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服務分類:開創事業
檔案格式:JSON
資料分頁預覽:
編碼格式:UTF-8
資料集類型:系統介接程式
資料集描述: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產業與經濟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主要欄位說明: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提供機關:文化部
更新頻率:每1日
授權方式: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相關網址:
計費方式:免費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林千筠 小姐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02-85126685
上架日期:2021-04-22 00:00:00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2023-07-27 15:39:58
備註: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資料量:1

資料頁面預覽- 第 23 頁, 第331~345筆

漁獲加工用具:上框產業與經濟

#331/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6099

Id - 516099

Title - 漁獲加工用具:上框

Description - 上框,其為木製品,型制呈圓柱中空,大小會配合蝦鼎的大小來製作,主要為烹煮蝦皮時所使用,烹煮蝦皮時會將其置於蝦鼎的上緣使用。 早期馬祖地方居民大多在地方專門製作木器竹器的店家購買,當時地方居民使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竹蟶鉤產業與經濟

#332/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797

Id - 515797

Title - 傳統漁具:竹蟶鉤

Description - 一組竹蟶鉤有16支蟶鈎平分在兩側,每組8支,以繩連結後掛在肩膀上,左右兩邊輪流插入海底以捕獲竹蟶。總長度約1.2尺到1.4尺,鉤子成尖頭狀長約10-15公分,尖頭部分約3-4公分呈三角尖形,當年大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舀水器產業與經濟

#333/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354

Id - 515354

Title - 傳統漁具:舀水器

Description - 舀水器,又稱艚漏,為竹製品,此件為兩竹節長的舀水器,為早年漁夫在漁船上舀水或將潑進船上的水舀出所使用,現存於北竿鄉橋仔漁村展示館。 舀水器大多為漁民自製,按照自身所取得的竹材,或適合自己操作、習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網鉤產業與經濟

#334/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352

Id - 515352

Title - 傳統漁具:網鉤

Description - 網鉤,在福建稱作ঁ?鉤。長度約三欠多(欠為長度單位,為一個成年男子雙手張開的臂長),其用途為漁夫進行起定置網與換網時使用。握柄為長竹竿所製作,多由漁民自製,在竹竿前端會打入一塊一吋長的硬木,與竹竿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傳統漁具:延繩釣產業與經濟

#335/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329

Id - 515329

Title - 傳統漁具:延繩釣

Description - 延繩釣為馬祖傳統漁業中,普遍的作業漁法,地方稱作「放釣」。一般而言,地方人會將其視為討小海的規模,主要是在閒暇之餘所進行。與馬祖傳統漁具比較起來,製作與使用相對簡單,成本也較少,因此許多漁民都會擁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鐵路局花蓮鐵路醫院(工務段)產業與經濟

#336/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95

Id - 515295

Title - 鐵路局花蓮鐵路醫院(工務段)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舊鐵路局花蓮鐵路醫院,地點約在現今花蓮市廣東街。當時的臺灣鐵路管理局為了讓員工看醫生方便及服務在地居民,所以在日治時期,因應與日俱增的鐵道事業及照顧職員福利的需求下,在明治42年(1909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走過繁華的舊鐵道產業與經濟

#337/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91

Id - 515291

Title - 走過繁華的舊鐵道

Description - 照片中的鐵道位於現在的大禹街附近,舊鐵道在現今中山路、自由街、福建街和南濱公園的花蓮火車站舊站場出去之後,行經福町路,接到大禹街過中正路後接中正路551巷到自由、明義街後接和平路516巷,過和平路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花蓮鐵路醫院臨明義、自由街大排水溝側貌產業與經濟

#338/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90

Id - 515290

Title - 花蓮鐵路醫院臨明義、自由街大排水溝側貌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花蓮鐵路醫院臨明義街、自由街大排水溝(又稱溝仔尾)側貌。日治時期,因應與日俱增的鐵道事業及照顧職員福利的需求下,在明治42年(1909),參照日本國內「鐵道廳現業員共濟組合」,醫療即為共濟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光華號特快車產業與經濟

#339/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89

Id - 515289

Title - 光華號特快車

Description - 照片中的火車為光華號特快車。光華號是一種車種名稱,類似今日的自強號、莒光號等名稱。民國50年(1961),臺鐵引進LDR2300型柴油車,以一部動力車牽引兩部拖車方式,就是說由LDR2300或LD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骨董產業與經濟

#340/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73

Id - 515273

Title - 骨董

Description - 照片中的火車為柴油客車DR2000型、DR2050型,民國74年(1985)9月3日進場翻修完成後,正被十輪拖板車運往車站。民國71年(1982)東拓後,民國74年(1985)花蓮機廠將10輛保存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出廠產業與經濟

#341/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72

Id - 515272

Title - 出廠

Description - 照片中的火車為柴液機車DH200型、LDH100型,於民國74年(1985)6月火車大修後所拍攝。柴液機車為火車經由液體變速機至車軸使車輛前進。DH(Diesel Hydraulic)與LDH(L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辦事處接收五週年紀念產業與經濟

#342/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50

Id - 515250

Title - 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辦事處接收五週年紀念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辦事處接收五週年紀念合影,攝於民國39年(1950)12月30日。花蓮機廠於大正6年(1917)興建,大正7年(1918)開始運作,屬於臺灣總督府的交通局管轄,當時名稱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光復車站全體同仁產業與經濟

#343/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38

Id - 515238

Title - 光復車站全體同仁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光復車站同仁慶祝民國55年(1966)春節的合照。光復車站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光復原名為阿美族語的「馬太鞍」,意思為樹豆,因為以前此地長滿樹豆所以得名,戰後將此地改為光復,鄉名改為「光復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太魯閣林場6產業與經濟

#344/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36

Id - 515236

Title - 太魯閣林場6

Description - 照片中的建築可能為太魯閣林場的辦公室。太魯閣林場除了嵐山工作站外,還有一個在平地的太魯閣林場辦公室。原本設在現今北濱街一帶,後因交通位置便利,及林場新興建的索道站位於田浦(埔),再加上此地緊鄰舊臺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太魯閣林場5產業與經濟

#345/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15235

Id - 515235

Title - 太魯閣林場5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太魯閣林場中吊掛木頭的吊車。從太魯閣林場將木頭運送至山下時,因為不會馬上送出去,所以會在山下的太昌貯木場先放置,再送去林管處的貯木池存放。再交由卡車和火車運送至其他地方,通常都是銷售至日本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29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5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3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3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5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2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34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6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5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6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