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三)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三)藝術與人文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三)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72758 , 欄位Id的內容是47275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三)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三,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校訂標註十八史略 三」「中洲三島毅校閱」、「鹿門岡千仞閱」、「鳳岡今井匡之校訂」,右側貼條文字可辨者,「歷史門」「第二○號ノ九ノ三」「共七冊」,為「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本套書應為三屋清陰擔任該校教職後所得。 卷三直接進入內文,收錄「東漢」「三國」「西晉」三個段落,「東漢」自「世祖光皇帝」始,記載到漢獻帝被曹丕逼迫禪讓帝位,最後總結「漢自高祖元年為王,五年為帝,至是二十四世,四百二十六年。」 繼則為「三國」,以「漢」為標題開篇,旁署「附魏吳二僭國」,主文前有按語「按曾氏云,天下非一統者,本可各自一國編集,又恐初學讀者迷其時代之先後,今但以一國源流相接者為提頭,而附同時之國於期間……此書以漢接統云。」三國時代,以劉備為正統,稱其為「昭烈皇帝」,魏、吳方面的史事,散入與蜀漢互動的描述內,亦僅稱「魏主」「吳主」,不以帝王名號作為條目開篇,對蜀漢的總結為「自高帝(按,高祖劉邦)元年乙未至後帝禪(按,後主劉禪)炎興癸未,凡二十六帝,通四百六十九年而漢亡。」 西晉以「西晉世祖皇帝」(司馬炎)開篇,至「孝愍皇帝」出降劉曜,「凡四世,五十二年,琅琊王立於建業,是為中宗元皇帝。」作結。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7275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DFAEB94-F7EC-4EAF-A736-02A6E679AF72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0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758

Id

472758

Title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三)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卷三,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題簽「校訂標註十八史略 三」「中洲三島毅校閱」、「鹿門岡千仞閱」、「鳳岡今井匡之校訂」,右側貼條文字可辨者,「歷史門」「第二○號ノ九ノ三」「共七冊」,為「臺中師範學校」的圖書編目。本套書應為三屋清陰擔任該校教職後所得。 卷三直接進入內文,收錄「東漢」「三國」「西晉」三個段落,「東漢」自「世祖光皇帝」始,記載到漢獻帝被曹丕逼迫禪讓帝位,最後總結「漢自高祖元年為王,五年為帝,至是二十四世,四百二十六年。」 繼則為「三國」,以「漢」為標題開篇,旁署「附魏吳二僭國」,主文前有按語「按曾氏云,天下非一統者,本可各自一國編集,又恐初學讀者迷其時代之先後,今但以一國源流相接者為提頭,而附同時之國於期間……此書以漢接統云。」三國時代,以劉備為正統,稱其為「昭烈皇帝」,魏、吳方面的史事,散入與蜀漢互動的描述內,亦僅稱「魏主」「吳主」,不以帝王名號作為條目開篇,對蜀漢的總結為「自高帝(按,高祖劉邦)元年乙未至後帝禪(按,後主劉禪)炎興癸未,凡二十六帝,通四百六十九年而漢亡。」 西晉以「西晉世祖皇帝」(司馬炎)開篇,至「孝愍皇帝」出降劉曜,「凡四世,五十二年,琅琊王立於建業,是為中宗元皇帝。」作結。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8. 7

Keyword_Rights_2

  1. 0
    _PDM_

  2. 1
    _PDM_

  3. 2
    _PDM_

  4. 3
    _PDM_

  5. 4
    _PDM_

  6. 5
    _PDM_

  7. 6
    _PDM_

  8. 7
    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0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校訂標註十八史略讀本(三)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61
Id: 594261
Title: 馬祖新村的矮石牆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的矮石牆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此照片為社區孩子在家門口的合照,可以看到馬祖新村校級位階乙種眷舍最早期的建築風貌。六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55
Id: 594355
Title: 軍眷住院證明書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軍眷住院證明書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證明書載明軍眷姓名、病因或事由、住院日期、醫療費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01
Id: 287301
Title: 置物袋
Description: 該件置物袋的製作年代約為1934年。傳統布農族製衣原料僅有自織麻布與皮革,女性擅於苧麻纖維織布;鞣皮則為男性專屬工作,並以鹿皮、山羌皮為主要材料。布農族人的鞣皮工藝需先經過剝皮、浸皮、張皮曬乾、刮除皮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282
Id: 289282
Title: 愛戀宜蘭河(選自《杜鵑遺落的文卷》)
Description: 本作出自蘇麗春《杜鵑遺落的文卷》。 故事是從下渡頭橋導覽開始的,作者對導覽的內容心不在焉,沿著河堤,宜蘭河的歷史歷歷在目,奇立板社、貓里霧罕社,噶瑪蘭人用地名留下存在的證明。壯圍鄉廓後仁愛新村漁師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15
Id: 594415
Title: 馬祖新村-馬祖幼稚園畢業照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幼稚園畢業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81號住戶孫金榮先生所提供,孫金榮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馬祖幼稚園幾乎是所有眷村孩子的母校,幼稚園承載了所有眷村孩子的童年,此張照片為馬祖幼稚園應

MOC_Id: Culture_Object608945
Id: 608945
Title: 三體詩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三屋清陰所藏《三體詩》有兩種版本,此版本為四孔線裝書,共分三卷兩冊。封面書底皆為黑色,書籤標明「三體詩上」與「三體詩下」。內文依序為裴庾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433
Id: 21043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08:農科大學校庭(札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農科大學校庭(札幌)」。按該大學應是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今北海道大學)。本圖為校園即景。水岸邊種植樹木及其他植披,許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670
Id: 267670
Title: 自畫像
Description: 這幅〈自畫像〉具有結實的量體感,沒有直接描寫明亮溫潤的皮膚,而是以較濃濁的色調處理灰階和暗面,加上背景揉雜的補色應用,諸多色彩和諧相映。 畫中所描繪的人物的眼睛平視前方且眼神銳利堅定,臉部細節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58
Id: 301058
Title: 永遠的山
Description: 《永遠的山》描寫作者陳列在玉山國家公園多次探訪的點點滴滴,不論雪花紛飛時、艷陽天,甚至大雨小雨的日子,親身去感受自然世界裡的種種神奇與美,也許無法一一完全完整的體驗詳述,但就借此向自己承諾,就算往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877
Id: 322877
Title: 〈我的阿母---王家靜〉
Description: 此文為2019年羅東社區大學辦理「阿媽ê故事」徵文比賽之佳作文章。作者王曉漢寫他的母親王家靜女士及其家族遷徙來台的故事。 王家靜1929(民18)年出生於南京大戶人家,是父親的掌上明珠。18歲下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61
Id: 267561
Title: 繡球花
Description: 戴武光(1943-2020)所作〈繡球花〉以水墨寫意畫繡球花叢與飛鳥,款識:「耕心。」姓名章:「耕心戴武光」(白文)。畫面近景為一大叢繡球花,花叢頂部由左下向右上逐漸升高,形成對角線構圖,空中一只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80
Id: 472980
Title: 陶淵明集(黃)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本版本《陶淵明集》共四冊,以天、地、玄、黃作為分冊名。本書為第四冊,線裝本,以堅角四目式(六孔)裝訂。書本正文第一頁註明「陶淵明集」、「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41
Id: 301241
Title: 大地之上
Description: 在這本《大地之上》的散文作品中,作者搭乘輕航機,從花東縱谷北端向南飛行,直至臺東縣境的鹿野溪。作家以文字將這段航程紀錄下來,他的寫作以人文聚落為支點,向外輻射而出,涵蓋地理、歷史的領域。作家邱上林,本

MOC_Id: Culture_Object212333
Id: 21233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95:(北海道)土人風俗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註明「(北海道)土人風俗」。 圖中三人盤腿坐在地上,地上鋪草。三人前方有碗筷與壺。左右兩人淺色長髮,蓄長鬚,中間黑色長髮,無

MOC_Id: Culture_Object574978
Id: 574978
Title: 學校職員兒童武道大會二十三日在武德殿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2月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說明在非常時局之下,花蓮港廳為提振尚武精神、鍛鍊剛強身心,將於本月23日上午9點在武德殿舉辦花蓮港廳下的小學校、公學校職員、兒童的武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81
Id: 290981
Title: 陳應彬敬獻條柱之落款
Description: 敬獻:大木匠師將所得酬金(工資)部分捐獻給廟方,作為建廟經費之用,根據李乾朗教授於2019年與陳朝陽曾孫跟同為大木匠師的陳朝洋司阜於板橋林家花園對談時曾提到,往昔大木匠師為建築總領導者,陳應彬每次

MOC_Id: Culture_Object236056
Id: 236056
Title: 馬祖傳統婚宴及菜餚簡介
Description: 2017至2018年連江縣政府文化處為執行《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整合協作平臺計畫》,在推動「馬祖島嶼博物館」願景架構下,以「馬祖好食」作為連續兩年度的串聯主軸,著重在馬祖傳統飲食文化源流的盤點梳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0
Id: 595690
Title: 鄉野之趣
Description: 〈鄉野之趣〉雕刻了一名牧童坐在黃牛的背上,腳邊還有一隻小犢在撒嬌,放在綠意盎然的公園之中,不僅和身邊場域對話,也能悠閒獨坐於綠蔭下,自成一個充滿田園野趣的休閒世界。這件作品的動機在追憶青少年時期,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77
Id: 595777
Title: 心靈視窗-匯
Description: 「心靈視窗系列」,是阮秋淵長期身處花蓮,經常省思、面對自己內在的聲音所發展出來的系列作品。此件作品〈匯〉使用硬砂岩,在中間刻出透視效果的長窗,是象徵心靈視窗的元素,觀者都可穿透向裡面穿越,重新審視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54
Id: 472954
Title: 行草大字典(戌亥)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行草大字典》戌亥集,為套書的最終冊。書學會編纂,1914年(民國3年)上海有正書局發行。線裝書,直式右翻,封面左上印有「行草大字典 戌

MOC_Id: Culture_Place602934
Id: 602934
Title: 無獨有偶國際偶戲村
Description: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創立於1999年,引領劇場美學風潮,台灣首創當代偶戲劇團。2013年進駐宜蘭利澤老街上的舊穀倉,逐年將穀倉內外空間整理活化、重新營運,以「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之名,為偶戲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68
Id: 600968
Title: 花蓮港設置麗正會支部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4日的報導。根據此影像的記載,花蓮港市設置了麗正會支部,而麗正會是由臺北一中(今建國中學)出身的校友所組成。花蓮港市因有不少臺北一中出身者在住,所以由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4380
Id: 284380
Title: 礁溪溫泉頌、溫泉歌謠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德陽社區的日曆。本篇12月7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46
Id: 660046
Title: 3陳松 大地秀麗350x350x250CM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35
Id: 606235
Title: 入選-臺東舊樟原橋
Description: 樟原橋橫跨於臺東縣長濱鄉水母丁溪之上,共有三座橋梁,分別為日治時期建造的拱橋、1986年及1998年建造的樟原橋,為臺灣罕見的三代同堂橋梁。第一代舊樟原橋乃因當地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為臺灣樟腦的重要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99
Id: 600999
Title: 廳下自行車業將要進行統合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4日以廳下自行車業將要進行統合為題所進行的報導。文內提及,為了高度發展國防國家的建設,政府加速了統制經濟體制的腳步。而花蓮港廳下則將各自行車業者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83
Id: 279783
Title: 番人相信用河水沐浴可治病 續修臺灣縣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崩泉下闊三尺波,女兒投水如群鵝.中官投藥山之阿,至今仙氣留雲窩.生男洗滌意非它,無攣無靡無沉疴.他日縱浪有勳業,為鯨為鯉為蛟鼉.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404
Id: 186404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羅應良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MOC_Id: Culture_Object488206
Id: 488206
Title: 清朝蓪草畫_官員審案_兩幅
Description: 此兩幅畫作乍看似乎雷同,但分屬不同來源,都是清朝的蓪草畫師用蓪草紙所繪。可以看到清朝審案時犯人被衙役用頸鍊銬住跪倒在地,負責審問的官員端坐案桌後,正在跟旁邊的師爺討論案情,另一幅的官員在看狀紙,旁

MOC_Id: Culture_Place595520
Id: 595520
Title: 片段
Description: 〈片段〉是保加利亞石雕家茲德拉夫柯•茲德夫拉科(Zdravko Zdravkov)於「2017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得獎作品。這件作品代表建築物的雕刻中的一個片段,交織錯落的形狀為陰陽面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8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5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13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

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4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6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4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2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演唱會

每1日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