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無線受信所
「桃園無線受信所」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桃園無線受信所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729000001/e3eb61e86a110dd0fe6f39711a19fc6f30cc1692.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1. 1930年(昭和5年)11月總督府計畫於臺北附近設置國際機場,以及全島各地設置航空無線電信與航空標幟」,以確立「內臺航線」的推動。1936年(昭和11年)日本期望將臺灣打造成「南進航空基地」陸續設置的臺北航空無線局、航空無線標識局、航空無線羅針所、航空照明設施、航空燈臺及氣象測候所等等。
2. 1940(昭和15年)年8月8日臺北電信局在桃園地區設立「桃園航空無線送受信所」正式落成,而該送受信所實際上分為「無線送信所」與「無線受信所」兩處設施群,一處稱為「臺北電信局八塊無線送信所」位於新竹州桃園郡八塊庄大字小大湳(今八德區介壽路249號),另一處則為「臺北電信局桃園無線受信所」位於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大字埔仔(今桃園區富國路42號)。增設中波及短波發報機三部,作為對空業務用,按桃園受收信所之興建,完全是為了配合日本南進發展之侵略政策,發展其對南洋一帶無線電通訊的建設,而到了1943(昭和18年)年在桃園地區則另外增設了「臺北電信局大園標識送信所」(現址為大園國中)進行標示送波之事務。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桃園市桃園區富國路4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2888358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010095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20-04-2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桃園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200729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20-04-2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桃園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200729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187 。
name
桃園無線受信所
representImage
intro
1. 1930年(昭和5年)11月總督府計畫於臺北附近設置國際機場,以及全島各地設置航空無線電信與航空標幟」,以確立「內臺航線」的推動。1936年(昭和11年)日本期望將臺灣打造成「南進航空基地」陸續設置的臺北航空無線局、航空無線標識局、航空無線羅針所、航空照明設施、航空燈臺及氣象測候所等等。 2. 1940(昭和15年)年8月8日臺北電信局在桃園地區設立「桃園航空無線送受信所」正式落成,而該送受信所實際上分為「無線送信所」與「無線受信所」兩處設施群,一處稱為「臺北電信局八塊無線送信所」位於新竹州桃園郡八塊庄大字小大湳(今八德區介壽路249號),另一處則為「臺北電信局桃園無線受信所」位於新竹州桃園郡桃園街大字埔仔(今桃園區富國路42號)。增設中波及短波發報機三部,作為對空業務用,按桃園受收信所之興建,完全是為了配合日本南進發展之侵略政策,發展其對南洋一帶無線電通訊的建設,而到了1943(昭和18年)年在桃園地區則另外增設了「臺北電信局大園標識送信所」(現址為大園國中)進行標示送波之事務。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桃園市桃園區富國路42號
longitude
121.2888358
latitude
25.0100952
registerDateValue
2020-04-29
headCityName
桃園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20-04-2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桃園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200729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187
「桃園無線受信所」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內湖郭氏古宅
name:
內湖郭氏古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29000006/8358d3
intro:
內湖在日治時期首任庄長郭氏之宅邸,位於內湖市街西側山丘上。大約建於日治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當時臺灣社會安定,經濟景氣良好,官方建築的式樣也影響了民間住宅,例如臺北市迪化街的店屋立面多流行巴洛克
type:
1.1
name:
縣定古蹟永濟義渡碑(竹山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23000001/a6e782
intro:
臺灣山高水深,古時不論窮鄉僻壤或樑津要道,一遇到江河或溪流阻隔,便無法架設橋樑,必須以擺渡代步,擺渡遂成為陸路交通外,重要的水上接駁方式,擺渡分官渡與民渡,前者由官建,後者由民建,均以賣渡收資為業。如
type:
1.1
大地吳守椪古厝
name:
大地吳守椪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10000004/720d8d
intro:
吳守椪古厝為吳氏先祖吳守椪所興建,迄今已123年歷史。
大地吳守椪於19世紀中葉下南洋,於新加坡從事枋廊行業,致富返鄉後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興建自宅,計費7000多白銀,營造過程所需之木料、紅
type:
1.1
name:
原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香蕉倉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513000001/73bc6b
intro:
日治時期日本成立各種農業產品運銷組織,臺南州青果同業組合於西市場設置香蕉倉庫,以利運銷。原空間於昭和5年(西元1930年)之前原作為臺灣漁業株式會社之「魚賣場」,後因昭和10年(西元1935年)前後該
type:
1.1
基隆燈塔
name:
基隆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223000001/f3c732
intro:
基隆燈塔坐落基隆港西岸,白米甕與仙洞之間的突出岬角上,稱之為「萬人堆鼻」,燈塔於1899(明治32)年4月起工,1900(明治33)年2月24日竣工,同年4月1日點燈。初建的燈塔一層四周為截去東、北兩
type:
1.1
蒜頭糖廠五分車站
name:
蒜頭糖廠五分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317000002/35b71c
intro:
蒜頭糖廠設立於1906年(明治39三十九年),為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所設立,原料區遍及蒜頭、灣內、田尾、溪南、雙溪口、小槺榔等地,因優秀蔗作地及先進製糖壓榨機具,曾為全臺第三大廠。而「蒜頭糖廠五分車站」建
type:
1.1
旗山國小
name:
旗山國小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531000002/e2bf0f
intro:
旗山國小原為日治時期的蕃薯藔公學校。明治31年(1898)臺灣總督府發佈「臺灣公學校令」,規定8~14歲的孩童可就讀公學校,修業年限為4年,是為近代臺灣基礎教育制度的開端。同年10月1日蕃薯藔公學校正
type:
1.1
甲仙鎮海軍墓
name:
甲仙鎮海軍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3/fdc438
intro:
光緒12年(1886)間,駐防臺灣府城(即今臺南市)的鎮海軍提督楊金龍、臺灣鎮總兵章高元,奉巡撫劉銘傳之命率領所屬軍隊,以嘉義大埔為起點,向東開闢經甲仙埔、荖濃、寶來、關山,越八潼關(約今啞口)後,通
type:
1.1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name:
淡水臺銀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0803000001/15aa17
intro:
臺銀成立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十月,此支店的出現是因當年「淡水港」深具全臺進出口貿易關鍵角色,為了配合海關的收稅業務需要,第一代的臺銀淡水支店設於海關旁,直到日治中期被基隆港取代,亦導致臺銀淡水
type:
1.1
北港義民廟
name:
北港義民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1123000002/cccf37
intro:
北港義民廟的成立,主要起於清領時期中南部兩件重大的抗官民變事件,其一發生於乾隆51年至53年(西元1786-1788年)的「林爽文事件」;其二為發生於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62-1863年)的「戴
type:
1.1
木山砲台
name:
木山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101000001/12d35c
intro:
內木山砲台原稱「基隆防禦木山堡壘」,為明治33年(1900年)間所興建,由日軍築城部負責設計興築,原設有28公分榴彈砲設施,後於昭和年間陸續撤除,二戰後由國防部接手管理。
內木山堡壘原有砲座計有三處,
type:
1.1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name:
國立臺灣大學日式宿舍─翁通楹寓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01000003/2a2bcd
intro:
本區日式住宅約建於1930年代,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教授及臺北高商(臺灣大學法學院前身)佐藤佐教授等發起由學人教授自資興建供為住家使用之建築。
type:
1.1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name: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10000001/283734
intro:
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內的博物館,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兒玉源太郎為日治初期的臺灣總督,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兩人為殖民地政策統治臺灣建立了重要的基礎,日人視其為重要功勞者,現館內
type:
1.1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name: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215000002/56a280
intro:
北門福德祠建於清同治2年(1863),南門福德祠約同時興建,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分別立於頭圍老街(和平街)之南北兩端,並朝向街內,當時頭圍街以得烏石港水運之便商業鼎盛,南北兩端福德祠的興建明顯標示出當
type:
1.1
滬尾湖南勇古墓
name:
滬尾湖南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829000006/226144
intro:
淡水開發極早,西、荷時期皆曾駐兵於此,入清之後,淡水即為北部最重要的港埠,特別是乾隆、嘉慶以來,取代八里成為臺北盆地的咽喉,清廷於此置有重兵,以為海防及治安之用。
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堂事件後
type:
1.1
李克承博士故居
name:
李克承博士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1104000001/49b501
intro:
李克承故居約興建於1943年間,原由新竹地區三位商舖經營者:池田門、有本兼治、三上秀雄三人所共同創建,後轉給池田門獨有。台灣光復後,依規定,日本人所有的建築及土地,皆由負責處理日產的管理機關台灣省公產
type:
1.1
彰化市武德殿
name:
彰化市武德殿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515000001/604e0a
intro:
明治28年(西元1895年),日本因甲午戰爭戰勝,因此創建「大日本武德會」發揚日本軍事體育,雖然表面上為民間社團,卻是與地方行政體系及警察機關結合之組織,是故武德殿之建築遍布各地方行政區域,而彰化武德
type:
1.1
三條圳派出所
name:
三條圳派出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621000001/c8b2ea
intro:
日治時期明治32年(西元1899年),日本政府於潮洋厝設置潮洋厝警察官吏派出所,當時為民眾寄附土地所建設而成,主要作為日治初期平定匪亂之用,現今其遺跡已不復存在。
大正年間,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設
type:
1.1
臺北植物園腊葉館
name:
臺北植物園腊葉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1110000001/7d94d2
intro:
臺北植物園最早為殖產局苗圃,腊葉標本館是臺灣第一座專為設置腊葉標本所興建之建築,於1924年落成,代表苗圃轉型為植物園很重要的里程碑。為二層樓磚造建築,外牆結構為磚造,一樓室內採用鐵管柱。二樓以迴廊圍
type:
1.1
大村賴景祿公祠
name:
大村賴景祿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30000002/8dafa6
intro:
位於大村鄉南勢村南勢巷1號的賴景祿公祠,即光裕堂,為賴景祿派下後人所建之宗祠。
賴景祿派下來臺後,在今日大村鄉、員林市一帶活動拓墾有成,後人為了感念祖先篳路藍縷之功,在濃厚的宗族觀念之下,興建宗
type:
1.1
清水社口楊宅
name:
清水社口楊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712000001/09d07c
intro:
楊家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約在乾隆年間遷臺,楊氏先祖來到清水時,先居住於社口一帶。而後往西勢發展,道光7年(1827)楊氏家族分家後,二房與三房回到社口定居。楊氏家族自乾隆年間遷臺以來,一方面辛勤墾
type:
1.1
滬尾礮臺
name:
滬尾礮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3/549635
intro:
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向基隆進攻,展開「清法戰役」序幕,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注意到法軍可能利用淡水河直接攻入臺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政府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
type:
1.1
新竹州廳
name:
新竹州廳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2000001/89e7e1
intro:
新竹舊稱「竹塹」,光緒元年(1875年)「淡新分治」,淡水廳分為新竹縣與淡水縣,統屬臺北府管轄,「淡水廳城」即「竹塹城」,也改稱「新竹城」,成為縣治中心。光緒15年(1889年)「新苗分治」,成立苗栗
type:
1.1
萬和宮
name:
萬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0/0bd3ea
intro: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 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
type:
1.1
原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
name:
原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625000002/286b08
intro:
台南神學院為巴克禮醫師於一八七六年(清光緒二年)所創建,在南台灣基督教發展中有重要之角色。民國三十七年起,台南神學院不斷向各方爭取補助,獲本地教會與長老教母會支援甚多。
民國四十一年,台南神學院得到
type:
1.1
臺南開基靈祐宮
name:
臺南開基靈祐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9/b43582
intro:
開基靈祐宮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上帝爺或帝爺公,因規模小於本市民權路的北極殿(也叫大上帝廟),所以稱為「小上帝廟」。
創建於鄭氏時期,位於當時府城鎮北坊赤嵌街後的開基靈祐宮,在清嘉慶2年(西元1
type:
1.1
竹崎車站
name:
竹崎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4000001/d7efcf
intro:
阿里山林業鐵路產生於1912年(大正元年)12 月 25 日,歷經百年的發展與營運。今日阿里山林業鐵路從嘉義站出發,依序為榮町站85、北門修理工廠、北門站、舊北門站、灣橋站、鹿麻產站、竹崎站、木屐寮站
type:
1.1
延平基督教會
name:
延平基督教會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226000003/8cd93a
intro:
延平教會於1925年原為日本「聖教會」宣教場所,建物創建於1937年,李幫助牧師曾於1947年籌資重新修建,於1957年改稱「延平基督教會」,具見證聖教會宣教之歷史價值。
type:
1.1
鹽水八角樓
name:
鹽水八角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511000001/40b8b0
intro:
八角樓藏著鹽水的歷史,藏著鹽水的記憶,風情萬種的從古早走來,雖然遺失了顏色,卻贏得了美麗。座落鹽水區的「八角樓」,它歷經百多年的物換星移,也看盡鹽水區的風華與褪色,依舊矗立在這塊土地上,帶領後代子孫走
type:
1.1
新埔陳氏宗祠
name:
新埔陳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9/f33faf
intro: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新埔陳家祠是於1868年由陳朝綱所發起興建,為新埔地區最具代表性之祠堂建築,其規模為二堂二橫帶枕頭槓,面寬五開間,前堂中央三間為步口廊,中央天井兩側為三開間之橫屋,正堂後方為一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4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要點
每年更新,17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17-09-07 19:39: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皮革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5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59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決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15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06 11:42:04
文化部
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