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明地信之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明地信之藝術與人文

明地信之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3528 , 欄位Id的內容是28352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明地信之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明地先生的創作主題多用石頭來表達動物,第一次製作動物是在製作東京造形大學的畢業作品時。大學時代一直以來都是作人體雕刻,所以原本預計畢業作品也要用石頭來作人體雕刻,但是原本準備的石頭剛好以一種有趣的方式破裂了,而跟學長交換的石頭剛好是一顆像豹的石頭,因此展開動作石雕之路。明地表示,石頭的多種顏色非常適合動物造型,靈感有時是源於材料,有時是自己有想要製作的動物然後就會去尋找相似的石頭。比起別人大多認為作品是一群動物的時,會讓人聯想到親情,但是作者更在意的是現場風景下設置的形象,以及這動物原本是住在怎麼樣的地方。另外,對於空間與我雕刻作的關係,譬如說我把非洲的動物設置在那空間時,讓大家能夠想像並感受到非洲的風景會很有趣,創作也更有不同的挑戰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3528&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B008DBB5-C1E1-4E2B-BA1C-AAF3888AACF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0:34:4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28

Id

283528

Title

明地信之

Description

明地先生的創作主題多用石頭來表達動物,第一次製作動物是在製作東京造形大學的畢業作品時。大學時代一直以來都是作人體雕刻,所以原本預計畢業作品也要用石頭來作人體雕刻,但是原本準備的石頭剛好以一種有趣的方式破裂了,而跟學長交換的石頭剛好是一顆像豹的石頭,因此展開動作石雕之路。明地表示,石頭的多種顏色非常適合動物造型,靈感有時是源於材料,有時是自己有想要製作的動物然後就會去尋找相似的石頭。比起別人大多認為作品是一群動物的時,會讓人聯想到親情,但是作者更在意的是現場風景下設置的形象,以及這動物原本是住在怎麼樣的地方。另外,對於空間與我雕刻作的關係,譬如說我把非洲的動物設置在那空間時,讓大家能夠想像並感受到非洲的風景會很有趣,創作也更有不同的挑戰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0:34:4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明地信之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62
Id: 649662
Title: 〔兒童欄〕懐しき故郷を離れて
Description: 本文〈懐しき故郷を離れて〉(中文:離開懷念的故鄉)刊登於1937年1月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三號兒童欄,由周國棟撰寫。 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全文翻譯如下:「離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19
Id: 268319
Title: 午寐
Description: 作品〈午寐〉以午後小憩的人物為主題。畫中兩名男子臥於榻榻米上,後方男子單腳屈膝平躺,身側的白衣男子則以衣物為枕、雙手抱胸仰臥而眠。 邱創乾(1900–1973)所繪製的畫面左下方的人物僅露出下半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77
Id: 234077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22
Description: 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舉辦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第22檔—「林豐明—在工廠裡的人文詩人」開幕記者會。現場邀請林豐明以及文化局長江躍辰、作家邱上林、詩人陳黎和林豐明於台灣水泥公司之老同事陳吾常一同與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592
Id: 266592
Title: 褒忠祠陳天乞代表作《八錘大鬧朱仙鎮》
Description: 陳天乞位於褒忠祠代表作,乞司之孫陳世仁老師說明戲碼為《八錘大鬧朱仙鎮》的劇碼,又名《朱仙鎮八大錘大戰陸文龍》。此處人物一對金瓜錘作勢欲擊,富有力量。 【宮廟資訊】 平鎮褒忠祠主要供奉客家先賢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58
Id: 600958
Title: 花蓮港中學校第一回卒業式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2日的報導,本影像所記載的內容為東台灣教育的重要發展。花蓮港中學校於1936年(昭和11年)假借昭和公學校庭院進行了學生的入學式,視為東臺灣中等教育之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26
Id: 283526
Title: 田中等
Description: 田中等出生於九州宮崎縣,由於家中經營墓碑事業,從小就在工廠玩石頭,對於石材和機器都很熟悉。宮崎大學教育系美術科畢業後,從事和雕刻數年,只嘗試過銅雕和木雕。開始石雕創作緣起於參加日本北海道冰雕創作賽,經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2
Id: 296372
Title: 搭船釣黃花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搭船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48
Id: 594148
Title: 馬祖新村徐少將藝術藏品及蔣明玉女士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徐少將藝術藏品及蔣明玉女士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將軍之子。 徐培清將軍按照軍級劃分,分配到甲種眷舍,從照片中可看出,徐將軍家中有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16
Id: 283716
Title: 林慶祥
Description: 林慶祥於1961 生於臺灣彰化縣,就讀國立臺灣藝專雕塑科過程中便展現過人的藝術才能,如 1983 獲得全國美展雕塑部第三名以及高雄市美展第一屆雕塑類第一名;1984自雕塑科畢業後一路向上攻讀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147357
Id: 147357
Title: 西螺街仔尾勤習堂演出畫面(1967)
Description: 勤習堂為西螺在地的武術流派,創堂的祖師為廖懋昭(1862-1932),人稱萬得師,其功夫套路師承高榮師。不過另有一說認為,當初廖懋昭取得生員資格回鄉設館授徒,高榮師期勉習武之道唯在勤習,因此取其名

MOC_Id: Culture_Event222107
Id: 222107
Title: 花崗山公園棒球場
Description: 花蓮棒球運動的場所:花岡山公園(今花崗山)遠在史前時代就已有人類居住,原本高度比現在略高,後將山頭鏟平改為公園,在大正11年(1922)正式開放。位於花蓮港鬧區北方的花岡山公園佔地七萬七千五百平方公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6
Id: 301106
Title: 因為死亡而經營的繁複詩篇
Description: 在擔任住院醫師至升任主治醫師之間的七、八年,是陳克華生命的黑暗期,除了白色巨塔裡的僵化體制所帶來的不適應症之外,也正是愛滋風暴席捲全球之際。眼見多位友人陸續因愛滋而凋零,內心的傷痛和鬱抑,導致詩風的日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02
Id: 180702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團隊體驗揉茶活動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團隊,包含照片右起為工藝中心謝志昇先生、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陳右人教授、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徐景亭小姐,工藝中心許容娟小姐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298
Id: 488298
Title: 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第二年計畫
Description: 《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第二年計畫》由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國立成功大學主持,2010年出版,從全球軍事文化遺產的歷史脈絡下,梳理馬祖軍事文化景觀做為世界遺產的重要性,具體建構支持之理論基礎

MOC_Id: Culture_Object572044
Id: 572044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378-389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三百七十八至三百八十九,本冊封面線裝部分毀損較為嚴重,內頁與書底保存良好。封面將鎮遠府刪改為鎮沅州,但目錄未修改。又封面

MOC_Id: Culture_Event238249
Id: 238249
Title: 馬祖民間閩劇團發展沿革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自民國40年代至70年代,馬祖致力於推廣閩劇之民間閩劇團發展,最早為民國46年(1957)津沙的閩劇社公演,有40幾人共同參與,為民眾自組的閩劇社,讓閩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8
Id: 285908
Title: 時間的照相術
Description: 作品「時間的照相術」認為時間似乎是一種強烈,準確且神秘的力量,在層層重複的波浪中是我們所稱的秒數、小時、世紀、千禧年,並以層層重疊的圓弧造型,來傳達時間的抽象概念。在這個作品中作者想像和觀者一同進入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65
Id: 603865
Title: 花蓮港鄉軍銃劍術大會十六日午後分院營庭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帝國在鄉軍人會花蓮港分會有鑑於當前緊迫的重大時局,為鍛鍊會員的身心及增進軍事能力,將於8月16下午1點,在花蓮港陸軍病院分院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22
Id: 514222
Title: 進士社區「加油」!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6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34
Id: 301334
Title: 小鎮生活指南
Description: 本書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專案創作獎助。小說已從臺北返鄉,進入東部小鎮高中教書的余茂雄揭開序幕。不同於傳統城鎮,小鎮是移墾農民、生意失敗的商人、派駐軍人或尋求新天的人們聚集之地,是族群交集的移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2
Id: 600992
Title: 三百戶農業勞動移民從內地前來入植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以三百戶農業勞動移民從內地(日本)前來入植為題,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3日的報導。內容闡述了吉野移民村在庄長的領導下,進行根本性的機構改革。為了處理吉野移民村勞動力不足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00
Id: 514500
Title: 文化傳承的傳統建物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08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431
Id: 289431
Title: 他們到過天堂(選自《第四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四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新詩組第一名。 李振豪的〈他們到過天堂〉,作為蘭陽文學獎首獎作品非常有趣,此詩並非如常人一般為了獲獎而刻意書寫蘭陽地景,反而是先有創作理念,再搭配蘭陽地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1
Id: 285901
Title: 初始的分裂
Description: 〈初始的分裂〉的作者目的是在實體物體上,表達無形事物的本質。此件作品「本質」是描寫生命的神奇力量,生命始於所有生物的分割分裂,像變形蟲般的單細胞生物演化成人體的器官等。無論是有生命的腦或無生命的石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37
Id: 506437
Title: 花蓮溪口遠望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拍攝花蓮溪出海口的景觀,而遠方的小山丘與市街,即為米崙山和花蓮港街。早年後山地區因地理環境封閉,加上清廷實施山禁,故少有漢人移民前往後山;然而,進入清治中後期,西部可耕地漸趨飽和,遂開始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91
Id: 285991
Title:
Description: 創作來自於生活的體驗與觀察,作者陳麗幸認為創作過程純粹透過造型語彙去表達,即可抒發隱在內心的情感。此作品〈回〉的上半部是回的實體,與台座反映出的虛體,形成了一個「回」字,有循環的含意。張力與壓力是作品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1
Id: 595481
Title: 這裡到處都有生命:遊子花蓮
Description: 〈這裡到處都有生命:遊子花蓮〉以一顆圓如明珠的原石,意味生命的圓滿與種子,在尖銳的破口之下,另一顆新的生命圓球(鋼珠球),在背光的反襯之下,比喻新生命的初露。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1
Id: 516681
Title: 稻住館1941/1/13廣告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1月13日的稻住館電影廣告,從該廣告中可看到該館播放的影片有國產電影「明治の女」、第二十七號日本新聞、第十一號海外新聞、以及「漫才タクシー」的演出,「漫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5
Id: 300115
Title: 蒲蠅鼻,乞食耳──益精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蒲蠅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581
Id: 467581
Title: 日本外史抄本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日本外史抄本》,一冊,線裝書,直式右翻。兒島獻吉郎編,1916年(大正5年)風光館書店發行。封面左上題簽「日本外史鈔本 完」,「兒島獻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8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4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4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4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3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