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下青年奉公鍛鍊花蓮港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開設藝術與人文
「廳下青年奉公鍛鍊花蓮港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開設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03908 , 欄位Id的內容是60390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廳下青年奉公鍛鍊花蓮港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開設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9月上旬起連續10日將開設「花蓮港廳皇民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進行軍事訓練,推動青年挺身皇民奉公運動。參加資格為20歲至30歲身體強健的男子,需有國民學校六學年畢業的學歷,預定招收100名。訓練期間採合宿方式,第一回將開設於花蓮港市陸軍病院分院內。東臺灣新報是花東地區最早的地方報社,從其地方新聞版面可窺見有別於全國性報紙的在地生活及社會樣貌。此影像掃描自東臺灣研究會的複印本,以中文摘錄日文報導標題及內文重點。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390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9FD60B9A-E0CD-47E6-B10D-CD44E7FC304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13T11:23:1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908
Id
603908
Title
廳下青年奉公鍛鍊花蓮港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開設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22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下9月上旬起連續10日將開設「花蓮港廳皇民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進行軍事訓練,推動青年挺身皇民奉公運動。參加資格為20歲至30歲身體強健的男子,需有國民學校六學年畢業的學歷,預定招收100名。訓練期間採合宿方式,第一回將開設於花蓮港市陸軍病院分院內。東臺灣新報是花東地區最早的地方報社,從其地方新聞版面可窺見有別於全國性報紙的在地生活及社會樣貌。此影像掃描自東臺灣研究會的複印本,以中文摘錄日文報導標題及內文重點。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13T11:23:15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廳下青年奉公鍛鍊花蓮港奉公會青年訓練所開設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384
Id:
210384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01-1:(在札幌)東北帝國農科大學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件正面下方署「(在札幌)東北帝國農科大學(五)」,由右置左書寫。由「(五)」可知為系列明信片第五張。
圖面是東北帝國農科大學一角
楊春森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8
Id:
283588
Title:
楊春森
Description:
楊春森出生於金門縣,七歲時因家庭變故隨著家人遷台。少年時期的美術課總是最佳表現,大學時因學習立體雕塑,與繪畫完全不同,特別需要思考透視邏輯性。此期間在北藝大張子隆教授工作室擔任兩年助手,教授對作品高度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222
Id:
267222
Title:
《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廟楹聯拓片》之三
Description:
《桃園龜山壽山巖觀音廟楹聯拓片》之三為畫家邱創乾(1900-1973)的作品,釋文:「壽福降人間永使蒼生離苦海,山巖開法界常教赤子有慈航。」落款:「民國丁未(1967)年春,邱創乾拜撰並書。」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35553
Id:
235553
Title:
閩東舞蹈─迎龍傘
Description:
依據2008年連江縣政府委託雲台文化協會執行《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之成果報告,「迎龍傘」 傳說是在300年前,畬族為了慶祝及紀念始祖盤瓢征番得勝,被皇帝招為駙馬,欽賜三層黃鍛涼傘與皇
樹影搖曳健康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188
Id:
514188
Title:
樹影搖曳健康路
Description:
2003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進士;壯圍鄉廍後;蘇澳鎮朝陽、南方澳;員山鄉雙湖、尚德;頭城鎮合興;羅東鎮北成;冬山鄉冬山、補城、中山;蘇澳鎮港邊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進士社區的日曆。本篇12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53
Id:
600553
Title:
故梅野氏之讚仰-梅野紀念館建設具體化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4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延續故原脩次郎衣缽一生投入東臺灣建設的耆宿梅野清太氏,逝世一週年即將到來。為感念梅野氏的貢獻,福井公、小川浩、古賀朝一郎、吉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6
Id:
594086
Title:
馬祖新村49號住戶庭院乒乓球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49號住戶庭院乒乓球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社區的庭院功能多樣,除了能種植花草樹木,飼養寵物及牲畜,也能進行住戶的休閒活動,
黑潮漂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71
Id:
301371
Title:
黑潮漂流
Description:
作家廖鴻基,1957年出生於花蓮市,花蓮高中畢業,三十五歲成為職業討海人。成立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也是黑朝海洋文教基金會的發起人,致力於臺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2016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31
Id:
300131
Title:
無耳屎桶──忓抱(扒本)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無耳
穆東芸老師教地理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74
Id:
629674
Title:
穆東芸老師教地理課
Description:
小學老師,必須精通十八般武藝,是每個在台灣唸過小學的人共同記憶,感覺老師好厲害,什麼都會,都可以教。這是穆東芸老師在安慶代用國民學校教地理課的情形。
照片中穆東芸老師穿著傳統的旗袍領衣服,手拿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09
Id:
323109
Title:
第三名-淳樸農業社會的知足喜樂
Description:
民國50年代的臺灣農業社會,當兵抽到「金馬獎」的父親,趁著難得的返臺假期,帶著軍中袍澤到桃園市復興區的家中體驗農村生活,好友兩人站在三合院古厝前,身上披著使用山棕製成的棕蓑,一起與剛從家中果樹摘下
宜蘭阿美族豐年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03120
Id:
603120
Title:
宜蘭阿美族豐年祭
Description:
根據宜蘭縣政府統計截至2019年為止,縣內原住民人口數合計1萬7,406人,大同鄉與南澳鄉已有30個核定部落,而其他鄉鎮的原住民人數總計也已超過6,600人,其中阿美族約2千多人。據黃月花女士
置物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01
Id:
287301
Title:
置物袋
Description:
該件置物袋的製作年代約為1934年。傳統布農族製衣原料僅有自織麻布與皮革,女性擅於苧麻纖維織布;鞣皮則為男性專屬工作,並以鹿皮、山羌皮為主要材料。布農族人的鞣皮工藝需先經過剝皮、浸皮、張皮曬乾、刮除皮
花蓮義工專校教堂2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90
Id:
514790
Title:
花蓮義工專校教堂2
Description:
從此張照片背面所寫的文字:「花蓮義工專校的教堂......」,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花蓮義工專校教堂周遭環境非常優美。花蓮義工專校教堂是由孫理蓮女士所創立的芥菜種會設立,現今則成為豐川芥菜種會的少年之
花蓮高商運動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65
Id:
513365
Title:
花蓮高商運動會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見一群穿著制服的學生列隊在操場上行進,高舉大旗及禮槍的儀隊學生們正踏步通過司令台。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68年(民國57年)的國立花蓮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慶運動大會,正在進行運動員進場的流
MOC_Id:
Culture_Object666003
Id:
666003
Title:
張俊彥: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凡塵悲歌》第二樂章手稿 P2
Description:
本圖片為作曲家張俊彥的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創作手稿,此為第二頁。
張俊彥(Chun-yien, CHANG, b. 1973)為臺灣知名作曲家及跨領域工作者,出生於臺中市,是一位全然在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899
Id:
603899
Title:
本島語在街上氾濫應獎勵國語落實生活基調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8月1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近年因花蓮港市產業開發浪潮,導致本島人快速增加,因而本島語在街上氾濫,讓推行國語常用運動的國語傳習所的效果大打折扣。日常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557990
Id:
557990
Title:
要寫(蓪)草還是(通)草才正確?
Description:
本照片是由陳建華2019年拍攝於南京市的江寧織造局,這是紅樓夢書中描述大觀園的一段,其中有句「上面柳杏諸樹,雖無花葉,然皆用通草綢綾紙絹依勢做成粘於枝上」,請注意這個(通)字並沒有草字頭。看其他文
竹筒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17345
Id:
617345
Title:
竹筒
Description:
本張照片是2020年由陳水木在苗栗縣通霄所拍攝,此竹筒原為道卡斯後龍鄭氏家族所使用,目前陳水木先生所收藏。
竹筒,俗稱竹筒仔,為一圓筒狀,筒身塗上紅漆,上有蓋子,蓋子寬13公分, 高3公分,筒身
安慶小學鼓隊進場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29686
Id:
629686
Title:
安慶小學鼓隊進場
Description:
安慶代用國民學校舉行校慶運動會時,學校鼓隊帶領同學繞操場行進的記錄。
校慶舉行的時間為夏天,由高年級同學組成的鼓隊,在指揮女同學的帶領下,整齊進場。鼓隊中包含大鼓(指揮之後)、中鼓(右側第一排第
中和福和宮:網目斗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11344
Id:
311344
Title:
中和福和宮:網目斗栱
Description:
網目斗栱之斗呈方或圓形,栱呈長條狀。網目斗栱是每兩組斗栱呈45度搭接,連成一片用來支撐屋頂,綿密如網、華麗耀眼有防震作用。陳應彬身為一位大木匠師,不只要精確掌握整幢建築的結構,對於細部的木作雕刻,
MOC_Id:
Culture_Object289321
Id:
289321
Title:
17歲!(選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Description:
本文出自《第五屆蘭陽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小說組佳作。 本文用電影串連不同年紀、不同心境的轉折。17歲時他和她坐在她家山上的農舍,她說著家中異於常人的結構關係,說著她父親對每個孩子的安排,當時兩人
王席聘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166
Id:
638166
Title:
王席聘
Description:
王席聘(1876-1929)鹿港人,彰化本名王玩,字席聘,號管痴,譜名世珍,以字行。為邑庠生,祖籍福建泉州,為龍淵王氏後代,其祖父耀燈東渡來臺。父廷仁(後出嗣耀福),母黃米,兩人於鹿港開設「王成美
平埔文物:蓑衣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21761
Id:
221761
Title:
平埔文物:蓑衣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是2019年(民國108年)拍攝,置放於台東縣長濱鄉忠勇國小(已廢校)文物室內,由台東縣長濱鄉公所管理。
蓑衣,材料是以蓑草編結而成,製作方式是利用品質較佳的棕葉,經過刷理、曬乾和精密的
入選-吳全城開拓記念碑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015
Id:
323015
Title:
入選-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Description:
吳全城開拓記念碑 ,是立於台灣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吳全公墓旁。根據花蓮縣文化局資料顯示,記念碑全文如下:
「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
孕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884
Id:
595884
Title:
孕育
Description:
作者邱創用以蛋型構思成母性懷孕的造型,藉著簡單曲線塑造親情的象徵,頭身比例略為誇張的對比,樸實的曲線賦予情感豐富新的生命,半具象的母性頭型俯視凸出的腹部,表現擁子為大的胸襟,如同母親十月懷胎孕育新
天送埤文物館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284498
Id:
284498
Title:
天送埤文物館
Description:
明治33(1906)年,日本人進行樟樹原料地調查,發現沿宜蘭濁水溪兩岸豐沛的森林資源。其後隨著隘勇線的擴張,太平山林業的開發遂積極展開,但因為太平山所伐檜木,採流放到員山儲木池存放,流放的珍貴檜木
玩皮的白米—皮雕工藝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79
Id:
514479
Title:
玩皮的白米—皮雕工藝
Description:
2002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中正、民負;蘇澳鎮白米;三星鄉天送埤;羅東鎮羅東;礁溪鄉三民;頭城鎮龜山島;冬山鄉珍珠;員山鄉阿蘭城;大同鄉崙埤;五結鄉大二結;以及南澳鄉碧候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
景福宮斗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976
Id:
290976
Title:
景福宮斗拱
Description:
此三通五瓜疊斗式的屋架,瓜形碩大肥美,雕刻成類似南瓜的造型是陳應彬的特色之一。本作品位於新北市中和景福宮,由陳應彬於1925年主持改建時興建,照片為班馬傳媒於2019年製作與匠同行:臺灣傳統建築匠
旅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67
Id:
285967
Title:
旅路
Description:
從校園民歌銀霞的「蝸牛與黃鸝鳥」,到周杰倫的流行歌曲「蝸牛」,都是隨口傳唱留世的歌。而蝸牛在臺灣文化中已被賦予一種朝著理想目標,不斷努力堅持的形象,在〈旅路〉這件作品中,以蝸牛比喻人生,我們每個人都如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27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3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12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76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動漫新書快訊
每年更新,26朱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5:22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4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獎補助已結案核銷案件
每年更新,24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1-04-07 17:05:30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2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9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93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