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服務分類:開創事業
檔案格式:JSON
資料分頁預覽:
編碼格式:UTF-8
資料集類型:系統介接程式
資料集描述: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產業與經濟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主要欄位說明: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提供機關:文化部
更新頻率:每1日
授權方式: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相關網址:
計費方式:免費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林千筠 小姐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02-85126685
上架日期:2021-04-22 00:00:00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2023-07-27 15:39:58
備註: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資料量:1

資料頁面預覽- 第 25 頁, 第361~375筆

傳統漁具:斗產業與經濟

#361/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162

Id - 515162

Title - 傳統漁具:斗

Description - 斗,為打樁(楸)與板繒的漁具之一,其功能為將樁(楸)垂直打入海床,以供未來掛置漁網,在馬祖主要是討大海的漁民使用。斗的主要造型頭大尾小,全長是由密度較緊密的硬木與質量較輕的杉木接合而成,約有七到十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竹簍樁(莒光)產業與經濟

#362/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147

Id - 515147

Title - 傳統漁具:竹簍樁(莒光)

Description - 竹簍樁,其又稱箂,莒光人又稱「ㄌㄞˇ」。為竹編品內裝入大量的石頭,是莒光鄉東西莒海域特有的打樁方式。其高約一公尺,長寬約三公尺到三公尺半之間。 因莒光東西莒海域的海底為岩盤地質,進行打樁時,樁無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樁產業與經濟

#363/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047

Id - 515047

Title - 傳統漁具:樁

Description - 樁,為打楸(樁)與板繒的漁具之一,漁民會將樁埋入海底捶打約50-70下,以固定網具、捕撈漁獲。主要結構由三隻長竹綑綁為一個組合,造型類似一支收起來的雨傘,長度視在遠洋或近海漁業使用而有所差異,大約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蝦皮窗產業與經濟

#364/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986

Id - 514986

Title - 傳統漁具:蝦皮窗

Description - 蝦皮窗,又稱網口框架,為讓蝦皮網(馬祖話為ঁ?:ㄇㄛㄩㄣ,moyng)保持張開的網架。由7~10支大竹組成製作,具有多種形式,通常接近上寬下窄的梯形或方形,根據蝦皮網所放置的海域深度來進行調整。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打索用具:楊桃產業與經濟

#365/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934

Id - 514934

Title - 打索用具:楊桃

Description - 楊桃,為木製品,乃是馬祖傳統漁業社會中打索(製繩)的用具之一,因形制與楊桃相似而有其名稱。面有三槽溝,可讓三股草繩藉由此槽鉤形成麻花捲式的纏繞,並於楊桃較長端的中間處鑿出一個孔洞,讓木棍穿入,使得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打索用具:車只產業與經濟

#366/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931

Id - 514931

Title - 打索用具:車只

Description - 車只,絞繩(打索)的工具之一。馬祖早期為木頭所製,直到金屬在馬祖開始普及後,車只材質逐漸以金屬代替木質。其大小依照所需製作草繩粗細來決定,如需製作越粗的繩索,車只則越大越粗。小的可一體成形,大的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石製沉子產業與經濟

#367/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916

Id - 514916

Title - 傳統漁具:石製沉子

Description - 石製沉子,又稱錘子或網墜。此沉子現存於馬祖民俗文物館內,在連接處殘留有紅塑膠繩,底下有模糊標籤,鐵製處有鏽蝕的情形。沉子主要結附於漁具的下方,可讓網具有適當的沉降力,以保持漁具的位置或網形,並防止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竹製浮筒產業與經濟

#368/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892

Id - 514892

Title - 傳統漁具:竹製浮筒

Description - 竹子為馬祖傳統漁業社會時最常見浮筒的材質,竹製浮筒主要結附在網具的上緣,以保持網具在海中如所預期之展開形狀。此文物約兩個竹節身長,上端製作一凸起處便利於繫在漁網上,現存於北竿鄉橋仔漁村展示館中。通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木製浮子產業與經濟

#369/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880

Id - 514880

Title - 傳統漁具:木製浮子

Description - (延繩釣)木製浮子,為結附漁網具上緣,與沉子搭配使用,以保持網具所預期展開的形狀。此油桐木所製作的浮子,現存於北竿鄉橋仔村的橋仔漁村展示館,形狀為吊鐘形狀,上方穿有一孔,以利穿線繫在網具上。 浮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水泥方形)沉子產業與經濟

#370/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871

Id - 514871

Title - 傳統漁具:(水泥方形)沉子

Description - (水泥方形)沉子,又稱錘子或網墜,在馬祖主要是搭配鯧魚網(流刺網類型網具)使用。其為四方形,水泥製作,上方中間位置會穿個洞,可讓網繩穿過,結附於網具的下方,使其具有適當的沉降力,以保持漁具的位置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圓柱形沉子產業與經濟

#371/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860

Id - 514860

Title - 傳統漁具:圓柱形沉子

Description - 圓柱形沉子,又稱錘子或網墜。其為中空的圓柱形,兩端口徑較小,腹部微鼓,中央孔洞為繫繩之用,將沉子結附於漁具的下方。漁具結合沉子的使用,可讓它有適當的沉降力,以保持漁具的位置或網形,並防止漁具流動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打漁服飾:草鞋產業與經濟

#372/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830

Id - 514830

Title - 打漁服飾:草鞋

Description - 草鞋,以稻草編織為主。在早期的馬祖地區,主要是漁民或地方居民進行討沰時穿著用,其特點為防滑效果非常好,因此受到漁民與進行討沰的從事者喜愛。此文物的一雙為女性草鞋,另一雙為男性草鞋。草鞋面上有兩條繩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打漁服飾:油帽產業與經濟

#373/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700

Id - 514700

Title - 打漁服飾:油帽

Description - 油帽,為海上打漁、顧船或下雨天時,防止被雨淋濕的雨具。以布料或麻袋作為主要材料,刷上數層桐油直到完全覆蓋,作為防水層。本件是布料所製成的油帽,其造型為紳士帽;一般來說,麻布袋所製成的油帽,其為上尖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打漁服飾:油衣產業與經濟

#374/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634

Id - 514634

Title - 打漁服飾:油衣

Description - 油衣,為布製品,是早期馬祖人地方上的傳統雨衣,其寬大版的設計便於穿脫。油衣具防水防風功能,長及小腿肚,是在一般布衣外層塗上數層銅油,來增加布衣的防水性。在北竿橋仔漁村展示館中油衣的解說牌內說明早期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二結穀倉產業與經濟

#375/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4399

Id - 514399

Title - 二結穀倉

Description - 2012年社區影像札記計包含:宜蘭市北津、民負、建業;羅東鎮漢民、仁愛;壯圍鄉後埤、壯五;礁溪鄉匏崙;五結鄉大眾、二結;三星鄉尾塹;以及冬山鄉珍珠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二結社區的影像札記。本篇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4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甲殼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37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9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4

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107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5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23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9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9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6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2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7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