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查某祖出殯記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查某祖出殯記藝術與人文

查某祖出殯記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2001 , 欄位Id的內容是512001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查某祖出殯記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文出自《第七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散文組第三名。敘述者回溯童稚時,對一家之長查某祖(曾祖母)凜然的風骨與受人尊敬的形象,心生孺慕之情,反觀現今年屆半百,將步入老年的自己,不勝唏噓。前半以曾祖母為核心,敘繁茂家族史。作者的曾祖母名「林阿麵」據說是當時宜蘭市只有三位女子名字帶「麵」字。林阿麵原給人包養,被曾祖父搶來,家中多位姨婆也都由曾祖母所領養,姊妹間雖沒血緣卻無猜忌。曾祖母六、七十歲時仍烏黑長髮及腰,雖嚴厲又重男輕女,但治家有方,連曾祖父都要敬她三分,日後姨婆們談起她也都還帶著笑意。後半細膩描述曾祖母中風後逝世,遵循古禮的出殯/喪葬儀式。彼時敘述者初識死亡,然喪禮的隆重、棺槨彩繪、燙金布幔、蓮花與剪紙、在風中凜凜飄搖的幡和燒冥紙時所發出的金色火光一切都令他覺得新奇而神祕。長大得知其意義,曾祖母的死去一點都不令他畏懼。如今遙想過去,童年的記憶成為他的人生底蘊,自己也與回憶中曾祖父母崇高的形象形成了對比,連面對失智傾向的母親,也再顯不出當時的心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200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CF0337C-0BEB-4BDF-8B61-81A13263AB9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0-27T19:34: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001

Id

512001

Title

查某祖出殯記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七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散文組第三名。敘述者回溯童稚時,對一家之長查某祖(曾祖母)凜然的風骨與受人尊敬的形象,心生孺慕之情,反觀現今年屆半百,將步入老年的自己,不勝唏噓。前半以曾祖母為核心,敘繁茂家族史。作者的曾祖母名「林阿麵」據說是當時宜蘭市只有三位女子名字帶「麵」字。林阿麵原給人包養,被曾祖父搶來,家中多位姨婆也都由曾祖母所領養,姊妹間雖沒血緣卻無猜忌。曾祖母六、七十歲時仍烏黑長髮及腰,雖嚴厲又重男輕女,但治家有方,連曾祖父都要敬她三分,日後姨婆們談起她也都還帶著笑意。後半細膩描述曾祖母中風後逝世,遵循古禮的出殯/喪葬儀式。彼時敘述者初識死亡,然喪禮的隆重、棺槨彩繪、燙金布幔、蓮花與剪紙、在風中凜凜飄搖的幡和燒冥紙時所發出的金色火光一切都令他覺得新奇而神祕。長大得知其意義,曾祖母的死去一點都不令他畏懼。如今遙想過去,童年的記憶成為他的人生底蘊,自己也與回憶中曾祖父母崇高的形象形成了對比,連面對失智傾向的母親,也再顯不出當時的心情。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2. 1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0-27T19:34:0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查某祖出殯記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643
Id: 649643
Title: 〔隨筆感想〕檢診所感
Description: 本作品為〈檢診所感〉,刊登於1937年1月25日發行的《萬壽果》第三卷第三號中「隨筆‧感想」專欄,由醫師白峰生撰寫。 作者認為,診斷出漢生病一事無論對於患者或醫者來說都相當重大。作者學生時代的藥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84
Id: 267184
Title: 白沙先生(陳獻章)詩書寄永福先生
Description: 〈白沙先生(陳獻章)詩書寄永福先生〉為書法家王壯為(1909-1998)作品。釋文:「見月時一吟,夜涼天稱心。回頭望東川,流水無古今。幻迹有去來,達觀無古今。長嘯人不聞,山風吹蘿襟。白沙先生詩書寄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33
Id: 284633
Title: 金岳耆老街―傳統工藝傳承空間
Description: 部落傳統工藝為部落文化傳承之生活核心,目前金岳部落有5位分別保有編織、藤編、打獵技藝的耆老,我們稱他們為部落工藝師。對一般工藝師們而言,工坊、創作展示與家屋空間往往是難以分割的,因此他們的工坊與展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714
Id: 234714
Title: 食譜─炸紅糟鰻
Description: 海鰻為馬祖冬季的飲食主角。臺灣本島的鰻魚多為嬌貴的養殖鰻;而馬祖的海鰻,則尖頭圓身,一口利齒轉門獵食蝦蟹小魚。馬祖人食用海鰻的歷史悠久,過年時,桌上必有通紅喜氣的紅糟鰻,為年菜添色。紅糟鰻是將切塊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33
Id: 638133
Title: 陳貞元
Description: 陳貞元(?-1869),彰化田中央沙仔崙人(今田中沙崙里),為廩生。1856年(咸豐6年)應林圯埔(今南投竹山)陳慕周家族之聘擔任教師。不久,加入林圯埔當地的「郁郁社」。郁郁社為清代臺灣各地極為普

MOC_Id: Culture_Place179134
Id: 179134
Title: 基隆鄉土館
Description:   「基隆鄉土館」,由基隆市役所將「舊海關」改設,於1934年(昭和9年)9月20日竣工,同年10月10日開館,地點在今基隆市中正路170號。「基隆鄉土館」,為基隆市第1座博物館,專門典藏基隆相關

MOC_Id: Culture_Event177197
Id: 17719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跡」區「種籽設計」的「平安茶」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跡」區內展示由「種籽設計」的「平安茶」陳列照片。「種籽設計」於「跡」區展示展出魚池茶區四種紅茶的「風味輪」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989
Id: 178989
Title: 基隆商業專修學校畢業生、師長合照
Description:   基隆商業專修學校「畢業生、師長合照」,為校方規劃的畢業合照,拍攝時間為1938年(昭和13年),地點為基隆商業專修學校舊校址(今中正公園牌樓旁的教會位置)。畢業生制服顏色不一,坐於前排的教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2
Id: 285892
Title: 理想國
Description: 〈理想國〉作者吳明聲為在地努力追求創造,期許花蓮能成為理想中的夢之國度。此作品以三角立體構成求取視覺穩定,上方為主體匯聚成尖頂形狀的金字塔,尖頂上端有裂痕,下端是城堡的支撐柱子象徵城邦的基礎,再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06
Id: 271706
Title: 崁津通訊第19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19期,頭版內容為慶祝母親節,並有鄉土語言教學現況報導。其餘內容為兒童節大會及校園活動剪影、師長心得分享、學生之母親節主題文章及附設幼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03104
Id: 603104
Title: 壯三新涼樂團
Description:   1985年,擅生行的葉讚生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1989年,擅旦行的陳旺欉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1994年,擅丑行的林爐香榮獲民族藝術薪傳獎,這三位皆是出自「壯三班」的藝師。   「壯三」指的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443
Id: 563443
Title: 嘉慶遊臺灣
Description: 《嘉慶遊臺灣》,署「丁得春編輯」,生平無考[1],臺中寶芳出版社發行,鉛印本,1947年(民國36年)10月20日出版。封面書題「嘉慶遊臺灣」。扉頁作「嘉慶遊臺灣(全)」。目錄前有未署名的〈緒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269370
Id: 269370
Title: 清朝 土風錄 _通草花文史探索
Description: 《土風錄》是由清朝顧張思所撰寫,記錄清代乾隆嘉慶以來江南一帶民眾慣用的風俗與俗語,其中有關蓪草花的記述如下: 《古今注》秦始皇制冠子,令妃嬪當晝當戴芙蓉,冠插五色通草蘇朵子,是蓪草花秦已有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03
Id: 285903
Title: 散步的婦女
Description: 〈散步的婦女〉在凝止而厚重的大理石塊面上,讓運動與速度的漸變過程如數顯影,雖然作品教人無法不聯想起未來主義畫派中的運動風格,他們捕捉閃逝不得見的波動,既凍結又是融解了時間斷面的概念,卻更讓觀者溫存於美

MOC_Id: Culture_Object178133
Id: 178133
Title: 桃園縣大溪鎮「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第六屆書畫家美術聯展活動 計畫書
Description: 「彩繪大地、水墨飄香」大嵙崁書畫家第六屆美術展覽活動,民國90年10月31至11月14日於大溪鎮展示館舉行。 活動目的:響應政府文化建設,提升鄉鎮藝術水準,轉移社會風氣,重振大嵙崁固有的文風氣質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21
Id: 638121
Title: 莊幼岳
Description: 莊幼岳(1916-2007),彰化鹿港人,名銘瑄、字幼岳,以字傳世。其先祖於鹿港開設郊商「謙勝」行,為紳商世家。祖父莊士哲為前清廩生,擔任鹿港區區長20年;父莊嵩為櫟社詩人。其為三子。因家學淵源之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63
Id: 629663
Title: 安慶國小教職員合照
Description: 安慶國民小學五十九學年度(1970年9月-1971年7月)全校教職員,於學年結束後在學校大門口合照留念。 當時為郭紹伍先生(前排右四)任第五任校長,王蘭芬老師擔任教務主任(前排左四)。談錫寬老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2
Id: 300122
Title: 捧儂飯碗〔勿會〕容易,做儂司監著細膩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捧儂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00
Id: 513300
Title: 竹架休閒屋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是臺灣文學作家孟東籬在花蓮鹽寮村所搭建的居所「濱海茅屋」,這些茅草屋包括竹架休閒室、茅屋圖書室、茅屋鋼琴房以及臥室、廚房等一應俱全,孟東籬於20年內,先後蓋過五棟茅屋,但都遭受過颱風的侵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46
Id: 279046
Title: 詩作記述王三保往水井投藥,喝此水可治療疾病 使署閒情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懷柔頻誦典謨篇,省識黃、農與古緣。象物已新皇夏鼎(乾隆九年,白沙墩雷擊巨魚二十二尾;制府圖形以進),阜財更拂有虞絃(臺入版圖後,蠲恤之政屢行)。中官投藥泉猶潔(相傳:明太監王三保投藥井中,飲之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51
Id: 514251
Title: 土埆厝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香和、清溝;南澳鄉金岳;員山鄉結頭份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結頭份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2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70
Id: 286570
Title: 郭瑞珍
Description: 郭瑞珍出生於花蓮市,畢業於實踐應用美術系,師承劉其偉,擅長速寫與水彩寫生,也喜愛運用複合媒材製作立體作品,包括手工書創作。現任花蓮私立海星中學綜合高中廣告設計美術老師,曾任二OO八世界展覽會秘密花園親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170
Id: 600170
Title: 入選-1962年公共衛生人員進修班
Description: 政府為了改善戰後衛生環境的問題,但公共衛生人員的素質不夠,所以在農復會、美國國外業務署與台大公衛所的合作下,於1954年開辦「公共衛生人員進修班」,參與的人員除了醫師、牙醫、獸醫、藥劑士與護士以外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04
Id: 286004
Title: 跳躍海岸線
Description: 作品〈跳躍海岸線〉以純白色大理石的質地,表現水花泡沫光影的色澤樣貌,增添浪花的潔淨美感,並連結了簡單的概念,造形變得親近易懂。二大片斜紋格的白大理石,像似由遠而近的海浪透視,浪花與水珠呈現交織的美感,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060
Id: 562060
Title: 北宋楊家將
Description: 《北宋楊家將》,臺南大東書局發行,鉛印本,1970年(民國59年)1月出版,此版本雖未載明著作者,但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明嘉靖福建建陽熊鍾谷(大木)所編撰」,成書於明代[1]。封面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72
Id: 283572
Title: 曹牙
Description:   生於民國45年的曹牙先生,高中時在復興美工學習平面和立體的美術創作,大學就讀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專研立體美術創作,也曾到法國留學,學習立體雕塑。在求學的過程中鍛鍊、累積了東、西方的傳統技法,紮下深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61
Id: 594261
Title: 馬祖新村的矮石牆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的矮石牆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此照片為社區孩子在家門口的合照,可以看到馬祖新村校級位階乙種眷舍最早期的建築風貌。六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5
Id: 301115
Title: 此刻沒有嬰兒誕生
Description: 對翻譯文學天生反感的陳克華,還是用了第二種語言翻譯了自己的詩句,從英文換成了德文。也許翻譯不能帶來真正的內涵,但是不同的人作的翻譯卻可以經過特別的轉換帶來詩的不一樣的心境,也許翻譯沒辦法完全傳達真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88
Id: 594188
Title: 馬祖新村-客廳一隅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眷村居家客廳生活照片,係由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蔣明玉女士提供。蔣女士是徐培清將軍夫人,不僅是馬祖幼稚園創辦人之一、第一屆木蘭服務隊隊員,也是馬祖新村第一代眷戶、公共事務發展的關鍵人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38
Id: 659738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唐雙鳳 - 五月雪、幻想遺跡、薑荷花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唐雙鳳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五月雪」(膠彩狀紙,60 cm x 53 cm,2009),本圖是拋棄現實,以自我意念,把桐花並排在圖面上一齊開放;圖下是一片花海,桐花在五月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4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3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3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5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2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4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4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3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