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2藝術與人文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2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66003 , 欄位Id的內容是666003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2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片為作曲家張俊彥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創作手稿,此為第二頁。
張俊彥(Chun-yien, CHANG, b. 1973)為臺灣知名作曲家及跨領域工作者,出生於臺中市,是一位全然在臺灣接受教育、成長及發展的音樂藝術家,樂評稱其作品「思考深刻、富蘊哲學意涵與宗教情懷」、「多彩、和聲織度濃厚、戲劇性張力強大、與情感豐沛」;國際知名小提琴家黃濱(Bin, HUANG, b. 1971)亦形容其作品「結構非常完整、色彩豐富又具深度;每一次演奏都有新的感受。」作品亦曾見於義大利Seghizzi、匈牙利Vivace、德國Brahms…等國際音樂節。作品類型豐富多元,包括:交響詩、協奏曲、中文音樂劇、清唱劇、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器樂獨奏、聲樂、合唱作品…等,常接受國內外音樂家、團體進行委託創作。其文字作品亦常見於國內知名音樂月刊《MUSIK古典音樂雜誌》、《樂覽》、《合唱音樂》,及宗教類《宇宙光雜誌》…等。「複合形式」(forme complexe) 理論為其近年創作之中心思想。
除了音樂領域之外,在生物醫學與資訊科技等多重領域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在大學時代便進入中央研究院進行植物阿拉伯芥的研究;進入研究所更開始帕金森氏症的研究;從小便接觸程式設計,嚴格的邏輯訓練,更是讓他能夠在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領域中穿梭縱橫。
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 Cello Sonata “Earthly Elegy”)為作曲家2010年的委託創作,由首演此曲的大提琴家劉聖文博士所委託,共有三個樂章:
I. Recitative – Andante 宣敘調–行板
II. Lento 緩板
III. Adagietto 稍慢板
首演的巡迴音樂會分別為:
2010年3月19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2010年3月29日於國家演奏廳
2010年5月04日於東海大學音樂系(新館)演奏廳
而此曲與同年創作的鋼琴三重奏《時間之歌》、鋼琴曲《天堂曲調》雖然為各自獨立的三組作品,卻能夠合成八個樂章的複合形式室內樂作品:《時間之歌》。其結構精妙的設計,能夠在獨立與統合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
觀看作曲家的創作手稿,往往能夠讀到經心整理過後的出版樂譜中讀不到的訊息,如:經過塗改的痕跡,或是在譜紙上試寫的過程,都是一般的樂譜中看不到,且彌足珍貴的記號。手稿第二頁接續著前面快速波動的琶音音型,逐漸下降到大提琴的最低音C,力度也越來越小至PPP(pianississimo,最弱),然後以連續的泛音並往上滑至極高的音域,在短短的幾個小節之內可以看到劇烈的音域與力度的變化。
《凡塵悲歌》整體由一個四個音的動機貫穿,但是又能夠發展出全然不同的情緒與張力的組合。第二樂章為無伴奏大提琴,與第一、第三樂章有鋼琴伴奏截然不同,當中有許多挑戰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寫法,如:特殊音程的連續雙音、連續泛音及泛音滑音…等。似乎在表達作曲家孤單存在於世間,雖有鴻圖大志卻鬱鬱寡歡,心中充滿糾結的情緒,最後漸漸升高的琶音音型,似乎是一種聲嘶力竭,卻又未曾放棄的心情。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6600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18E0015-BD98-45AD-91FE-EED65D832B9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11-09T11:03:0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66003
Id
666003
Title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2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作曲家張俊彥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創作手稿,此為第二頁。 張俊彥(Chun-yien, CHANG, b. 1973)為臺灣知名作曲家及跨領域工作者,出生於臺中市,是一位全然在臺灣接受教育、成長及發展的音樂藝術家,樂評稱其作品「思考深刻、富蘊哲學意涵與宗教情懷」、「多彩、和聲織度濃厚、戲劇性張力強大、與情感豐沛」;國際知名小提琴家黃濱(Bin, HUANG, b. 1971)亦形容其作品「結構非常完整、色彩豐富又具深度;每一次演奏都有新的感受。」作品亦曾見於義大利Seghizzi、匈牙利Vivace、德國Brahms…等國際音樂節。作品類型豐富多元,包括:交響詩、協奏曲、中文音樂劇、清唱劇、弦樂四重奏、鋼琴三重奏、器樂獨奏、聲樂、合唱作品…等,常接受國內外音樂家、團體進行委託創作。其文字作品亦常見於國內知名音樂月刊《MUSIK古典音樂雜誌》、《樂覽》、《合唱音樂》,及宗教類《宇宙光雜誌》…等。「複合形式」(forme complexe) 理論為其近年創作之中心思想。 除了音樂領域之外,在生物醫學與資訊科技等多重領域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在大學時代便進入中央研究院進行植物阿拉伯芥的研究;進入研究所更開始帕金森氏症的研究;從小便接觸程式設計,嚴格的邏輯訓練,更是讓他能夠在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領域中穿梭縱橫。 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 Cello Sonata “Earthly Elegy”)為作曲家2010年的委託創作,由首演此曲的大提琴家劉聖文博士所委託,共有三個樂章: I. Recitative – Andante 宣敘調–行板 II. Lento 緩板 III. Adagietto 稍慢板 首演的巡迴音樂會分別為: 2010年3月19日於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善廳 2010年3月29日於國家演奏廳 2010年5月04日於東海大學音樂系(新館)演奏廳 而此曲與同年創作的鋼琴三重奏《時間之歌》、鋼琴曲《天堂曲調》雖然為各自獨立的三組作品,卻能夠合成八個樂章的複合形式室內樂作品:《時間之歌》。其結構精妙的設計,能夠在獨立與統合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 觀看作曲家的創作手稿,往往能夠讀到經心整理過後的出版樂譜中讀不到的訊息,如:經過塗改的痕跡,或是在譜紙上試寫的過程,都是一般的樂譜中看不到,且彌足珍貴的記號。手稿第二頁接續著前面快速波動的琶音音型,逐漸下降到大提琴的最低音C,力度也越來越小至PPP(pianississimo,最弱),然後以連續的泛音並往上滑至極高的音域,在短短的幾個小節之內可以看到劇烈的音域與力度的變化。 《凡塵悲歌》整體由一個四個音的動機貫穿,但是又能夠發展出全然不同的情緒與張力的組合。第二樂章為無伴奏大提琴,與第一、第三樂章有鋼琴伴奏截然不同,當中有許多挑戰大提琴演奏技巧的寫法,如:特殊音程的連續雙音、連續泛音及泛音滑音…等。似乎在表達作曲家孤單存在於世間,雖有鴻圖大志卻鬱鬱寡歡,心中充滿糾結的情緒,最後漸漸升高的琶音音型,似乎是一種聲嘶力竭,卻又未曾放棄的心情。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11-09T11:03:01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2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93
Id:
18079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台鑫工業社」金屬旋壓中拆模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台鑫工業社」金屬旋壓中拆模過程影片。
金屬材質於茶藝中的表現,也是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58
Id:
177658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7:產業振興系列─2002工藝之夢系列展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提報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社區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內容為「大溪鎮展演設施九十一年度推展藝文活動計畫編號07:產業振興系列─2002工藝之夢系列展」。 本次的展出是以「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93
Id:
594393
Title:
馬祖新村居民打羽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居民打羽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81號住戶孫金榮先生所提供,孫金榮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新村的居民會在午後於社區馬路上打羽球,社區經過車輛少,馬路相對安全,不過仍必須注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214
Id:
264214
Title:
陳應彬代表作北港朝天宮龍首門簪
Description:
陳應彬代表作北港朝天宮龍首門髻,通常做為寺廟入門口凸出的建築構件,其作用為固定門楣與門楹,一般雕刻成圓形或是方形或是動物圖像,而其中雕成龍型的多半是在入門處,稱為進龍門。比諸其他大木匠師,陳應彬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7
Id:
594087
Title:
軍營中飼養野狗的一角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當時軍營中的一角,由馬祖新村6號住戶胡明貴先生所提供。胡明貴先生自幼入伍,雖因家境貧困未能完成小學學業,但熱愛書法的他在軍旅時期,也不時利用空閒練習。
他於二十五歲來到臺灣,奉派駐守馬祖
担柴賣,買柴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69
Id:
296369
Title:
担柴賣,買柴燒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担柴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09
Id:
283609
Title:
阿力亞榭‧索羅金
Description:
阿力亞榭.索羅金來自白俄羅斯,為何會走上石雕創作路,阿力亞榭說:「小時候常看外公朋友的創作,讓我開始想接觸藝術,雖然一開始先學繪畫,但石雕才是我最想要的。」對阿力亞榭而言,石雕創作是享受生活的重要
草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16121
Id:
616121
Title:
草鞋
Description:
草鞋,為陳水木先生所收藏,原為新港西社鍾姓家族所有。
此雙草鞋是用稻草編成的鞋,長度25公分,寬度10公分。主要用在出外打獵捕魚,過溪走山路時用,可以止滑。
草鞋的編織材料可以用各種材料,通常
善男子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7
Id:
301107
Title:
善男子
Description:
全書收錄陳克華詩作八十餘篇,分為四輯。他認為,身體是包含無盡迷思的藝術品,既承載情慾,又反映性靈,真正的性命交關,所以寫下一篇篇既深刻又大膽的情慾告白,吟詠不拘形體的同志之愛,刻畫衝破牢寵的慾望糾葛。
爬懸懸山看世間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3
Id:
300103
Title:
爬懸懸山看世間事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爬懸
杜甫曲江二首之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49
Id:
267149
Title:
杜甫曲江二首之一
Description:
〈杜甫曲江二首之一〉為書法家張穆希(1952-)作品,釋文:「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塚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少陵曲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753
Id:
659753
Title:
蔡正一 - 粉紅陷井 - 油彩畫布
Description:
蔡正一1954年生於臺中市清水區舉人文魁世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獲臺陽美展油畫部金牌獎、銅牌獎,1988年獲日本太平洋展特賞獎。至今舉辦個展23次,聯展百數次。此幅〈粉紅陷阱〉是藝術薪
庚午年閑章選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12
Id:
267212
Title:
庚午年閑章選
Description:
〈庚午年閑章選〉為羅應良(1965-)25歲時所作,集刻閑章20枚,自題「庚午年閑章選。羅應良集于中壢。」印文:「閑雲野鶴」(白文)。「確然無欲」(白文)。「年年是好年」(朱文)。「欣於所遇」(朱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14
Id:
659914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張秀燕 - 飄落的記憶—情絮系列、想望—情絮系列、惘(一)—情絮系列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張秀燕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飄落的記憶—情絮系列」(膠彩紙本,91 cm x 116.7 cm,2008),畫中女子端坐不語,心造幻影,情絮紛紛,舊夢魂縈,心繪著加速飄落的
吳孟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8
Id:
283548
Title:
吳孟璋
Description:
吳孟璋說:「藝術創作對我而言,是探索與認識自身存在的一種方式,也是校正自我的過程。」 在《容格心理學與西藏佛教》一書提到:「自我是最大的障礙。自我——或個人的「我」觀是一切問題和痛苦的根源。」他解釋所
迎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11
Id:
595811
Title:
迎風
Description:
〈迎風〉就像古希臘雕像雙翼女神般,佇立在七星潭岸邊,造型如許多不規則形狀的翅膀,從不同角度觀看,便能有新的發現,既具象又充滿想像力。藝術家在石材上刻出一道道如皴法般律動的自然線條,表現出物體迎風顫
中港大排浮筒步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88
Id:
224588
Title:
中港大排浮筒步道
Description:
中港大排景觀河廊於風之動河廊段的引道,會上至中央路而分流,若要至中港大排凹灣碼頭與願景館,須穿越車流大的中央路,除了須等待紅綠燈,更造成心理的壓力,而無法連貫完整的悠遊於整個中港大排河廊段。為了解決無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1
Id:
271371
Title:
馬祖民居外牆形式:花崗岩與土角混合式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因應氣候環境與材料取得,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多選擇以花崗岩為主、福杉為輔作為外牆建料,大致可分為四種,其中之一為「花崗岩與土角
音釋訓點文選正文(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43
Id:
472843
Title:
音釋訓點文選正文(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音釋訓點文選正文》,近藤元粹校訂,1882年(明治15年),「浪華 七書房」出版。本書為《昭明文選》的日文音訓本,使用日文訓讀體,便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3
Id:
513363
Title:
花蓮港工業學校機械科畢業合影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3年(昭和18年)4月,可以看見一群學生圍繞著坐於正中的老師一起拍下這張合照,該師是花蓮港廳立花蓮港工業學校、即今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花蓮高工)機械科的鍛工教下足利老
山海相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05
Id:
595805
Title:
山海相映
Description:
〈山海相映〉以寫意與概念性地方式呈現花蓮山海風貌,崢嶸崛起的稜角暗示山的起伏與峻峭,其打磨拋光的平滑表面化作大海波光粼粼的閃爍反射,山與海的印象在此簡潔有力地融合為一,而中間穿透的缺口,是蘇花公路
陸軍眷舍居住憑證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0
Id:
594210
Title:
陸軍眷舍居住憑證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陸軍眷舍居住憑證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凡申請入住眷村的軍眷,都會得到這張證照,早期出入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5
Id:
301105
Title:
看不見自己的時候
Description:
這首歌收錄在李壽全於1985年1月1日由滾石唱片發行的EP專輯「未來的未來」中,由李壽全作曲,陳克華所做的詞。而後又收錄在李壽全1986年由飛碟唱片所發行的專輯「八又二分之一」,在2016年經重新編曲
水平式背帶織布機組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76
Id:
287476
Title:
水平式背帶織布機組
Description:
該組水平背帶織布機包括:腰固定帶、夾布軸、梭杼、打緯板、挑紗棒、順紗弓形棒、綜絖棒、經紗軸等物件,織布塊為噶瑪蘭族文化復振行動的重要推手之一偕萬來的妻子嚴玉英(Aing)所織。噶瑪蘭人的傳統布匹是用苧
於安通溫泉留念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01
Id:
514701
Title:
於安通溫泉留念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位於安通溫泉門前,拍攝時間大約為1960年代前後。從圖中可以推測,此為全家一起出遊的照片,且從這家人的衣著皆以長袖為主,以及左右兩側柱子上的「新年快樂、恭賀新禧」,我們可以判斷此照片的時間
圓的可能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25
Id:
286025
Title:
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圓的可能性〉這件作品呈現了圓的溫度,圓的速度,圓的和諧,圓的蘊含,圓的極限等等。此石雕作品為「2014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得獎作品,設置於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內展示,由花蓮縣政府典藏。〈圓的可
釘油灰無食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5
Id:
296375
Title:
釘油灰無食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釘油
■の北日本登山副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00012
Id:
200012
Title:
■の北日本登山副帖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の北日本登山副帖」,無版權相關資訊。本書仿照佛經之裝幀方式,內頁為雙面折疊,前書封翻開一側由14個版折疊而成,折頁背側則有12個
小三通首航紀念郵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832
Id:
156832
Title:
小三通首航紀念郵票
Description:
行政院定於2001年1月1日起實施「金門至廈門」、「馬祖至福州」之小三通,此一歷史性直航是金馬人民的一小步,也是兩岸關係以宗教交流的良性互動發展一大步。馬祖的媽祖「馬祖─馬尾─湄洲媽祖平安進香團」
田野景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8321
Id:
268321
Title:
田野景色
Description:
〈田野景色〉是一幅清麗淡雅的水彩風景畫。畫中由山勢走向與蜿蜓流水的引導形成「之」字形構圖,加上視線轉折處的房舍和樹叢,營造視野開闊的鄉野美景。
邱創乾(1900–1973)運用由淺至深的色彩疊加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8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2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8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7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