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服務分類:公共資訊
檔案格式:JSON
資料分頁預覽:
編碼格式:UTF-8
資料集類型:系統介接程式
資料集描述: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民俗與宗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主要欄位說明:MOC_Id;Id;Title;Description;Keyword_Des_Rights_2;ImageUrl;Keyword_Rights_2;MOC_Url;Original_Url;Keyword_Format;LastUpdateTime;Keyword_Subject_1
提供機關:文化部
更新頻率:每日
授權方式: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相關網址:
計費方式:免費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林千筠 小姐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02-85126685
上架日期:2021-04-22 00:00:00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2022-01-07 18:31:06
備註: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資料量:1

資料頁面預覽- 第 116 頁, 第1726~1740筆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4號民俗與宗教

#1726/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26

Id - 564626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4號

Description - 車前八分、兔絲八分、只壳八分、當歸八分、熟地錢半、五味五粒。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兔絲(菟絲子)、熟地補腎益精,配上車前子利尿行氣之效,當歸則主補血養血,五味子可以歛精益氣、只壳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3號民俗與宗教

#1727/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24

Id - 564624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3號

Description - 升麻一錢、甘草一錢、白芍一錢、葛根一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升麻與葛根,在傳統中醫典籍中均有促進體腔中氣血向上向外推送的效果,配上白芍增強歛陰來輔助調控,甘草則有調整腸胃功能的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2號民俗與宗教

#1728/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23

Id - 564623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2號

Description - 內仁一錢、川蓮一錢、石決一錢、玄精石一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內仁(蕤仁)有養肝明目的作用,石決(即石決明)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為眼科常見藥物,配上川蓮(黃連)加強清熱之效,玄精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1號民俗與宗教

#1729/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22

Id - 564622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1號

Description - 烏豆五分、竹黃五分、蒙花五分、黃芩三分、川蓮五分、甘草三分、卜硝三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烏豆用來補益肝腎,祛風解毒。天竹黃是竹子的分泌液,乾燥後的塊狀物,有清心化痰的效果。密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0號民俗與宗教

#1730/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21

Id - 564621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60號

Description - 兔絲一錢、枸杞一錢、故紙一錢、青鹽五分、石斛五分、小茴五分、吧戟五分、舊元一錢、昌羊錢半、棗仁八分、丹皮八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兔絲(菟絲子)、枸杞、吧戟(巴戟天)、昌羊(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9號民俗與宗教

#1731/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20

Id - 564620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9號

Description - 白眉錢半、生地一錢、乙厘一錢、防風一錢、羌活一錢、榴皮七分、枸杞根七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生地用以涼血滋陰。乙厘(刺蒺藜)有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之效。羌活、防風祛風勝濕。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8號民俗與宗教

#1732/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9

Id - 564619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8號

Description - 蛤粉四分、夜明四分、黃蛃一錢、豬肝一個。(米泔水燉服之)。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此方組成於《異授眼科》一書中主治「雀盲」,是指夜間視物不清,白晝如常的病證。蛤粉可以軟堅散結、利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7號民俗與宗教

#1733/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7

Id - 564617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7號

Description - 洋參一錢、當歸一錢、乙厘錢半、谷貞錢半、川芎八分、蒼朮一錢、羊肝一個。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西洋參有補氣益陰之功效。當歸養血活血。乙厘(刺蒺藜)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谷貞(穀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6號民俗與宗教

#1734/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6

Id - 564616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6號

Description - 朱黃一分、輕粉一分、射香三厘。為末(左眼患吹右耳,右眼患吹左耳)。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從「左眼吹右耳,右眼吹左耳」的特殊外用方法來考察,此方可能源自明代的《保嬰撮要》中主治「眼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5號民俗與宗教

#1735/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5

Id - 564615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5號

Description - 洋參八分、川蓮八分、万京八分、羌活五分、甘草五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西洋參有補氣益陰之功效。川蓮(黃連)清熱燥濕解毒。万京(蔓荊子)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羌活散寒祛風,勝濕止痛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4號民俗與宗教

#1736/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4

Id - 564614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4號

Description - 草決八分、當歸八分、木則八分、乙厘八分、白芍八分、防風五分、京芥五分、羌活五分、甘菊五分、大黃一錢、支子一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草決明(青葙子),有清肝熱,明目退翳之效。當歸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3號民俗與宗教

#1737/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3

Id - 564613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3號

Description - 川烏四分、川芎四分、細辛四分、防風四分、當歸七分、白芍七分、甘草七分、生地一錢、洋參一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川烏(烏頭),有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效。川芎、當歸、芍藥、熟地為四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2號民俗與宗教

#1738/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1

Id - 564611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2號

Description - 卜荷三分、防風五分、羌活五分、甘草五分、川芎八分、大黃八分、支子八分、當歸八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卜荷(薄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鬱的作用。羌活、防風祛風勝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1號民俗與宗教

#1739/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10

Id - 564610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1號

Description - 甘菊一錢、吧戟一錢、枸杞一錢、昌羊一錢、五味五粒。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甘菊(菊花)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吧戟(巴戟天)用以補腎,強筋骨。菖羊(石菖蒲),芳香開竅。枸杞子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0號民俗與宗教

#1740/11591

MOC_Id - Culture_Object564609

Id - 564609

Title -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50號

Description - 金蟬五分、羌活五分、當歸五分、川芎五分、草決五分、防風五分、茯苓八分、炙草八分、蒼朮八分、乙厘八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一張藥籤。金蟬(蟬蛻)有發散風熱,明目退翳的功效。羌活、防風可以祛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素描類

每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0:59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3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30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5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8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蒙藏課程辦理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1-06-29 12:25: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7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16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5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22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275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4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6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3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38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