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福庄建塚記念碑
「興福庄建塚記念碑」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興福庄建塚記念碑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915000001/2b6a70d9b5475d5c363200cfd480e8a6ae5f5795.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本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喪葬之用地約有三十餘甲規模大。
此碑的興築依據碑文記載,係提供台北市民建塚使用,昭和四年在台北州允準捐金購地後,得到北市諸多鄉紳商戶(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捐款,並限於臺北市,並由增用市戶建碑紀念,由倪希昶撰文記載其事。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興隆路2段203巷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548100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002115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8-09-15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80915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8-09-15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80915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28 。
name
興福庄建塚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intro
本碑約建於1929年,為紀念當時有心人士集資購地供萬華、古亭地區窮苦人家安葬之用,興福庄與大直庄兩地,喪葬之用地約有三十餘甲規模大。 此碑的興築依據碑文記載,係提供台北市民建塚使用,昭和四年在台北州允準捐金購地後,得到北市諸多鄉紳商戶(辜顯榮、陳天來、林柏壽、許丙等)捐款,並限於臺北市,並由增用市戶建碑紀念,由倪希昶撰文記載其事。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興隆路2段203巷
longitude
121.5481007
latitude
25.002115
registerDateValue
2008-09-15
headCityName
臺北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8-09-15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80915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528
「興福庄建塚記念碑」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name:
李光顯故居及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6/764b3b
intro:
李光顯,字龍武,號鑑亭,金門古寧頭北山人。生於清乾隆22年(1757),卒於清嘉慶24年(1819),享壽六十三歲。清乾隆42年(1777),光顯入伍投效軍旅。不久,便被拔補為金門鎮標右營外委。因自幼
type:
1.1
頂泰山巖
name:
頂泰山巖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7/bd91fd
intro:
泰山地區約為雍正五年(1727年)始有漢人進行開墾,此後乾隆十三年(1748年)更有貢生胡焯猷與林作哲、胡習隆等人組成「胡林隆墾號」開墾泰山核心地帶,並包含水田及大圳,此地逐漸富庶繁榮,亦吸引許多漢人
type:
1.1
五結鄉利生醫院
name:
五結鄉利生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406000002/331e7c
intro:
林姓祖先在西元1835年從中國漳州來,是從利澤簡這裡上岸,祖父曾務農,後來去唸總督府醫術專門學校,大正三年畢業後,回到利澤簡派出所後面開業,大正13、14年蓋了診所(即利生醫院旁較矮的一間),利生醫院
type:
1.1
珠山下三落
name:
珠山下三落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428000001/b16559
intro:
珠山下三落,創建和竣工於清光緒年間,為薛紹德於呂宋(菲律賓)致富後所興建,薛紹德為起建大夫第者之三弟。之後其繼承人獨子吸食鴉片、生意失敗,家道中落,轉賣予同至菲律賓經商致富的薛如阜,由薛如阜與其兄(盤
type:
1.1
道東書院
name:
道東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5/2f980f
intro:
清咸豐7年(1857)地方士紳倡議興建書院,士紳阮鵬程擔任總理,陳嘉章、王祖培、鄭凌雲、黃興東等秀才奔走募款,地主黃利祥、黃鐘烈、黃英協捐獻土地,督造興建,歷時一年餘的興建,道東書院已略具規模。
道
type:
1.1
明新書院
name:
明新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3/fbc629
intro:
明新書院現位於今南投縣集集鎮永昌里東昌巷四號,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廿七日,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集集自古即為進入水沙連內山及埔里盆地的必經孔道,因地近番境
type:
1.1
妙壽宮
name:
妙壽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8/f23e52
intro:
在安平古堡的南方,是中國移民來臺的渡頭之一。約當清乾隆20年(西元1755年),渡頭邊建造了一座美侖美奐的廟宇,供奉保生大帝,配祀朱、李、蘇三府王爺及土地公。由於明永樂17年 (西元1419年)時,大
type:
1.1
齊東街日式宿舍
name:
齊東街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1000001/8bef17
intro:
約為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南端為總督府重要職務官舍,其出現年代在一九三五年間,附近區域住有包括第二高女學校、醫學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青田街7巷2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411000003/717f02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台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建築形式完整,現為臺灣大學宿舍。
type:
1.1
大武崙砲台
name:
大武崙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7/0ba131
intro:
大武崙一帶,是扼守進出基隆與淡水間水路及陸路的交通孔道。西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當時的台灣兵備道姚瑩就已派兵駐守大武崙一帶;1884年清法戰爭時,劉銘傳也曾在大武崙附近設隘防堵法軍入侵。
砲台位
type:
1.1
盧纘祥故宅前池塘
name:
盧纘祥故宅前池塘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205000001/83cb62
intro:
清領乃至日治初期的蘭陽平原,是一個以水路交通為主的時代,蘭陽平原溪北地區水路網絡的咽喉就是烏石港,也是清領時期東台灣唯一的「正口」。烏石港為一南北狹長的北向河道,其西側的碼頭區即是頭圍街,本遺跡位於十
type:
1.1
山腳蔡氏濟陽堂
name:
山腳蔡氏濟陽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29000001/9f28bc
intro:
「山腳蔡氏濟陽堂」位於苑裡鎮山腳里,為山腳蔡氏族人祖厝,濟陽堂為蔡姓堂號。「山腳蔡氏濟陽堂」大約興建於清嘉慶末年,至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
相傳山腳蔡氏先祖,於乾隆初年自福建渡海來臺,先在臺中豐原經
type:
1.1
原台南公會堂
name:
原台南公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1/2f6bc0
intro:
臺南社教館,其址原為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尤以仿飛來峰之景最為引人。日治時期建為臺南公館,後來稱為臺南公會堂,為當時市民重要集會空間。二戰後改為中山堂,再
type:
1.1
name:
新屋范姜老屋(新屋區中正路110巷6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817000003/829629
intro:
清乾隆元年(1736年)范姜殿高來臺拓墾,大房殿榮分甲頭厝一帶、二房殿高分上庄子一帶、三房殿發分東勢一帶、四房殿章分北勢一帶、五房殿爵分後湖塘一帶。當時在新屋一帶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稱「起新屋」,
type:
1.1
水上善德堂
name:
水上善德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812000001/916c58
intro:
type:
1.1
賴氏節孝坊
name:
賴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1/06f3d1
intro:
「賴氏節孝坊」原立於苗栗市苗栗文昌祠右側,後輾轉移置貓裏山公園(福星山公園)現址。
「賴氏節孝坊」是座四柱三間三層的石造牌坊,表旌清代婦女賴四娘(清嘉慶十一年至清光緒十四年,1806年-1888年),
type:
1.1
東蕭蕭顯紀洋樓
name:
東蕭蕭顯紀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3/bb734a
intro:
蕭顯紀於清末前往菲律賓從事椰子相關生意,並兼營借貸款的業務。事業有成的蕭顯紀不忘故里,見村內堂兄回鄉興建洋樓(蕭顯傳洋樓),亦在東蕭蓋了第二棟洋樓,即現今門牌13號洋樓。兩棟洋樓比鄰而居,蕭顯傳洋樓外
type:
1.1
觀音禪堂
name:
觀音禪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26000001/b27a61
intro:
「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於1910年落成於臺北城東門「景福門」外,是由日本曹洞宗與臺灣佛教界成員共同聚資興建,臺北別院為日本曹洞宗在臺灣的傳教中樞。木造建築的臺北別院因遭颱風吹毀,1923年重建完成的
type:
1.1
郭宗嘏墓
name:
郭宗嘏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515000001/dae14a
intro:
郭宗嘏墓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山坡上,墓主為清代漢移民墾拓北臺灣的重要影響人物郭宗嘏,其父郭光天是來自福建漳州的墾民,於雍正六年(1728)率眾來臺灣開墾,開墾面積逐漸擴大並成為臺灣北部之大地主,乾隆
type:
1.1
花蓮糖廠招待所
name:
花蓮糖廠招待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1004000001/29c388
intro:
日治時期舊稱為俱樂部或五番,裡有小型會議室、套房、奕棋、會客室等,是達官顯要來此下榻休息的地方。台灣光復後,權貴名流如蔣經國、嚴家淦、吳國楨、何應欽、白崇禧、李石曾等黨國元老曾來此下榻。居正、李超哉二
type:
1.1
聖王廟
name:
聖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1/86030d
intro:
聖王廟,一稱威惠王廟或開漳聖王廟,主祀原名陳元光的威惠王,或稱開漳聖王、聖王公、威烈侯,因此亦有人稱他為陳聖王或陳將軍。
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又號光華。先世為河東人(今山西省南部),從祖父一代起
type:
1.1
湖口三元宮
name:
湖口三元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3/a0fc18
intro:
大湖口地區約於清乾隆嘉慶年間吸引大批客籍移民墾拓,而逐漸形成散村,老湖口由於位居山區與台地之間,而成為社群中心與貨物集散地。1887年(光緒13年)基隆到新竹間的鐵路開始興築,因行經湖口又在老湖口設站
type:
1.1
宜蘭孔子廟
name:
宜蘭孔子廟
intro:
1.清治時期同治4年(1865年),宜蘭舉人黃纘緒、拔貢李逢時、黃學海與士紳林國翰等人發起興建孔廟。
2.同治7年(1868年),邑人楊士芳進士及第,與舉人李望洋、鄉紳黄鏘等又發起,地方人士響應,仰山
type:
1.2
address:
新興路170號
水上南靖糖廠製糖工場
name:
水上南靖糖廠製糖工場
intro:
南靖製糖工廠,興建於明治42(1909)年,由日本東洋製糖株式會社所創舊稱「南靖製糖所」,設有製糖工場、副產工場(酒精工廠)、農場部門等三大部門。採英式機械設備製糖,糖廠最初以製造粗糖為主,每日約可壓
type:
1.2
address:
靖和村1號
嘉南大圳曾文溪渡槽橋
name:
嘉南大圳曾文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21000003/57adb9
intro:
嘉南大圳曾文溪渡槽橋築構於昭和4年(西元1929年)
type:
1.1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name: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5/c23c9e
intro:
內湖在日治中期約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0年)設置內湖庄,隸屬台北州七星郡管轄。具備庄之建置,乃建立庄役場,戰後改為鄉公所。所以庄役場是內湖地區發展史之見證與里程碑。於一九三五年前後建造庄役場的會議室,採
type:
1.1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name: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331000001/26e168
intro:
為原日據時期山林課成立之「營林共濟組合」所購置,作為員工宿舍;資金由員工每月薪資中扣收會費,山林課提撥配合款籌資而成。建築物創建時期約為日據時期30年代前後,為原日據時期山林課所成立之「營林共濟組合」
type:
1.1
埔鹽大有陳順昌號
name:
埔鹽大有陳順昌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310000001/c29b4e
intro:
居住於埔鹽大有村陳氏族人祖籍泉州同安縣仁德里,來臺開基祖為陳子拱,宅邸為陳奇灶時所建,陳奇灶出生於清朝晚期,日治時期為曾經擔任保正一職,為當地主要地主,曾經捐贈土地作為埔鹽庄役場使用。當時陳氏族人
type:
1.1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name:
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9000001/feaac8
intro:
本建築創建於1919(大正8)年,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1929(昭和4)年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遷至此地,1942(昭和17)年再改稱為「花蓮港山林事業所」;戰後由花蓮縣政府接管,1960年裁撤後成
type:
1.1
原臺南州廳
name:
原臺南州廳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1110000002/e762a7
intro:
日治之初,臺南設縣,縣廳設於清領時期臺灣分巡道按察使之巡道署(今永福國小址),直至大正初年,始新建新廳舍於幸町,於一九一六年(日大正五年)落成啟用,即為今日之臺南市政府。此建築為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之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9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3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1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9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5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1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0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9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