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螢雪軒叢書(卷七)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螢雪軒叢書(卷七)藝術與人文

螢雪軒叢書(卷七)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2428 , 欄位Id的內容是47242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螢雪軒叢書(卷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螢雪軒叢書》卷七,1895年(明治28年),青木嵩山堂排印。(日本)近藤元粹評訂。鉛印線裝,六眼裝訂,發行者青木恒三郎。該卷書名籤上方有損,書皮與裝訂線則完好。 第七卷收錄(宋)蘇軾《東坡詩話》一卷、《東坡詩話補遺》一卷、《蘇詩紀事》上中下三卷、(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一卷及跋。其中《東坡詩話》與《東坡詩話補遺》之篇名頁錯置,東坡詩話之內容出現於東坡詩話補遺之篇名頁後,反之東坡詩話補遺之正文接續於東坡詩話篇名頁之後。 本卷所收錄之《東坡詩話》,所本者為(元)陶宗儀之《說郛》:「余已就說郛中,取東坡詩話,以置於此卷首」,而非(元)陳秀明所撰小說體制之《東坡詩話錄》,內容共收錄詩評三十餘條。近藤元粹並自《東坡志林》中涉及詩者,輯錄成《東坡詩話補遺》附載於本卷。考較內容,近藤元粹所輯錄之補遺,大抵相符與四庫全書版之《東坡志林》,應是以四庫版為本,進一步揀選收錄而成。相比詩話,補遺之內容更趨近於隨筆雜談(如藉記夢來評論解析杜甫《八陣圖》之詩評),兼雜了軼事趣聞,詩話與補遺兩者一前一後,相輔相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242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4973700-CB85-40A1-943D-8B6C8AE84F66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428

Id

472428

Title

螢雪軒叢書(卷七)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螢雪軒叢書》卷七,1895年(明治28年),青木嵩山堂排印。(日本)近藤元粹評訂。鉛印線裝,六眼裝訂,發行者青木恒三郎。該卷書名籤上方有損,書皮與裝訂線則完好。 第七卷收錄(宋)蘇軾《東坡詩話》一卷、《東坡詩話補遺》一卷、《蘇詩紀事》上中下三卷、(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一卷及跋。其中《東坡詩話》與《東坡詩話補遺》之篇名頁錯置,東坡詩話之內容出現於東坡詩話補遺之篇名頁後,反之東坡詩話補遺之正文接續於東坡詩話篇名頁之後。 本卷所收錄之《東坡詩話》,所本者為(元)陶宗儀之《說郛》:「余已就說郛中,取東坡詩話,以置於此卷首」,而非(元)陳秀明所撰小說體制之《東坡詩話錄》,內容共收錄詩評三十餘條。近藤元粹並自《東坡志林》中涉及詩者,輯錄成《東坡詩話補遺》附載於本卷。考較內容,近藤元粹所輯錄之補遺,大抵相符與四庫全書版之《東坡志林》,應是以四庫版為本,進一步揀選收錄而成。相比詩話,補遺之內容更趨近於隨筆雜談(如藉記夢來評論解析杜甫《八陣圖》之詩評),兼雜了軼事趣聞,詩話與補遺兩者一前一後,相輔相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3. 2
    _PDM_

  4. 3
    _PDM_

  5. 4
    _PDM_

  6. 5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3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螢雪軒叢書(卷七)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6
Id: 595646
Title:
Description: 作者葉勝光的作品〈歸〉靈感來自於《舊約聖經》中〈創世紀〉第三章第十九節:「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葉勝光懷著虔誠信仰,融入德魯固(太魯閣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33
Id: 601233
Title: 花中入學志向者合計一百八十五名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9日以「花中入學志向者合計一百八十五名」為題,副標以「人數雖有幾分減少,但仍是成績良好者的競爭」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可得知,花蓮港中學校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6
Id: 300106
Title: 病瀉食豬油──倒〔歹奇〕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病瀉

MOC_Id: Culture_Object223539
Id: 223539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3-2:(北海道)札幌附近の水田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文為: 東京小石川區大塚窪町二十七 三屋祐子收 這陣子是播種的季節,非常忙碌,如照片所示,這次借來了一畝旱地,小麥與馬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69
Id: 285869
Title: 發現一顆種子
Description: 〈發現一顆種子〉以一顆飽脹生命力的種子及內部肌理,為這次戶外石雕公開賽慶生。在理性而有序的抽象造形中,蘊含豐富溫馨的人文情懷,為現代感強烈的作品。〈發現一顆種子〉的作者蔡文慶個性風趣,作品也帶有幽默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236063
Id: 236063
Title: 馬祖傳統婚宴菜─百菓飯
Description: 「百菓飯」即國語所說的八寶飯,一般是以糯米及八種或更多主要用料組合而成,取其吉利名為八寶飯。據說,馬祖的八寶飯甜點,是由於當時貧苦的日子下,將釀完老酒後所剩下來的糯米,加上配料製作而成。 依據陳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67
Id: 285867
Title: 米鄉
Description: 〈米鄉〉想表達的是:富里為花蓮的糧倉,富麗米名聞遐邇。作品以石臼及稻穀為造型元素,碗型及階梯狀漸次上升,以示迎受雨露欣欣向榮。中間挾以石塊,表示遍地稻糧,整體表現豐饒富麗的地方特色。其作者楊正端早期創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298
Id: 488298
Title: 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第二年計畫
Description: 《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第二年計畫》由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國立成功大學主持,2010年出版,從全球軍事文化遺產的歷史脈絡下,梳理馬祖軍事文化景觀做為世界遺產的重要性,具體建構支持之理論基礎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63
Id: 594063
Title: 馬祖幼稚園運動會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幼稚園運動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建成後,由於第84師駐軍於外島馬祖,幾乎都是婦人扛起生活的重擔。而小孩大多年幼,育兒為婦女沉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33
Id: 18063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蘇健霖工藝師作品「無名花」
Description: 2019年(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蘇健霖工藝師作品「無名花」,是使用鑄造法製成每個花瓣,在經過鍛造與焊接,共三個階段建構製成圓形,然後經琢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6
Id: 603906
Title: 陸海空旅劵花蓮港東亞旅行社直購開始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東亞旅行社花蓮港案內所,有鑒於花蓮港驛內最近購票混雜壅擠的情況,與車站當局討論後,將讓乘客購票手續更加簡易,除了既有的內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86
Id: 638086
Title: 吳德功
Description: 吳德功(1850-1924),出生於彰化縣城總爺街,字汝能,號立軒,祖籍福建同安,為臺灣移民第五代。父登庸,母陳紫荊,排行長男。自幼受從叔吳子超及陳肇興、柯承暉、蔡醒甫等人之漢文教育。189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87
Id: 301287
Title: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
Description: 《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於西元1997由花蓮縣客屬會出版成書,同名詩作〈一張日誌等於一張稿紙〉亦收錄於葉日松的《客語現代詩歌選》中。內頁第一首詩 <快樂在農家>:阿姆(扌老)阿爸/阿姆(扌老)阿爸/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06
Id: 271706
Title: 崁津通訊第19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19期,頭版內容為慶祝母親節,並有鄉土語言教學現況報導。其餘內容為兒童節大會及校園活動剪影、師長心得分享、學生之母親節主題文章及附設幼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30
Id: 594430
Title: 文鵬先生於營區心戰資料展覽室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文鵬先生於高雄鳳山營區心戰資料展覽室前留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文鵬先生具有反共義士的

MOC_Id: Culture_People331934
Id: 331934
Title: 莊東
Description: 莊東,字廷貴(1903-1984年,明治36年-民國73年),澎湖廳媽宮社文澳人(今馬公市東文里),六歲進入私塾學習漢學,奠定深厚的漢學基礎。1912年(大正元年),莊東進入媽宮公學校就讀,接受現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88
Id: 286588
Title: 戴秀英
Description: 花蓮文創園區「釀市集」中,「拉坏空間」工作室的負責人。創作理念:「後來我想,說不定這也是一種獨特的回憶方式,我記得每件作品,顧客也能憶起當初購買作品的契機。」創作理念:1.用作品述說生活故事。2.為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17
Id: 638117
Title: 張瑞和
Description: 張瑞和(1957-2012),彰化永靖人,出生於臺南縣善化鎮。父盛枝,母林金雀。3歲時舉家遷居彰化。自臺中師範專科學校(今臺中教育大學)畢業後,分發至永靖鄉福興國小服務,1988年(民國77年)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6765
Id: 266765
Title: 蓪草於纏花中的運用
Description: 早期纏花因閩客族群的不同而呈現不同風格,閩南纏花多用於婚請場合,客家纏花則以過年過節、重要祭祀時的供花為主,搭配串珠、蓪草等媒材。圖中纏花作品為台灣蓪草學會謝麗華所創作,其師承無形文化資產纏花工藝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85
Id: 303885
Title: 《澎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第十五屆〈日本彩磚的分類與建築上的應用—以西嶼鄉的古厝為例〉
Description: 本文收錄於《澎湖研究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篇名為「日本彩磚的分類與建築上的應用-以西嶼鄉的古厝為例」,作者林佳仕、李明儒。  「日本彩磚」是所謂的日製「馬約利卡磁磚(Majolica Ti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05
Id: 514405
Title: 道教總廟三清宮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6

MOC_Id: Culture_Object231822
Id: 231822
Title: 泰雅族文化元素應用於茶葉禮盒包裝之創作 — 以新佳陽部落梨山茶為例
Description: 本論文作者陳進東,指導教授蔡進興博士,出自景文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數位文創設計碩士班碩士論文,發表於2016(民國105)年6月。內容針對臺中市和平區新佳陽部落泰雅族之「歷史人文」、「地理景觀」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78
Id: 286578
Title: 潘美雲
Description: 鐵道文化園區的花東好事集、玫瑰石手作坊負責人。過去從來沒有學習過飾品製作,不過也因此,更能不受拘束地想像與嘗試出更多元的玫瑰石運用方式,作品能夠銷售出去、有人喜歡,就充滿肯定與成就感,擺攤並不是為了收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78
Id: 595778
Title: 初始的分裂
Description: 〈初始的分裂〉作者創作本件作品的目的是,在實體物體上表達無形事物的本質。此件作品本質是描寫生命的神奇力量,生命始於所有生物的分割分裂,像變形蟲般的單細胞生物演化成人體的器官等。無論是有生命的腦或無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36
Id: 559936
Title: 陸軍少將軍服襯衫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陸軍少將軍服襯衫,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該襯衫徐將軍之軍服襯衫。 軍服承載了軍人一生的榮辱,軍服上的軍徽與軍階象徵著軍人一生的成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331
Id: 156331
Title: 鐵板鼓譜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0
Id: 180810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存仁堂薄胎瓷-釉下彩繪製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存仁堂薄胎瓷之釉下彩繪製過程影片。釉下彩是陶瓷主要的上色方式,在晾乾的素

MOC_Id: Culture_Event224546
Id: 22454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蘇保在的作品「初晴茶倉」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臺灣著名青瓷創作家蘇保在之作品「初晴茶倉」。本項作品是以注漿法作胚,再上釉燒製而成,成品長×寬×高為8 ×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71
Id: 509271
Title: 泰雅紋面
Description: 此圖為巫師替泰雅族少女紋面的過程。紋面的習慣也許在各個族群皆有,但並不是每個族群都有紋面的規定與習俗,對泰雅族來說,紋面可說是一個象徵性的代表。其一,紋面代表著成年的象徵,象徵著族人跨越成年的界線

MOC_Id: Culture_People255257
Id: 255257
Title: 李宗廉
Description: 李宗廉,中西化工前董事長,其任職之公司原以生產環境用藥為主,但因與萬和蓪草工廠負責人為舊識,故協助銷售蓪草紙。民國47年(1958 年)中西化工負責人李宗廉,透過其旅日兄長李宗元,協助新竹市蓪草紙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0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8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8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8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3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4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