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下一次的重逢藝術與人文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1218 , 欄位Id的內容是30121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為了下一次的重逢》,是陳義芝隔了二十年後再次出的散文集。二十年前的散文作品即以收穫好評,而這本經二十年時光掏洗,經過命運流轉,甚至失子之痛,更加簡潔,卻也極端真摯,猶如他的詩作傳承了抒情傳統,在散文中陳義芝也延續著中文散文譜系的溫厚氣質。陳義芝,臺灣花蓮人,成長於彰化。曾使用筆名陳辛、陳棄疾、異植。為臺灣重要的詩人、散文家及文學評論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學教師,《聯合報》副刊編輯、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及聯合副刊主任。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121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76060B21-74E2-4FA4-AA0C-CBD9FC3E342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0:42:4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18
Id
301218
Title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
Description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是陳義芝隔了二十年後再次出的散文集。二十年前的散文作品即以收穫好評,而這本經二十年時光掏洗,經過命運流轉,甚至失子之痛,更加簡潔,卻也極端真摯,猶如他的詩作傳承了抒情傳統,在散文中陳義芝也延續著中文散文譜系的溫厚氣質。陳義芝,臺灣花蓮人,成長於彰化。曾使用筆名陳辛、陳棄疾、異植。為臺灣重要的詩人、散文家及文學評論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學教師,《聯合報》副刊編輯、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及聯合副刊主任。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0:42:41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為了下一次的重逢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武則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026
Id:
563026
Title:
武則天
Description:
《武則天》,臺南大東書局發行,鉛印本,1969年(民國58年)7月出版,此版本未載明著作者,據《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著錄,為「不題撰人」,成書於清代[1]。封面書題「武則天」。扉頁分三行,第一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789
Id:
288789
Title:
圳溝歲月(選自《知音》)
Description:
本文選自林仁昱的《知音》。 「圳溝」是世居宜蘭人的共同記憶,也曾親密的伴著作者的童年。據說早在拓墾的年代,時任噶瑪蘭廳通判楊廷理下令以「九芎樹」環植成五圍城,圳溝的水就已從西方流經城下至東邊的良田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166
Id:
600166
Title:
入選-1939年台灣物理醫學院創立
Description:
1939年台灣物理醫學院創立
1939年日治時期,昭和十四年﹙民國二十八年﹚,由日本東京物理醫學院認可,並且從旁協助的台灣物理醫學院誕生,一百多位參加入學考試的中學生當中,只有三十人獲得錄取資格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279
Id:
289279
Title:
「車路頭」記事(選自《不變的方向》)
Description:
本作出自吳茂松《不變的方向》。作者的老家新社村屬壯圍鄉,被濱海公路劃分為二,以東緊臨太平洋,以西則屬蘭陽平原,多數務農。唯一比較熱鬧的「車路頭」位於今一九二縣道與十三股大排(原頭城河)交界附近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3321
Id:
663321
Title:
康樂總隊赴菲律賓演出話劇《漢光武》
Description:
《漢光武》首演日期為1953年1月26日,編劇為知名劇作家李曼瑰。《漢光武》的故事主要描述西漢末年王莽簒漢後實行新政,弄得民不聊生,漢室後裔劉秀因而起兵討伐,終得平定內亂、中興漢室。這是一齣政治正
新文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899
Id:
285899
Title:
新文化
Description:
作品〈新文化〉中重新定義文化群體的風貌,可以感受作者慎重的細膩感,將粗硬的石材轉化成優雅的造型,光亮潔白的衣紋,平滑溫潤的石面,有如希臘女神裙擺般幽雅的皺折線條,在陽光下呈現的光影曲線,這些元素隱藏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60
Id:
514760
Title:
花蓮縣壽豐鄉反共自衛隊幹部座談會留影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50年(民國39年)11月19日所拍攝之花蓮縣壽豐鄉反共自衛隊幹部座談會。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灣,當時雖然美其名是稱之為轉進到臺灣,只不過實際的狀況卻是中華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512
Id:
282512
Title:
龜山島童玩:七十二角風箏
Description:
過往宜蘭龜山島上流傳一句俚語,「九月九風吹半天吼」。 每年宜蘭進入秋季,東北季風漸強,就是島上準備放風箏的季節,當農曆九月九號時,在龜山島上風力更盛。長輩憶起在島上的生活,大人總是為生計忙碌,
詩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166861
Id:
166861
Title:
詩會
Description:
詩會,又稱詩仔會,為臺灣文人雅集之代稱,其型態多以擊缽(限時作詩)的方式進行。集會時往往先推選詞宗(評審),擬定題目(通常為二道題目),拈韻(以抽籤方式選定韻腳),諸人便依題目、詩體、韻腳,限時作
太魯閣族女子服飾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226
Id:
287226
Title:
太魯閣族女子服飾
Description:
該組件女子服飾有頭飾(wahug)、項鍊(snirug)、短袖上衣(sla)、單片裙(sla)、腰帶(habuk)、護腿布(pdagit)等物件,其色系與圖紋特色呈現太魯閣族的服飾特色,惟在形制上屬於
新竹動物園驢馬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29615
Id:
629615
Title:
新竹動物園驢馬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1974年於驢馬展示區拍攝,欄內驢馬為何國華於1960年捐贈,圖中人物為居住於新竹北門街周益記之陳淑圓及其二子周友誠、周友達,此為周家人在課後共遊動物園留下之照片。
新竹動物園的前身為日
緒方良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32
Id:
283532
Title:
緒方良信
Description:
日本籍的緒方良信說:「石雕就像是水滴石穿,水一直滴、石頭就會形成石穴,自然很重要,不管態度與技法,唯有自然呈現,才能表達創作真正的意涵。」他曾在1995年來參加過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的戶外創作營,他雖然
民間遊藝─獅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23
Id:
235523
Title:
民間遊藝─獅陣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馬祖民間稱獅陣為「舞獅」、「打獅」,是在軍隊駐紮後才興起,且軍方較民間有組織、道具。獅頭的短橫桿藏於頭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431
Id:
289431
Title:
他們到過天堂(選自《第四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四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新詩組第一名。 李振豪的〈他們到過天堂〉,作為蘭陽文學獎首獎作品非常有趣,此詩並非如常人一般為了獲獎而刻意書寫蘭陽地景,反而是先有創作理念,再搭配蘭陽地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56
Id:
59445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媽媽教室烹飪品嚐大會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馬祖社區媽媽教室烹飪品嚐大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馬祖新村中的活動中心1987年(民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66
Id:
594266
Title:
第五屆第一次臨時黨員代表大會
Description:
此活動為黃國定黨部於馬祖新村活動中心舉辦第五屆第一次臨時黨員代表大會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馬祖新村的新
鐵道殉職碑紀元節除幕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62
Id:
516662
Title:
鐵道殉職碑紀元節除幕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9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花蓮港鐵道出張所為紀念紀元二千六百年暨臺東線鐵道建設三十周年,在園區內建立鐵道人員殉職碑,預定在2月11日紀元節辦理揭幕儀式。紀元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850
Id:
569850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109-116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九至一百十六,此冊封面右方與封底左方都有破洞,其餘部分完整。內容收錄為山西省中段。
卷一百九、一百十為大同府,位於
MOC_Id:
Culture_Place233868
Id:
233868
Title:
邱玉蘭民國84年的紙藝作品——公雞
Description:
經過日本時代的空襲逃難,又經歷國民政府時代的玉蘭說,人生的態度是努力才有飯吃,懶惰就沒有飯吃。有賺錢的時候就要存起來,存一點人家說的棺材本,不要買棺材都買不起。所以玉蘭中年開始學習紙藝,無師自通地自己
宜蘭市酒槽藝術崗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14055
Id:
514055
Title:
宜蘭市酒槽藝術崗哨
Description:
宜蘭市復興里有個頗具創意的守望相助亭,是由古老的酒槽改裝而成,由於造型吸睛,常吸引路人及遊客停步觀賞,也成了在地的特色地標。
該酒槽材質為鋼鐵製作,由於內部空間甚大,目前作為復興社區守望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88
Id:
177688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地方文化館九十三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 編號14 我畫 故我在-蕭麗綾油畫創作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紀錄地方文化館九十三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 我畫 故我在-蕭麗綾油畫創作展」之活動成果,內容收入活動傳單、創作展畫冊、活動海報、活動照片及相關文件。 「 我畫 故我在-蕭麗綾油畫創作展」展出時
林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96
Id:
267496
Title:
林居
Description:
〈林居〉為王友俊(1944-2019)於1982年所作,描繪阿里山神木下的林務局員工宿舍,於山林巨木間沿步道拾級而上,房舍即在雲霧掩映處,表現山中幽居的夢幻景致。作者款識:「壬戌春日,友俊畫。」姓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35
Id:
180635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鏨工房」作品茶罐「痕跡」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年(民國108年)4月24日至4月28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主辦,茶3.1415活動展場「藝」區展場中,由「鏨工房」提供之作品茶罐「痕跡」。本品是使用窯爐燒製而成之瓷製小型茶罐,作品之長
溫孟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57
Id:
286557
Title:
溫孟威
Description:
為了繪畫我推辭一切外緣,除了家人及必要的營生工作,我幾乎在朋友的社交活動中消失,我開始喜歡這種生活及創作狀態,周而復始一點也不覺無聊。」對於溫孟威來說,繪畫不僅是心靈的冒險,亦是肉身的解脫之道。作品中
阿里山鄒陶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Route686105
Id:
686105
Title:
阿里山鄒陶
Description:
阿里山鄒族逐鹿部落獵人居創意工坊透過110年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尋找消失百年的鄒族陶器製作?
透過訪談部落耆老對鄒族陶器的印象?哪理還看得到傳統陶器器皿?部落哪裡有黏土?走在部落走到哪問到哪
山中霧濛似詩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45
Id:
267545
Title:
山中霧濛似詩境
Description:
〈山中霧濛似詩境〉為著名水墨畫家黃昭雄(1941-)作品,款識:「山中霧濛似詩境。乙丑春日黃昭雄」,姓名章:「昭雄」(白文)。此畫以俯瞰視角構圖,描寫崇山穹谷之間,煙嵐浮動、松林蒼鬱之景色。
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03
Id:
289303
Title:
心靈的龜山聖島(選自《野小孩》)
Description:
本作出自江清淵《野小孩》。 文章以一個離鄉背井的子弟重返蘭陽的第一個印象作為開場,描述龜山島的倩影,訴說龜山島是宜蘭人的精神堡壘,地位有如聖維克多山和日本的富士山一樣崇高。四歲那年隨家人搭上往台北
《雞籠早期風情畫》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59086
Id:
259086
Title:
《雞籠早期風情畫》
Description:
《雞籠早期風情畫》,出版於1988年(民國77年)6月。由張嘉珍編撰,配合老照片、畫作、插圖等,敘述基隆早期歷史(雞籠,為基隆早期之稱呼)。由基隆市政府印行。
《雞籠早期風情畫》一書,共
一級產業ㄧ農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49
Id:
514449
Title:
一級產業ㄧ農業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18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63
Id:
267163
Title:
劉長卿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
Description:
〈劉長卿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為吳啟林(1979-)書法作品。此作書寫唐代詩人劉長卿(709-780)〈北歸次秋浦界清溪館〉。釋文:「萬裏(里)猿啼斷,孤村客暫依。雁過彭蠡暮,人向宛陵稀。舊路青山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4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4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19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6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7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