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頭城鎮新長興樹記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308000001/ce6b12e7bd33730e3fde4eecd401df82f707c946.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1.本建物與隔壁123號,係同時興建的一式兩間街屋,源由為來台第20世陳春榮(老紅)創立長興行,至其次子陳木樹於昭和7年(1932)8月1日,與其兄正式分戶析產,另立店號「新長興樹記」,以示與長子陳全娥之「老紅長興」有所區別。 2.新長興樹記是當年頭城最大最有名的南北雜貨批發店,生意鼎盛時,店中雇有3位伙計,負責送貨催款。店外則是「離阿卡」與腳踏車川流不息地載貨進出,眾人咸稱為「大賣店」而不稱「新長興樹記」。 3.「新長興樹記」與「老紅長興」皆屬昭和時期建築,臨街的西洋式橫條山牆,建材為鋼筋混凝土及洗石子,支撐柱則以洗石子搭配紅磚。屋內則是傳統中國式木構造,兩者形成外西內中的特殊風格。這兩棟建物在天井的前半部,依然保存舊有風貌,除了大門的店號門聯是採用特殊的「鑲崁法」刻製外,窗戶的柵條原是銅件,日治末期才改成木條。而在日治時期以彩繪磁磚裝飾的首面,及白色橢圓形門牌磁磚,色彩依舊鮮豔明亮。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城東里和平街12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82437183354156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85755222229925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07-03-08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70308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07-03-08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宜蘭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070308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22

name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

representImage

intro

1.本建物與隔壁123號,係同時興建的一式兩間街屋,源由為來台第20世陳春榮(老紅)創立長興行,至其次子陳木樹於昭和7年(1932)8月1日,與其兄正式分戶析產,另立店號「新長興樹記」,以示與長子陳全娥之「老紅長興」有所區別。 2.新長興樹記是當年頭城最大最有名的南北雜貨批發店,生意鼎盛時,店中雇有3位伙計,負責送貨催款。店外則是「離阿卡」與腳踏車川流不息地載貨進出,眾人咸稱為「大賣店」而不稱「新長興樹記」。 3.「新長興樹記」與「老紅長興」皆屬昭和時期建築,臨街的西洋式橫條山牆,建材為鋼筋混凝土及洗石子,支撐柱則以洗石子搭配紅磚。屋內則是傳統中國式木構造,兩者形成外西內中的特殊風格。這兩棟建物在天井的前半部,依然保存舊有風貌,除了大門的店號門聯是採用特殊的「鑲崁法」刻製外,窗戶的柵條原是銅件,日治末期才改成木條。而在日治時期以彩繪磁磚裝飾的首面,及白色橢圓形門牌磁磚,色彩依舊鮮豔明亮。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城東里和平街121號

longitude

121.82437183354156

latitude

24.857552222299258

registerDateValue

2007-03-08

headCityName

宜蘭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07-03-08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宜蘭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070308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322

「頭城鎮新長興樹記」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西山前李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2/94770d
intro: 金門西山前李宅,分為前後兩座,為西山前李冊騫、李撻於新加坡經商致富後,分別回鄉所興建。前座的始建年代在光緒十年(1884年),後座則為光緒六年(1880年)。李宅位於金門島東北方,即金門縣金沙鎮三山村
type: 1.1

name: 六興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3/e3c1ec
intro: 1797年(嘉慶二年)笨港溪(今新港溪)氾濫,沖毀笨港市街和嘉義地區最早的媽祖廟--笨港天后宮。而原本奉祀在廟中的三尊媽祖神像,王得祿將軍倡建的新港「奉天宮」落成之前,只好暫時安奉於麻園寮(後改稱笨新
type: 1.1

name: 新埔褒忠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5/d586d1
intro: 新埔褒忠亭義民廟自清代以來一直是竹塹地區客家族群共同的信仰中心,聯庄信仰之規模亦為全台首屈一指,義民廟曾經是撫墾拓荒時期外在社會動亂中客家籍移民內在心靈的寄託,亦為竹塹地區客家人保衛鄉土、捍衛家園、珽
type: 1.1

name: 臺南延平街古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2/d74a4c
intro: 早期中國閩粵的移民到臺灣開墾並聚集而居,形成村落,臺灣北部多以散村型態出現,而南部則多為集村。因為南部的地形多平原,乾燥的季節較長,往往對飲用水的需求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要項,於是人們不是集居在水源方便
type: 1.1

name: 鹿港鳳山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3/71b275
intro: 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鹿港士紳梁獻瑞倡議興建鳳山寺,由地主盧西池獻地,甘武略出任總理,總理興建廟宇事宜,地方信士踴躍捐資,此次建廟募得1529元,道光2年9月動工,歷經2年餘,於道光4年(西元1
type: 1.1

name: 原台灣省糧食局頭份糧倉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2
address: 錦華街69號

name: 新莊武聖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5/b9ee35
intro: 雍正年間,新莊地區為最早墾拓的漢人聚落並形成大型市鎮,初期為最重要的物產集散地及行政中心,而後漢人移民逐漸增多,械鬥頻繁,地方寺廟便應運而生,在此時期,寺廟最重要的功能為自衛、自治的中心,械鬥發生時即
type: 1.1

name: 馬偕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2/a1b899
intro: 明熹宗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占據臺灣南部後,始有基督教傳入,而明朝永曆十六年(1662年)年鄭成功攻下臺灣,荷蘭人退出,宣教工作因此中斷,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簽訂天津及北京條約後,西方傳
type: 1.1

name: 臺南延平街古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2/5bc8a2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自由之家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909000002/c88ff7
intro: 自由之家古蹟群,始自1900 年陸續興建、增改建、修建,時間點與空間點上符合日治時期臺北重要都市計劃與南區變化,日治初期(1895 年)的臺灣總督府相關部門,主要以清領時期所移交的官方建築作為臨時辦公
type: 1.1

name: 南屯水碓繩繼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902000001/1d2cc6
intro:   繩繼堂暨周邊建築,由多座客家伙房建築的圍阻,保持傳統禮制形式。空間紋理發展,在「曲水環抱,前敞後實」的地理環境下,發展出三個面向,皆維持傳統的環境美學。   正身七開間格局,大廳原形是敞開的禮儀
type: 1.1

name: 樹林太平橋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806000002/040f96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605000001/a6de02
intro: 東和禪寺位於臺北東門外,原稱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由日僧初建於一九0八年,設計者亦為日人入江善太郎。至一九一六年附設佛教學校,供僧侶與齋友的子弟就讀,學習佛教教義及普通常識,一九三五年改名為私立臺北中學
type: 1.1

name: 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617000003/1bb2cd
intro: 彰化銀行繼光街宿舍,由彰化銀行株式會社於日治時期昭和10年(1935年)興建,本建物為彰化銀行宿舍,曾作為省主席臺中行館。建築為日式木造複層仿西式大型獨棟官舍宅院,規模宏大,構法細緻,建築用材及工法俱
type: 1.1

name: 朴子配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3000001/fce246
intro: 相傳配天宮創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在這年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以在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
type: 1.1

name: 瑞芳四腳亭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128000001/3a40e7
intro: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日本即派遣軍隊自澳底登陸,逐漸進據臺北等內陸地區,為了平撫抗日義軍即防止敵軍由澳底或宜蘭方向登陸,臺灣總督
type: 1.1

name: 蔡店蘇寅賓古厝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2/cbd343
intro: 古厝: 1.因蘇寅賓古厝至今約400年,推測建物應歷經多次修繕,目前樣貌應為清末時期修建之樣貌。 2.約民國六十幾年修繕後落(C.E.1971~1981)。 墓:不詳 蘇寅賓,字初仲,號日門;蔡店人。
type: 1.1

name: 郭宗嘏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515000001/644aae
intro: 郭宗嘏墓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觀音山山坡上,墓主為清代漢移民墾拓北臺灣的重要影響人物郭宗嘏,其父郭光天是來自福建漳州的墾民,於雍正六年(1728年)率眾來臺灣開墾,開墾面積逐漸擴大並成為臺灣北部之大地主,乾
type: 1.1

name: 鹿港丁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4/703208
intro:   丁家大宅是丁協源於光緒19年(1893)因家族成員增多,舊宅不敷使用而向原屋主王後錦、王後隨所購買,當時(1886)丁醴澄進士已過世,但其直系後裔,即丁協源六房,則依分配遷入新購店屋中。   「
type: 1.1

name: 嘉義營林俱樂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30000002/8da2a7
intro: 1.嘉義營林俱樂部興建於日治大正年間,位置在當時營林所旁的宿舍群內,現今位於林務局附近日式宿舍群中。西元1998年(民國87年)4月30日公告指定為古蹟建築。 2.在日治期間營林俱樂部主要為提供蒞臨
type: 1.1

name: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7/33e5d1
intro: 學海書院係台北市僅存的書院古蹟,為第三級古蹟,址在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現屬祭祀公業高惠連所有。學海書院是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惟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
type: 1.1

name: 馬公觀音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3/1cfea7
intro: 康熙35(1696)年,為澎湖遊擊薛奎所創建,主祀奉觀音大士。乾隆29(1764)年曾重修過;乾隆46(1781)年通判陳銓與澎協馬蛟等官紳勸捐,撤基重建。嘉慶10(1805)年澎湖鎮副總兵王得祿等亦
type: 1.1

name: 虎尾糖廠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625000014/e65376
intro: 虎尾糖廠於西元1908年建立,廠長宿舍於西元1916年建立,糖廠在地方上有相當程度的意義,因此廠長當時的地位相當的重要,所呈現的居所具有其身分和地位。
type: 1.1

name: 北埔姜阿新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4/5687ab
intro: 北埔姜阿新故宅位於第一級古蹟北埔金廣福公館、天水堂、第三級古蹟北埔慈天宮等古蹟之間,在北埔街區佔有重要的地位,其除了在大隘的開發史上具有歷史意義之外,其建築物更代表北埔地區日治時期發展之特色,目前被指
type: 1.1

name: 臺北郵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20814000001/a7e5cb
intro: 臺北郵局位於北門內,早在二十世紀初年即有一座木造郵局,至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再改建為鋼筋水泥大樓。設計者為栗山俊一,當時正值現代建築萌芽時期,因此臺北郵局採用折衷樣式,在細部上仍有古典之影響,例
type: 1.1

name: 媽宮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6/5783ce
intro: 馬公地區舊稱媽宮,為澎湖極早發展的聚落,亦是澎湖軍事佈防的重心,於清領時期開始蓬勃發展,聚落與商業貿易相當繁盛,形成一市七街;清法戰爭後鑒於媽宮形勢散漫無城可守,因此光緒13年(1887)興築媽宮城作
type: 1.1

name: 積善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17000002/2ed28c
intro: 日治時期明治29年(西元1896年),賴氏祖先長榮公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建有二合院,原三合院之門樓係以土埆建築,不很顯眼,日治時期大正13年(西元1924年)崇仁公依唐山地理師建議,另建新門樓於舊
type: 1.1

name: 土庫順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31000001/6eaeae
intro: 土庫順天宮創始於清順治初期,初始為「土埆廟」,清道光十四年(1834)集資動工興建前殿,六年後(1840)興建後殿,咸豐二年(1852)地方仕紳重修前殿,建敬聖亭及左廂,光緒二年(1876)籌資興建右
type: 1.1

name: 陳禎恩榮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81111000003/a4df21
intro: 陳禎,字應加,明朝浯洲陽翟(今金沙陽宅)人,為浯陽始祖陳達派下信房支派中巷房18世,出生年月日不詳,僅知為明武宗正德10年(1515)之貢生,曾任廣東長樂縣訓導,誥封員外郎。生子二人,次子陳健,正德1
type: 1.1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羅銅壁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01000001/f873b9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1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6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6

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

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