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萬和宮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萬和宮

萬和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萬和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0/0bd3ea18f5168ca4e31c9916828922465ca4fb9a.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感於媽祖靈佑,於是草創一祠,供奉膜拜。其後,犁頭店墾成,肆街漸次繁榮,乃由張國獻地發起建廟,旋由居住犁頭店一帶張姓以外之廖、簡、賴、黃、江、何、楊、戴、劉、陳、林等十一姓居民踴躍捐貲,得款一萬圓,於雍正4年(西元1726年)建成,名為「萬和宮」,供奉俗稱「老大媽」的聖母媽祖寶像。 萬和宮坐西朝東略偏南,是一座三開間三進兩護龍縱深式廟宇建築。三開間前殿,計開三門,木質裝修鏤雕精美。前檐用六角石柱,柱頭刻有蓮瓣形凹槽,形式頗為罕見。帶拜殿的正殿,除奉老大媽外,還有嘉慶時期的老二媽、光緒時期的聖二媽、聖三媽及二戰後時期的聖母老二媽等。後殿主祀觀音菩薩,左祀註生娘娘,右奉對建廟與廟務有功之張國及賴清標長生祿位,左廂配祀關聖帝君,右廂配祀神農大帝。 「萬和宮字姓戲」與「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均登錄為本市民俗類文化資產。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南屯里萬和路1段51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63926653605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137833892136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10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臺中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10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29

name

萬和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感於媽祖靈佑,於是草創一祠,供奉膜拜。其後,犁頭店墾成,肆街漸次繁榮,乃由張國獻地發起建廟,旋由居住犁頭店一帶張姓以外之廖、簡、賴、黃、江、何、楊、戴、劉、陳、林等十一姓居民踴躍捐貲,得款一萬圓,於雍正4年(西元1726年)建成,名為「萬和宮」,供奉俗稱「老大媽」的聖母媽祖寶像。 萬和宮坐西朝東略偏南,是一座三開間三進兩護龍縱深式廟宇建築。三開間前殿,計開三門,木質裝修鏤雕精美。前檐用六角石柱,柱頭刻有蓮瓣形凹槽,形式頗為罕見。帶拜殿的正殿,除奉老大媽外,還有嘉慶時期的老二媽、光緒時期的聖二媽、聖三媽及二戰後時期的聖母老二媽等。後殿主祀觀音菩薩,左祀註生娘娘,右奉對建廟與廟務有功之張國及賴清標長生祿位,左廂配祀關聖帝君,右廂配祀神農大帝。 「萬和宮字姓戲」與「萬和宮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均登錄為本市民俗類文化資產。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南屯里萬和路1段51號

longitude

120.639266536053

latitude

24.1378338921361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臺中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臺中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10

version

1.0

hitRate

529

「萬和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原彰化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615000001/efdd1a
intro: 昭和8年(西元1933年)10月13日臺灣總督府以府令第119號公布彰化新市制,將彰化街合併南郭、大竹兩庄成為「彰化市」。依據日治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設計,在州轄市成立後,必須另外設置警察署執行警察事務
type: 1.1

name: 鹿港金門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1025000002/fadd8b
intro:   臺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臺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清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臺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
type: 1.1

name: 瀰濃庄敬字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10524000002/79f6b3
intro: 瀰濃庄敬字亭相傳創建於乾隆中葉(1779年左右),是由瀰濃庄子弟梁啟旺集資建造,以倡導敬惜字紙的文化,充分體現傳統常民生活和信仰的淳厚與質樸。後曾於嘉慶與光緒年間重修過。日本治臺初期(1895)毀於六
type: 1.1

name: 迪化街二段374號
intro: 建於日治時期,立面保留1910年代大正初期到1930年代昭和初期盛行的馬約利卡磚,為日治時期典型的台灣街屋立面作法。
type: 1.2
address: 迪化街二段374號

name: 麥寮拱範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625000013/3809b9
intro: 麥寮拱範宮創建於康熙年間,自湄州渡台而來的臨濟宗純真禪師佩奉六媽駐錫於此,乾隆七年因水患遷廟於麥寮街(今址)。麥寮拱範宮與北港朝天宮、馬鳴山鎮安宮、台西安西府,號稱雲林縣香火最旺、信徒最多的四大廟。
type: 1.1

name: 義卒賴忠之墓
intro: 賴忠,出生年未知,噶瑪蘭廳治人,形象黑面長身,有臂力,善用刀,在噶瑪蘭廳廳署擔任衙役。咸豐3年(1853)秋天,有出身宜蘭城外梅洲的吳磋等人,因不滿噶瑪蘭廳為籌措軍糧,而向民間收購倉穀,一群人屯聚大陂
type: 1.2
address: 第一公墓(礁溪鄉龍潭湖東側)

name: 仁安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825000001/ca698e
intro: 1. 仁安醫院為兩層樓的轉角建築,過去一樓為診所,二樓為住家,一樓的空間為診療室並設有車庫。已捐贈給市府,目前一樓作為日治醫生館的展示空間。 2. 柯謙諒(1896-1983)於1912 年以公費生的
type: 1.1

name: 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128000004/4fb245
intro: 清光緒21(1895)年3月23日日軍由裡正角登陸澎湖之後,隨即向太武山推進,為了減輕損傷,決定隔日派海軍陸戰隊由林投登陸夾擊清軍。昭和11(1936)年11月21日日軍於林投登陸處也立了一塊紀念碑。
type: 1.1

name: 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903000001/09e9db
intro: 臺北府城門-小南門: 清光緒元年清廷設台北府,5年台北知府陳星聚籌建臺北府城,但因台北基地鬆軟,直到福建巡撫岑春,臺灣道台劉相繼勘定基址後,光緒8年(西元1882年)始召募粵籍工匠興築。光緒10年(西
type: 1.1

name: 寶藏巖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805000001/411787
intro: 寶藏巖創建於清康熙年間,為臺北最古老的佛寺之一,當時漢人初入墾臺北盆地,有部分僧人隨之進入盆地建寺弘法,此為重要歷史見證。寶藏巖主祭觀音佛祖,因靠山崖而建,故稱為巖,又稱為石壁潭寺、觀音亭。寺前的新店
type: 1.1

name: 新竹州廳附屬建築(市府檔案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30000006/cea094
intro: 檔案室依財產相關資料為民國34年登記。
type: 1.1

name: 西園西宅黃氏開基祖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409000001/ef48b6
intro: 西園為以黃氏為主的單姓聚落,黃氏三支系家族,分布於聚落之東、中、西、北四甲。「西宅」位於西甲,為墓主黃時守暨妻王氏於元末明初之際,自南安下店遷浯,定居於此,開枝散葉傳世至今。黃時守尊其父母黃
type: 1.1

name: 齊東街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001000001/593d83
intro: 約為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南端為總督府重要職務官舍,其出現年代在一九三五年間,附近區域住有包括第二高女學校、醫學
type: 1.1

name: 社頭斗山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422000001/0fc57e
intro: 社頭斗山祠為蕭滿泰其子孫於清光緒6年(西元1880年)所集資所建,現今位於彰化縣社頭鄉埤斗村清興路19號。    蕭滿泰人於書洋山內坑開基,後在清雍正、乾隆年移居今社頭與田中等地,並在社頭(今社頭村、
type: 1.1

name: 溪口曾氏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927000001/5bcd35
intro: 曾氏祖先於清初渡海來臺,曾氏古洋樓乃曾家先人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起造;曾老彭先人曾任臺南州嘉義廳保正,曾振先人曾任溪口鄉第2、4屆鄉長。於物資缺乏年代,曾家因捐贈物資予日本,才得以將日本國旗置
type: 1.1

name: 阿猴城門(朝陽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82/223899
intro: 清乾隆29年(1764),屏東市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規模的市街; 清道光16年(1836)官民合力在此建築城壘,即阿猴城。由阿猴城門的門額上得知當時縣丞是沈長棻,他本為浙江海甯州人,因監生報捐分發福建。道
type: 1.1

name: 原新營糖廠塑膠工廠辦公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7000001/b82750
intro: 新營糖廠是日治時期臺灣四大製糖會社之一的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本社所在地,1908年落成運轉、1936年擴大第二座製糖工廠。 二次大戰期間曾遭空襲,作業停頓,戰後幾經維修與整併,壓榨能力更甚於日治時期。
type: 1.1

name: 樹林後村圳分汴及十二股圳取入口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716000001/913e2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研究
type: 1.1

name: 竹北蓮華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5000002/82bb9f
intro: 遠溯1877年(光緒3年)竹塹如縣李慎彝途經蓮華寺現址停輿瞻望竹塹城,面對十八尖山及頭前溪深讚地靈,乃授意鄉紳建廟。林希賢等十二位鄉紳遂於1878年(光緒4年)發起創建蓮華寺(俗稱觀音廟)崇祀觀世音菩
type: 1.1

name: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11124000001/1417f9
intro: 創建年代約為1920~1930年由日本總督府尾辻國吉技師所設計興建之自宅,後由台灣省政府所有、歷經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劉真校長宿舍、民國95年由國家安全局向國有財產局撥用使用。目前則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撥用
type: 1.1

name: 八塊無線送信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306000007/d293da
intro: 1940年代日本政府為推動臺灣為「南進航空基地」,視桃園地區之台地地形幅員寬廣,先後成立八塊飛行場、桃園飛行場、龍潭飛行場。因應航空標誌、無線電等對空通信業務,因而於1940年(昭和15年)設立「桃園
type: 1.1

name: 新竹火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3000001/357dfc
intro: 基隆新竹間的鐵路,在1887(光緒13)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實施新政時即開始鋪設,1893(光緒19)年11月基隆至新竹全段通車,總長106.7公里,臺北新竹間則有78.1公里。之後,繼任巡撫的邵友濂,採
type: 1.1

name: 西子灣蔣介石行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409000002/b3c92a
intro: 西子灣蔣介石行館原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慶祝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高雄分館觀光館的附屬分館,所以創建年代應該是昭和10年(1935)間。建築物緊鄰西子灣海水浴場,後來一度成為海水浴場附屬的溫水澡堂,二
type: 1.1

name: 關西鄭氏祠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11/afb794
intro: 關西鎮為鳳山溪上游重要的城鎮。在清初漢人入墾之前,此地屬於平埔族竹塹社居棲之處。漢人約在嘉慶、道光年間,大體上是從新竹平原循鳳山溪而上進行拓墾,關西是出入內山要道,乃設隘守護。 關西市街包括老街與新
type: 1.1

name: 李春生紀念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619000001/c4850d
intro: 本教堂所在地原為大稻埕郵便電信支局,該支局原設於建昌街(今貴德街)東側,於1903年遷至現址,大正年間支局移出,改為教會使用至今。
type: 1.1

name: 臺中西屯張廖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09/e9925d
intro: 俗稱「張廖公廳」或「天與公祠」的張廖家廟是西屯區開發的明證之ㄧ,這座家廟因以「承祜」為號,故亦稱承祜堂,位於舊名西大墩街(今西屯一帶)。是為原籍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二都官坡社藍田樓的張廖一族所建。 西屯
type: 1.1

name: 淡水忠寮李舉人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1018000001/6f9474
intro: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始有漢人墾號開墾大佳臘、淡水港等地,此後有其他漢人移民陸續開墾周遭荒地,至乾隆五年(1740年)淡水地區已產生聚落,在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
type: 1.1

name: 原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704000001/604ccb
intro: 士林國小前身為芝山岩學堂,初設於芝山岩開漳聖王廟內,為日據之初(1895年)全臺最早設立的學校,後改稱為「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與「八芝蘭公學校」。1904年新校舍落成後,八芝蘭公學校遷至現址。本建築
type: 1.1

name: 安平小砲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7/742e0d
intro: 沿海砲臺之生,乃由於港口海防之必需。臺南海岸為臺灣海岸地形變化最為劇烈之處,故港口之位置隨之飄移不定,海防重心也隨之遷移。而安平小砲臺便是海岸線變化之最佳歷史見證,昔日安平港汪洋浩瀚,今海埔長進,竟成
type: 1.1

name: 芝山岩遺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30205000002/1ae409
intro: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臺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據考古研究顯示,它主要保存著兩層史前文化,即芝山岩文化與圓山文化,也許有更早的大坌坑文化,年代大約在四千年至五千年以上。由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一年間,幾次探測的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交通運輸與通訊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59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7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美術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1:2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原住民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12:01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8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4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文化部業務統計

每年更新,31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3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