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忠義民廟慶讚中元民俗與宗教
「褒忠義民廟慶讚中元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Invisible562138 , 欄位Id的內容是56213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褒忠義民廟慶讚中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定居在高雄火車站前的林讓才先生,於民國35年(1946)自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褒忠義民廟求取義民爺之香旗至家中供奉,因高雄快速發展,中北部遷入之客家鄉親日漸增多,又逢舊址受都市計畫影響開闢為道路,經吳辛喜、陳庚仁、張安清等人倡議於民國37年發起建廟,並命名為「褒忠亭」。
後因香火日漸興盛,考量客家鄉親在高雄居住發展的近便性,於現址募建新廟。新的「褒忠亭」在民國62年動工,工程歷經四年,民國66年竣工,施工期間在民國63年12月10日,更名為「高雄褒忠義民廟」。
高雄褒忠義民廟除奉祀義民爺外,還奉祀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文昌梓潼帝君、中路財福趙元帥,每年重要例事為農曆7月20日之義民節慶讚中元肥豬、羊角比賽,農曆11月9日則回到新竹枋寮義民廟進香,農曆11月12日義民爺宮千秋日當天則舉辦閹雞比賽。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62138&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invisible/A50CED0C-82AF-4C3D-BE94-9738F724156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17T17:56:3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2138
Id
562138
Title
褒忠義民廟慶讚中元
Description
定居在高雄火車站前的林讓才先生,於民國35年(1946)自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褒忠義民廟求取義民爺之香旗至家中供奉,因高雄快速發展,中北部遷入之客家鄉親日漸增多,又逢舊址受都市計畫影響開闢為道路,經吳辛喜、陳庚仁、張安清等人倡議於民國37年發起建廟,並命名為「褒忠亭」。 後因香火日漸興盛,考量客家鄉親在高雄居住發展的近便性,於現址募建新廟。新的「褒忠亭」在民國62年動工,工程歷經四年,民國66年竣工,施工期間在民國63年12月10日,更名為「高雄褒忠義民廟」。 高雄褒忠義民廟除奉祀義民爺外,還奉祀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文昌梓潼帝君、中路財福趙元帥,每年重要例事為農曆7月20日之義民節慶讚中元肥豬、羊角比賽,農曆11月9日則回到新竹枋寮義民廟進香,農曆11月12日義民爺宮千秋日當天則舉辦閹雞比賽。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
2_CC BY_
-
3_CC BY_
-
4_CC BY_
-
5_CC BY_
-
6_CC BY_
-
7_CC BY_
-
8_CC BY_
-
9_CC BY_
-
10_CC BY_
-
11_CC BY_
-
12_CC BY_
-
13_CC BY_
-
14_CC BY_
-
15_CC BY_
-
16_CC BY_
-
17_CC BY_
-
18_CC BY_
-
19_CC BY_
-
20_CC BY_
-
21_CC BY_
-
22_CC BY_
-
23_CC BY_
-
24_CC BY_
-
25_CC BY_
-
26_CC BY_
-
27_CC BY_
-
28_CC BY_
-
29_CC BY_
-
30_CC BY_
-
31_CC BY_
-
32_CC BY_
-
33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17T17:56:31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褒忠義民廟慶讚中元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48
Id:
290848
Title:
頭城城隍廟大神尪-左班爺
Description:
左班(排)爺,為城隍爺部將。班爺,或稱「排爺」,一般左右成對,立於城隍爺座前;亦有分「董排爺」與「李排爺」者。頭城城隍廟左班爺大神尪,為真人等身之小型大神尪,頭帶桶帽,身著藍色長衫,手持「水火棍」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371
Id:
283371
Title:
有獨角仙的牡丹花
Description:
有獨角仙的牡丹花,作者黃德河,材質為蓪草,長:13公分,寬:13公分,高:24公分,含花器高55公分,2012年作品,目前存放在花玉號本舖,地址為宜蘭市城隍街13號。 蓪草,其莖幹裡可以通脫出蓪草
MOC_Id:
Culture_Place155886
Id:
155886
Title:
馬祖南竿林義和衣冠塚
Description:
生於1903年的林義和是南竿鄉四維村的傳奇人物,以漁業、海上貿易維生,但在1942年遭害落海,後代為了紀念先祖,特別在臨近四維村的小澳口山上安葬其生前衣物,為衣冠塚。
根據《馬祖兵事》記載,林義
芹壁聚落的風水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42443
Id:
242443
Title:
芹壁聚落的風水
Description:
本文由連江縣政府委託案件《連江縣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為撰寫依據,此調查報告完成於民國108年(2019)4月,果相建築事務所為研究單位。內容記錄為芹壁天后宮歷史背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489
Id:
604489
Title:
羅東震安宮「地平天甯」匾
Description:
羅東震安宮「地平天甯」匾懸掛於後殿二樓三官大帝神龕上方,為木作橫長形有邊框陽刻金字匾額。匾面略呈墨綠色,並施以鏍鈿。木匾邊框雕以花卉捲草紋並間以「壽」字圖案,下有西洋天使坐斗。上方邊框再附以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392
Id:
486392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十一方
Description:
病從口入。悔之已遲。
降伏心火。乃遇良醫。
山渣二錢、花粉二錢、枳壳錢半、谷牙二錢、腹皮三錢、草節錢半。水煎服。
此籤文一方面是提供了,當吃壞肚子的時候可以服用的藥方:山渣(仙楂)、谷牙(穀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701
Id:
487701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四十二首
Description:
川連、大黃、胆草、柳枝癀、舊鐵釘。重輕視人勇弱用水不拘煎服。
川連(及黃連),清新火。大黃,通便瀉下、活血袪瘀。胆草(龍膽草),清熱瀉火藥物,擅長於瀉肝火。柳枝癀有清熱化濕,解毒散瘀,消腫止瀉,
MOC_Id:
Culture_Place154719
Id:
154719
Title:
北竿塘岐境廣玄宮
Description:
位於連江縣北竿鄉塘岐村273-4號的廣玄宮,主祀北極玄天上帝,乃是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廣玄宮在全國的第六間分宮。1997年農曆四月三日,臺北三菱旅行社的周副總經理陪同板橋廣玄宮七位師父為普渡法事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50
Id:
486450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六十六方
Description:
痰火內鬱。飲食為災。
蔬菜淡味。口勿亂開。
川貝母、昆布、海藻、牛旁子、海帶以上各三錢、竹黃錢半。水煎服。
身體機能的通順,有賴氣血順利運行,若氣血運行受阻則會停滯,而形成「痰火」,如果此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0225
Id:
280225
Title:
番人信巫不信醫,以致臺灣巫醫氾濫,愚昧者受騙 噶瑪蘭廳志卷三(中)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昧者不察,值陰陽偶戾、寒暑違和,不推其致病之由,輒以為群魔所祟.雖有和、緩,不取驗於參苓.乃召巫師立為收魂袪鬼之計,遂使病者偃臥在床,聽其日就沈錮;一家男婦,徒營營於飯巫化楮渺茫無益之為.而巫師遂
聖帝廟女科第100首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265
Id:
487265
Title:
聖帝廟女科第100首
Description:
健脾進食以扶虛,養血調經病自除。補土生金姿腎水,扶元種子樂安舒。
白朮二錢、炙芪一錢、茯苓一錢、吧參一錢、遠志一錢、木香七分、棗仁七分、當歸錢半、淮山二錢、菖蓉一錢、山茱一錢、炙草一錢。爐丹一包
慈生宮男科第五十七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765
Id:
486765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五十七方
Description:
頑痰困裏。內外相攻。
先服後洗。痛楚能通。
金蒙石二錢、川貝母二錢、法夏錢半、津梗錢半、雲苓皮三錢、川加皮二錢、酒芍二錢、蘇梗錢半、山渣肉二錢。煎服後洗。
金蒙石,可以處理頑固而陳久的痰症。
MOC_Id:
Culture_Object195291
Id:
195291
Title:
新娘出嫁傳統習俗照
Description:
新娘出嫁傳統習俗照。照片拍攝日期為1991年,照片上印有拍攝日期民國80年12月15日,照片提供者為偕來春女士,為照片中央正在餵食新娘的女性,碗裡盛裝的是川燙過的嘴邊肉,左側穿戴婚紗的新娘是偕來春
慈生宮婦科第八十五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85
Id:
486685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八十五方
Description:
病多反覆。未遇良醫。
改惡從善。乃有生機。
疾病反反覆覆都不會好,因為沒有遇到良醫;只要洗心革面,改惡向善,病情還是會有轉機的。
本首「婦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
仿古燈籠花器-9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489
Id:
283489
Title:
仿古燈籠花器-9
Description:
林朝欽藝師「仿古燈籠花器-9」一座,直徑:20公分,高度:34公分;以環保手工紙、木屑、寶特瓶為材質,於2012年製作,目前存放於宜蘭市中山路二段426號,宜蘭人故事館一樓展場內。 林朝欽為宜蘭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631
Id:
309631
Title:
桶盤福海宮之香火起源與建廟修建
Description:
此文出自於 林文鎮等人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第十六輯 馬公虎井里、桶盤里》(馬公:澎縣馬公市公所,2007),頁42。根據書中所載,桶盤里福海宮為風櫃溫王殿之分靈廟,顏姓鄉民在光緒年間自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79
Id:
598579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肆拾伍首
Description:
黃柏一錢、桑白皮一錢半、黃芩一錢、百合一錢、陳皮一錢、枸杞根一錢、薄荷七分、白菊一錢。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45首藥籤。桑白皮,可以瀉肺部的熱邪,還能利尿來消除水腫。黃芩擅長清除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76
Id:
487676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十七首
Description:
白朮、白菊、淮山各一錢、甘菊五分、柴胡四分。水一碗煎五分。
白朮,補氣藥物,治氣虛病人,另外可以增強脾胃功能。白菊、甘菊(菊花的一種品種),疏散風熱的藥物,熱性感冒常用,還可以清肝火,使眼睛因肝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11
Id:
487311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二十五首
Description:
白朮一錢、赤苓一錢、淮山一錢、白菊花四分。水一碗煎四分,小兒各半。
白朮,補氣藥物,治氣虛病人,另外可以保護脾胃功能。赤茯苓,利濕祛熱,針對泌尿系統發炎,身體下部濕熱,小便出血或灼熱等症狀有治療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20
Id:
487320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三十四首
Description:
虎碧五分、金泊一張、硃砂四分、中白九分、川貝四分、老梅一分。共為末沖滾水服。
虎碧(應為琥珀),是楓樹、松樹的樹脂埋藏地下經年久轉化而成的化石樣物質,可以寧心安神。金泊,即金箔,為黃金極碎薄片,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586
Id:
562586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十八號
Description:
汗後煩渴,病在上焦。欲飲冷水,胃火未消。
澤瀉一錢、豬苓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桂枝一錢。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服二帖。
本方即仲景《傷寒雜病論》的五苓散,用於感冒頭痛發熱,想喝水但喝了
踏涼傘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567358
Id:
567358
Title:
踏涼傘
Description:
涼傘,古時稱為「華蓋」,係古代君王出行時要為其遮陽用,係儀仗的一種禮器,用以象徵地位。涼傘形狀呈圓形,在臺灣廟會中,涼傘主要在神轎的前方,除做為替神轎開路的前鋒,亦有替神明遮擋穢物的用意,通常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149
Id:
304149
Title:
《硓古石》季刊第40期〈波瀾起伏的昭和史—懷念的澎湖島(上)〉
Description:
本文原著為西川伍先生(1934-2005),黃有興中讀,自40期起分上、中、下3期連載。本期為上期。
西川伍先生生於澎湖,在澎湖讀小學,戰爭結束後返國。本文全篇以日記方式敘述其出生、幼年、就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232461
Id:
232461
Title:
匾額(9)威武陳將軍─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南竿金板境天后宮內的重要文物,書寫「威武陳將軍」之直式匾額,以黑色木頭為底,並沒有加以修飾較為樸素,因年久失修而有些需斑駁脫落,匾額上之字皆為金色,用來歌頌恩德。現保存於金板境天后宮之西廂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135055
Id:
135055
Title: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Description:
創建於1767年(清乾隆32年)的清水祖師廟,奉祀主神「清 水祖師公」陳昭應,是三峽的信仰中心,臺灣最古老的祖師廟; 歷經三次重建,擁有五門三殿格局,以木為頂、石為基礎的 建築,全以精巧的卡榫結構處理
石聖爺廟「掛貫」習俗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Event284403
Id:
284403
Title:
石聖爺廟「掛貫」習俗
Description:
冬山鄉八寶社區的丸山小丘東南山腳下,有八寶村公埔城聚落。其中有石聖爺廟,原來是一巨石,據傳自山上滾下來,因甚靈驗,村民遂建廟祭之。相傳二百餘年前,先民至此墾拓,因原住民時常出草殺人,石頭公顯靈將原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74
Id:
564974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五一首
Description:
京芥、枝子各八分、朴消三分、薄荷二分、灯心十條、大力、防風各五分、連召、大黃、甘草各六分、黃岑七分。水八分煎四分。
京芥(荊芥),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用來袪除風邪,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尤其適合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87
Id:
487987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八十七首
Description:
甘菊、甘杞各一錢、蒙花、故紙、連子、茯盆子、菟絲子各一錢半、北五味五分。一兩分三次並可長服淡鹽湯送下。
菟絲子補腎壯陽,配上茯盆子(即覆盆子)收斂澀精;甘杞(即枸杞)滋腎陰,蒙花(即密蒙花)是眼
清道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1695
Id:
151695
Title:
清道
Description:
「清潔衢道」儀式是指在擺暝迎神遶境前,由隊伍先走過一次遶境路線,一方面確認路線,一方面除煞清穢。(若是晚上遶境,則在同一天上午進行清潔衢道。)以東莒福德宮為例,清潔衢道的隊伍最前端花燈引導車(小貨
慈生宮外科第六十五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49
Id:
486449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六十五方
Description:
久病成虛怯。外毒仍未清。
培元與散毒。病卻一身輕。
白朮、銀花、雪苓、浙貝各三錢、花粉二錢、甘草錢半、北蓍錢半。水煎服。
久病之後,身體的正氣損傷,殘餘的毒邪已無法清除,需要同時培補元氣與清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藝術圖像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0: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4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戲劇
每周更新,25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9:13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5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8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50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9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