40e7
intro: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日本即派遣軍隊自澳底登陸,逐漸進據臺北等內陸地區,為了平撫抗日義軍即防止敵軍由澳底或宜蘭方向登陸,臺灣總督
type: 1.1

name: 龜崙嶺鐵道橋遺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222000001/50e970
intro: 臺 1 甲線上的「第二尖山橋」、「大坑溪橋」橋下基座大有來頭,橫跨塔寮坑溪上游野溪,它們是清代臺北到新竹段鐵道橋樑遺構,是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推動近代化的重要證物。清代經龜崙嶺山區到桃園段的鐵道完成於光
type: 1.1

name: 草山水道系統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28000002/0296f2
intro: 草山水道系統約為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二年創建。本系統為日治時期因應台北人口急速成長,必須開發新的水源,日人經勘查草山地區三處水源時,在考量水質、水溫、水量、穩定性及無硫磺污染等因素後,決定採用第一、第三
type: 1.1

name: 基隆中學校官舍
intro: 明治31年(1898年),基隆人口主要聚集在大基隆、小基隆、牛稠港庄等港邊區域,田寮港一帶為山林田地。由於基隆腹地狹小,為配合港口現代化,擴張原有市街範圍,明治38年(1905年),進行基隆市區改正,
type: 1.2
address: 義七路39號

name: 西園西宅黃氏開基祖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409000001/29c41f
intro: 西園西宅黃氏開基祖墓之墓主,為開基西園西宅始祖時守公暨妻王氏。據《金門縣志‧人物列傳》記載,時守公後裔第八世孫黃傑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由府學選貢(頁137),再依祖譜推算,可推測時
type: 1.1

name: 金廣福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3/4c098b
intro: 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位於北埔鄉中正路六號,約創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它是清領時期墾拓大隘地區的一個據點,也是金廣福墾號的辦公室。金廣福墾號是由官方主導補助,再由閩客籍人士合資而成的一個開發公司,
type: 1.1

name: 原臺南高等女學校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9/18ce4b
intro: 臺灣的正式女子中等教育以台北的總督府高等女學校最早,臺南高等女學校則次之,於大正六年(一九一七)五月以總督府高等女學校分校之名義創立。該校最初以兩廣會館做臨時校舍,並由當時國語學校之教授志保田銓吉擔任
type: 1.1

name: 博愛路2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022000002/b9b985
intro: /
type: 1.1

name: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830000001/4bbf76
intro: 新店溪中上游流域的開發,約始於乾隆嘉慶之交,在墾殖時常發生原漢衝突,並且傷亡嚴重,故光緒十二年(1886)於新店溪上游獅仔頭山、加九嶺、向天湖等地設防番屯所。明治三十一年(1896)臺灣總督府將蕃地劃
type: 1.1

name: 社頭枋橋頭天門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119000001/aa6707
intro: 枋橋頭地處大武郡社域,康熙以後漢人移入居住,逐漸形成村落。依據乾隆6年(西元1741年)出版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記載,枋橋頭附近大武郡保管下已出現舊社莊、崙仔莊、崁頂莊、枋橋頭莊、陳厝莊、紅毛社莊、
type: 1.1

name: 彰化鐵路醫院(原高賓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208000002/bb6cd1
intro: 彰化鐵路醫院的前身「高賓閣」,為曾擔任臺中州土木課土木技手的張世藩所設計、林木承包工程,並於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建築完成,後由楊信言作為代表,王冰淇作為經營者,開始經營高賓閣。高賓閣主要業務為
type: 1.1

name: 王祖母許太夫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8/421999
intro: 「王祖母許太夫人墓」位於現今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一段366號,修建於1839年(清道光19年),為一座清代墓園。王祖母許太夫人,本名「許月」,又稱「定舍娘」,是福建浙江提督二等子爵世襲太子太保「王得祿」長
type: 1.1

name: 善化慶安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402000002/9849ea
intro: 善化慶安宮位在臺南市善化區中山路470號。此地舊名為臺灣府灣裡街,為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灣社的棲居之地。清康熙年間隸屬諸羅縣善化里西堡康熙48年(1709年)此地創建文昌閣,奉祀五文昌帝君,東西兩廊兼為
type: 1.1

name: 董允耀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211000005/50ee48
intro: 董允耀幼年家境清貧,以賣豆腐為生,十餘歲跟著鄉人遠赴印尼泗水謀生,初時多為幫工,後稍有積蓄開始以批購[辣椒粒]賺取其中差價;後與人合夥經營船行,專門往來於南洋一帶,獲利許多。 董允耀在民國二
type: 1.1

name: Kapayuwanan(舊筏灣)聚落建築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814000001/8f5705
intro: 太古時期太陽與月亮自天而降各生下日月卵在排灣發源地(ka-paiyuwanan),該卵並孵化成男女兩人而為排灣後裔。男名saljemet女名savatjuljayan,而savatjuljayan清秀
type: 1.3

name: 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112000001/1bb086
intro: 淡水市街地聚落隨著早期港埠的開發逐漸發展,並沿著河岸以福佑宮為中心延伸出具有商業機能的街道,以今日中正路、重建街及清水街為主軸形成街屋型態之建築群。今日重建街14、16號在日治時期最早地籍登記為明治三
type: 1.1

name: 臺北公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320000001/a84bd3
intro: 1928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領末期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臺北公會堂」。 「臺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
type: 1.1

name: 八德呂宅著存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1118000001/a59c25
intro: 呂宅著存堂位於現八德市的南端,臨近有茄冬溪的支脈流過。1919年重建的規模為三合院並於正廳前帶軒亭。呂氏族人在八德地區目前尚留存三座祖厝,分別為「貽訓堂」、「裕耕居」及「著存堂」。「貽訓堂」位於福興里
type: 1.1

name: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103000001/017205
intro: 二層行溪舊鐵路橋為縱貫鐵路跨二仁溪之橋樑,目前橋樑之橋墩與鋼樑完工於西元1931年3月16日。 西元1927年展開南北兩段縱貫體路雙軌化工程,二層行溪舊鐵路橋即為此時期臺南高雄間鐵路雙線化工程。
type: 1.1

name: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108000001/da5755
intro: 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創立於清光緒11年(1885年),是為了紀念清法戰爭時犧牲的法國軍人所建。此公墓為基隆長存迄今,唯一直接與此戰爭最具關聯之建築物,從墓葬格局而言,也為全台數一數二之清領末期以來埋葬西洋
type: 1.1

name: 登瀛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2/9abcd7
intro: 登瀛書院位於草屯鎮新庄里史館路文昌巷三十號。建於道光廿七年(1847年),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十一月廿七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清代初期草屯為北投社之地,舊稱北投堡。其時漢人向
type: 1.1

name: 臺灣大學醫學院舊藥學館
intro: 日治時期(1911年)左右興建,原為帝大木造學生宿舍,1937年改建為帝大藥理學教室,增加車寄及立面形式改變,成為磚造2樓建築,1樓淺色面磚,2樓淺色洗石子,後期增建改為學生餐廳。2000年因興建臺大
type: 1.2
address: 徐州路2之5號

name: 原臺南神社事務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307000001/2e052a
intro: 日治初期即有神社之興建,到了日昭和5年(西元1930年)軍國主義高漲,推行皇民化運動後,興建神社更成為總督府治臺的重要政策。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所建的臺南神社,其社格僅次於臺北的臺灣神社。臺
type: 1.1

name: 嘉南大圳急水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210000001/78c11d
intro: 八田與一於官佃溪上游設置烏山頭蓄水池,並沿著丘陵地區設置給水幹線,南北串連至今日的臺南(南幹線、北幹線)、嘉義(北幹線)、雲林(濁幹線)一帶,利用支線將既有灌溉水圳、埤塘加以整合,將灌溉系統作用發揮至
type: 1.1

name: 嘉南大圳龜重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209000002/83a7cb
intro: 八田與一於官佃溪上游設置烏山頭蓄水池,並沿著丘陵地區設置給水幹線,南北串連至今日的臺南(南幹線、北幹線)、嘉義(北幹線)、雲林(濁幹線)一帶,利用支線將既有灌溉水圳、埤塘加以整合,將灌溉系統作用發揮至
type: 1.1

name: 臺灣大學原帝大校舍(舊圖書館、行政大樓、文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7/0ad638
intro: 臺灣大學前身為臺北帝國大學,初創於一九二八年,當時日本為培養殖民地人才並進而研究南洋而設。開辦時即成立文政及理農等學部,後來又將醫學部納入,成為規模完備的大學,其校區廣大,建築風格統一,也成為二0年代
type: 1.1

name: 五妃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10/923712
intro: 五妃廟原為五妃墓,位於臺南市中區五妃里五妃廟原稱「五烈墓」創建於明永曆37年(西元1683年),靖海侯施琅征臺,鄭軍失利,鄭克塽乞降。堅貞愛國的寧靖王以為義不可辱,決定殉死,並將心意告知五妃,希望她們
type: 1.1

name: 積善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17000002/2ed28c
intro: 日治時期明治29年(西元1896年),賴氏祖先長榮公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建有二合院,原三合院之門樓係以土埆建築,不很顯眼,日治時期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崇仁公依唐山地理師建議,另建新門樓於舊
type: 1.1

name: 關西鄭氏祠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1/afb794
intro: 關西鎮為鳳山溪上游重要的城鎮。在清初漢人入墾之前,此地屬於平埔族竹塹社居棲之處。漢人約在嘉慶、道光年間,大體上是從新竹平原循鳳山溪而上進行拓墾,關西是出入內山要道,乃設隘守護。 關西市街包括老街與新
type: 1.1

name: 彰化振豐源商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21000002/50c0c6
intro: 本建築為完工於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的雙層樓轉角式街屋,「振豐源商行」為彰化市街知名家族「磺溪吳氏」二代三人建立的商號,於日治時期取得彰化街上菸草賣捌人及「石油配給統治株式會社」乙種賣捌人身分。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67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3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7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