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三戲白牡丹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三戲白牡丹藝術與人文

三戲白牡丹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25219 , 欄位Id的內容是625219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三戲白牡丹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三戲白牡丹》,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前為「文化書店」)發行,鉛印本,1960年(民國49年)3月出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不題撰人」,成書於清代[1]。封面書題「三戲白牡丹」,書題旁另有小字「民間故事白話小說」。目錄前書題「繪圖三戲白牡丹全集」,全書共計72回,158頁。正文前書題「繪圖三戲白牡丹全集」。小說描述呂洞賓(呂純陽)下凡度化白牡丹(嫦娥轉世,黃龍真人女徒),不料兩人互生情愫。呂洞賓糾集八仙,為了白牡丹與黃龍真人、四海龍王等五龍大戰,呂純陽以太乙神劍斬卻黃龍真人,白牡丹也被趙元帥(黃龍真人師弟)挾怨奏劾與呂洞賓私通之罪遭斬。玉帝辨明功過,令白牡丹真魂再貶下界轉世為花牡丹,令趙元帥下凡成尚書之子楊思文,仍由呂洞賓度化花牡丹,又衍出另一段花牡丹、呂洞賓、楊思文的宿世恩怨情仇的故事。 封面繪在山崖下,一位全副武裝,騎馬女將帶領著一群士兵,看著另一頭也是騎馬持劍,率領軍隊的女將。細觀此書,封面題籤處之「三戲白牡丹」乃另紙重貼,原封面書題為「大破翻天陣」。經考,此圖像係楊家女將故事,見於小說《紫金鐲(下集)》封面,所繪乃該小說中「徐鳳娘戲耍楊梅」事[2],與《三戲白牡丹》內容並無關係。 [1]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著錄「呂純陽三戲白牡丹,三集七十四回,未見。不題撰人。清刊石印本,標『新編呂純陽三戲白牡丹。四冊』」見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江蘇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2月),頁808。 [2] 江村重編,《紫金鐲(下集)》(上海:廣益書局,1946年12月新出版)封底,標示「封面繪意:徐鳳娘戲耍楊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25219&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81AB9E54-771D-46C6-8092-852D9FEA8DCF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8-24T17:06:2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25219

Id

625219

Title

三戲白牡丹

Description

《三戲白牡丹》,臺北文化圖書公司(前為「文化書店」)發行,鉛印本,1960年(民國49年)3月出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不題撰人」,成書於清代[1]。封面書題「三戲白牡丹」,書題旁另有小字「民間故事白話小說」。目錄前書題「繪圖三戲白牡丹全集」,全書共計72回,158頁。正文前書題「繪圖三戲白牡丹全集」。小說描述呂洞賓(呂純陽)下凡度化白牡丹(嫦娥轉世,黃龍真人女徒),不料兩人互生情愫。呂洞賓糾集八仙,為了白牡丹與黃龍真人、四海龍王等五龍大戰,呂純陽以太乙神劍斬卻黃龍真人,白牡丹也被趙元帥(黃龍真人師弟)挾怨奏劾與呂洞賓私通之罪遭斬。玉帝辨明功過,令白牡丹真魂再貶下界轉世為花牡丹,令趙元帥下凡成尚書之子楊思文,仍由呂洞賓度化花牡丹,又衍出另一段花牡丹、呂洞賓、楊思文的宿世恩怨情仇的故事。 封面繪在山崖下,一位全副武裝,騎馬女將帶領著一群士兵,看著另一頭也是騎馬持劍,率領軍隊的女將。細觀此書,封面題籤處之「三戲白牡丹」乃另紙重貼,原封面書題為「大破翻天陣」。經考,此圖像係楊家女將故事,見於小說《紫金鐲(下集)》封面,所繪乃該小說中「徐鳳娘戲耍楊梅」事[2],與《三戲白牡丹》內容並無關係。 [1]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著錄「呂純陽三戲白牡丹,三集七十四回,未見。不題撰人。清刊石印本,標『新編呂純陽三戲白牡丹。四冊』」見江蘇省社科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江蘇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2月),頁808。 [2] 江村重編,《紫金鐲(下集)》(上海:廣益書局,1946年12月新出版)封底,標示「封面繪意:徐鳳娘戲耍楊梅」。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9. 8

  10. 9

  11. 10

  12. 11

  13. 12

  14. 13

  15. 14

  16. 15

  17. 16

  18. 17

  19. 18

  20. 19

  21. 20

  22. 21

  23. 22

  24. 23

  25. 24

  26. 25

  27. 26

  28. 27

  29. 28

  30. 29

  31. 30

  32. 31

  33. 32

  34. 33

  35. 34

  36. 35

  37. 36

  38. 37

  39. 38

  40. 39

  41. 40

  42. 41

  43. 42

  44. 43

  45. 44

  46. 45

  47. 46

  48. 47

  49. 48

  50. 49

  51. 50

  52. 51

  53. 52

  54. 53

  55. 54

  56. 55

  57. 56

  58. 57

  59. 58

  60. 59

  61. 60

  62. 61

  63. 62

  64. 63

  65. 64

  66. 65

  67. 66

  68. 67

  69. 68

  70. 69

  71. 70

  72. 71

  73. 72

  74. 73

  75. 74

  76. 75

  77. 76

  78. 77

  79. 78

  80. 79

  81. 80

  82. 81

  83. 82

  84. 83

  85. 84

  86. 85

  87. 86

  88. 87

  89. 88

  90. 89

  91. 90

  92. 91

  93. 92

  94. 93

  95. 94

  96. 95

  97. 96

  98. 97

  99. 98

  100. 99

  101. 100

  102. 101

  103. 102

  104. 103

  105. 104

  106. 105

  107. 106

  108. 107

  109. 108

  110. 109

  111. 110

  112. 111

  113. 112

  114. 113

  115. 114

  116. 115

  117. 116

  118. 117

  119. 118

  120. 119

  121. 120

  122. 121

  123. 122

  124. 123

  125. 124

  126. 125

  127. 126

  128. 127

  129. 128

  130. 129

  131. 130

  132. 131

  133. 132

  134. 133

  135. 134

  136. 135

  137. 136

  138. 137

  139. 138

  140. 139

  141. 140

  142. 141

  143. 142

  144. 143

  145. 144

  146. 145

  147. 146

  148. 147

  149. 148

  150. 149

  151. 150

  152. 151

  153. 152

  154. 153

  155. 154

  156. 155

  157. 156

  158. 157

  159. 158

  160. 159

  161. 160

  162. 161

  163. 162

  164. 163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2. 1
    _CC0_

  3. 2
    _CC0_

  4. 3
    _CC0_

  5. 4
    _CC0_

  6. 5
    _CC0_

  7. 6
    _CC0_

  8. 7
    _CC0_

  9. 8
    _CC0_

  10. 9
    _CC0_

  11. 10
    _CC0_

  12. 11
    _CC0_

  13. 12
    _CC0_

  14. 13
    _CC0_

  15. 14
    _CC0_

  16. 15
    _CC0_

  17. 16
    _CC0_

  18. 17
    _CC0_

  19. 18
    _CC0_

  20. 19
    _CC0_

  21. 20
    _CC0_

  22. 21
    _CC0_

  23. 22
    _CC0_

  24. 23
    _CC0_

  25. 24
    _CC0_

  26. 25
    _CC0_

  27. 26
    _CC0_

  28. 27
    _CC0_

  29. 28
    _CC0_

  30. 29
    _CC0_

  31. 30
    _CC0_

  32. 31
    _CC0_

  33. 32
    _CC0_

  34. 33
    _CC0_

  35. 34
    _CC0_

  36. 35
    _CC0_

  37. 36
    _CC0_

  38. 37
    _CC0_

  39. 38
    _CC0_

  40. 39
    _CC0_

  41. 40
    _CC0_

  42. 41
    _CC0_

  43. 42
    _CC0_

  44. 43
    _CC0_

  45. 44
    _CC0_

  46. 45
    _CC0_

  47. 46
    _CC0_

  48. 47
    _CC0_

  49. 48
    _CC0_

  50. 49
    _CC0_

  51. 50
    _CC0_

  52. 51
    _CC0_

  53. 52
    _CC0_

  54. 53
    _CC0_

  55. 54
    _CC0_

  56. 55
    _CC0_

  57. 56
    _CC0_

  58. 57
    _CC0_

  59. 58
    _CC0_

  60. 59
    _CC0_

  61. 60
    _CC0_

  62. 61
    _CC0_

  63. 62
    _CC0_

  64. 63
    _CC0_

  65. 64
    _CC0_

  66. 65
    _CC0_

  67. 66
    _CC0_

  68. 67
    _CC0_

  69. 68
    _CC0_

  70. 69
    _CC0_

  71. 70
    _CC0_

  72. 71
    _CC0_

  73. 72
    _CC0_

  74. 73
    _CC0_

  75. 74
    _CC0_

  76. 75
    _CC0_

  77. 76
    _CC0_

  78. 77
    _CC0_

  79. 78
    _CC0_

  80. 79
    _CC0_

  81. 80
    _CC0_

  82. 81
    _CC0_

  83. 82
    _CC0_

  84. 83
    _CC0_

  85. 84
    _CC0_

  86. 85
    _CC0_

  87. 86
    _CC0_

  88. 87
    _CC0_

  89. 88
    _CC0_

  90. 89
    _CC0_

  91. 90
    _CC0_

  92. 91
    _CC0_

  93. 92
    _CC0_

  94. 93
    _CC0_

  95. 94
    _CC0_

  96. 95
    _CC0_

  97. 96
    _CC0_

  98. 97
    _CC0_

  99. 98
    _CC0_

  100. 99
    _CC0_

  101. 100
    _CC0_

  102. 101
    _CC0_

  103. 102
    _CC0_

  104. 103
    _CC0_

  105. 104
    _CC0_

  106. 105
    _CC0_

  107. 106
    _CC0_

  108. 107
    _CC0_

  109. 108
    _CC0_

  110. 109
    _CC0_

  111. 110
    _CC0_

  112. 111
    _CC0_

  113. 112
    _CC0_

  114. 113
    _CC0_

  115. 114
    _CC0_

  116. 115
    _CC0_

  117. 116
    _CC0_

  118. 117
    _CC0_

  119. 118
    _CC0_

  120. 119
    _CC0_

  121. 120
    _CC0_

  122. 121
    _CC0_

  123. 122
    _CC0_

  124. 123
    _CC0_

  125. 124
    _CC0_

  126. 125
    _CC0_

  127. 126
    _CC0_

  128. 127
    _CC0_

  129. 128
    _CC0_

  130. 129
    _CC0_

  131. 130
    _CC0_

  132. 131
    _CC0_

  133. 132
    _CC0_

  134. 133
    _CC0_

  135. 134
    _CC0_

  136. 135
    _CC0_

  137. 136
    _CC0_

  138. 137
    _CC0_

  139. 138
    _CC0_

  140. 139
    _CC0_

  141. 140
    _CC0_

  142. 141
    _CC0_

  143. 142
    _CC0_

  144. 143
    _CC0_

  145. 144
    _CC0_

  146. 145
    _CC0_

  147. 146
    _CC0_

  148. 147
    _CC0_

  149. 148
    _CC0_

  150. 149
    _CC0_

  151. 150
    _CC0_

  152. 151
    _CC0_

  153. 152
    _CC0_

  154. 153
    _CC0_

  155. 154
    _CC0_

  156. 155
    _CC0_

  157. 156
    _CC0_

  158. 157
    _CC0_

  159. 158
    _CC0_

  160. 159
    _CC0_

  161. 160
    _CC0_

  162. 161
    _CC0_

  163. 162
    _CC0_

  164. 163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8-24T17:06:2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三戲白牡丹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85
Id: 660185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黃麗芬 - 永生、斷捨離、要出發了?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黃麗芬所創作的膠彩畫。黃麗芬的作品以周遭人事物為創作主題,多以環境議題為創作題材。以下為黃麗芬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永生」(膠彩紙本,53 cm x 45.5 cm,2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5
Id: 286425
Title: 吉菲
Description: 吉菲出生於花蓮,高中後北上就讀音樂系及就業,在96年回花蓮度假的夏天,在七星潭發現光華圓潤的石頭,正在奇妙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時,抬頭遠眺湛藍的天空連接海平面的景象,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油然生起,於是興起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49
Id: 516649
Title: 聖戰下的婦人服裝
Description: 本報導為1941年(昭和16年)元旦刊載在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一篇文化報導,講述有關女性服裝在戰爭期間的流行變化。當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已有數年,局勢上也即將拓展戰線到南洋地區,對此戰事頻繁的時代,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7
Id: 660047
Title: 黃一弘 窗台上的靜物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黃一弘先生來自臺中東勢,畢業於新竹師院美勞教育系,為臺中縣美術協會會員。自東勢國小任教退休後,更加專注於畫家生涯的發展。這件是畫家早期的作品,以油彩創作的靜物畫係屬實物寫生,以桌面檯燈、瓶、罐、杯

MOC_Id: Culture_Event629708
Id: 629708
Title: 學生張澄美送給穆東芸老師的紀念照片
Description: 張澄美是安慶代用國民學校第六屆甲班的畢業生,於1955年6月畢業,這是她畢業後送給穆東芸老師老師的照片。張澄美是客家人,父親在虎尾糖廠工作,家住在虎尾鎮上,所以能就讀安慶代用國民學校。當時因為台糖

MOC_Id: Culture_Object570054
Id: 570054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275-281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二百七十五至二百八十一,本冊封面書底線裝部分較為破損。內容收錄為湖南省前半。 卷二百七十五為湖南統部。湖南省位於京師西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28
Id: 301328
Title: 西班牙浪人吟
Description: 加西亞‧洛爾伽(1898-1936)塞萬提斯後世界文壇最熟悉的西班牙文學家。楊牧曾經研究過他,寫出詩集《禁忌的遊戲》當中一輯的詩。也可以相互對應,他如何思考這個詩人和他的傳奇詩風—,將音樂的結構融入傳

MOC_Id: Culture_Object310532
Id: 310532
Title: 瓦磘溝刊物編輯-南山中學
Description: 本課程為教育部補助社區大學與十二年國教計畫,將社大深耕之在地議題—雙和界河瓦磘溝,與體制學校之學習需求相結合,發展從生活情境出發、符合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案。 本作品為針對8年級設計的瓦磘溝主題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82
Id: 177682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地方文化館九十三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 編號01老街巡禮-舊館新用揭牌儀式(傳統藝術民俗技藝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紀錄地方文化館九十三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老街巡禮-舊館新用揭牌儀式(傳統藝術民俗技藝展)」的成果報告,其中收入計畫實行情形、相關新聞簡報、活動邀請卡、相關證明文件與活動照片。 大溪鎮展示館,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623
Id: 258623
Title: 戎克船
Description:   「戎克船」,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在15世紀,為木質帆船;16、17世紀起,即航行於臺灣、中國東南沿海,從事海外貿易。     昔日先民渡海來臺,航行著一種木造貨船俗稱為「紅頭仔」,底平、無龍骨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01
Id: 18070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陳右人教授示範紅茶發酵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台灣大學園藝暨景觀學系陳右人教授(照片中站立者),示範紅茶揉捻後的發酵操作。 紅茶的製造流程為;1「萎凋」:茶菁採收後,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47
Id: 301047
Title: 少年龍船隊
Description: 《少年龍船隊》是一本描寫臺灣鄉土的少年小說,全書如田園詩歌,包含鄉土情懷及屬於臺灣的人情味,以歷史性及趣味性為基調,達到了文化傳承性。故事以宜蘭縣為背景,藉著划龍船的故事,勾勒出臺灣鄉土的風貌: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191307
Id: 191307
Title: 泡茶者之泡茶動機與泡茶的正向情緒、社會互動效益關係之研究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周守倉,指導教授蕭文博士與林清文博士,出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10(民國99)年6月。內容主要探討泡茶者之泡茶動機、泡茶可產生的正向情緒與社會互動效益,泡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32
Id: 594132
Title: 馬祖新村-中壢市馬祖社區手語研習班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中壢市馬祖社區手語研習班的活動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前國軍何姓校級位階眷屬,屬於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本照片為社區婦女共同演出中的照片,大約拍攝

MOC_Id: Culture_People515786
Id: 515786
Title: 李小石
Description: 1955年,原名李德旺的李小石先生出生於津沙村,幼時在母親的文化薰陶下,培養出對書畫藝術的興趣。他自馬祖高中畢業後,即赴臺求學,直到軍旅生活才重回馬祖。退伍後他遷居嘉義,長年從事登山活動與藝術工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791
Id: 278791
Title: 賦作中描述蠟樹能補精益神氣,袪百病扶龍鍾 續修臺灣府志卷二十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裸人種稻手自舂,咀嚼作麴塵埋封;椰瓢婦子共酣飲,醉奉客嘗情何濃!吾曹小戶偏愛潔,對此慘澹愁眉烽。 梨花竹葉在何許,當筵生怕惡客逢。一朝賈舶千里至,鄉味百斛來吳淞。南華仙人號酒聖,特遣從事陳詞恭。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27
Id: 287227
Title: 太魯閣族男子服飾
Description: 該組件男子服飾有無袖方衣(sla)、胸兜(towrah)、遮陰布(habuk)等物件。傳統的太魯閣族群服飾以白色的苧麻布為底,男子服飾的形制上屬於方衣系統,將織成長條形的布塊,縫製成無袖對襟方衣,類似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55
Id: 594255
Title: 馬祖新村-活動中心內中秋節活動準備照片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內中秋節活動準備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照片中人物左起分別為:時任村長程祖名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5
Id: 300125
Title: 母讙〔牛后〕(角)無內〔糸角〕,〔牛后〕讙母無內討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母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4
Id: 600564
Title: 梅野紀念館建設事業具體化昨日辦理第一回發起人會議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昭和16年(1941)5月1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梅野紀念館建設事業的實行,昨日(九日)十一時在祇園會館辦理第一回發起人會議,由福井公擔任建設委員長,並就建設旨趣跟與會發起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21
Id: 638121
Title: 莊幼岳
Description: 莊幼岳(1916-2007),彰化鹿港人,名銘瑄、字幼岳,以字傳世。其先祖於鹿港開設郊商「謙勝」行,為紳商世家。祖父莊士哲為前清廩生,擔任鹿港區區長20年;父莊嵩為櫟社詩人。其為三子。因家學淵源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231
Id: 304231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25期-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25期,篇名為「澎湖風櫃尾荷蘭城堡-被遺忘的臺灣第一座西式城堡」,摘要如下: 本文介紹風櫃尾荷蘭城堡的歷史背景、建立形制與現況。澎湖風櫃尾蛇頭山的荷蘭城堡建於1622年,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56
Id: 595456
Title: 創世紀
Description: 〈創世紀〉代表事物成形的緊密過程,如同在混沌中創造秩序的大自然力量。這件作品由幾個包裹在薄膜中的球體構成。作者卡門‧塔奈福(Kamen Tanev)說:球型元素最早從我心裡湧出,是當我看到卡在吸塵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38
Id: 180738
Title: 2019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設計名家馮宇演講「更新、更酷、更多元 設計師眼中未來的茶世界」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7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論壇,由「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協同策展人盧怡安小姐(面對照片二人中左側)主持,設計名家馮宇(面對照片二人中右側)演講「更新、更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58
Id: 323158
Title: 入選-消失的三明治建築
Description: 在1982年時,在台北市光復國小的四樓校舍,往北向著對面這棟奇特的建築,爸爸按下快門,紀錄了位於忠孝東路四段與光復南路口的韓國大使館。從正面看到了逐層退縮的紅色斜頂設計,為四層樓建築,加上琉璃瓦飾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97
Id: 283697
Title: 卡洛琳‧羅曼斯道夫
Description: 雕塑家卡洛琳.羅曼斯道夫在奧地利出生,在紐約及奧地利福拉爾貝格邦的費爾德基希市皆設有她的工作坊。她的小型及巨型的創作皆受到國際矚目,目前在歐、亞、美、非、阿拉伯及加勒比海地區都有其裝置藝術的常態展。她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281
Id: 283281
Title: 八月日作晡,定蟲諸娘無內摸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於2008年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70
Id: 301270
Title: 人間戀歌
Description: 《人間戀歌》是陳黎第一本散文集,以輕鬆幽默的口吻,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展現溫暖的關懷。其中〈聲音鐘〉選入國中國文課本,並由王婷譯為英文。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288
Id: 284288
Title: 泰雅族木琴
Description: 木琴為泰雅族常見的樂器,其族語稱為「lubuw tcingan khoni’」,在與人交誼和慶典時,會看到族人在演奏,並且,男女老幼都可以使用,有時會以獨奏方式呈現,也可以多人齊奏。   整組木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28
Id: 660128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黃敏欽 - 叢綠二十七-春之日、新綠五-茶之聲、新綠六-一片光亮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黃敏欽(青木)所創作的膠彩畫。黃敏欽在作品上色前,會先繪製等比例大小的線稿,以水墨畫先工筆、後寫意的技法,融合油畫厚塗的技法,在畫面上呈現平面卻多層次空間表現。與透過草叢題材的描繪,來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0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9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1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6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1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