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七首民俗與宗教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七首民俗與宗教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七首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64970 , 欄位Id的內容是56497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七首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蜜麻五分、石羔四分、杏仁五分、甘草五分。水八分煎四分。 本方出自醫聖張仲景《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蜜麻黃、杏仁、石羔(石膏)、甘草。可以清瀉肺熱,止咳平喘。方中石膏份量多於麻黃,借以抑制麻黃辛溫之性,並使之轉為辛涼清熱之用,兩藥合用,清宣肺熱而定喘;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以平喘;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與石膏相配,可生津止渴,並可防其大寒傷胃。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廣受崇祀的醫藥神「保生大帝」。「慈福寺」則為慈濟宮的後殿,供奉「觀音佛祖」。清康熙年間,一位李姓先人奉請了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來到臺灣,並於學甲地區建造草庵奉祀;直到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當地正式獻地建廟。至今學甲慈濟宮和慈福寺內,仍有小兒科、未分科與眼科藥籤共270首,為民眾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6497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A4E9E9F9-D9B0-4700-B537-9E87769C193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01T12:09:04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70

Id

564970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七首

Description

蜜麻五分、石羔四分、杏仁五分、甘草五分。水八分煎四分。 本方出自醫聖張仲景《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蜜麻黃、杏仁、石羔(石膏)、甘草。可以清瀉肺熱,止咳平喘。方中石膏份量多於麻黃,借以抑制麻黃辛溫之性,並使之轉為辛涼清熱之用,兩藥合用,清宣肺熱而定喘;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以平喘;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與石膏相配,可生津止渴,並可防其大寒傷胃。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廣受崇祀的醫藥神「保生大帝」。「慈福寺」則為慈濟宮的後殿,供奉「觀音佛祖」。清康熙年間,一位李姓先人奉請了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來到臺灣,並於學甲地區建造草庵奉祀;直到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當地正式獻地建廟。至今學甲慈濟宮和慈福寺內,仍有小兒科、未分科與眼科藥籤共270首,為民眾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01T12:09:04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七首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31
Id: 562731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三十二號
Description: 甘藷葉追烏糖塗之。 甘藷葉(番薯葉)味甘澀,性微寒,《嶺南采藥錄》記載,番薯葉可治蛇虎咬,舌腫,霍亂抽筋,涼血解毒。烏糖就是黑糖,內服時,性味甘溫,但在此是做為一種外用的賦型劑,將番薯葉搗爛為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466
Id: 598466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五府千歲藥簽第七十首
Description: 洋參、白朮、角沉各四分、珠珀五分。共為細末。和湯飲服。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未分科的第70首藥籤。西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用於氣虛兼有陰虛的病人,因其性偏涼,有清熱瀉火的功效,此外還可以生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932
Id: 561932
Title: 高雄道德院小兒科第五十七號
Description: 白朮八分、赤芩八分、知苓一錢、澤舍八分、油桂二分。水四分煎二分。 此方即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著名的五苓散。此方用了大量利水藥物來幫助身體排除多餘的水濕。白朮,赤芩(赤茯苓),澤舍(澤瀉)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744
Id: 660744
Title: 梧棲鎮志-宗教及習俗篇
Description: 梧棲為臺中縣西陲之小鎮,西臨臺灣海峽,東接沙鹿,早昔居民多以漁農為業,民風淳樸,生活恬靜,雖然經濟並未蓬勃發展,但也其樂融融,為典型之漢人移墾社會。日據末期,由於梧棲位於臺灣西海岸之中點,居形勢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930
Id: 562930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眼科第四十一號
Description: 腎水孤衰眼淚流,頭眩目暗足堪愁。須將氣血來添補,芍地歸芎酒一漚。 茯苓錢半、白朮八分、川芎錢半、歸中錢半、炙芪三錢、油桂八分、酒芍錢二、舊地三錢、炙草錢二、正吧參錢半。水碗二煎八分、渣碗八煎七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264
Id: 598264
Title: 內媽祖廟小兒科第六號
Description: 白茯、洋參、神壳、木香、炙草、陳皮、厚朴、蘇子各五分。水不拘。煎服之。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小兒科的第6首藥籤。白茯,即茯苓,調整體內水濕,另外可以保護脾胃功能。洋參,氣陰雙補的藥物,用於氣虛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662
Id: 562662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九十二號
Description: 瀉火清心潤大腸,氣凝血閉以宜揚。聊將數味除風濕,利便消污保免傷。 厚朴錢半、白菊錢半、枳實錢半、錦文錢半、火麻錢半、杏仁錢半、香附錢二、活石錢二。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 此方為麻子仁丸加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139
Id: 487139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77首
Description: 症是中風,氣凝上冲。心頭悶亂,耳目濛聾。 麻黃八分、川芎八分、炙草八分、桂枝八分、吧參一錢、黃岑一錢、杏仁一錢、防己一錢、川附子一錢、生羗一錢、防風錢半。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渣一碗煎

MOC_Id: Culture_Object321131
Id: 321131
Title: 尖山佛大輸
Description: 1913年4月15日的《台灣日日新報》報導一則「輸同巨佛」的賭博案。澎湖媽宮人文某,與劉自在外兩名,同在內地人料理屋裡賭博,文一敗塗地,計輸金額多至五萬三千餘圓。因與諸人酌定,每金一圓,願攤還銅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701
Id: 606701
Title: 內媽祖廟大人科第八七號
Description: 杜仲一錢、枸杞一錢、甘菊一錢、粉草一錢、白茯一錢。共為末。煎湯調服用。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大人科的第87首藥籤。杜仲,補肝腎,強腰膝的藥物。枸杞,補肝腎藥物,兼有清肝火,明目顧眼睛的功效。甘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66
Id: 290866
Title: 頭城東嶽廟大神尪-三爵子與日夜遊巡
Description: 日遊巡、夜遊巡,為東嶽大帝部將。頭城東嶽廟日夜遊巡大神尪可能是在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組裝。日遊巡臉部多漆白色或粉色,身著綠色長衫;夜遊巡則漆黑臉,身著藍色長衫。日夜遊巡均頭戴布製冠帽。頭城東嶽廟日夜遊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397
Id: 486397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十六方
Description: 病體虛。難任攻發。 清中帶培元。此法為妙。 生黨二錢、麥冬二錢、地骨三錢、生蓍二錢、茅根二錢、大甘草一錢。水煎服。 此藥籤之意,在於病人體虛之時,若有腫毒瘡瘍,是禁不起過於寒涼藥物來攻伐病灶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550
Id: 598550
Title: 虎尾德興宮池府千歲藥籤第貳拾首
Description: 香附一錢半、牛七五分、枳壳一錢、歸中五分、大黃一錢、金英肉一錢半、淮山一錢、甘草五分。水煎服之。 這是雲林縣虎尾鎮德興宮的第20首藥籤。香附,理氣藥物。牛七(牛膝),活血化瘀,補肝腎強筋骨藥物。

MOC_Id: Culture_Object482027
Id: 482027
Title: 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訪問澎湖
Description: 本篇為1959年(民國48年)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主教( Gregorio Pietro XV Agagianian,1895-1971)來澎湖訪問。教廷傳信部署理部長雅靜安樞機主教在梵諦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59
Id: 487459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八十二首
Description: 清涼利水化氣開脾。腰膝無力滋腎為宜。先將此試後再問之。 白茯苓三錢、滑石二錢、豬苓一錢、澤舍一錢、阿膠二錢。頭煎水一碗2分煎6分、渣一碗煎5分。 此方即為豬苓湯。運用此方的時機為既有化熱傷陰,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288
Id: 606288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十二方
Description: 陳皮一錢、半夏一錢、茯芩一錢半、甘草五分。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12首藥籤,名為「二陳湯」。本方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二陳湯」相近,透過調理脾胃的氣機,讓濕氣與痰飲等病理產物能順利排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618
Id: 606618
Title: 內媽祖廟大人科第九號
Description: 竹茹五分、麥文一錢、金蟬三個、麥芽四分。水一碗煎五分。 這是新竹市北區內媽祖廟大人科的第9首藥籤。竹茹,清熱藥物,兼可化痰,袪除煩悶,又可止嘔。麥文冬,補陰藥物,可以用於肺胃陰虛的病人,又可以清

MOC_Id: Culture_Object237076
Id: 237076
Title: 北竿芹壁天后宮的清代木造神龕
Description: 依據2019年連江縣政府委託案《連江縣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閩東廟宇形式除了封火山牆加仿牌樓式大門立面,其祠廟建築尚有歇山式屋頂加上屋角「翹飛椽」的形式。芹壁天后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5922
Id: 155922
Title: 馬祖傳統表演藝術:元宵遊藝
Description: 馬祖的鼓板樂通常由通鼓、大小鑼、大小鈸(鈔)和狼帳(長桶鼓)所組成,從5人到15人皆可組成,一般在10人左右。由於其節奏強烈,靜坐、行走皆可演奏,加之口傳可學,不需艱深繁複的演奏技巧,得以深入民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561832
Id: 561832
Title: 廖府先生廟第一號
Description: 大黃二錢、檳榔錢半、洋參二錢、天花錢半、黑丑二錢、白丑二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一張藥籤。大黃,瀉下藥物,兼可以清熱,透過大便排除體內熱邪。檳榔,消食藥物,兼可以行氣,調理身體的氣機。西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289
Id: 513289
Title: 1960年代花蓮慈惠堂入口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的背景是1960年代花蓮慈惠堂的入口處。花蓮慈惠堂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建於1950年(民國39年),殿中主祀瑤池金母,與勝安宮主祀的王母娘娘為同一尊神像。其緣起與勝安宮相同,都是因王母娘娘顯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937
Id: 562937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眼科第四十八號
Description: 肝經火發肺經來,滿眼紅根寞可哀。退熱消炎能服此,雲消霧散免心灰。 柴胡二錢、石羔二錢、白菊錢半、黃岑錢半、双白二錢、大黃錢二、羚羊三分、枝子錢半、知母錢半、蓮召錢二、桔梗一錢、木通一錢、川連二錢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03
Id: 487603
Title: 臺南市大觀音亭第17方
Description: 羗活、獨活、前胡、柴胡、洋參、茯苓、川芎、桔梗、枳壳、甘草、各五分、生姜叁片。水貳中杯煎八分服。 本方多用於體質虛弱的人感冒,或是小兒感冒、免疫力較差,不易復原,所以加了洋參補氣,增加抵抗力。羗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031
Id: 487031
Title: 聖帝廟男科第4首
Description: 冷熱不和症未明,脉浮氣喘嘔無聲。傷寒伏暑暈眩湊,解表之劑服自輕。 香薷二錢、竹茹錢二、只壳一錢、生芍一錢、活石四錢、丹皮錢二、連翹錢半、桔梗錢半、烏葯二錢、葛根錢半、姜活八分、黑梔子錢半。爐丹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837
Id: 562837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婦科第四十八號
Description: 水滯心窩氣不行,消痰化積以輕清。當施止痛之方服,調養元神固衛榮。 沒藥一錢、沉香一錢、灵脂一錢、香附錢半、桔壳錢半。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 當時婦女出現心窩悶脹痛,痰氣不順的症狀,可能跟腸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23
Id: 487523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四十五首
Description: 降氣除煩滲濕瘳。消痿解表白無憂。調醫痞逆兼虛火。連服三劑可免愁。 只蘇一錢、雙白皮一錢、桔梗一錢、白朮一錢半、麻黃五分、甘草五分。藥頭水一碗2煎6分、渣一碗煎5分。 這首藥籤裡,有許多常用於治

MOC_Id: Culture_Place156357
Id: 156357
Title: 莒光田澳境五靈公廟
Description: 莒光田澳境五靈公廟位於連江縣莒光鄉田沃村6號,主祀五位靈公、靈官大帝並陪祀供奉千里眼、順風耳等神祇。本廟在田澳村屬家廟,香火請自原鄉長樂縣王井坑三家堂。由陳氏家族奉祀於私人宅廳中,有150多年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606304
Id: 606304
Title: 梧棲朝元宮第二六方
Description: 黑支子一錢半、川連一錢半、知母二錢、元參二錢、生地二錢、石羔六錢、柴胡二錢、板藍根一錢半、甘草八分、青黛一錢、條芩二錢、銀花二錢、連召一錢、犀角一錢。 這是臺中市梧棲區朝元宮的第26首藥籤,名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31816
Id: 231816
Title: 香環盤─南竿金板境天后宮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連江縣南竿鄉金板境天后宮之香環盤,信徒拜神明時皆希望神明香煙不斷,因此使用香環,可以連續燃燒24小時不間斷,主要用於供養神佛。現保存於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多功能活動中心的倉庫內。 2019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22
Id: 284622
Title: 寶山寺與先賢祠
Description: 寶山寺原名為公業祖師公祠,主祀清水祖師,為蘇澳晉安宮外,另一間泉州安溪籍先賢所建的地區信仰中心。寶山寺所祀的清水祖師為清代泉州安溪籍拓墾先賢來到蘇澳白米甕一帶開墾時,攜帶而來的原鄉守護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7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5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藝術村

不定期更新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54:16

文化部

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53

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3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3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3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