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206000001/2e599189e42d9e1043d41193a2969ba4c2f0eaf6.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位處臺中與苗栗交界,緊鄰苗栗縣三義第七號隧道南口至臺中市后里區之間。全長637.39公尺,共有8個桁架,由10孔62.41公尺花樑構成(兩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興建於1903年,1908年竣工,曾是日治時期運送物產及南北間連絡的重要橋樑。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曾於昭和10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後改建,民國52年(1963年)為增強橋樑結構,使其較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為重點,進行抽換鋼樑工程,雖非原構,但外觀上似乎與初建時無異,僅桁架與連結部份則有些許不同。 民國87年(1998年)舊山線停駛後,「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不再有火車行駛其上。目前,臺鐵舊山線上,留有此類型的花樑鋼橋構造的鐵橋,只有「大安溪鐵橋」、「大甲溪鐵橋」及「高屏溪舊鐵橋」三座。 因「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現況保存良好,而於民國93年(2004年)進行「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山線老照片數位化建置工程」。民國99年(2010年)經過重新整理後,搭配著蒸汽火車復駛舊山線。民國105年(2016年)執行「臺灣舊山線鐵道文化景觀調查研究暨保存及管理原則計畫」。現為保遊客安全,而封閉管理。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位於臺鐵舊山線,緊鄰苗栗三義第七號隧道南...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755175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326613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7-11-23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苗栗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180206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7-11-23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苗栗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80206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327

name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representImage

intro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位處臺中與苗栗交界,緊鄰苗栗縣三義第七號隧道南口至臺中市后里區之間。全長637.39公尺,共有8個桁架,由10孔62.41公尺花樑構成(兩橋墩間一桁樑為一孔)。「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興建於1903年,1908年竣工,曾是日治時期運送物產及南北間連絡的重要橋樑。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曾於昭和10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後改建,民國52年(1963年)為增強橋樑結構,使其較能承載更重與更高速及更多班次的列車通過為重點,進行抽換鋼樑工程,雖非原構,但外觀上似乎與初建時無異,僅桁架與連結部份則有些許不同。 民國87年(1998年)舊山線停駛後,「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不再有火車行駛其上。目前,臺鐵舊山線上,留有此類型的花樑鋼橋構造的鐵橋,只有「大安溪鐵橋」、「大甲溪鐵橋」及「高屏溪舊鐵橋」三座。 因「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現況保存良好,而於民國93年(2004年)進行「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山線老照片數位化建置工程」。民國99年(2010年)經過重新整理後,搭配著蒸汽火車復駛舊山線。民國105年(2016年)執行「臺灣舊山線鐵道文化景觀調查研究暨保存及管理原則計畫」。現為保遊客安全,而封閉管理。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位於臺鐵舊山線,緊鄰苗栗三義第七號隧道南...

longitude

120.755175

latitude

24.326613

registerDateValue

2017-11-23

headCityName

苗栗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7-11-23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苗栗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80206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327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寒溪神社遺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730000001/4c8efc
intro: 1.日本政府控制原住民地區後,為進一步教化原住民,因此普設神社,寒溪祠即是其中之一。位在偏遠部落的原住民神社,社格較低,通常以「祠」為名,由駐在當地的警察兼任神職人員,扮演精神上撫育的角色。寒溪祠主體
type: 1.1

name: 原高雄市役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0000004/273cd1
intro: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原為日治時期高雄市役所第二代官廳,昭和13年(1938)動工,昭和14年(1939)5月完工,9月16日高雄市役所正式進駐辦公,完全取代位於湊町(今哈瑪星)的第一代高雄市役所(位於今
type: 1.1

name: 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2000001/582171
intro: 琴山河合鈰太郎,東京帝國大學林學博士,日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5月受臺灣總督府之邀至嘉義阿里山踏查,日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2月8日受臺灣總督府任命,統籌阿里山森林之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的測量事
type: 1.1

name: 臺中樂成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05/5d540d
intro:  樂成宮俗稱是旱溪媽祖廟,因位於臺中市東側大里溪支流,河面寬闊但水流稀少的旱溪附近而得名,主祀聖母媽祖。 相傳清乾隆初期,林氏祖先自福建湄洲奉請聖母媽祖香火來臺,興建房屋一座,做為臨時供奉香火之所。後
type: 1.1

name: 朴子配天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313000001/fce246
intro: 相傳配天宮創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據說有位東石半月庄人士:林馬,篤信媽祖,每年均遠赴外地的媽祖廟參拜,由於旅程十分艱辛,因此在這年自湄州迎回媽祖神像,以在家中祭拜。迎回神像的回程,林馬經過
type: 1.1

name: 芝山岩遺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30205000002/1ae409
intro: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
type: 1.1

name: 楊華故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0615000008/c70b72
intro: 楊華字良淵,號鳳山,湖下人。生於清乾隆10年(1745),卒於清道光6年(1826)。楊華為清代將領,年少時從基層汛兵做起,直到三十來歲仍是從九品的外委,乾隆末平定臺灣林爽文叛變,擢升福建水師提標中營
type: 1.1

name: 虎尾自來水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115000001/3ec696
intro: 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政府在今日雲嘉南地區修建嘉南大圳,這項工程是引濁水溪與曾文溪之水源,透過技術來灌溉這個區域的農田。嘉南大圳在台南建有一座烏山頭水庫來與濁水溪做水源調配,因此只在林內做攔截
type: 1.1

name: 南郭宿舍5號、5-1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816000004/531dc2
intro: 本案建築現在位於彰化市東興里,清領時期隸屬「彰化縣線東堡南門口庄」,當時彰化縣城南門外附近至番社一帶,在未形成街區前,因漢人移民的拓墾而形成南門之外的附廓村莊,因此統稱「南郭」。    在日治大正9年
type: 1.1

name: 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128000001/379cb9
intro: 鄭紹裘先生在《高雄關稅局馬公支關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中說:「澎湖在明代曾為中國陶瓷貿易的轉運站而盛極一時,但荷蘭人於明天啟4(1624)年佔領台灣,而將台灣開墾為其亞洲貿易的中繼站後,澎湖的地位遂為台
type: 1.1

name: 五溝水劉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927000002/7d2b59
intro: 1. 劉氏先祖考據最早於康熙年間涉險渡海定居於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為使後代子孫感念先祖,由第十三世偉芳公、第十四世廣玉公等各族長輩商議,共同集資建築劉氏宗祠。 2. 興建於1864年,外邊廣場建有兩座
type: 1.1

name: 新埔潘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6/1ee6a6
intro: 新埔位於新竹縣東北方,距縣治約十四公里,北有丘陵重疊,南倚鳳山溪谷,為一東西走向的鎮坊,以往是「吧哩嘓」原野上新開拓的一片樂土。 新埔潘宅或稱潘氏古厝,為廣東省嘉應州梅縣西門外五里亭的潘庶賢移居臺灣
type: 1.1

name: 重道崇文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65/a4e748
intro: 重道崇文坊建於1815年(清嘉慶二十年),清廷為旌表林朝英獨立捐貲萬金,修建縣學文廟而頒重道崇文匾額,賜六品光祿寺署正職銜,並准建坊,所建的坊,即重道崇文坊,為府城現存四座牌坊之一。 林朝英生於生於1
type: 1.1

name: 北港集雅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019000001/9187f2
intro: 集雅軒乃北管支系,集雅軒最早由地方人士蔡及,陳真,吳石等十二人参加笨港媽祖遶境活動而發起組成。在咸豐年間正式開管,集雅軒是由更早期北管子弟戲團「和樂軒」分出的團體,是笨港頗有名氣的北管子弟戲團。集雅軒
type: 1.1

name: 大稻埕圓環防空蓄水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923000001/b25474
intro: 此古蹟為目前臺北市僅有出土之最大的防空蓄水池,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交口之圓環位置,極具歷史價值,在1920年代,小販開始聚集於此,商業興盛。到了1943年,美軍轟炸臺灣,圓環攤販的商業行為也開始被政
type: 1.1

name: 簡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1219000001/cdb74d
intro: 建築座西朝東,屬兩殿兩廊型式,乾隆年間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5年(西元1930年)重建為今日規模。第一進為七開間,懸有「簡家祠堂」木匾,兩側壁堵知身堵泥塑雙龍、雙虎,前殿、拜殿以過水廊銜接,內部分以木雕
type: 1.1

name: 龍肚庄里社真官伯公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31000003/bae3fd
intro: 伯公即為客家人的土地公,同時也是客家人拓墾土地的強烈象徵。美濃區的伯公,又稱「伯公壇」,不僅造型獨特,數量密度也是全臺之冠,龍肚庄里社真官伯公即為重要代表之一。 相傳乾隆2年(1737),鎮平人涂百
type: 1.1

name: 市長官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1124000001/0c0233
intro: 本案宅第於昭和年間(約西元1929至1932年間)興建,最有可能於1932年建成,由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基隆支店營繕部門建造,作為松浦社宅使用。二戰後作為市長官邸、市府員工宿舍、林番王遺孀分租使用。
type: 1.1

name: 原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臺南工場宿舍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1117000001/c36456
intro: 本廠前身為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臺南工場,係日昭和15年(西元1940年)日軍利用臺灣作為南進基地時所建立之鹼氯工廠。至民國35年(西元1946年)5月1曰臺灣鹼業有限公司安順廠成立,正式接收定名為
type: 1.1

name: 橋仔頭糖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24000003/9f738f
intro: 橋仔頭糖廠是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臺灣所創設的第一座製糖廠,同時也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工廠,原名橋仔頭製糖所,明治34年(1901)2月動工興建,11月第一製糖工廠完工,隔年(1902)1月15
type: 1.1

name: 青嶼張氏兄弟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26000001/5aec99
intro: 此幢建築者:張自然、張自吉、張自來、張自忠兄弟四人,於菲律賓賺錢後返鄉興建,民國三十八年(C.E.1949)國軍借駐至民國四十七年(C.E.1958),八二三戰役時,上方屋頂中間曾遭砲擊,牆身多處銃眼
type: 1.1

name: 苑裡圳舊水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426000001/4cb9b1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新店臺北菸廠鍋爐間及煙囪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1107000001/5baa8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鹿港地藏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3/aed367
intro: 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初,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由八郊及地方士紳重修鹿港天后宮時,以部份的捐銀重修地藏王廟,此次修護共計花費壹千貳佰餘元。清光緒4年(西元1878年)地藏王廟曾重修,廟內保存光緒
type: 1.1

name: 西嶼燈塔(漁翁島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70417000003/bda8b8
intro: 漁翁島燈塔也稱為西嶼燈塔,燈塔位於西嶼鄉外垵村西側屹仔尾岬角處,此地西側海域即為澎湖六大急流中的「西流」(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自古即為往來台厦船舶航道的標識點。清乾隆43年
type: 1.1

name: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7/33e5d1
intro: 學海書院係台北市僅存的書院古蹟,為第三級古蹟,址在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現屬祭祀公業高惠連所有。學海書院是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惟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
type: 1.1

name: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805000001/ab148f
intro: 台北放送局板橋放送所於昭和六年(1931)1月15日開始使用,地點位於現今板橋民族路現址,根據當地耆老表示,因此處位居板橋平原地區較為高起的山崙處,設立此放送所,對於播音的波傳送較為有利,台北放送局板
type: 1.1

name: 大山背樂善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5/b09740
intro: 樂善堂創建於1889年(光緒15),由大山背居民藍正然,見此地風景秀麗,獨資建一簡陋之小廟,稱為石峽廟。1895年(明治28年)日軍進佔臺灣,鍾石妹等起兵抗日,本廟遭日軍焚毀。之後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修
type: 1.1

name: 馬公金龜頭礮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121000002/4d7be4
intro: 第一次築城1717(康熙56)年,稱澎湖新城。 第二次築城1864(同治3)年,稱金龜頭礮臺。 第三次築城1887(光緒13)年春1~2月間(農曆正月),稱金龜頭礮臺。 第四次築城1902(明治35)
type: 1.1

name: 榜林王天乞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09000003/12e300
intro: 榜林33號宅為王氏先祖王天乞所興建。王天乞於清末下南洋從事土產貿易行業,致富返鄉後於1911年(民國元年)興建自宅,且赴閩南購置木料、紅料與石材,並特聘請閩南一帶匠司前來金門參與營造,王天乞並親身返鄉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3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95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8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21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22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膠彩畫類

每年更新,3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2:47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9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6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85

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

最新蒙藏重要訊息

每月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4:24: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7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56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電影

每周更新,9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0:2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22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