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萬選居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萬選居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萬選居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47:4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59846 , 欄位Id的內容是65984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萬選居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位於臺中市豐原區翁社里(當地稱「翁仔社」)豐年路149巷10弄16號的萬選居落成於清同治12年(1873年),是清治時期開墾臺中重要人物張達京的後代,張萬春故居。 建物占地一甲餘,採三進四護龍的客家夥房樣式。當時特聘唐山匠師建造,在建築工法上融合漳、泉、潮州等地工藝表現,如目前保存良好的牆面交趾陶即為晉江一品堂蔡姓匠師的作品。 此外,萬選居內有多副對聯,如入口處有「萬選青錢文傳海內,千秋金鑑名震朝中」,與正廳祠堂外兩旁的「紹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兒孫兩件正事惟讀惟耕」,皆旨在惕勵子孫在好學上進之餘亦須保有敬祖睦宗、勤儉持家的美德。萬選居近代出身名人尚包括前臺中市長張啟仲,與前臺中市議長張宏年。 萬選居於2003年2月已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轄下的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統籌管理;目前尚有許多張家後人居住於此,計有二十多戶。自2013年3月起,臺中市的「全國客家日」選定以萬選居作為活動會場,並有在地導覽讓大眾了解並關注客家文化與豐原歷史。 張家是清代中部開發的要角,萬選居又是中部少見的大型宅院,對地區開發史及建築史皆極具意義。主體建築保存完整,經歷九二一災後修復迄今仍能為後人使用與保存,更是見證地方變遷與客家文化的重要歷史建物。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5984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F1182241-207B-46EB-A24C-6FDFCB98F8C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4-23T11:03:20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846

Id

659846

Title

萬選居

Description

位於臺中市豐原區翁社里(當地稱「翁仔社」)豐年路149巷10弄16號的萬選居落成於清同治12年(1873年),是清治時期開墾臺中重要人物張達京的後代,張萬春故居。 建物占地一甲餘,採三進四護龍的客家夥房樣式。當時特聘唐山匠師建造,在建築工法上融合漳、泉、潮州等地工藝表現,如目前保存良好的牆面交趾陶即為晉江一品堂蔡姓匠師的作品。 此外,萬選居內有多副對聯,如入口處有「萬選青錢文傳海內,千秋金鑑名震朝中」,與正廳祠堂外兩旁的「紹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教兒孫兩件正事惟讀惟耕」,皆旨在惕勵子孫在好學上進之餘亦須保有敬祖睦宗、勤儉持家的美德。萬選居近代出身名人尚包括前臺中市長張啟仲,與前臺中市議長張宏年。 萬選居於2003年2月已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轄下的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統籌管理;目前尚有許多張家後人居住於此,計有二十多戶。自2013年3月起,臺中市的「全國客家日」選定以萬選居作為活動會場,並有在地導覽讓大眾了解並關注客家文化與豐原歷史。 張家是清代中部開發的要角,萬選居又是中部少見的大型宅院,對地區開發史及建築史皆極具意義。主體建築保存完整,經歷九二一災後修復迄今仍能為後人使用與保存,更是見證地方變遷與客家文化的重要歷史建物。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0_

  2. 1
    _CC0_

  3. 2
    _CC0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4-23T11:03:20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

「萬選居人物與團體@#@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816
Id: 258816
Title: 「倪蔣懷、顏對結婚」紀念照
Description:   「倪蔣懷、顏對結婚」紀念照,拍攝時間為1914年(大正3年),拍攝地點在基隆暖暖區。   照片中,倪蔣懷剛滿20歲,是一英姿青年;因為當時正擔任「暖暖公學校」的教職,而日治時期的教師,是授軍

MOC_Id: Culture_People601737
Id: 601737
Title: 郭鶚翔
Description: 郭鶚翔(1839-1907),媽宮社東甲人,生於1839年(道光19年),父親郭朝勳與伯父郭朝熙皆為當朝秀才,可謂當地知名的書香世家。郭鶚翔於1870年(同治9年)中舉,時年32歲,為澎湖最後一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694
Id: 280694
Title: 唐妃曾氏割股以治療皇帝的疾病 福建通志列傳選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王病瀕死,官醫下藥,后恐有詐,不與飲.入夜,默禱於天,自剜股肉進之;食淡攻苦以居.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18
Id: 514618
Title: 阿拉麥婦女同樂會紀念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原住民族的婦女同樂會照片,照片下方的注音符號說明此張照片為戰後的產物。從照片中盛裝婦女們所穿著的服飾可知,應該是居住在花蓮奇萊平原的南勢阿美族群。在阿美族的文化中,不同年齡階層必須穿不同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69
Id: 168369
Title: 泰雅族卡拉伯群的房屋與穀倉
Description: 卡拉伯的穀倉與住家,都是竹造。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67
Id: 513167
Title: 運動會接力賽抵達終點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68年(民國57年)花蓮市的一場運動會接力賽選手抵達終點的模樣,率先抵達終點者為吳水雲先生。吳水雲生於1930年(昭和5年),為花蓮縣人,曾任明義國校校長、監察委員、臺灣省議員、花蓮縣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13
Id: 284313
Title: 聖后儲蓄助會與法蒂瑪聖母堂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東門社區的日曆。本篇1月8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168358
Id: 168358
Title: 泰雅族婦女施行紋臉
Description: 泰雅族男女,有刺黥的風俗,做為成年的標誌。突圍多羅閣群Tarowan社少女正在接受臉上刺黥手術,而放在施術婦人旁邊的是盛裝煤煙的容器與刺針。

MOC_Id: Culture_Event658703
Id: 658703
Title: 北投僑園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1962年(民國51年),徐蜀龍在北投僑園會館留影,僑園會館為孫科故居。 徐蜀龍自1960年(民國49年)到北投醫院精神科擔任指導員十多年,負責病患的生活起居、福利、文宣等等工作,舉辦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98
Id: 513198
Title: 慈濟功德會冬令救濟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1972年(民國61年)春天,慈濟功德會辦理冬令救濟,為清寒子弟購買上學制服及外套;住在玉里的這位寡婦與她的六位孩子拿著剛獲贈的新制服合影。當全臺灣發生災變時,無論在各地何處,慈濟人總是趕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35
Id: 278235
Title: 沈佺期明亡後入台灣,以醫藥濟人 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佺期,字雲又,號復齋;泉之南安人。登明崇禎癸未進士,官右副都御史。明亡,絕意仕途;後至廈門,謝客。嗣入臺,以醫藥濟人,遇病輒療。壬戌秋,卒於臺。

MOC_Id: Culture_People138052
Id: 138052
Title: 張奕伙
Description: 張奕伙,祖籍長樂縣浮蓮莊,父祖輩遷居南竿,他於1908年生於南竿四維村,卒於1978年。據《南竿鄉志》整理,張奕伙與堂兄張細弟經營海產與南北貨的貨運生意,貨運範圍北至溫州上海、南及泉州廈門,輸出蝦

MOC_Id: Culture_Object167963
Id: 167963
Title: 荖濃地區的捕魚團體(t-052)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湯姆生於1871年4月來臺,為荖濃(今高雄六龜荖濃里)附近所拍,為直幅正片。照片為10位捕魚的男女,分別站立或蹲於河床岩石上,部分人頭戴頭巾,腰際繫著獵刀、弓箭、竹籃或捕魚等工具,其中可見後左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24
Id: 509224
Title: 童子軍光榮的印記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為民國41年(1952)拍攝之鳳林中學童子軍在校園內合影。在國民義務教育只有6年的時代裡,能考上初中穿上童軍服是一件相當光榮的事情。童子軍,為臺灣與港澳地區之舊稱,現今稱為「童軍活動」,又

MOC_Id: Culture_People514042
Id: 514042
Title: 郭明福
Description: 郭明福(1950-)生於嘉義市,畢業於美國芳邦大學研究所,曾任銘傳大學助理教授、臺北士林高商廣告設計科主任;學生時期曾立志成為科學家、醫生,因緣際會下接觸藝術繪畫,一切基礎從零開始,但也因其理科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476
Id: 284476
Title: 開啟潘朵拉的盒子:學青眷潮二重奏
Description: 銘傳旅遊創新研究社撰寫憲光二村遊戲腳本,以生活在村子的「小憲」為主角,讓民眾跟著小憲尋找鑰匙的過程,一步步體驗眷村過去的生活與記憶。 遊戲背景如下: 鑰匙兒童,是許多眷二代的共同回憶,因為擔任軍職的父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575
Id: 509575
Title: 玉里鎮消防組2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1950年代玉里鎮的消防組消防手合影。在1950年代,玉里鎮消防組的隊部在今玉里鎮上的民權路,位於洪德醫院斜對角,而消防手在當時的打扮為頭頂大盤帽,身穿藍底白字的制服,腳穿足袋鞋,以此裝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620
Id: 279620
Title: 劉省三目昏耳聾 李文忠公選集第五冊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劉省三電復,病未愈,目昏耳聾,萬難應召。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959
Id: 292959
Title: 陳寶玉貼布畫故事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當人養女在他人家工作的畫面。故事則說著主

MOC_Id: Culture_Object128978
Id: 128978
Title: 張婺靖:何媽媽的故事
Description: 2015年出版的《龜山:眷味家香》專訪、記錄了龜山原眷戶張婺靖等8個爸爸媽媽的拿手好菜,以及這些拿手好菜背後的個人故事、家庭記憶和人生傳承。 當時住在龜山千禧新城國宅社區的「何媽媽」張婺靖,屏東人。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46
Id: 277146
Title: 士卒不服水土,沾潢水發癢 臺灣外記卷九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祐立驅土番同諸兵士負土搬石,照舊址築城。仍於可泊船隻登岸處,築炮臺防禦。祐於旁山上結一大營,周圍開壕,築短牆以作犄角勢。但士卒疲勞,不服水土;兼手足沾潢水,箇箇發癢,抓破即腫,縻爛難堪,兵士怨望。

MOC_Id: Culture_People627966
Id: 627966
Title: 潘林智妹訪談:冬至拜湯圓
Description: 潘林智妹女士,1928年生(民國17年次),住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 潘林智妹女士是嫁到平埔村的客家人,仍會講客語。 有關民俗祭儀方面,潘林智妹女士表示冬至時家中會黏湯圓,有拜拜,冬至又稱「圓仔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135
Id: 277135
Title: 黃廷水土不服,從漳浦雲霄投誠 臺灣外記卷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黃廷在銅山接黃梧差陳克竣密書,虞臺灣新闢荒陬,水土不服,亦於是日從漳浦雲霄投誠。

MOC_Id: Culture_Object278217
Id: 278217
Title: 沈佺期於明亡後,寄跡臺灣以醫藥濟人 臺灣縣志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沈佺期,字雲又,號復齋;皋州南安人.明崇禎癸未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明祚亡,絕意進取,寄跡臺灣;閉戶謝客,以醫藥濟人.壬戌年卒。

MOC_Id: Culture_Event333931
Id: 333931
Title: 牽手讀書會
Description: 北投社區大學以長期推動北投憲章的理念,營造一個在地的學習平台為己任,重視社區學習力與行動力的結合與發揚。希望將豐富的北投資源提供給居民終身學習,培育更多的社區發展人才,以及建立現代社會公民意識,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76756
Id: 276756
Title: 因目疾赴天津就醫 劉壯肅公奏議卷一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再臣於八月奉詔入都,本因目疾請假兩月,十月初八日由籍起行,赴天津就醫調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457
Id: 280457
Title: 翁河水繼母得奇病,臥床十餘年 澎湖廳志卷七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翁河水,鎖管社翁淑子也.生三歲母死,事繼母陳氏頗謹,一飲一食必親自料理.陳氏得一奇病,委頓床第十餘年;朝夕扶持,不離左右,不避污穢.延訪名醫,千方療治,湯藥必先嘗之,終始如一.卒年五十三(徐癸山採

MOC_Id: Culture_Object281046
Id: 281046
Title: 道姑以龍舌草敷傷口來救人性命 爝火錄卷二五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楊履圜妻氏蔡避亂海濱;兵猝至,蔡刎頸未斷,以右指探喉將鉤而絕之,指入而仆。兵怒,揮刃裂其項,又斫眉、斷耳而去。醫士郭□台見之,嘆曰:『有忠臣,必配烈婦』!招一道姑扶之上床,登山採龍舌草敷之;夜半醒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84343
Id: 284343
Title: 復興文化促進會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復興社區的日曆。本篇8月31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182
Id: 513182
Title: 魏海蓮護理師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正在餵小孩食物的是魏海蓮護理師(Helen Williams),於1925年(大正14年)生於俄國,自加拿大格爾特醫院護理學校畢業後,即獻身社會醫療服務。1957年(民國46年)來臺,從事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

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3

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7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飲食用具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31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