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礮臺
「滬尾礮臺」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滬尾礮臺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3/5496356444ddfa237a798a1f0e092f1dda57048b.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向基隆進攻,展開「清法戰役」序幕,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注意到法軍可能利用淡水河直接攻入臺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政府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臺,但在清法戰爭時,這三座砲臺幾乎全被法軍摧毀。當時清軍派駐在淡水有一位名將孫開華,率領擢勝營與地方士勇對抗法軍,並獲得清法戰爭中唯一一場勝利。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砲臺以利防禦。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MaxE.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臺為建築範本,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10座新式砲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砲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砲臺上。光緒15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它是劉銘傳在臺灣本島所建砲臺中碩果僅存的其中一座。
劉銘傳所聘請的軍事專家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其人就是多年來臺灣史及學者們遍尋不著的臺灣海防砲臺監造專家-巴恩士。這位巴恩士在光緒11年(1885)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砲臺,結果竟埋骨異鄉。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臺內的四門大砲,將此地改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二戰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指定為古蹟後開放。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國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中正路1段6巷3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1.42956796016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5.179017099322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08-19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0819000043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08-19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新北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0819000043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04 。
name
滬尾礮臺
representImage
intro
西元1884年8月1日法軍向基隆進攻,展開「清法戰役」序幕,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注意到法軍可能利用淡水河直接攻入臺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政府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臺,但在清法戰爭時,這三座砲臺幾乎全被法軍摧毀。當時清軍派駐在淡水有一位名將孫開華,率領擢勝營與地方士勇對抗法軍,並獲得清法戰爭中唯一一場勝利。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臺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決定加強臺灣海防的建設並在各海口增建砲臺以利防禦。劉銘傳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MaxE.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臺為建築範本,於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10座新式砲臺。其中,滬尾有兩座砲臺,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並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31尊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砲臺上。光緒15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後,滬尾礮臺便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它是劉銘傳在臺灣本島所建砲臺中碩果僅存的其中一座。 劉銘傳所聘請的軍事專家葬在淡水外僑墓園中,墓碑上刻著﹝大清欽賜雙寶三等第一寶星德國人巴恩士之墓﹞,其人就是多年來臺灣史及學者們遍尋不著的臺灣海防砲臺監造專家-巴恩士。這位巴恩士在光緒11年(1885)北洋武備學堂創立時應聘擔任教習,因而與淮軍有關,被推派來臺灣協助劉銘傳治理臺灣防禦工事,設計了當時臺灣地區數座重要的近代化砲臺,結果竟埋骨異鄉。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臺內的四門大砲,將此地改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二戰後,滬尾礮臺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指定為古蹟後開放。
type
1.1
level
國定古蹟
address
中正路1段6巷31號
longitude
121.429567960167
latitude
25.1790170993222
registerDateValue
1985-08-19
headCityName
文化部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08-19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新北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0819000043
version
1.0
hitRate
304
「滬尾礮臺」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王祖母許太夫人墓
name:
王祖母許太夫人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38/421999
intro:
1.「王祖母許太夫人墓」,建於西元1839年(清道光10年),現今位於600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一段366號1樓。西元1985年 (民國74年)11月27日指定為三級古蹟,西元2006年 (民國95年)
type:
1.1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name: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1107000001/5baa8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
name:
臺中刑務所典獄官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826000001/8759e7
intro:
日治時期全臺共有臺北、臺中與臺南三大監獄,底下再分設各支監。本案為日治時期臺中監獄最高行政首長「典獄」之官舍,落成於大正4年(1915);大正13年(1924)隨日本內地政策「監獄」改稱為具有教化意義
type:
1.1
藏興古厝
name:
藏興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211000003/d20951
intro:
官澳藏興古厝,係十七世楊公廣理(詩伯公)於清乾隆五十年(C.E.1785)~六十年(C.E.1795)間興建(C.E.1785-1795),楊廣理生於雍正十三年(C.E.1735)二月二十九日,卒於嘉
type:
1.1
開基天后宮
name:
開基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7/d6f08d
intro:
開基天后宮、主祀天后,亦稱天上聖母、媽祖或媽祖婆,是臺灣民間信仰最虔誠也最普遍的神明。傳說中的媽祖,原名林默,祖籍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嶼。關於她的生卒,史載紛紜,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
type:
1.1
name:
原馬場町區會講習堂與事務所
intro:
1.183號建築為原馬場町區會事務所,187、189、191、193號為講習堂及宿舍附屬建物,為日治時期馬場町戰時興建公共建築之代表。
2.事務所牆壁下方石板、部分外牆雨淋板為原有之構造,講習堂為木構
type:
1.2
address:
寧波西街183號;寧波西街187號;寧波西街189號;寧波西街191號;寧波西街193號
原臺南大正公園
name:
原臺南大正公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30000001/7bd303
intro:
市定古蹟原臺南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為日明治44(1911年),臺南市實施市區改正,受當時國際建築思潮影響,劃設有大正圓環(今民生綠園或湯德章紀念公園)、東門圓環、明治圓環(今火
type:
1.1
name: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213000001/03d748
intro:
民國52年,白夫人馬佩璋女士過世,白崇禧將軍於回教公墓內闢建「白榕蔭堂墓園」,為白將軍留學美國學建築之兒子所設計、大陸工程公司興建,殆民國55年白崇禧將軍過世後亦安葬於此。同葬時增添部分工程。
type:
1.1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name:
淡水重建街16號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701000001/90caa8
intro:
淡水市街地聚落隨著早期港埠的開發逐漸發展,並沿著河岸以福佑宮為中心延伸出具有商業機能的街道,以今日中正路、重建街及清水街為主軸形成街屋型態之建築群。今日重建街14、16號在日治時期最早地籍登記為明治三
type:
1.1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
name:
羅東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716000002/e70b35
intro:
1952(民國41)年6月15日,五位靈醫會會士、三位修女及范鳳龍醫師抵達羅東,開啟天主教靈醫會在羅東的醫療傳道事業。旋及在聖母醫院旁成立耶穌聖心會院,同年12月14日舉行耶穌聖心堂祝聖暨聖母醫院落成
type:
1.1
name: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文教大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709000001/385c11
intro:
護理教育、醫學教育及工藝教育為1950-1960年間政府因應人才需求重要政策的重點施政項目,臺北護專即為其重要歷史發展見證。
從臺灣現代建築史而言,本建物代表1960年代初現代運動設計思潮下最具代表性
type:
1.1
衡陽路4號店屋
name:
衡陽路4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823000002/69eae4
intro:
本建物興建於日治時期,坐落於台北新公園出口衡陽路轉角位置,維繫台北新公園與衡陽路店屋之重要景觀,具都市景觀意義。建物為四柱三窗牌樓面店屋,保有山牆裝飾、山頭泥塑魚飾裝飾尚存,與衡陽路 2 號、懷寧街
type:
1.1
笨港水仙宮
name:
笨港水仙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1/a41b70
intro:
笨港水仙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五十八號,地處嘉義縣和雲林縣交界處。笨港為清領時期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史載「商賈輳集,載五穀貨物,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因與中國間的海上貿易活動
type:
1.1
神岡呂家頂瓦厝
name:
神岡呂家頂瓦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22000001/23e043
intro:
乾隆36年(西元1771年)詔安秀篆呂氏族人之呂祥省攜眷渡海來臺,至乾隆55年(西元1790)定居於神岡三角庄,「呂家頂瓦厝」為呂氏渡台在三角仔庄所建的第二座宅第,建造年代推測大約在清道光6年(西元1
type:
1.1
三峽拱橋
name:
三峽拱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504000001/9a7f29
intro:
三峽的開發,約自安溪人董日旭在乾隆二十年(1755)入墾三角湧(今三峽)等地後,三峽地區漸有漢人擴大開墾,至嘉慶末年,此地大多已被漢人所開發掌握,乾隆中期,因移民增多,商品貿易日漸繁榮,市街於是興起。
type:
1.1
北投溫泉浴場
name:
北投溫泉浴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220000004/479a5b
intro:
北投溫泉的利用,大約始於日據初期,於一九一三年,由官方主導興建的這座規模完備的大浴場,號稱當時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這座建築的出現,也象徵著北投溫泉鄉發展高峰的來臨,並見證了臺灣溫泉文化史的一頁。建築的
type:
1.1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name:
前南菜園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1/d2d32f
intro:
本建築群落之主要管理所有單位包括臺銀及臺大,周邊尚有包括郵局電信局宿舍,共同為日據時期佐久間町3丁目之範圍,日治時期亦大約屬相同管理單位。因此,整區保存可呈現出日據時期公家宿舍群落之特色,建築規模亦包
type:
1.1
新竹高中劍道館(前新竹武道場)
name:
新竹高中劍道館(前新竹武道場)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531000004/a81f66
intro:
新竹中學校成立於1922(大正11)年,原先暫借新竹第一公學校校舍開始招生,隨後遷至東門外的新建校舍,1925(大正14)年更遷至十八尖山山腹的新校址,也就是今天的新竹中學。新竹中學校的第一任校長是大
type:
1.1
閻錫山墓
name:
閻錫山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316000001/7cfe51
intro:
閻錫山,字伯川,號龍池,晚號還中,山西省五臺縣人,先世以務農經商為業。祖青雲公,字龍雨,創大堡義塾,喜讀經史,平日以孝悌忠義等有關故事,及歷代興衰,課教子弟。 民國38年(1949)12月8日,時蔣總
type:
1.1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name:
機器局第五號倉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2000001/569271
intro:
臺北北門外鄭州路、延平北路、忠孝西路、西寧北路所圍合之區域,於清末是接官亭及台灣巡撫劉銘傳設立機器局所在地,是清末重要建設所在地,深具歷史意義。
type:
1.1
頭城鎮林曹祖宗之墓
name:
頭城鎮林曹祖宗之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50601000001/c1af2d
intro:
林才添在1943年(日昭和18)年時即敦聘地理師在頭城鎮港口里覓得福地,方位「坐北西向東南,為渡台三世祖慶成公熙昌直系以下之靈骨,蒐集於此集中在寶塔以便子孫永為敬奉」,即今林曹祖宗之墓現址。
1972
type:
1.1
畢律斯鐘樓
name:
畢律斯鐘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1116000001/8cf3dc
intro:
畢律斯鐘樓興建之契機為美國新罕布夏州(New Hampsulire)的欽城(Keene)基督教合一教會捐獻銅鐘一座,用以表揚會計長伊麗莎白畢律斯(Elsie May Priest)女士在亞洲長達40
type:
1.1
理學堂大書院
name:
理學堂大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5/61b0cd
intro:
清咸豐年間因為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開放臺灣地區通商口岸,淡水亦為其中之一,因為開放緣故西方宗教因而傳入,同治十年(1871)馬偕抵達臺灣打狗港,由於當時臺灣南部已有英國長老教會在此宣教,而北部人口稠密卻
type:
1.1
臺北放送局
name:
臺北放送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904000001/2d3ee6
intro:
1.臺北放送局建於 1930 年代,為栗山俊一設計。具有近代建築及反映三O年代日本殖民主義之背景歷史,二二八事件發生時該廣播電台扮演著為黨政軍各界人士宣傳政令。目前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址。
2.放送亭
type:
1.1
槓仔寮砲台
name:
槓仔寮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1223000001/26173d
intro:
座落於基隆市信義區山頂的槓仔寮砲台,為基隆市眾多砲台中較晚發現、整理的古蹟,由於交通不便,反而使砲台保存得更加完整。
槓仔寮砲台是日治時期所建的新式砲台之一,大約在1900年左右興建,為監控八斗子海面
type:
1.1
桃園景福宮
name:
桃園景福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48/18e4cd
intro:
桃園景福宮又稱「聖王廟」,廟貌恢弘,地方上多稱「大廟」,座落桃園區市中心,既是信仰重地,也是古蹟。大廟座北朝南略偏東,是一座面寬九開間兩進兩廊的四合院廟宇建築,從面對中正路的 4 柱 3 間牌樓到前殿
type:
1.1
士林慈諴宮
name:
士林慈諴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0/686b8a
intro:
士林慈諴宮位於士林區大南路八十四號,奉祀天上聖母,創建於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原址在今士林美國學校附近。清同治三年〈西元一八六四年〉,由善信潘永清、潘盛清等,遷建於八芝蘭新街,為該街守護神。民
type:
1.1
苑裡圳舊水門
name:
苑裡圳舊水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426000001/4e92af
intro:
「苑裡圳舊水門」位於苑裡鎮上館里一鄰上館3之1號附近,為方石砌拱型水門,興建於大正3年(1914)至大正11年(1922)間。「苑裡圳」為苑裡地區農田灌溉的主幹,取水於大安溪,涵蓋土地面積2,169,
type:
1.1
康朗段防空碉堡
name:
康朗段防空碉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207000003/d3bdba
intro:
二次大戰末期(西元1943年),在臺日軍為迎擊美軍機空襲及防禦美軍登陸,於新竹機場西北端設置防空碉堡,同時責守衛機場安全。
type:
1.1
屏東書院
name:
屏東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1/ffbd9d
intro:
「書院」為漢民族相當重要的教育體制,據考發端於唐朝,迄明清仍維持不墜,前後連亙達一千餘年。清朝初期,為防漢人群聚徒黨,書院曾一度遭禁,並以「義學」代之,雍正11年(1733年)朝廷改變政策,明令各省廣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60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1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電影
每1日更新,6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3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與地方考試文化行政類錄取人數統計
每年更新,19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8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2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
每日更新,80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21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6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7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文化部文創產業家數與營業額統計資訊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6:24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2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3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決算
每1年更新,15吳 小姐 | (02)8512-6611 | 2023-07-19 20:58:32
文化部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