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上陸紀念碑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軍上陸紀念碑空間、地域與遷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5:39:45。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304708 , 欄位Id的內容是30470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日軍上陸紀念碑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軍上陸紀念碑,照片翻攝自《媽宮情懷》(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此碑位於湖西庄良文港裡正角。光緒20年(1894)甲午戰爭,我國戰敗,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3月23日雙方正在馬關議和時,日本聯合艦隊在伊東司令長官的率領下已悄悄地在掩護下抵達澎湖,並自龍門裡正角登陸佔領。此碑由谷口要港部司令官、竹下澎湖郡守、上瀧街長及其他人士共同出資及募捐建造,建造日期為大正13年(1924)3月23日。光復後,原碑已被政府拆除。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30470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8EF0A691-591A-4184-9098-5396479A41C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0-26T15:58:5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空間、地域與遷徙 。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708
Id
304708
Title
日軍上陸紀念碑
Description
本圖來自第十四期《硓古石》季刊〈澎湖事情〉之翻譯文,譯者為魏廷朝。圖為日軍上陸紀念碑,照片翻攝自《媽宮情懷》(澎湖縣政府文化局,1995),此碑位於湖西庄良文港裡正角。光緒20年(1894)甲午戰爭,我國戰敗,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3月23日雙方正在馬關議和時,日本聯合艦隊在伊東司令長官的率領下已悄悄地在掩護下抵達澎湖,並自龍門裡正角登陸佔領。此碑由谷口要港部司令官、竹下澎湖郡守、上瀧街長及其他人士共同出資及募捐建造,建造日期為大正13年(1924)3月23日。光復後,原碑已被政府拆除。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0-26T15:58:54
Keyword_Subject_1
空間、地域與遷徙
「日軍上陸紀念碑空間、地域與遷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399
Id:
325399
Title:
土葛駐在所
Description:
土葛駐在所三面是陡崖,臨越嶺道的西南邊有90公分厚的石牆,當年警察利用石板所圍成的花圃遺跡尙存,土葛駐在所於大正11年(1922)6月設立,1944年裁撤,從土葛駐在所向南約約20分即可抵土葛崩壁
MOC_Id:
Culture_Place333311
Id:
333311
Title:
「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保存的「源美茶葉公司」外銷包裝紙上之圖案與文字
Description:
照片為陳瑞豐先生主持的「源美茶葉公司」,保存在「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當年外銷包種茶用之四兩四方包的外包裝紙。照片中可見到禽鳥圖樣、源美及GB字樣。
通常茶葉以四方紙包裝,大多用於東南亞華人市
MOC_Id:
Culture_Place463827
Id:
463827
Title:
「有記名茶」二樓「清源堂」展演台上之橫褳
Description:
照片為「有記名茶」二樓「清源堂」南管戲曲展演台上之橫褳。橫褳正中上書「御前清客」,及其上的「有記樂府」兩排字,正中央為寶塔,寶塔上有寶珠,兩側為兩條龍,似為雙龍護塔與搶珠。
南管是一種絲竹合奏與
MOC_Id:
Culture_Place156016
Id:
156016
Title:
牛角村100號宅
Description:
依據《⾺祖南竿⽜⾓⼤澳老街⺠居保存及活化計畫成果報告書》,1930年代,⽜⾓村(現復興村)的漁業發達,澳⼝經常停泊⼆百多艘船隻,村內開設有雜貨店、酒莊、餐館、糕餅店、賭館、鴉片館、餛飩店、理髮店等
MOC_Id:
Culture_Object295839
Id:
295839
Title:
寶藏巖聚落(汀州路三段230巷59弄1號)
Description:
本市聚落「寶藏巖聚落」位於本市公館地區(汀州路三段230巷)臨新店溪、靠小觀音山麓,市定古蹟寶藏巖寺位於本聚落範圍內。該區1970年初發展為非正式住宅聚落,為光復後典型因住宅需求所自然發展出由退役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527
Id:
272527
Title:
2001新蘭陽計畫-第一階段期末報告-人口部門
Description:
本報告因應北宜高速公路所進行的調查研究與規劃,主要是對宜蘭縣內的人口進行全面的調查,整理出極需解決的問題,如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上升、老人相關議題需思考;女性就業問題較低;人口向心化已出現;社會階
MOC_Id:
Culture_Object590336
Id:
590336
Title:
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收錄於臺灣古寫真帖的老照片之一,因年代久遠,故較為模糊不易辨識,但右側有附上「南部九碗社經過的叢林」之說明,推測為1896-1897年(明治29至30年)與花蓮港守備隊及新城事件相關之影像
MOC_Id:
Culture_Place153297
Id:
153297
Title:
南竿44據點
Description:
南竿44據點位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43據點(大漢據點)上方,為班據點,含有衛兵哨、彈藥庫,機槍堡內含有簡陋的睡舖,可容納四人。200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6年度連江縣文化景觀普査計畫》調查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99
Id:
153599
Title:
東引蔣公銅像
Description:
東引蔣公銅像位於連江縣東引鄉中正路、南澳路、北澳路、燈塔路四岔圓環路口,是東引最大的交叉路口,俗稱東引精神堡壘。
蔣公銅上刻有「先總統 蔣公遺囑 自余束髮以來,即追隨 總理革命,無時不以 耶穌基
安通溫泉大旅社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520
Id:
618520
Title:
安通溫泉大旅社
Description:
安通溫泉大旅社內部仍維持著日式風格,木框格子拉門和榻榻米房間都保存相當良好。安通溫泉又稱玉里溫泉, 位於玉里鎮樂合里安通溪北岸,早年即以「安通濯暖」名列花蓮八景之一。1904年(明治37年),一位
四塊厝福德祠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6275
Id:
326275
Title:
四塊厝福德祠
Description:
四塊厝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依據明治34年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進行土地調查時,登載該廟地申告的《土地申告書》記載:「右之業元係王清潭承亡祖父之業,因道光年間建厝成庄,然王清潭承亡祖父之業,庄中眾人將
MOC_Id:
Culture_Event302572
Id:
302572
Title:
1965年基隆車站改建
Description:
「1965年基隆車站改建」,於1965年(民國54年)3月拆除原木造房屋,重建為西式鋼筋混凝土3層樓房。改建地點在仁愛區港西街5號,該項工程分3期進行。
基隆火車站,為臺灣鐵路縱貫
北竿后沃村防空洞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53517
Id:
153517
Title:
北竿后沃村防空洞
Description:
連江縣北竿后沃村防空洞屬於掩體設施,過去馬祖處於戰地前線,戰地政務時期由各村軍職副村長(指導員)督導管理,解嚴後由連江縣政府警察局造冊列管,2008年由中國科技大學主持之《97年度連江縣北竿、東引
934峰下的水源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81
Id:
325581
Title:
934峰下的水源
Description:
哈盆越嶺古道從福山出發,一路沿南勢溪右岸腰繞,渡過數條支流後,抵達哈盆溪與南勢溪匯流口,之後繼續沿南勢溪溪谷上溯,到達另一個雙溪匯流口時,爬上兩溪中間的稜線,抵達934峰東鞍,之後繼續爬升到新北市
MOC_Id:
Culture_Place325704
Id:
325704
Title:
六分所林務局工作站
Description:
關門古道自光緒十三年(1887)開通以來,便成為布農族人往來山林的重要通道,1958年丹大林道開闢之後,從地利到丹大社中間的古道不是與林道重疊就是被切割,古道因此逐漸毀壞,以致無法通行,於是丹大林
車站站務員留影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67
Id:
513267
Title:
車站站務員留影
Description:
各車站的站務人員民間習稱「驛夫」(依日語稱呼),也就是漢語的「車站站務員」的意思,其主要業務是販售車票。照片中兩名站務員除了販售車票之外,從桌面上所擺設的器具來看,其也必須從事記帳及報表填寫等工作
東竹考古遺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587183
Id:
587183
Title:
東竹考古遺址
Description:
東竹考古遺址位於富里鄉竹田村,秀姑巒溪東方校園南側的獨立低矮小丘陵,為富北國中校園東北側緩坡地,西距花東線鐵路東竹站約250公尺。遺物主要分布在民宅(新興村1鄰16號)後院與富北國中操場間的緩坡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678
Id:
292678
Title:
延平北路2段171號店屋(廬山軒)
Description:
延平北路2段171號建物,位處昔日大稻埕太平町北段,建物最早登記於1923年(大正12年),為三幢合建的二層樓紅瓦磚造店鋪之一。1955年,建物由來自福州的廬山軒陳誠祿(祿官司)買下,經改建後經營
崙埤山西鞍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325550
Id:
325550
Title:
崙埤山西鞍
Description:
從崙埤村的產業道路盡頭起登,大約20分鐘可抵達崙埤山西鞍,於鞍部上接到古道,此鞍也是前往崙埤山和崙埤池的必經之地。崙埤山海拔約1020公尺,離鞍部大約40分鐘路程。崙埤池海拔835公尺,是特有水生
歲月痕跡─土角厝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4787
Id:
284787
Title:
歲月痕跡─土角厝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下埔社區的日曆。本篇10月9日的主題是
鐵道文化重生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7690
Id:
567690
Title:
鐵道文化重生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由林維智提供,照片中的位置是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旁。花蓮港驛站是日治時期東線762mm窄軌鐵路的北端樞紐,在戰後改名為花蓮站,並一直使用至民國71年(1982)東拓完成為止,舊站房於民國81
綠島百年咾咕石厝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756226
Id:
756226
Title:
綠島百年咾咕石厝
Description:
綠島有火燒島之稱,一般人提到綠島就會想到「監獄」、「人權」,然而屹立在老聚落裡的「咾咕石厝」見證島嶼歷史;綠島地區傳統房舍多以珊瑚礁岩「咾咕石」砌成,因海島地區早年缺建材,居民會以海底挖取回來的珊
兩座屋埤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78834
Id:
178834
Title:
兩座屋埤
Description:
兩座屋埤,為桃園大圳第11支線第17號池,屬臺灣桃園農田水利會管轄,位置在桃園市觀音區保生里桃94號公路旁。蓄水面積10.77公頃,蓄水量284,856立方公尺,灌溉面積211公頃。 11-17號池舊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419
Id:
267419
Title:
南澳隧道工程照
Description:
南澳隧道工程照。照片拍攝的時間約為1976年左右(民國65年),照片提供者為詹素珠女士,此為她的丈夫沈輝雄先生於南澳隧道工作時所拍攝的照片,1976年(民國65年)夫妻倆從外地搬回豐坪村居住後不久
MOC_Id:
Culture_Place217833
Id:
217833
Title:
埔里蜈蚣社區桂花巷
Description:
一提到桂花巷,除了潘越雲那首「桂花巷」歌曲外,一般人多半會想到苗栗南庄的桂花巷,但在埔里鎮蜈蚣里也有一條桂花巷,就在社區小巷弄裡。進到蜈蚣社區,經過第四自來水營運所後,沿著社區巷弄走,即可找到這條桂花
玉蘭社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284499
Id:
284499
Title:
玉蘭社區
Description:
大同鄉玉蘭村的開發大約是1921年,當時玉蘭是「隘路」,設有鋸材廠,泰雅族人稱這裡為幽沽浪,也就是鋸木的意思。這些伐木工人許多是來自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原本居住在天送埤,卻不幸在天送埤大水災中被沖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630
Id:
292630
Title:
民樂街4、6、8號、永昌街1號暨民生西路362巷33號店屋/民樂街6號店屋
Description:
民樂街6號店屋建物位居街角重要景觀位置,具迪化街周邊大稻埕特定區之空間整體性之價值,其建築外觀之柱頭、柱腳造型富有古典改良特色;此外,建物鄰近永樂市場,商業活動頻繁,其發展過程見證迪化街商圈興盛歷
庫巴博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618867
Id:
618867
Title:
庫巴博
Description:
影像為庫巴博社老人Doras老家的大石板,「Bbu」在泰雅語中為「山嶺上平台視野展望良好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社所在的地形。本社位居和平溪北溪左岸與莫很溪交匯處,海拔高約 1200 公尺,日治警備道
「基隆市大觀」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Object258627
Id:
258627
Title:
「基隆市大觀」
Description:
「基隆市大觀」,創作時間為1935年(昭和10年),由日人金子常光繪製。圖中,基隆河流過下方山區,已整治爲運河的田寮港注入港灣東岸;滙合蚵殼港、石硬港爲一體的「旭川」,由西向東流,再轉向北,在
木柵禮拜堂空間、地域與遷徙
MOC_Id:
Culture_Place161892
Id:
161892
Title:
木柵禮拜堂
Description:
木柵禮拜堂的建立,為必麒麟為馬雅各介紹兩位木柵平埔族女性Niu及Ngauh-a作為幫手,因此吸引平埔族人前往臺灣府就醫,同治9年(1870)3月馬雅各醫生因應木柵地區平埔族對基督教的好奇而拜訪,馬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工藝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01:12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5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5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典藏目錄-維管束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30:0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訓練及活動參加人數性別統計
不定期更新更新,1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0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0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19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9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0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文化事務財團法人名錄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4:28
文化部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1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