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生宮幼科第八十八方民俗與宗教
「慈生宮幼科第八十八方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86585 , 欄位Id的內容是48658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慈生宮幼科第八十八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陰陽不和。寒熱不調。
除寒降火。善法能消。
川芎錢半、茵陳二錢、採粬二錢、土古二錢。益元散二錢、白芍錢半、酒芩八分、薄荷四分。陰陽水煎服。
川芎,為頭痛常用藥物。茵陳,清熱藥物。採粬(神粬),消食藥物,腸胃中有消化不良得食物都可以透過神粬來加速消化。土古(枸杞)可以養陰。益元散,由滑石、甘草與辰砂組成,可以清暑利濕,夏天暑邪侵犯人體常常夾雜濕邪,這時候就可以用。白芍,養血斂陰藥物,可以防止陰液耗散,除此之外還可以止痛。酒製黃芩,清熱燥濕藥物,擅長清除身體上部的濕熱。薄荷,氣味芳香,可以調理氣機。陰陽水是指用熱開水對冷水,形成陰陽調和的水。這是治療感冒或中暑後,身體惡寒與發熱,用健脾胃補充體力,再以藥物宣發散邪及清身體熱。
本首「幼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8658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DA4D466-4E32-465F-B2EE-B6422F3452E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27T12:42:4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85
Id
486585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八十八方
Description
陰陽不和。寒熱不調。 除寒降火。善法能消。 川芎錢半、茵陳二錢、採粬二錢、土古二錢。益元散二錢、白芍錢半、酒芩八分、薄荷四分。陰陽水煎服。 川芎,為頭痛常用藥物。茵陳,清熱藥物。採粬(神粬),消食藥物,腸胃中有消化不良得食物都可以透過神粬來加速消化。土古(枸杞)可以養陰。益元散,由滑石、甘草與辰砂組成,可以清暑利濕,夏天暑邪侵犯人體常常夾雜濕邪,這時候就可以用。白芍,養血斂陰藥物,可以防止陰液耗散,除此之外還可以止痛。酒製黃芩,清熱燥濕藥物,擅長清除身體上部的濕熱。薄荷,氣味芳香,可以調理氣機。陰陽水是指用熱開水對冷水,形成陰陽調和的水。這是治療感冒或中暑後,身體惡寒與發熱,用健脾胃補充體力,再以藥物宣發散邪及清身體熱。 本首「幼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27T12:42:45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慈生宮幼科第八十八方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31926
Id:
231926
Title:
白馬尊王廟重建記史碑─北竿坂里境白馬尊王廟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白馬尊王廟重建記史碑,現存於北竿鄉坂里村的坂里境白馬尊王廟內,以作為該廟宇身分與重大沿革之重要參考文獻,碑文由記憶庫計畫團隊省略捐獻人員芳名後,全文如下:
白馬尊王係尊奉開閩王王審知,字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91
Id:
486691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九十方
Description:
陰火中燒。寒中有熱。
表裏同攻。妙法無別。
朱苓二錢、砂仁六分、金釵斛錢半、熟香附錢半、澤瀉二錢、防風二錢。加桔梗葉七片同煎服。
此方可用於健脾理氣填陰利水,常用於發炎性疾病,方中的朱苓(即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495
Id:
606495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一二四方
Description:
白芷一錢半、蒼耳子五錢、辛夷錢半、卜荷一錢、蔥白三支、茶心一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124首藥籤,名為「蒼耳子散」。本方出自《嚴氏濟生方》的「蒼耳子散」,原文說:「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10
Id:
562710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十一號
Description:
連橋一錢、支子一錢、乙厘一錢、木通一錢、當歸一錢、車前一錢、羚羊八分、白菊八分、知母八分、川連四分、生地三分、甘草四分。水碗四煎七分。
連橋(連翹)、支子(梔子)、川連(黃連)、白菊瀉火清熱;車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156
Id:
563156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一〇三號
Description:
角沉一塊、烏藥一條。磨童便服。
角沉(沉香),可以溫暖脾胃,也可以行氣調理氣機,來達到止痛的效果。烏藥辛散溫通、散寒行氣。童便(童子尿),現今不用了。全方可溫暖脾胃腎臟,同時也能調理氣機。
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86
Id:
487386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九首
Description:
惡寒發熱徧身抽。腰骨艱難病有由。氣喘頭胘沖犯魅。陰尖廣佈可消愁。
麻黃一錢、杏仁一錢、桂枝二錢、甘草八分。藥頭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本方即為麻黃湯,出自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17
Id:
486817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一百方
Description:
不用施妙藥。自有吉神護。
時時行方便。病患自然無。
並不是每支藥籤都會有完整的處方,有時候籤詩紀載的會是另類療法或是對求籤人的開導。本藥籤告訴求籤者不必服用任何神丹妙藥,自然會有吉星、神明守護
MOC_Id:
Culture_Event303549
Id:
303549
Title:
廟宇文化0018(南町尚神)
Description:
此則記錄,是根據1913年5月8日《台灣日日新報》六版報導。文中提到當時海靈殿廟方對於請迎送王活動要如何進行的討論。
報導是這樣記錄:南町蘇王爺宮(今之澎湖縣馬公市復興里南甲海靈殿)已經在之前討
MOC_Id:
Culture_Event151185
Id:
151185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擺暝祭典
Description:
廟址位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59之2號。主祀天上聖母,龍邊左一神龕奉祀有華光大帝,龍邊左二神龕奉祀威武陳元帥,虎邊右一神龕奉祀臨水夫人,虎邊右二神龕奉祀福德正神。 每逢元宵擺暝祭典為馬祖四鄉五島的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59
Id:
279059
Title:
番俗新生兒浴於河,疾病也不用醫藥,以浴於河而治 鳳山縣志卷之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產子,同嬰兒赴水濯之.疾病無醫藥,惟濯於河;曰:『大士置藥於水以救我』.冬日,亦浴水中以為快。
聖帝廟男科第55首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08
Id:
487108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55首
Description:
律法昭彰祖上尤,吾今著子把功修。餘殃未解子孫禍,克復前愆可免愁。
修橋造路、惜字戒殺、賑恤孤苦、轉禍為福、印送善書、捨藥施棺
抽到此籤的人,需要多多造橋鋪路,多多扶弱濟貧,印送善書,捐贈藥品,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872
Id:
487872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外科第卅二首
Description:
平砂一錢半、先研末晒胆矾錢半、小兒只用三厘、硃砂五厘、明矾五分、片八厘。共研入礶固聽用。
平砂為硼砂,可以清熱解毒。胆矾(膽礬),是一種水溶性的藍綠色的硫酸銅晶體。硃砂又稱丹砂,為硫化汞,是棕紅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10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97
Id:
487597
Title: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10方
Description:
洋參、白朮各一錢、乾姜、甘草各五分。水壹中杯煎四分溫服。
此方是《傷寒雜病論》中治療脾胃虛寒,腹痛、腹瀉、嘔吐的代表方劑「理中湯」。方中的乾姜即是乾薑,姜是薑的異體字,乾薑可以溫暖脾胃、祛寒氣,
古亭永惠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602939
Id:
602939
Title:
古亭永惠廟
Description:
「永惠廟」,俗稱「牛埔仔王公廟」,位於壯圍鄉古亭村。據查創建於1858年前後,牛童林娘興邀集童伴泥塑土偶一尊,即今日廟內「老開基」神尊,以茅草搭廟供奉膜拜。目前奉祀之主神開漳聖王,是由壯圍鄉永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93
Id:
487393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十六首
Description:
頭目眩暈是感傷。乍寒乍熱易怕風。輕劑發汗宜溫服。伏亂須當用此方。
只蘇一錢半、香附一錢半、四陳皮一錢、蓁艽一錢、川芎一錢、荊芥一錢、万京子一錢、生姜三片。蔥白二節(快煎好時才下)。藥頭水一碗2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79
Id:
566679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〇號
Description:
京芥、防丰、升麻一分、大力、仙查八分、赤芍五分、甘草二分、生羗一片、連召八分。水八分煎四分。
京芥(荊芥),防丰(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升麻,清熱解毒藥物,一般感冒也可以用,還可以升提下陷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576
Id:
566576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十七首
Description:
紫草、胆草、白菊、連召、牛旁、甘草各四分、活石、當歸、木賊各六分、生地錢半、川連二分、金蟬二個。水一碗八煎九分。
紫草、胆草(膽草)、連召(連翹)、川連(黃連)、能清熱;生地滋養陰質;木賊、金蟬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27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13
Id:
487613
Title: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27方
Description:
五倍、茯苓各五分。共研末泡滾水調蜜服。
五倍即是中藥材五倍子,是蚜蟲寄生在漆樹科植物上面的蟲蠳,隨著植物和蚜蟲的品種不同,五倍子又有角倍和肚倍兩種品項之分。五倍子味道酸澀,能夠降火止汗、固精止遺
內媽祖廟眼科第六九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451
Id:
606451
Title:
內媽祖廟眼科第六九號
Description:
六味丸三錢、冬瓜七條。煎。泡服。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眼科的第69首藥籤。六味丸,指的是六味地黃丸,為滋補肝腎常用的方劑,適合肝腎陰虛導致的各種症狀,像是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聾耳鳴等等。冬瓜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638
Id:
562638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六十九號
Description:
降火滋陰腎水長,微寒之品衛脾強。地黃知母丹龜,潤澤之方燥化凉。
丹皮一錢、黃柏一錢、知母一錢、舊地三錢、龜板三錢。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
本籤為經典方劑「大補陰丸」加上丹皮而成。大補陰丸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84
Id:
562784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八十五號
Description:
加珠花草膏一瓶。味之。
根據古籍《醫說》,花草膏是由羊膽與蜜煉製而成的藥膏,加味花草膏則是加入數種花草而製成的花草膏藥方。可以治療:病目兩瞼間赤濕流淚,或痛或癢,晝不能視物,夜不可近燈光。意思是
聖帝廟男科第18首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51
Id:
487051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18首
Description:
汗後煩邀,病凝上焦。欲貪冷水,胃火難消。
豬苓二錢、澤舍二錢、白朮二錢、白茯二錢、桂枝一錢。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二碗煎六分、渣一碗煎五分。
本方即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五苓散,用於感冒頭痛發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24
Id:
561624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三一號
Description:
銅青一錢、甘草一錢、川連一錢、明矾三分、烏棗三粒、羗五分。煎水洗之。
銅青為銅器表面的綠色銹衣,古代一般多作外用藥,研末撒或調敷,專治鼻瘜肉,眼瞼糜爛,瘡瘍頑癬。甘草生用有清熱解毒的效果。川連(
圓型漆器置物盒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619454
Id:
619454
Title:
圓型漆器置物盒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為新港道卡斯族文物-圓型漆器置物盒,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成對的漆器置物盒,形狀為圓形,外面為竹器編織,並漆以紅色,由於其中間為中空狀,上方有蓋
慈生宮幼科第五十七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49
Id:
486549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五十七方
Description:
若要見全愈。當先洗自心。
是非莫爭辯。妙藥不須尋。
前胡錢半、雲苓錢半、谷牙二錢、雲渣錢半、海螵蛸二錢、枳壳八分、加舊清遠茶二錢。煎服。
此籤說,若要疾病痊癒,首先還是以檢討自身平時的言行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778
Id:
732778
Title:
蘇厝長興宮金籙王醮_醮事-宴王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臺南市安定區蘇厝長興宮金籙王醮法事科儀「宴王」的影像。長興宮宴王的特點在於用碗公盛裝的罐頭及佳餚,獻敬時由五主會「一饌一爵」輪流呈進。儀式進行至第三通鼓時,由道長的開席科儀恭請王爺入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657
Id:
561657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眼科第六四號
Description:
車前、兔絲、枳壳、當歸各八分、舊地錢半、五味五粒。水一碗煎五分。
兔絲(菟絲子)、舊地(熟地)補腎益精,配上車前子利尿行氣之效,當歸則主補血養血,五味子可以歛精益氣、枳壳(枳殼)調整氣機,促進消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75
Id:
487775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一一六首
Description:
黑藕一錢、黑艾五分、地骨錢半、地榆八分、枇杷葉六分。水一碗煎五分服。
黑藕(藕節),收斂性藥物,可以用來止血。黑艾(艾葉),溫通經脈,散除寒邪,達到止血的效果。地骨(指地骨皮),可以清虛熱,此處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89
Id:
565189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十八號
Description:
石松五分、別甲一錢、麥芽三錢、柿蒂七個。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石松(伸筋草),袪風濕藥物,兼可以舒筋活絡,特長是用於風濕導致的關節筋絡伸展不順利。別甲(鱉甲),鱉的甲殼打碎入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28
Id:
487428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五十一首
Description:
四肢無力脉來虛。脾胃無和氣力疲。言語輕微兼內熱。吐酸面痿殼難輸。
白朮三錢、茯苓二錢、吧參一錢半、炙草一錢半、干姜五分。藥頭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本方為四君子湯加乾薑而成。四君子湯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61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5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8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5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4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