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新政區域表藝術與人文
「支那新政區域表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467615 , 欄位Id的內容是467615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支那新政區域表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支那新政區域表》,封面無題簽、內無版權頁,基本資料不詳,但據卷首〈緒言〉提及「本書記載事項至大正四年七月末日現在」,可知約出版於1915年。
本書既稱為「區域表」,即簡介各大區域,臚列下轄單位,偶附註解(舊名、改制的說明,行文為日文,但使用清代、民國紀年);劃分當時中國為京兆地方、直隸省、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省、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陝西省、甘肅省、新疆省、熱河特別區域、察哈爾特別區域、綏遠特別區域、川邊特別區域、內蒙古、外蒙古、西藏,共30區域。卷末附索引、〈支那地方行政略說〉以及參考書目。
本書是相當重要的民國初年史料,可看出彼時的行政狀態、各地局勢。京兆地方直轄20個縣;直隸省到新疆省,下設「道」,道再轄縣;熱河特別區有熱河道和2個「盟」(盟之下無縣),察哈爾特別區有1道7縣,1盟,1特別區,川邊特別區下直轄縣,內蒙古分為盟、地方、部落,下轄皆稱「旗」,外蒙古分為「部」、地方,下亦轄「旗」,西藏無分支。另一有趣之處是內蒙古、外蒙古、西藏,地名除標注片假名,還附有英文拼音,證明了這些地方的特異性,卷末〈略說〉亦將清代的內蒙、外蒙、新疆、青海、西藏歸類為「外藩」(其餘省份為「支那本部」),可看出民國初年邊緣各地區人民與「中華民族」的差異,及其不穩定性。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67615&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1E53EE98-55DE-4948-9B6D-75E7AB0AAAA5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2-09-30T12:47:3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615
Id
467615
Title
支那新政區域表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支那新政區域表》,封面無題簽、內無版權頁,基本資料不詳,但據卷首〈緒言〉提及「本書記載事項至大正四年七月末日現在」,可知約出版於1915年。 本書既稱為「區域表」,即簡介各大區域,臚列下轄單位,偶附註解(舊名、改制的說明,行文為日文,但使用清代、民國紀年);劃分當時中國為京兆地方、直隸省、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省、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陝西省、甘肅省、新疆省、熱河特別區域、察哈爾特別區域、綏遠特別區域、川邊特別區域、內蒙古、外蒙古、西藏,共30區域。卷末附索引、〈支那地方行政略說〉以及參考書目。 本書是相當重要的民國初年史料,可看出彼時的行政狀態、各地局勢。京兆地方直轄20個縣;直隸省到新疆省,下設「道」,道再轄縣;熱河特別區有熱河道和2個「盟」(盟之下無縣),察哈爾特別區有1道7縣,1盟,1特別區,川邊特別區下直轄縣,內蒙古分為盟、地方、部落,下轄皆稱「旗」,外蒙古分為「部」、地方,下亦轄「旗」,西藏無分支。另一有趣之處是內蒙古、外蒙古、西藏,地名除標注片假名,還附有英文拼音,證明了這些地方的特異性,卷末〈略說〉亦將清代的內蒙、外蒙、新疆、青海、西藏歸類為「外藩」(其餘省份為「支那本部」),可看出民國初年邊緣各地區人民與「中華民族」的差異,及其不穩定性。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
1_PDM_
-
2_PDM_
-
3_PDM_
-
4_PDM_
-
5_PDM_
-
6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2-09-30T12:47:33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支那新政區域表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跪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82
Id:
285982
Title:
跪乳
Description:
中國有一句「羊有跪膝求乳知孝順」的諺語,是指小羔羊以前腿雙跪的姿態喝奶,彰顯一種感恩的舉動。而羊在中國被視為吉祥動物,代表仁慈與善良。此件寫實雕刻具有臺灣特殊時代象徵,在動員勘亂戒嚴時期,以彰顯中國傳
風(春之女)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1
Id:
595691
Title:
風(春之女)
Description:
作者楊正端擅長以女性為題材。〈春之女〉為風系列其中一件作品,命題為風的作品,風它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是卻能夠感受到它輕輕拂掠而過的存在。如果說法國印象派使用畫筆顏料捕捉畫面的瞬間,那麼雕刻家便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806
Id:
514806
Title:
臺東師管區步兵第一團第五期補充兵受訓留念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臺東師管區步兵第一團第五期補充兵受訓留念之照片,拍攝年代可能介於1951年至1958年(民國40年至47年)間。雖說照片資訊寫著臺東師管區,但是其拍照地點卻非在臺東,而是在花蓮地區的玉里境
陳忠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395
Id:
286395
Title:
陳忠仁
Description:
陳忠仁生於1967年(新竹縣關西鎮),1985到1989於北投政戰學校藝術系學畫,1989年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後於陸軍部隊服務。1997年退伍後即成立「沐風畫室」,開始繪畫創作、教授書法、繪畫,同時並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05
Id:
594405
Title:
歡迎戰鬥英雄周彩華同志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戰鬥英雄周彩華的照片,係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同時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其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周彩華女士為當時少數的女性軍人。
馬祖新村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512
Id:
282512
Title:
龜山島童玩:七十二角風箏
Description:
過往宜蘭龜山島上流傳一句俚語,「九月九風吹半天吼」。 每年宜蘭進入秋季,東北季風漸強,就是島上準備放風箏的季節,當農曆九月九號時,在龜山島上風力更盛。長輩憶起在島上的生活,大人總是為生計忙碌,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127
Id:
289127
Title:
金棗戲台(選自《第三屆蘭陽文學獎 傳承與創新》)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傳承與創新︰第三屆蘭陽文學獎作品集》,為散文組第三名。 一個愛看戲的小孩,從小霸占著戲臺下第一排的位置,卻屢次被父親從戲臺下拖回家裡,少不了一頓皮肉痛。說也奇怪,對於父親粗暴的反對,怎樣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22
Id:
59422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中的大家長合影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中的大家長合影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照片中的左右兩人分別為徐培清將軍與韓麟將軍,兩人皆是國軍陸軍少將,在馬祖新村當中軍階最高,
MOC_Id:
Culture_Object630075
Id:
630075
Title:
蘭大弼獲頒民國六十八年好人好事代表
Description:
自從蘭大弼醫生偕同妻子高仁愛醫生於1952年返抵彰化,投入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工作後,即全力改善彰基的各項服務能量,改建大樓、培育新進的本土醫療人力、引進新的醫療技術、向國際勸募醫療物資與藥品等,而且
木雕刻板(人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香祖筆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805
Id:
472805
Title:
香祖筆記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香祖筆記》卷一至卷三,王士禎著,1911年(宣統3年),掃葉山房石印,線裝,四眼裝訂。書皮黃棕色,整體保存良好,無破損或斑汙。書名籤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83
Id:
600983
Title:
廳下蕃產品近期也價格上揚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0日的報導,根據此影像中的記述內容可得知,花蓮港廳下山地高砂族透過蕃產品交易所於1940年(昭和15年)的交易狀態。花蓮港廳下主要的蕃產品包含有下馱
MOC_Id:
Culture_Object572035
Id:
572035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311-323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三百十一至三百二十三。為收錄最多卷的一冊。本冊封面破損較為書底嚴重,內頁保存良好。內容收錄為四川省後半。
卷三百十一為
徐瑞璞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04
Id:
286504
Title:
徐瑞璞
Description:
神棍心靈占卜工作坊占卜師、Feeling網路電台「塔羅心世界」節目主持人,於社區大學、救國團教授塔羅牌課程多年,並獲社區大學頒發優良教師獎。擁有花蓮縣塔羅牌藝術街頭藝人證照,在教學之餘,於松園別館(松
MOC_Id:
Culture_Object512721
Id:
512721
Title: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
Description:
《利澤永安》社區報第三期的內容,除轉載「強仔工作室」所繪製的「利澤簡社區地圖」外,主要是報導在利澤簡「忠義堂」(大眾爺廟)前販賣米粉羹與一串心的林阿騫、林寶蓮夫婦的故事。利澤簡老街的阿公們平日早上
高青邱詩醇(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2985
Id:
472985
Title:
高青邱詩醇(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高青邱詩醇》是明代高啟的詩集。線裝本,以堅角四目式(六孔)裝訂。本書共分四冊,本冊為第一冊。該書封面有磨損,亦有蟲蛀的情形,書籤標明「
食譜─百菓飯(八寶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912
Id:
234912
Title:
食譜─百菓飯(八寶飯)
Description:
「百菓飯」即國語所說的八寶飯,一般是以糯米及八種或更多主要用料組合而成,取其吉利名為八寶飯。馬祖人常用糯米,一則用於釀酒,另外就將釀酒剩下的糯米做成各種小吃。其中八寶飯是用料較為講究,通常在春節、
MOC_Id:
Culture_Object242530
Id:
242530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的東廂房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南竿鄉的金板境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相傳與津沙、馬港、東引四座天后宮均為清嘉慶年間蔡牽(西元1761-1809年)為求神明庇佑所建或修建。金板境天后宮至今保留閩東建築的封火山牆、穿斗式構架
MOC_Id:
Culture_Object476986
Id:
476986
Title:
沈美娥結婚儀式照
Description:
照片共兩張,為照片提供者沈美娥女士與其丈夫張丙坤先生結婚儀式照片。沈美娥女士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
拍攝時間為1966年(民國55年),拍攝者為當地相館攝影師,拍攝地點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91
Id:
594491
Title:
馬祖新村-韓麟將軍家的大院子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居民韓麟將軍家的大院子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在馬祖新村,幾乎每戶都有院子,坪數隨著軍階劃分,每家的院子各有特色,通常種植各種果
古早農具收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213
Id:
514213
Title:
古早農具收藏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9月18日的主題是
陶潛讀山海經詩其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161
Id:
267161
Title:
陶潛讀山海經詩其六
Description:
〈陶潛讀山海經詩其六〉為書法家鄭禮勳(1969-)作品,釋文:「逍遙蕪界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萬尋,森散復暘谷。靈人侍丹池,朝朝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見燭。」邊款一:「《山海經》〈東山經〉云:
丸山龍舟彩繪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3188
Id:
603188
Title:
丸山龍舟彩繪牆
Description:
冬山鄉丸山社區早年有10座鑄鐵廠,供應南方澳造船零件所需,由於鑄鐵工人從事重體力工作,養成的身形體魄很適合進行划船運動,居民20多年前成立龍舟隊,一路進軍鄉運、縣運和全國大賽,甚至曾遠赴美國波
MOC_Id:
Culture_Event177201
Id:
17720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的展區DM
Description:
照片為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覽茶3.1415的展區DM。今年文博會工藝館以茶文化特色為主軸,文化進行式以茶與茶藝演變為時間軸,以路徑論述
MOC_Id:
Culture_Object242531
Id:
242531
Title:
南竿金板境天后宮的西廂房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南竿鄉的金板境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相傳與津沙、馬港、東引四座天后宮均為清嘉慶年間蔡牽(西元1761-1809年)為求神明庇佑所建或修建。
金板境天后宮至今保留閩東建築的封火山牆、穿斗式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73
Id:
180773
Title:
2019年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前探訪貴德街早期的怡和大樓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展前,為「境」區大稻埕地圖區資料收集,探訪貴德街原「怡和洋行」舊址改建之「怡和大樓」。
怡和洋行為前清時期台北非常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52
Id:
660052
Title:
5.E世代的鼻環H30 CM 麥飯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467484
Id:
467484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二十八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第328號,隨鷗吟社於1932年(昭和7年)2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長谷川一郎等人的四幅書畫作品,詩作分為五古、七古、五言
卓文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56
Id:
283556
Title:
卓文章
Description:
卓文章生於花蓮,自幼便對於雕刻不陌生,母親當時於鄰近的「雲崗石藝工廠」從事打磨藝品工作,影響其中學畢業後也進入工廠學習藝品雕刻。服完兵役後,在林忠石所主持的「六同石雕工作室」繼續石雕工作,也製作寺廟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49
Id:
301349
Title:
共鳴的回憶:郭子究合唱曲集
Description:
內容由郭子究作曲,陳黎編選。這本歌曲集為財團法人花蓮縣郭子究文化藝術基金會義賣品,收錄作品的創作年代順序則選輯郭子究24歲至77歲合唱作品,共24首。而附錄所收錄的「海岸教室」,則是由陳黎作詞,林道生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典藏目錄-礦石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36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6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9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