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葉得令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葉得令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葉得令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01088 , 欄位Id的內容是60108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葉得令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葉得令(1905-2000)為澎湖後窟潭人,祖父葉媽利(1821-1895)年輕時曾赴金門習藝,返鄉後幾乎包辦1860-1890年間(清朝同治至光緒年間)所有澎湖的寺廟工程,後人曾表示:「葉媽利執業時,全澎湖地區的寺廟只有三間不是他的作品」。」 葉媽利約莫在1895年(光緒21年)前後逝世,生前曾收徒三人,分別是兩個兒子葉元與葉一貫,唯一外傳的是鄰居謝江。葉得令是葉元的第三個兒子,父親葉元在1913年(大正2年)過世時,葉得令年歲尚幼,而兩名兄長葉育與葉東也尚未習全父親的本領,於是當葉得令17歲(1920年,大正9年)開始學藝時,便拜入謝江門下。 葉得令約莫於1936年(昭和11年)左右出師,除大木作之外,也通曉鑿花、雕飾等小木作的工法,惜其早期木造作品現今多已拆毀不存;現今位於湖西鄉林投村的鳳凰殿內,尚有葉得令作於1949年(民國38年)鳳凰殿舊廟木構件部分保存。 葉得令傳藝五人,較具代表性的是其子葉銀河與侄子葉根壯。葉根壯在1959年(民國48年)起獨立執業,但之後仍陸陸續續與葉得令有合作的關係。葉得令長年在澎湖承攬宮廟與民宅等營造業務,直到七十餘歲(約1980年代)才退休,2000年(民國89年)過世,享壽95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01088&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631B8E2E-67BE-446B-AA2E-F52E456965F4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3-18T17:51:51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601088

Id

601088

Title

葉得令

Description

葉得令(1905-2000)為澎湖後窟潭人,祖父葉媽利(1821-1895)年輕時曾赴金門習藝,返鄉後幾乎包辦1860-1890年間(清朝同治至光緒年間)所有澎湖的寺廟工程,後人曾表示:「葉媽利執業時,全澎湖地區的寺廟只有三間不是他的作品」。」 葉媽利約莫在1895年(光緒21年)前後逝世,生前曾收徒三人,分別是兩個兒子葉元與葉一貫,唯一外傳的是鄰居謝江。葉得令是葉元的第三個兒子,父親葉元在1913年(大正2年)過世時,葉得令年歲尚幼,而兩名兄長葉育與葉東也尚未習全父親的本領,於是當葉得令17歲(1920年,大正9年)開始學藝時,便拜入謝江門下。 葉得令約莫於1936年(昭和11年)左右出師,除大木作之外,也通曉鑿花、雕飾等小木作的工法,惜其早期木造作品現今多已拆毀不存;現今位於湖西鄉林投村的鳳凰殿內,尚有葉得令作於1949年(民國38年)鳳凰殿舊廟木構件部分保存。 葉得令傳藝五人,較具代表性的是其子葉銀河與侄子葉根壯。葉根壯在1959年(民國48年)起獨立執業,但之後仍陸陸續續與葉得令有合作的關係。葉得令長年在澎湖承攬宮廟與民宅等營造業務,直到七十餘歲(約1980年代)才退休,2000年(民國89年)過世,享壽95歲。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1. 0

  2. 1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2. 1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3-18T17:51:51

Keyword_Subject_1

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

「葉得令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69
Id: 296369
Title: 担柴賣,買柴燒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担柴

MOC_Id: Culture_Object635731
Id: 635731
Title: 二林街區磨刀業者的歲月痕跡
Description: 1960、1970年代,來自日本東錸的「庄三郎」剪刀,是台灣裁縫師傅常使用的用具。庄三郎剪刀的價格不斐,因此裁縫師會交由磨刀師傅研磨,以便長期使用。 勝美西服號西裝裁縫師林政成擁有的庄三郎剪刀,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40
Id: 595640
Title: 雕刻時光
Description: 作者侯連秦認為「創作是一種內在的呈現而不是操作」,他的作品來自於喜愛觀察人事物的習慣,而他的創作理念也著實反映在〈雕刻時光〉作品中。比起多數低限主義概念的作品,〈雕刻時光〉所使用的直白線條,頗具表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65
Id: 234065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3
Description: 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系列特展—吳德亮.詩書茶會見真情」於105年3月28日舉行開幕茶會,邀請到客家詩人葉日松、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須文蔚等貴賓與吳德亮母親、妹妹,以及愛好文學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214
Id: 594214
Title: 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學員畢業證書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學員畢業證書,係馬祖新村社區160號住戶馬小梅女士所提供。馬小梅女士為前婦工隊隊長,後任陸光五村管委會秘書。馬仁聚先生為馬小梅女士的父親。 三軍聯合參謀大學為國防大學前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26
Id: 56002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舊悅心亭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舊悅心亭,係馬祖新村居民於舊悅心亭前拍攝,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4號住戶姜延庚先生所提供,姜延庚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曾任社區副理事長,社區福利社共同創辦人,曾經手舉辦社區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63
Id: 301063
Title: 拉丁美洲現代詩選
Description: 由陳黎、張芬齡合譯,收錄了拉丁美洲八個國家、二十九位詩人近兩百手詩作。受到余光中翻譯《英美現代詩選》的激勵,陳黎與張芬齡仿效出版第一本翻譯詩集,便是這本厚達六百頁的《拉丁美洲現代詩選》,起初未能找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43
Id: 594343
Title: 戰後60年代老式明信片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1966年(民國55年)明信片,為馬祖新村社區168號住戶古玉英女士所提供。古玉英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其先生劉元戎曾任馬祖新村村長。 此為馬祖新村居民使用的郵務明信片,明信片正面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3
Id: 301103
Title: 美麗深邃的亞細亞
Description: 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眼科交換學者。臺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主任。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由校園進入醫院實習,由於心境的改變加上社會化的壓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569929
Id: 569929
Title: 大清一統志.卷156-164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大清一統志》卷一百五十六至一百六十四,本冊除封面稍有褪色之外,各部分毫無破損,保存良好。封面誤植為「自一百五十七」,考內頁所記與四庫版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29
Id: 594029
Title: 光武會議紀念胸章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光武會議紀念胸章,為馬祖新村社區57號住戶黃有強所提供,黃有強先生為黃家第二代。 當時國民政府舉辦了相當多次大型會議,每次都會製作相關紀念物,如:紀念酒、紀念胸章、紀念小卡等,光武會議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71371
Id: 271371
Title: 馬祖民居外牆形式:花崗岩與土角混合式
Description: 根據鄭智仁於2003年編著的《連江縣鄉土建築研究報告:馬祖民居》,為因應氣候環境與材料取得,馬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多選擇以花崗岩為主、福杉為輔作為外牆建料,大致可分為四種,其中之一為「花崗岩與土角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31
Id: 659931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林久立 - 九歌中的山鬼、淨土、尋找青鳥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林久立所創作的膠彩畫,以下為林久立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九歌中的山鬼」(膠彩紙本,116.5cm x 91 cm),楚辭九歌中的其中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這個章節,楚國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466930
Id: 466930
Title: 隨鷗集(第三百三十六號)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隨鷗集》為隨鷗吟社所編輯發行的月刊,本書為第336號,1932年(昭和七年)10月20日發行,原預定於每個月15日發行。 本集前有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901
Id: 210901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43-1:農科大學校庭其一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正面註明「農科大學校庭其一」、「維新堂發行」等字樣。 本圖為校園即景。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內渠道一景,途中可見林木蓊鬱,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28
Id: 600428
Title: 役馬利用增進第四回馬耕競技會各地選手選拔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馬耕對於當前時局農村擴充生產是不可或缺的,花蓮港廳畜產會對於增進役馬利用振興農村的發展事項,將於26日上午9點在豐田辦理第

MOC_Id: Culture_Object513388
Id: 513388
Title: 文蘭國小升旗典禮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中,可以看見在草皮上,一群孩子呈稍息站姿,整齊地列隊站好,前面有一簡易搭建的升旗台。這是1965年(民國54年)花蓮秀林文蘭國小,全校師生一起舉行的朝會升旗典禮。文蘭國小創立以來飽經風雨,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09
Id: 300109
Title: 復無食,復少禮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復無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696
Id: 659696
Title: 郭峻榮 瓜蒂綿延福壽長 竹雕
Description: 此件竹雕作品獲選第一屆大墩美展美術工藝類組第一名,為工藝家郭峻榮1996年的作品。吳讓農評委認為:「這是一對竹雕的瓜藤,枝葉瓜果玲瓏活潑,最下方還有一隻小老鼠,用後足站起,想吃瓜,非常逗趣。今年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06
Id: 271706
Title: 崁津通訊第19期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大溪國小家長會出版之《崁津通訊》,為大溪國小校刊。本期為第19期,頭版內容為慶祝母親節,並有鄉土語言教學現況報導。其餘內容為兒童節大會及校園活動剪影、師長心得分享、學生之母親節主題文章及附設幼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8
Id: 595928
Title: 蓮-陽之印
Description: 此作品〈蓮-陽之印〉呈現蓮花出水之意象,水滴與波紋的形狀表現出自然界中水的循。一如生命之輸迥,從海平面昇起之大陽如蓮花之出水盛放,映照出太陽的意象。日本籍緒方良信說:「石雕就像是水滴石穿,水一直滴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732
Id: 282732
Title: 盧纘祥「登草嶺詩」碑
Description: 宜蘭縣首任民選縣長盧纘祥的「登草嶺詩」,經由縣籍知名書法家康灧泉先生所書寫而勒刻的石碑,立於慶雲宮碑林當中,詩曰:「為有雲山约,重來草嶺遊。摩崖碑勒虎,蹙蹐杖扶鳩。景好留泥爪,城荒化石頭。何當凌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747
Id: 515747
Title: 葉子長口述-四維村夫人澳口軼事
Description: 早在19世紀,琅岐半島的葉氏家族,就經常在端午節至中秋節間往返馬祖列嶼打丁香魚,漁季間暫居夫人澳口;後來葉子長的祖父及兄弟便在夫人村自建房屋、定居,以漁業、運輸業維生。 葉子長回憶,早年馬祖陸路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44
Id: 283544
Title: 王國憲
Description: 王國憲1958年出生於臺灣雲林縣斗六市,曾前往義大利卡拉拉藝術學院學習正規雕塑藝術,亦多次參加海內外石雕創作營、競賽,現職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專任副教授,與花蓮石雕藝術發展淵源頗深,並偶爾帶學生到訪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383
Id: 211383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4:汽車札幌を出コ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74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汽車札幌を出コ」,以及英譯「TRAIN LEAVING SAPPORO」日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44
Id: 594344
Title: 馬祖新村婦女手工針織坐墊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馬祖新村婦女手工針織坐墊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這是72號何奶奶親手製作的勾針椅墊,何奶奶有著一雙巧手,她曾經為了生計到工廠

MOC_Id: Culture_Place282926
Id: 282926
Title: 頭城文化創意園區
Description: 頭城文化創意園區位於頭城火車站右側,地處頭城鎮熱鬧街市,鬧中取靜的日式木構造建築顯得更加古樸典雅。園區主體建築前身是建於1920年4月的頭城火車站舊站長宿舍與台鐵員工宿舍樓群,2005年10月25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18
Id: 283618
Title: 絲勒維‧希維雍
Description: 絲勒維‧希維雍生於1959年,是位享譽國際的法國雕塑家,不論是石材、赤陶土、木材或是青銅,其雕塑品的形狀都很有層次,蘊藏自然的波紋與輪廓線條,對於箱子、罩子或建築結構,時而表露、時而結合運用其形。她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66
Id: 559966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婦女西式小禮服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舍區婦女西式小禮服照,由馬祖新村社區36號住戶黃秀恩女士所提供,是黃女士打扮後在自家拍攝的照片。黃秀恩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前馬祖社區理事會成員,熟知村內公共事務。 早期眷村

MOC_Id: Culture_Object560049
Id: 560049
Title: 嬰兒開襠褲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嬰兒開襠褲照片,為一婦女與穿著開檔褲的嬰兒合照,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72號住戶何朱靄蘭女士所提供,何朱靄蘭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開襠褲是指一種無襠的褲子,古人穿著時會在外加上其他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3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3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7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6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1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1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9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2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4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

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1

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1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版畫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