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基隆燈塔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基隆燈塔

基隆燈塔」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基隆燈塔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23000001/f3c732bec39a62424b14ce625033be89fd538550.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明治32年(1899年)4月起工,為日籍技師大澤正業所建造,明治33年(1900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 初建的燈塔一層四周為截去東、北兩直角的六邊形平面,做為發電機室及燈器倉庫之用,國民政府接收後,一度曾為海軍暫用,做為瞭望室。民國52年(1963年),因房舍老舊、屋頂損壞等原因,陸續規劃將舊有日式房舍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呈現出目前所見的整體圓錐形塔身。辦公、機房、宿舍、廚房及值班室均改為二樓。備勤室屋頂沿襲 50 年代結構作法,將屋頂板結構與柱樑牆身分離,具有避震功能。一旦屋面損壞,可以獨立敲除、重灌或翻修作業。地下貯水池增為兩口,一個做為供飲用之自來水水池,另一個做為雨水儲水以供清洗牆面之用。園外倉庫及廁所一併加以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配置。目前一層平面的室外地坪,仍留有部分紅磚犬走邊緣、水泥地面及排水溝遺跡。 早期塔燈採用第五等不動白光,為煤油燈外附折射透鏡燈器。大正2年(1913年),改用高壓乙炔瓦斯燈,昭和7年(1932年)改裝為交流電燈,民國45年(1956年)換裝現用之白紅連閃光燈,民國58年(1969年)改用四等電燈,民國78年(1989年),紅光變更為白光。 民國110年(2021年)2月20日公告指定「基隆燈塔」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光華路5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74759701191846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5531839841234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21-02-20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基隆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210223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21-02-20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基隆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210223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63

name

基隆燈塔

representImage

intro

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明治32年(1899年)4月起工,為日籍技師大澤正業所建造,明治33年(1900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 初建的燈塔一層四周為截去東、北兩直角的六邊形平面,做為發電機室及燈器倉庫之用,國民政府接收後,一度曾為海軍暫用,做為瞭望室。民國52年(1963年),因房舍老舊、屋頂損壞等原因,陸續規劃將舊有日式房舍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呈現出目前所見的整體圓錐形塔身。辦公、機房、宿舍、廚房及值班室均改為二樓。備勤室屋頂沿襲 50 年代結構作法,將屋頂板結構與柱樑牆身分離,具有避震功能。一旦屋面損壞,可以獨立敲除、重灌或翻修作業。地下貯水池增為兩口,一個做為供飲用之自來水水池,另一個做為雨水儲水以供清洗牆面之用。園外倉庫及廁所一併加以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配置。目前一層平面的室外地坪,仍留有部分紅磚犬走邊緣、水泥地面及排水溝遺跡。 早期塔燈採用第五等不動白光,為煤油燈外附折射透鏡燈器。大正2年(1913年),改用高壓乙炔瓦斯燈,昭和7年(1932年)改裝為交流電燈,民國45年(1956年)換裝現用之白紅連閃光燈,民國58年(1969年)改用四等電燈,民國78年(1989年),紅光變更為白光。 民國110年(2021年)2月20日公告指定「基隆燈塔」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光華路51號

longitude

121.74759701191846

latitude

25.15531839841234

registerDateValue

2021-02-20

headCityName

基隆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21-02-20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基隆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210223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363

「基隆燈塔」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彰化市農業倉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123000001/8f7e34
intro: 臺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除了砂糖是臺灣總督府的主要經濟政策外,對於如何將臺灣本土所盛產的米(俗稱在來米)轉換成增加總督府財政收益的農產品也極為重視。    然而臺灣的「在來米」不具黏稠性,不合日本人的
type: 1.1

name: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704000001/604ccb
intro: 士林國小前身為芝山岩學堂,初設於芝山岩開漳聖王廟內,為日據之初(1895年)全臺最早設立的學校,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與「八芝蘭公學校」。1904年新校舍落成後,八芝蘭公學校遷至現址。本建築
type: 1.1

name: 北港自來水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22000001/2baeb5
intro: 一、創辦於昭和4年的北港第一淨水廠,也就是俗稱的「水道頭」,至今有八十幾年的歷史。水廠基地面積1.28公頃,水塔高二十多公尺,蓄水量440公噸,供水人口達九千六百四十六戶。當年興建費用為廿四萬日圓,從
type: 1.1

name: 芝山岩隘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2/e7893d
intro: 芝山岩隘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至誠路一段326巷26號(惠濟宮)的西側,約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 在傳統聚落中,為了防備民變或械鬥的侵擾,防禦土匪或盜賊的劫掠,常在村落或市街的險要處,設置如
type: 1.1

name: 潭子農會穀倉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317000001/4c9aa7
intro: 本建物為「潭子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即潭子農會之前身),於日治昭和11年(1936)配合臺灣總督府政策,以掌控島內米穀之流通與輸出,所興建之「潭子信販購利組合農倉」;為日治時期戰時(1937-194
type: 1.1

name: 空軍總司令部(原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910000001/984607
intro: 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成立於昭和14年(1939),1940年「二號館(原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建設完成。1945年以後,由臺灣省政府接收,稱為「工業試驗所大安所」。1949年,在國防優先的考量下,將
type: 1.1

name: 龍肚鍾富郎派下夥房、伯公及菸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202000001/ebd1ec
intro: 鍾富郎派下夥房是由鍾富郎、鍾月清兩兄弟建基。早年二兄弟一貧如洗來到龍肚大崎下拓墾,當時大崎下仍為荖濃溪旁氾濫的不毛之地,兩兄弟胼手胝足,才有完善的農田,進而自建夥房。 鍾家夥房於大正元年(1912)
type: 1.1

name: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115000002/95b083
intro: 日治時期為臺灣軍司令官之官邸,採和洋混風建築樣式,風格特殊。民國三十六年七月代理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孫立人將軍抵臺視察並決定於臺灣鳳山設立訓練基地,此後本棟建築物成為孫將軍官邸,自民國三十九年至
type: 1.1

name: 獻馘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312000001/5274c9
intro: 重要開發事件名稱及年代:明治44年(1911)1-5月建築此碑於宜蘭公園。 重要事件人物名稱及地位:宜蘭仕紳波江野吉太郎等。 歷史沿革:早期宜蘭山區之泰雅族原住民勇猛慓悍,並有出草獵人頭之習。日治時期
type: 1.1

name: 五妃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10/923712
intro: 五妃廟原為五妃墓,位於臺南市中區五妃里五妃廟原稱「五烈墓」創建於明永曆37年(西元1683年),靖海侯施琅征臺,鄭軍失利,鄭克塽乞降。堅貞愛國的寧靖王以為義不可辱,決定殉死,並將心意告知五妃,希望她們
type: 1.1

name: 青岐蘭亭別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3/fc72aa
intro: 烈嶼蘭亭別墅為籌建人何寶旅居新加坡經商,有所成就後,返回金門所建,洋樓約完成於1936年。此段洋樓的興建歷程見證1920 年至1930 年,在金門僑匯興盛時期,出洋成功致富的何寶透過建築實踐,展現出來
type: 1.1

name: 中和區「圓通禪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109000001/d2d767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楊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07/b018c7
intro: 楊氏節孝坊位於現在新竹市石坊街四號,創建於道光四年(1824年),是為旌表竹塹林熾妻楊氏居娘的節孝事蹟而立的牌坊。據清朝欽定大清會典風教旌表例所記,建坊旌表的條件有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節孝、累世同居、
type: 1.1

name: 第一賓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10000001/135be0
intro: 第一賓館為日據時期日軍所建。民國38年5月17日先總統蔣公首次下榻於此。爾後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先總統蔣公及蔣總統經國先生、李總統登輝先生抵澎巡視時,都曾多次下榻此處。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時,先總統
type: 1.1

name: 許聰敏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318000002/be1b32
intro: 許聰敏為花蓮地區近代聞人,經歷日治及戰後兩個時期,為當時實業界及佛教界關鍵人物,影響本地商業及佛教發展甚大,具高度歷史價值。該建物位於街角,兩棟建築沿街立面,立面語彙豐富又簡潔,室內柱頭具藻飾,為近代
type: 1.1

name: 虎尾糖廠鐵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717000001/47e8ec
intro: 虎尾糖廠於西元1906年(明治39年)創立,當時虎尾鐵橋已經規劃興建,西元1910年(明治43年)虎尾貨物掛(所)通車,已有縱貫火車通車紀錄,並兼辦客運業務。 虎尾鐵橋由英國WestWood公司設計
type: 1.1

name: 原臺北信用組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504000003/580b6c
intro: 1、建物建於1927年,原為日治時期台北城內日人中小企業組織「臺北信用組合」之建築,光復後改為臺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目前為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城內分行,本建物見證臺北金融業發展史。 2、建物位於日治時期榮町
type: 1.1

name: 中山公園湖心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417000001/668326
intro:   臺中公園日月湖原係自然水塘,經人工整修後,水池約有四千一百坪,湖心亭(池亭)係日明治41年(西元1908年)十月為慶祝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典禮所建,來臺主持通車式的日本閑院宮載仁親王曾於此亭休憩、觀看
type: 1.1

name: 山腳蔡氏濟陽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29000001/9f28bc
intro: 「山腳蔡氏濟陽堂」位於苑裡鎮山腳里,為山腳蔡氏族人祖厝,濟陽堂為蔡姓堂號。「山腳蔡氏濟陽堂」大約興建於清嘉慶末年,至今已有180餘年的歷史。 相傳山腳蔡氏先祖,於乾隆初年自福建渡海來臺,先在臺中豐原經
type: 1.1

name: 芬園寶藏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8/a1d4d8
intro:   寶藏寺位在芬園鄉社口南端的進芬村,寶藏寺昔日與鹿港龍山寺、花壇虎山巖、社頭清水巖、南投碧山巖,並稱為台灣中部「二寺三巖」,寺中正殿目前主祀觀音佛祖,後殿配祀天上聖母(媽祖)與玉皇上帝。   寶藏
type: 1.1

name: 利澤簡廣惠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320000001/67293f
intro: 現今文獻中關於廣惠宮最早的創建時間,建立在1871(清同治10)年,用地15.00坪,建坪10.80坪,其建築形式是瓦茸磚造。到了1884(光緒10)年,因廟破損不堪,而再度修繕。1951年前後,由林
type: 1.1

name: 嘉南大圳龜重溪渡槽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209000002/83a7cb
intro: 八田與一於官佃溪上游設置烏山頭蓄水池,並沿著丘陵地區設置給水幹線,南北串連至今日的臺南(南幹線、北幹線)、嘉義(北幹線)、雲林(濁幹線)一帶,利用支線將既有灌溉水圳、埤塘加以整合,將灌溉系統作用發揮至
type: 1.1

name: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805000001/ab148f
intro: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於昭和六年(1931)1月15日開始使用,地點位於現今板橋民族路現址,根據當地耆老表示,因此處位居板橋平原地區較為高起的山崙處,設立此放送所,對於播音的波傳送較為有利,台北放送局板
type: 1.1

name: 鹿港隘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714000004/86f236
intro: 鹿港後車巷位於五福大街(中山路)與瑤林街、埔頭街之間,在清代,此巷道是車輛進出的主要道路。昔日,後車巷地鋪設花崗石板,供車輛通行,貨物欲至五福大街,需由挑夫以人力將貨物運至大街,形成人車分道的街鎮規劃
type: 1.1

name: 永靖忠實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07000001/5214eb
intro: 根據《邱忠實第家藏族譜》及《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顯示,邱姓為乾隆年間渡臺,始祖為邱華循公,初居彰化縣深坑子塗庫,後移居至今田尾一帶,再移居永靖鄉苦苓腳拓墾。邱華循之孫邱萃英,為臺灣府學廩膳生,並勸降戴
type: 1.1

name: 文澳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90/777c2f
intro: 文澳是澎湖早期的聚落之一,舊名暗澳,曾是行政中心所在。康熙23(1684)年澎湖入清版圖後,循舊例設巡檢司於暗澳,經40餘年之久,至雍正5(1727)年撤巡檢司,隔年改設澎湖糧捕廳於舊署。文澳城隍廟是
type: 1.1

name: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325000006/1d57d1
intro: 市定古蹟「臺北監獄圍牆遺址」位於大安區金山南路電信局邊牆,初建於一九一0年代前後的日據時期,當時臺灣各地抗日義軍蜂起不斷,日本統治者乃在臺北與臺南首建規模龐大的監獄,臺北監獄即是臺灣近代獄政史的具體見
type: 1.1

name: 嘉義舊監獄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526000001/1d6ed4
intro: 「嘉義舊監獄」創建於日治時期大正8年(西元1919),於大正11年(1922年)完工啟用,最初稱為「臺南刑務所嘉義支所」,日治結束,國民政府遷台後改稱「臺灣嘉義監獄」。民國83年(1994年),因應法
type: 1.1

name: 吉利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07000001/b848cf
intro: 新竹北門鄭家可稱為竹塹第一世家。鄭氏原籍四川,明末清初因避動亂,由漳浦先遷金門再轉赴台灣謀生;中試後返回金門營建家廟光宗耀祖(1848);隨著鄭氏在台灣的發展,道光18年(1838)興建新竹進士第,並
type: 1.1

name: 曾振暘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4/8e8961
intro: 此墓於1952年(民國四十一年)底被臺南市文獻委員所發現,屬荷據時期流寓漢族留臺地之墓,墓主可能於荷治時期前就已經來臺開墾。 此墓曾於1953年(民國四十二年)加以修葺,1975年(民國六十四年)重修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99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