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大排風之動藝術與人文
「中港大排風之動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224585 , 欄位Id的內容是22458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中港大排風之動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風之動為中港大排四大主題河段第三段景觀河廊段,中原橋至中山橋間河廊段,風之動河廊段設置了有中原橋滯沙池、濾水礫石區、龍骨人行橋、人行浮橋、凹灣碼頭、願景館…等。 風之動河廊段為水域活動區,以寬廣水域為設計,規劃以載具進行之水上活動如獨木舟、輕飄船、模型遊艇,於中原橋下設置濾水礫石區為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工法,師法自然汙水淨化方法,藉由人為助力以提高淨化效率,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其原理為將礫石填充於河廊中,於礫石表面形成生物膜,當水流通過礫石孔隙間與流速減緩,懸浮固體得以沉降,而附著於礫石表面之生物膜進行分解生化反應,而使水質獲得淨化,以減經水資源中心回收處理的力度,並可提供環境教育場域,本河廊段為滯留水域,水深約100公分左右。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24585&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CAF28B75-6889-4B62-BCC7-8C15294F52E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0-29T10:04:0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85
Id
224585
Title
中港大排風之動
Description
風之動為中港大排四大主題河段第三段景觀河廊段,中原橋至中山橋間河廊段,風之動河廊段設置了有中原橋滯沙池、濾水礫石區、龍骨人行橋、人行浮橋、凹灣碼頭、願景館…等。 風之動河廊段為水域活動區,以寬廣水域為設計,規劃以載具進行之水上活動如獨木舟、輕飄船、模型遊艇,於中原橋下設置濾水礫石區為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工法,師法自然汙水淨化方法,藉由人為助力以提高淨化效率,礫間接觸曝氣氧化其原理為將礫石填充於河廊中,於礫石表面形成生物膜,當水流通過礫石孔隙間與流速減緩,懸浮固體得以沉降,而附著於礫石表面之生物膜進行分解生化反應,而使水質獲得淨化,以減經水資源中心回收處理的力度,並可提供環境教育場域,本河廊段為滯留水域,水深約100公分左右。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0-29T10:04:0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中港大排風之動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015
Id:
323015
Title:
入選-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Description: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是立於台灣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吳全公墓旁。根據花蓮縣文化局資料顯示,記念碑全文如下:
「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339
Id:
272339
Title: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八十九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9:弘宛然古典布袋戲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八十九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9:弘宛然古典布袋戲」」。 由吳團長解說布袋戲的發展源流,介紹木偶操作方式、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3
Id:
267493
Title:
新梅一見禪機無限
Description:
〈新梅一見禪機無限〉為鄭正慶(1946–)於1991年所作。此作畫達摩立於梅林中,朵朵紅梅正炙,達摩眼神專注賞梅,又似悟得禪機。前景一株紅梅枝幹自右向左橫出,一塊巨岩橫置畫中,畫面左側的達摩斜立於
臺灣繪畫研究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59107
Id:
259107
Title:
臺灣繪畫研究所
Description:
「臺灣繪畫研究所」,成立於1929年(昭和4年)7月1日,由倪蔣懷出資,聘請石川欽一郎為指導老師。成立地點,在臺北圓環附近,為當時的鬧區;研究所的設備齊全。
其成立宗旨,乃希望擴大
蓁巷生態湧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27
Id:
603227
Title:
蓁巷生態湧泉
Description:
2004年在專業者協助下,蓁巷社區進行社區參與式整體規劃,達成湧泉、生態、遊戲池的共識構想,希望讓社區孩童有一個夏日戲水環境。隔年,整合各界社區代表,經多次協商而突破了水利法令與行政內規,由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443
Id:
211443
Title:
諸羅新八景—新高積雪
Description:
諸羅新八景—新高積雪
翠聳雲霄不計年。巍巍海拔萬三千。大名寵錫山靈富。亙古銀鋪玉筍巔。
「新」高積雪雖被賴子清列在新八景中,事實上,並不能算是新的景緻,清代即有玉山雲淨(諸羅六景、諸羅八景)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49
Id:
559949
Title:
徐少將榮調紀念品-黃龍部隊全體官兵致贈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徐培清少將榮調紀念品,係黑色的長型花瓶,徐少將調離本職時,黃龍部隊全體官兵致贈之紀念物,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的徐少將
昇記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16
Id:
595916
Title:
昇記號
Description:
〈昇記號〉是作者廖秀玲想要描述「客家村莊的刻苦耐勞勤儉,甚或流浪遷徙的宿命,或許族群裡有著一股與人不同的音符,就稱他為昇記號的高音吧!」如此慷慨激昂的情緒得名。〈昇記號〉因民國88年(1999)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628191
Id:
628191
Title:
馬祖新村-1984年馬祖幼稚園校內遊樂設施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校內遊樂設施照,由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於社區副理事長與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大小事務,擔任副理事長期
謝遵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64
Id:
638164
Title:
謝遵信
Description:
謝遵信(1902-1975),彰化二水人。父謝賜,母張蘇為秀才張登年長女,其為長男。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22年(大正11年)至1936年(昭和11年)任職二水公學校(今二水國小)教師、鼻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31
Id:
210931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8:(札幌)農科大學校庭(其六)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48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札幌)農科大學校庭(其六)」,右向左橫書。以及英譯「The Compu
留鴻軒詩文集(上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77
Id:
467477
Title:
留鴻軒詩文集(上卷)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留鴻軒詩文集》上卷 附女弟子詩鈔,陳錫如著,蔡旨禪、蔡月華、蔡雲錦編輯。1927年(昭和2年),高雄苓洲吟社發行,發行人陳皆興。
本
入選-三府王爺海上出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179
Id:
600179
Title:
入選-三府王爺海上出巡
Description:
和平島是早期基隆發展的開端,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讓島上發展出獨特的造船與漁業文化,島上擁有近百年歷史的社靈廟供奉著一艘王船,是當地漁民祈求平安的信仰中心。建於1788年的社靈廟又稱三府王爺廟,王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06
Id:
600406
Title:
大眾文藝作家十九日來花講演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大眾文藝小說作家長谷川伸,以及新進作家村上元三、大林清三位在總督府的邀約下來臺灣宣傳及蒐集資料,將於島內各地辦理講演,19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14
Id:
660714
Title:
新修霧峰鄉志-文化教育篇(上)
Description:
民國82年曾委請陳炎正先生編纂《霧峰鄉志》,以緬懷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於民國97年編修成為《新修霧峰鄉志》,乃秉承繼往開來之編纂精神,廣徵眾議,蒐集史料,充實篇幅,力求真實。爰以原志為張
陶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18
Id:
287418
Title:
陶器
Description:
該件阿美陶共八件,為近代阿美族人重拾製陶技藝所作的陶器,有公杯(折肩圈足酒器)、母杯(圈足酒器)、酒瓶、陶鍋、陶碗。臺灣原住民族中仍保有傳統製陶技術者僅存阿美族與雅美族。陶器在阿美族人生活中廣泛使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96
Id:
513296
Title:
孟東籬在此坐臥俯仰,汲取山海靈氣
Description:
1984年(民國73年)年作家孟東籬遷往花蓮縣鹽寮村,並親手於海邊,用木、竹、茅草、鐵皮搭建起數間簡易的房屋居住,取名「濱海茅屋」,茅屋的規模包括竹架休閒室、茅屋圖書室、茅屋鋼琴房以及臥室、廚房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2
Id:
55997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飼養孔雀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的夫婿劉先生在自家庭園裡跟飼養的孔雀合影。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各戶的院子都
四風之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77
Id:
595877
Title:
四風之塔
Description:
〈四風之塔〉由五塊圓柱由大至小堆疊成塔。石柱表面上安裝四支鋁管,並且使之分別對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當風起之際,風經過鋁管將會響起一陣清澈的風切聲音。此外,四支鋁管位於不同階層的石柱上,並依石柱長短
うしほ吟社新春初吟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53
Id:
516653
Title:
うしほ吟社新春初吟行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花蓮港うしほ吟社,將在新春辦理初吟行句會,預定於1941年(昭和16年)1月5日在米崙高爾夫球場舉辦,參加者自備午餐在上午10點於花崗山公會堂集合。該社為日本傳統俳句的社團,從此報導可窺見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2
Id:
594082
Title:
馬祖新村民宅庭院與庭院小門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民宅庭院與庭院小門,為馬祖新村社區6號住戶胡明貴先生所提供。胡明貴先生服役時為陸軍一等士官長,更是少數非將、校、尉級軍官,從軍時常以書法陶冶身心的他同時也是知名書法家。.
在馬祖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787
Id:
258787
Title:
1884年中法戰爭時的基隆港
Description:
「1884年中法戰爭時的基隆港」圖稿,創作時間應為清治時期,創作主題為基隆港。
圖稿中,在基隆未築港以前,港內有2座小島「鱟母島」、「鱟公島」。
鱟母島,在基隆港內東邊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2
Id:
601192
Title:
健全明朗的銃後女性的養成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3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高女在今年暑假期間將募集四年級生30名前往新高山登山,另有能高越天長斷崖、太魯閣峽入口哈鹿閣台的登山、瑞穗溫泉的林間
入選-黥面原住民姥姥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253
Id:
323253
Title:
入選-黥面原住民姥姥
Description:
昔日臺灣傳統泰雅族原住民,大部份都在額頭及臉部有紋面(臉部刺青)現象,這種紋面文化相傳已久,無論男女大約在童年或少年時期,就會完成紋面禮俗,據說完成紋面者,才可以論及婚嫁,所以黥面象徵榮譽與美觀。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60
Id:
323160
Title:
入選-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右三)及其原配夫人程季淑女士(右五),右一二是我的父母親;梁實秋先生是家父的人生導師、一生的貴人。
我的父親當年就讀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系時與梁公公結識並受其賞識
傑瑞‧高曼尼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17
Id:
283617
Title:
傑瑞‧高曼尼克
Description:
傑瑞.高曼尼克是一位頗為優秀的景觀設計師。在他作品完成後,會發表對作品放置方式、地點的建議,因此有不少的收藏家索性請他一起進行周邊景觀設計。創作之餘,他也常幫朋友設計庭園,或承接公園景觀的規畫工作,推
石韻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50
Id:
595450
Title:
石韻
Description:
〈石韻〉作者何鎮海(He Zhenhai)說:「石頭向來是堅硬、冰冷的,但我賦予了它新的生命。在主要的造型處理上,會強化動與靜的對比。在視覺效果上,則強調粗獷與光滑的對比,使整體造型具有強烈的視覺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95
Id:
601195
Title:
結婚新體制神前的誓約日益漸增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14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在時局緊迫感下,在花蓮港神社前結成連理的鴛鴦家庭與日俱增,從1941年(昭和16年)的25組(按:應為印刷錯誤,宜理解為昭
北埔公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6402
Id:
506402
Title:
北埔公學校
Description:
北埔位於奇萊平原北側之漢人聚落,為進入太魯閣地區的必經之地。大正11年(1922)鹽水港製糖於北埔(今北埔農場)設立農場,招募許多漢人移工與當地原住民來從事耕作,進而形成一個較大聚落區。昭和3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4
Id:
289124
Title:
彼時ㄟ傳奇(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民間故事組佳作。 故事講的是羅東「奠安宮」祭祀玄天上帝的由來,從玄天上帝生日過後第二天,鹿埔藍家準備迎接暫時駐駕羅東五榖王公廟的帝爺公回本廟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演唱會
每1日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4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