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卓文章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卓文章藝術與人文

卓文章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3556 , 欄位Id的內容是28355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卓文章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卓文章生於花蓮,自幼便對於雕刻不陌生,母親當時於鄰近的「雲崗石藝工廠」從事打磨藝品工作,影響其中學畢業後也進入工廠學習藝品雕刻。服完兵役後,在林忠石所主持的「六同石雕工作室」繼續石雕工作,也製作寺廟建築裝飾,累積各類主題的雕刻經驗。1993年,他與林慶宗、向光華成立「水源地工作室」,吸引國內、外創作者前往委託製作或進駐創作,形成小型藝術聚落。卓文章的作品風格多樣,應用面向廣闊,從個人創作到各地公共藝術創作都有。為人所知的還有大型佛像雕刻,佛雕的呈現風格又衍生為藝術家個人再詮釋的表現性創作。石雕的特性本就是一個不可逆的刪減過程,經人手而浮現形象只專屬於石雕藝術,難以被其他手法、媒材所代替。從公共藝術至委託佛像製作,卓文章都先以了解當地特殊文化與實際需求為創作基礎。期待透過藝術,與在地的人文精神互動。而創作過程最初的「觀想」更像是創作本身,是最無束縛卻最接近理想的原型。在創作過程中,卓文章總是將自身、創作對象以及設置的空間視為組成作品的核心元素,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全新的重組,激發跨領域潛能的挑戰,也包含著「共享」的特質。綜觀他的作品,除了能感受其從容的自信,作品中不變、恆常的,是卓文章專注而沉靜的內心。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3556&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E6F17EAF-25A6-4AFA-8CED-DBFB39D0D65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04T10:37:1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56

Id

283556

Title

卓文章

Description

卓文章生於花蓮,自幼便對於雕刻不陌生,母親當時於鄰近的「雲崗石藝工廠」從事打磨藝品工作,影響其中學畢業後也進入工廠學習藝品雕刻。服完兵役後,在林忠石所主持的「六同石雕工作室」繼續石雕工作,也製作寺廟建築裝飾,累積各類主題的雕刻經驗。1993年,他與林慶宗、向光華成立「水源地工作室」,吸引國內、外創作者前往委託製作或進駐創作,形成小型藝術聚落。卓文章的作品風格多樣,應用面向廣闊,從個人創作到各地公共藝術創作都有。為人所知的還有大型佛像雕刻,佛雕的呈現風格又衍生為藝術家個人再詮釋的表現性創作。石雕的特性本就是一個不可逆的刪減過程,經人手而浮現形象只專屬於石雕藝術,難以被其他手法、媒材所代替。從公共藝術至委託佛像製作,卓文章都先以了解當地特殊文化與實際需求為創作基礎。期待透過藝術,與在地的人文精神互動。而創作過程最初的「觀想」更像是創作本身,是最無束縛卻最接近理想的原型。在創作過程中,卓文章總是將自身、創作對象以及設置的空間視為組成作品的核心元素,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全新的重組,激發跨領域潛能的挑戰,也包含著「共享」的特質。綜觀他的作品,除了能感受其從容的自信,作品中不變、恆常的,是卓文章專注而沉靜的內心。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OGDL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04T10:37:14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卓文章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75
Id: 472875
Title: 音釋訓點文選正文(十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音釋訓點文選正文》卷十一,近藤元粹校訂,1882年(明治15年),「浪華 七書房」出版。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題簽「音釋訓點文選正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0
Id: 301340
Title: 領土出航
Description: 所有少年都擁有環遊世界的航海夢,載著最初心懷夢想的自己,出航去,幾十年的歲月由自己流放,夢想早已斑駁,只留下離群獨居的個性。每趟的出航,沒有太多的愉悅,單純是遠離城市的解放。廖鴻基,1957年生,花蓮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70
Id: 595470
Title: 印象花蓮
Description: 〈印象花蓮〉這件作品,作者利用影雕手法於器身,噴刻出具象人臉,配合容器中栽種自然植物,整件作品以人與自然植物同存於一件藝術品上的概念,比喻人與環境整體融合。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96
Id: 55999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媽媽教室烹飪品嘗大會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馬祖新村舉辦社區媽媽教室烹飪品嘗大會畫面,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為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既然是社區媽媽教室,當然少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3
Id: 301243
Title: 影像寫花蓮
Description: 此書是邱上林集結從花蓮民間採集到的老相片,結合文字。可供史學研究作為史實佐證,亦是嚴謹的鄉土教材。作家邱上林,本名邱榮華,臺灣花蓮人。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進修班結業。曾經擔任《花蓮青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23
Id: 235523
Title: 民間遊藝─獅陣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馬祖民間稱獅陣為「舞獅」、「打獅」,是在軍隊駐紮後才興起,且軍方較民間有組織、道具。獅頭的短橫桿藏於頭部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79
Id: 600979
Title: 地方民眾期望的玉里分院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8日的報導,根據此影像的內容所記述,深受地方民眾期待的花蓮港病院玉里分院預定於4月1日開始營運。場地是借用加藤病院的存留建物,為了收容入院患者,開設了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62
Id: 516662
Title: 鐵道殉職碑紀元節除幕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9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說明花蓮港鐵道出張所為紀念紀元二千六百年暨臺東線鐵道建設三十周年,在園區內建立鐵道人員殉職碑,預定在2月11日紀元節辦理揭幕儀式。紀元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51
Id: 514351
Title: 羅東鎮全民運動會
Description: 201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行健、拱照;五結鄉孝威、大吉;蘇澳鎮永光;羅東鎮竹林、仁和;頭城鎮中崙、更新;員山鄉員山、蓁巷;以及冬山鄉柯林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仁和社區的日曆。本篇6月27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6
Id: 18081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日營五金鑄造時倒蠟的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日營五金鑄造時倒蠟的過程影片。倒蠟的用意在將蠟倒入模具中,產生蠟型,以製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12
Id: 289312
Title: 蠱道之口(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第二名。 故事以朋友約溪釣,主角不肯,後來揭露朋友是警察的身分,和主角聊起30年前的舊案,主角這才明白他隱藏的身份早已被警察釣友識破。原來在主角15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62
Id: 514362
Title: 社區 學校 我的家 幸福窗口盡在學進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3
Id: 594233
Title: 馬祖新村模範父親-劉元戎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劉元戎先生獲頒父親楷模之刊物,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劉元戎先生榮獲1997年(民國86年)眷村社區模範

MOC_Id: Culture_Place141879
Id: 141879
Title: 豐裡廖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來自新竹峨嵋與湖口,說海陸腔。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理,重新檢視梳理及更新相關資料,著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58
Id: 659658
Title: 陳松 - E世代的耳環 (石雕作品)
Description: 出身臺中沙鹿的雕塑藝術家陳松(1945-),其石雕作品線條流暢頗具個人風格,主題取材範疇多樣,有以當地農民抗爭的歷史為題的系列作品,也有以對成長之土地的濃厚情感為題,擅於透過石雕媒材記錄下臺灣的歷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7
Id: 18081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日營五金鑄造噴砂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日營五金鑄造噴砂過程影片。去除日營五金鑄件上殘留的細小殼膜去除時使用的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91
Id: 594091
Title: 任官令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國軍任官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軍中有五令,分別是人事令、獎懲令、任官令、退伍令和專長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3
Id: 595693
Title: 天人合一
Description: 作者齋藤徹將人與天地之間的相生相息,天地間的能量傳遞為旨趣,期望可以使觀者頓悟回歸自然之真理。作品〈天人合一〉,此雕塑以三塊方正立體,向上堆疊作為基本構成,最下方雕琢出植物根狀堆疊造型,像似傳承延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14
Id: 659914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張秀燕 - 飄落的記憶—情絮系列、想望—情絮系列、惘(一)—情絮系列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張秀燕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飄落的記憶—情絮系列」(膠彩紙本,91 cm x 116.7 cm,2008),畫中女子端坐不語,心造幻影,情絮紛紛,舊夢魂縈,心繪著加速飄落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7
Id: 268327
Title: 路邊雜貨店
Description: 〈路邊雜貨店〉採用速寫方式描繪鄉間日常的生活場景,景物僅施以淡彩,藉由速寫線條營造明暗光影,整體風格輕快而寫意。 在本作當中,邱創乾(1900–1973)以大面積渲染天空、遠山,以及屋瓦與道路。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40
Id: 210940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9:(北海道)札幌中嶋公園地雪景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張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49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北海道)札幌中嶋公園地雪景」,右向左橫書。 本張明信片為札幌中嶋公園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82
Id: 472882
Title: 遠思樓詩鈔初編(乾)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遠思樓詩鈔初編》乾卷,為《初編》的上冊。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遠思樓詩鈔初編 乾」。書名頁中間署「遠思樓詩鈔」,兩側署「廣瀨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3
Id: 296373
Title: 倒牆無倒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倒牆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86
Id: 271386
Title: 芹壁聚落民居類型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位於北竿鄉的芹壁聚落,地名由來有一說是因位於芹山與壁山之下,故稱芹壁,也有一說是因村中澳口有一突出的礁島,狀似海龜,居民皆稱其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1
Id: 267571
Title: 高節清風
Description: 〈高節清風〉為吳長鵬(1934-2013)與張俊傑(1933-)合作繪製,作品款識:「辛酉仲秋既望,吳長鵬畫菊,張俊傑畫竹石,並題於桃園縣立圖書館」,姓名章:「俊傑書畫」(白文)。 此幅水墨寫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551069
Id: 551069
Title: 中國人的一生
Description: 故宮所珍藏的12幅《中國人的一生》作品為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莊素娥教授遺贈,是莊教授在1980年代赴美求學時於畫廊中所購得。 描繪此系列畫作的畫家為關聯昌(1809-1870),是著名的外銷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06
Id: 286406
Title: 林國正
Description: 我都和人說我就讀東海大學,東部海洋大學,從小離鄉背井到石梯漁港討海,慢慢地適應東海岸的漁業生活,機緣在1996開始有了轉變,投入台灣第一家賞鯨公司,開啟了帶領遊客體驗海上驚奇的年代,夏季做賞鯨,到了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363
Id: 514363
Title: 社區媽媽歌仔戲班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31
Id: 594231
Title: 景風乙種獎章執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景風乙種獎章執照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執照上載明文鵬先生的軍銜、受獎原因、獎章種類,獎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01
Id: 638101
Title: 施梅樵
Description: 施梅樵(1870-1949),彰化鹿港人。名天鶴,以字行。早年自號雪哥,壯歲更號蛻奴,晚又改號可白。祖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錢江鄉,祖父閣銓渡臺後卜居鹿港。父鎮如,母陳秤,其在6子中排行長男。隨私塾經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1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4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1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4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4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18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16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