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
服務分類: | 公共資訊 |
檔案格式: | JSON |
資料分頁預覽: | |
編碼格式: | UTF-8 |
資料集類型: | 系統介接程式 |
資料集描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民俗與宗教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
主要欄位說明: | MOC_Id;Id;Title;Description;Keyword_Des_Rights_2;ImageUrl;Keyword_Rights_2;MOC_Url;Original_Url;Keyword_Format;LastUpdateTime;Keyword_Subject_1 |
提供機關: | 文化部 |
更新頻率: | 每日 |
授權方式: |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
相關網址: | |
計費方式: | 免費 |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 | 林千筠 小姐 |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 | 02-85126685 |
上架日期: | 2021-04-22 00:00:00 |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 | 2022-01-07 18:31:06 |
備註: | 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
資料量: | 1 |
資料頁面預覽- 第 301 頁, 第4501~4515筆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安龍骨儀式— 入神民俗與宗教
#4501/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812
Id - 309812
Title -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安龍骨儀式— 入神
Description - 圖片為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北極殿為了建造王船,而在民國107年7月4日舉行的安龍骨儀式。安龍骨儀式之「入神」進財寶,即「入寶」,由造王船師傅預先在王爺乩示打洞的地方分別置入五穀、生鐵、五金、龍銀(錢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107年澎湖縣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民俗與宗教
#4502/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800
Id - 309800
Title - 107年澎湖縣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專輯
Description - 澎湖地處台灣的離島偏遠地區,資源較為匱乏,且因交通不便,工商業也比較不發達。然而,由於澎湖有秀麗的玄武岩地質景觀,豐富的海洋生態,再加上豐厚的人文底蘊,故在地社會雖不繁華,但卻充滿了樸質與生機。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營頭(一)民俗與宗教
#4503/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90
Id - 309790
Title - 營頭(一)
Description - 營頭是村里信仰中心,為安定民心,派出五營兵將鎮煞,營建營頭屋駐守,於外圍村里主要道路出入口,宣示廟宇管理疆域,鬼、神不得隨意冒犯。南寮村共有六座營頭,座落於南寮村居住範圍的外圍區域,鎮守東、西、南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硓古石》季刊第29期〈水雞跳落深古井〉民俗與宗教
#4504/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73
Id - 309773
Title - 《硓古石》季刊第29期〈水雞跳落深古井〉
Description - 本文出自硓古石季刊第29期水雞跳落深古井,由青蛙落井、等待水滿,最終跳出的意象,比喻人等待機運而飛黃騰達。褒歌係先民口傳文學,將說話凝鍊韻語吟唱,4句是基型。辭語有褒、有摳(ㄎㄠ,諷刺的話),乍聽唯博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員貝村龍興宮「風希懷葛」匾額民俗與宗教
#4505/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63
Id - 309763
Title - 員貝村龍興宮「風希懷葛」匾額
Description - 本圖為澎湖白沙鄉員貝村龍興宮「風希懷葛」匾額之照片,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本匾上款「光緒甲申年二月下浣」,下款「澎湖分守嶺南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吉貝村武聖殿「聖恩御賜」匾額民俗與宗教
#4506/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53
Id - 309753
Title - 吉貝村武聖殿「聖恩御賜」匾額
Description -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武聖殿「聖恩御賜」匾額之照片,本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本匾上款「昭和四年己巳春月增築」,下款「本鄉眾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通梁村保安宮「神明顯應」匾額上下款民俗與宗教
#4507/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43
Id - 309743
Title - 通梁村保安宮「神明顯應」匾額上下款
Description - 本圖為通梁村保安宮「神明顯應」匾額上下款之照片,清朝總兵為感念王爺神蹟,特頒贈「神明顯應」匾額一塊,其意義主要是訴說宗教故事,神明大發慈悲起雲降雨,顯示其佛法無邊 其意義主要是訴說宗教故事。本匾遂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民俗與宗教
#4508/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35
Id - 309735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
Description -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少海覃恩」匾額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楊旺敬獻。本文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另外圖二為本計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赤崁村龍德宮「曆世重光」匾額上下款民俗與宗教
#4509/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32
Id - 309732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曆世重光」匾額上下款
Description -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曆世重光」匾額上下款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鳥嶼鄉眾弟子敬獻。匾額上款內容:昭和乙亥年夏月吉旦;下款:鳥嶼鄉眾弟子仝敬謝。本文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赤崁村龍德宮「超凡入聖」匾額民俗與宗教
#4510/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28
Id - 309728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超凡入聖」匾額
Description -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超凡入聖」匾額之照片,該匾約於昭和10年(1935)由湖西鄉眾弟子敬獻。拍攝者為吳培基。據《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上)〉說明此匾,上款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赤崁村龍德宮「德播千秋」匾額上下款民俗與宗教
#4511/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27
Id - 309727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德播千秋」匾額上下款
Description - 圖為赤崁村龍德宮「德播千秋」匾額上下款之照片,獻匾年代為昭和10年(1935)。匾額上款「昭和十年乙亥夏月吉旦」,下款「弟子宋喜偕男法民明火敬謝」。而上款昭和二字有明顯試圖被抹去之痕跡,本國家記憶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赤崁村龍德宮「承乾宣化」匾額與上下款民俗與宗教
#4512/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21
Id - 309721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承乾宣化」匾額與上下款
Description -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承乾宣化」匾額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承乾宣化」匾額上款: 「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花月榖旦」;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赤崁村龍德宮「神聖威靈」匾額民俗與宗教
#4513/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19
Id - 309719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神聖威靈」匾額
Description - 本圖為赤崁村龍德宮「神聖威靈」匾額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神聖威靈」匾額上款:乾隆癸亥梅月榖旦。下款:弟子太學生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赤崁村龍德宮「绥及萬方」匾額民俗與宗教
#4514/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17
Id - 309717
Title - 赤崁村龍德宮「绥及萬方」匾額
Description -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龍德宮「绥及萬方」匾額之照片,本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以及本執行團隊成員江昭蓉於2019年11月23日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小赤村蜩鳴宮「威光海國」匾額上下款民俗與宗教
#4515/11591MOC_Id - Culture_Object309712
Id - 309712
Title - 小赤村蜩鳴宮「威光海國」匾額上下款
Description - 本圖為澎湖縣白沙鄉小赤村蜩鳴宮「威光海國」匾額上下款之照片,本文圖片來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2期〈澎湖縣白沙鄉光復以前匾額輯錄(下)〉,作者為王滋敏及吳培基。上款為「乾隆十八年瓜月穀旦」,下款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5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5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7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3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7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4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49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8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2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31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4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37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64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2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