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卡門‧塔納福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卡門‧塔納福藝術與人文

卡門‧塔納福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283704 , 欄位Id的內容是28370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卡門‧塔納福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卡門生於1973年,在1994-1998年間於索菲亞的國家美術學院研讀藝術與雕塑,並在2005擔任學院的雕塑講師,其主要作品以大理石、石灰岩、花崗岩、木材為材料進行創作,戶外大型石雕作品以逾50件以上,參加展覽以逾30場。   卡門表示:「我覺得石雕藝術是性格演變的過程,過程中藝術加反常地依著空間的次序來創作。不可否認,那是擺放在真實空間裡的三度空間物件。雖然雕塑家運用幾何、物理、生物等如此精確的科學,但他的目的則在於跟大眾表達並分享他的感覺、印象、發明以及他的生活觀。   在我們這個充滿活力、生活緊湊、資訊爆炸的時代背景下, 我選擇以短暫的形式來當成表達藝術的最佳方式。我把我的創作的雕塑品分別做成幾個小物件,以達到更重要、直接、立竿見影的效果,我特別重視結構、物件與物質上一些有趣的細節,並藉由把它們放置在特殊環境或改變其尺寸結構的方式來賦予他們一層新的意義。   這是一種尋覓、沉澱、接收訊號的過程,而這些過程的一切都將一一被我轉換成嶄新的一面。實體的成品是可以衡量它自己在環境中的定位,在那兒過著自己的生活,並且把自己融入公共空間,這一切都源自於雕塑的語言。」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83704&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C1FF6E4A-439E-45D4-BB4F-55F32DFBFAC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19-12-13T16:23:5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704

Id

283704

Title

卡門‧塔納福

Description

  卡門生於1973年,在1994-1998年間於索菲亞的國家美術學院研讀藝術與雕塑,並在2005擔任學院的雕塑講師,其主要作品以大理石、石灰岩、花崗岩、木材為材料進行創作,戶外大型石雕作品以逾50件以上,參加展覽以逾30場。   卡門表示:「我覺得石雕藝術是性格演變的過程,過程中藝術加反常地依著空間的次序來創作。不可否認,那是擺放在真實空間裡的三度空間物件。雖然雕塑家運用幾何、物理、生物等如此精確的科學,但他的目的則在於跟大眾表達並分享他的感覺、印象、發明以及他的生活觀。   在我們這個充滿活力、生活緊湊、資訊爆炸的時代背景下, 我選擇以短暫的形式來當成表達藝術的最佳方式。我把我的創作的雕塑品分別做成幾個小物件,以達到更重要、直接、立竿見影的效果,我特別重視結構、物件與物質上一些有趣的細節,並藉由把它們放置在特殊環境或改變其尺寸結構的方式來賦予他們一層新的意義。   這是一種尋覓、沉澱、接收訊號的過程,而這些過程的一切都將一一被我轉換成嶄新的一面。實體的成品是可以衡量它自己在環境中的定位,在那兒過著自己的生活,並且把自己融入公共空間,這一切都源自於雕塑的語言。」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19-12-13T16:23:5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卡門‧塔納福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78
Id: 516678
Title: 花蓮港強步部第一次遠足
Description: 本篇為1941年(昭和16年)1月13日東臺灣新報地方版的報導,介紹花蓮港強步部為了強健大眾體能,預定於19日(星期日)率先辦理遠足活動。主要行程為上午九點在花蓮港神社前集合,步行前往奇萊鼻白燈塔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66
Id: 180766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插畫家諾米繪製之新芳春茶行插圖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境」區後端,大稻埕導覽圖中,由插畫家諾米繪製之新芳春茶行插圖。 新芳春茶行為延平北路至重慶北路之間的民生西路

MOC_Id: Culture_Place753576
Id: 753576
Title: 獅象顧水口
Description: 烏溪從南投山區流入霧峰平原的出口處有兩座山,霧峰端是象鼻山,南投端是獅山。傳說南投一帶開墾開鑿茄荖圳時,工程諸多不順,原來霧峰這頭象鼻山的「象弟」,用吸水鼻把烏溪的水全都吸走了,造成開水圳時,發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076
Id: 606076
Title: 入選-原台南地方法院法院貓道
Description: 參加每日限量20名的導覽才有幸一睹風采,需先爬上陡長的階梯,低頭穿過小門後一抬頭豁然開朗。 台南法院貓道是國內少數可以由建築內部了解馬薩式屋頂構造的地方,梯形結構在屋頂間與天花板間爭取了更多的活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86
Id: 649786
Title: 樂生院友之歌
Description: 「樂生院友之歌」由柴山武矩作詞、勝山文吾作曲,刊登於臺灣總督府癩療養所樂生院發行的《昭和七年年報》。 作詞者以日文創作三段歌詞,行文含意既是傳達、也是形塑樂生院成為命運相同的一群人共同的家園。歌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56
Id: 514456
Title: 石頭屋保古意 梅花社區添新意
Description: 2016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五結鄉大眾、五結;冬山鄉武淵、東城、梅花、順安;三星鄉人和;蘇澳鎮蘇西、長安;宜蘭市泰山;大同鄉復興以及壯圍鄉美福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5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73
Id: 285973
Title: 共生
Description: 此作品〈共生〉的作者薩燦如欲由此造形譬喻「水」,它是生命成長所必需,更是大地萬物生命共同之所繫,所有的生物相依相生,綿延不絕地永世存續所託。此作品〈共生〉外形似一平緩的山丘,在山丘中間有一道溝渠象徵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54
Id: 660154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黃馨誼 - 媽媽的嫁妝、風起、顧影自憐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黃馨誼所創作的膠彩畫。黃馨誼的作品以生活中各種提示,描述消逝的時光,如何以不同脈絡的視覺傳達圖像中,擷取記憶中畫面元素,作為創作來源,以及如何將「花或物件」創作思維,透過「內在精神」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448
Id: 210448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09: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庭(札幌)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庭(札幌)」。本圖為校園即景。水岸邊種植樹木及其他植披,許多花草樹木生長其中。日治時期許多明信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38
Id: 514138
Title: 大陳聚落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廍後社區的日曆。本篇02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62
Id: 600562
Title: 農業專修學校決定設立於鳳林,建設費萬圓期望郡民捐付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9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立農業專修學校已確定設立於鳳林郡下蕃社南方平原地帶,六日下午三時於鳳林武達殿,由郡下有志之士經花蓮港廳報告計畫後,對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20
Id: 169220
Title: 祈安完醮圖
Description: 徐文印(1962-)所作〈祈安完醮圖 〉描繪寺廟完醮慶典的熱鬧景象,生動表現臺灣民俗信仰風情。作者款識:「祈安完醮。己卯(1999)冬徐文印畫。」姓名章:「徐」(朱文)、「文印」(白文)。 此畫

MOC_Id: Culture_Event180813
Id: 180813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藝」區影片為日營五金鑄造去殼過程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於「藝」區展出各種製造流程影片。本照片來自日營五金鑄造去殼過程影片。去殼即除去殼膜留下金屬鑄件。 金屬材質於茶藝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52689
Id: 752689
Title: 鰲西拾肆創生小基地
Description: 下寮社區是位於梧棲區近臺中港的村落,回顧梧棲「下寮」移民初至此,從事漁撈工作、討海為生,在砂丘上曬漁網,並搭蓋簡易寮屋,日久形成聚落,故人們以「魚寮」稱之。尤其1976年新高港(現今臺中港)開港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29
Id: 594129
Title: 馬祖新村建設早期韓老太爺留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建設早期,49號住戶韓老太爺在自家門口圍牆邊的留影照片,由前國軍少將韓麟將軍所提供。韓老太爺晚年隨著兒子韓麟將軍搬遷來臺,是當時榮眷中少數的年長者,身體健康且高壽,能與退休後的兒子

MOC_Id: Culture_People627037
Id: 627037
Title: 詹潘月嬌訪談-乩童
Description: 詹潘月嬌女士,1931年生(民國20年次),臺東縣長濱鄉忠勇村馬卡道族。 詹潘月嬌女士說小時候她唸過三年日本書,後來遇到戰爭就沒有再上學。至於為什會當童乩呢? 童乩阿嬤說她當乩童時,年紀已經56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3
Id: 296373
Title: 倒牆無倒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倒牆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73
Id: 559973
Title: 韓麟將軍軍服綬帶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韓麟將軍軍服綬帶,係由黃色三股三進的金絲線編織而成,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授予金黃綬帶是國家對將領的最高規格禮,也象徵國家的託付和責任,交織的黃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69
Id: 18066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前「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及插畫家及生活雜貨專家-米力蒞臨展場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前「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照片中右起第三位)及插畫家及生活雜貨專家米力(照片中右起第二位)蒞臨展場,由策展單位東海醫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357
Id: 660357
Title: 大甲鎮志-文化篇
Description: 大甲鎮志為大甲區公所委託廖瑞銘擔任總編纂,期望將大甲鎮數百年來的發展,做有系統地整理與詮釋。文化篇則敘述了鄭氏時期至直轄時期,大甲地區的文學、出版、民俗技藝、戲劇音樂、藝術及文化活動等領域的發展。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40
Id: 605340
Title: 藍紗網鑲亮片花朵旗袍
Description: 小圓角立領,右衽肩開式襟型,脇邊開隱形拉鍊,長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腳踝,脇邊兩側開衩。無緄邊,大身與袖子內緄。襟上有暗釦,為「555」品牌。右脇邊採用「YKK」品牌拉鍊。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7894
Id: 237894
Title: 海風劇團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38年(1949)國軍戍守馬祖後,由於兩岸斷航,馬祖人不能再前往福州看戲,福州劇團也不能再來馬祖演出。因此40年代起,軍民各自組織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2
Id: 55995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照,居民在其中休憩,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為社區住民休憩及集會場所,自活動中心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24
Id: 659624
Title: 2016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第三名 李坤育-美豔台中 花藝非凡
Description: 本照片為李坤育參加2016花都藝術季攝影比賽的作品-美豔台中 花藝非凡,獲得第三名。 照片拍下了在臺中市進行的踩街遊行活動,舞者們穿著絢麗服飾盡情舞蹈的身影。以紅、黃暖色調為主的嘉年華服飾,與後方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815
Id: 659815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呂敏光 - 三牛圖、春泥、雲深不知處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呂敏光所創作的膠彩畫。 第一張作品名為「三牛圖」(膠彩三層厚宣紙,72.5cm x 91 cm,2011),台灣中部大肚山紅土高地,七、八十年前未經開發,水牛群等耕作山間田園,引人省思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43
Id: 221743
Title: 馬祖傳統月子餐─蒸糯米飯
Description: 老酒和紅糟是馬祖產婦做月子料理的必備元素,依據游桂香《傳統馬祖月子餐》一文,人們相信糯米以及糯米釀的酒和紅糟是最補的食物精華,糯米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一種穀物,所含熱量高,極適合產後虚弱的身子進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21
Id: 514521
Title: 部落的好鄰居─金岳長老教會
Description: 2011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南門、延平、黎明、孝廉;蘇澳鎮後湖;壯圍鄉過嶺;冬山鄉八寶、清溝、香和;南澳鄉金岳;員山鄉頭分以及羅東鎮南豪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金岳社區的日曆。本篇07月26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238201
Id: 238201
Title: 連江縣南竿鄉藝術文化宣傳隊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表演藝術歷年發展,民國50年代的馬祖各軍營陸續成立康樂隊,也倡導民眾加入演出,各鄉鄉公所亦成立非軍方的藝宣隊組織。 民國58年(1969)初春,南竿鄉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75
Id: 300475
Title: 水蛙土給岳父拜壽
Description: 何金龍作品《水蛙土給岳父拜壽》,取材自民間故事,此件為何金龍於1928年整修台南佳里金唐殿之剪黏作品,位於正殿背牆之水車堵。作品取自民間故事「水蛙記」,敘述賣水蛙維生的李阿土娶了張員外的小女兒為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39
Id: 285939
Title: 山中舞者
Description: 〈山中舞者〉宛如一名跳舞的女孩,高舉著她雙手不斷旋轉。琥柏色橫條是她美麗的飾帶,而她的裙擺如波浪般有節奏地優雅迅速擺動。白色的大理石,令人聯想起花蓮太魯閣族的白色苧麻,及鑲織祖靈的菱形紋飾傳統服飾,由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0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

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

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9

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6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1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3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5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