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三媽轎班會民俗與宗教
「北港三媽轎班會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rganization147440 , 欄位Id的內容是14744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北港三媽轎班會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過往媽祖外出繞境,都會需要能夠扛轎的信徒協助,以利外出過程平安順利,大多也都是由地方壯丁擔任。因這是一項體力耗費極大的任務,遂成立轎班會制度,經驗傳承、世代交替,地方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轎班會每年需藉由擲筊方式選出爐主,當年的爐主需負責媽祖外出時的一切事項安排,再向班會裏頭的各個成員收錢,以完成遶境事宜。漸漸地,隨著北港朝天宮的香火鼎盛,參拜信眾越來越多,想要參與轎班會的人數也愈趨增加,最終而有六媽會的說法。
三媽轎班會正式名稱為金盛豐轎班會,成立的時間約於乾隆39年(1775)。在轎班會成立之前,轎班的召募由朝天宮廟方自行負責,並無固定人員。三媽會的出現有二種說法,一是朝天宮為了外地信徒輪流供奉,或到外地遶境,或回湄洲進香而增刻的分身。另一說法則是,三媽可能原稱三郊媽,三郊沒落後,三郊媽被簡稱三媽。三媽轎班會具有一個劃時代的意義,因後續的四媽至六媽,皆是在日治時期之後才出現。三媽會從乾隆39(1775),歷經數百年的時間,一直都維持著三個轎班會的模式運作著。另外還有一項特殊的事蹟是,由於三媽會成立的時間很早,在日據時期甚至有田產,當時經費主要來自土地租佃的收入,後因耕者有其田而讓渡給佃農。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147440&IndexCode=Culture_Organization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rganization/E0B317F8-7C88-4AAA-B45F-6CF39BE9F36B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8-20T06:47:1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147440
Id
147440
Title
北港三媽轎班會
Description
過往媽祖外出繞境,都會需要能夠扛轎的信徒協助,以利外出過程平安順利,大多也都是由地方壯丁擔任。因這是一項體力耗費極大的任務,遂成立轎班會制度,經驗傳承、世代交替,地方人士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轎班會每年需藉由擲筊方式選出爐主,當年的爐主需負責媽祖外出時的一切事項安排,再向班會裏頭的各個成員收錢,以完成遶境事宜。漸漸地,隨著北港朝天宮的香火鼎盛,參拜信眾越來越多,想要參與轎班會的人數也愈趨增加,最終而有六媽會的說法。 三媽轎班會正式名稱為金盛豐轎班會,成立的時間約於乾隆39年(1775)。在轎班會成立之前,轎班的召募由朝天宮廟方自行負責,並無固定人員。三媽會的出現有二種說法,一是朝天宮為了外地信徒輪流供奉,或到外地遶境,或回湄洲進香而增刻的分身。另一說法則是,三媽可能原稱三郊媽,三郊沒落後,三郊媽被簡稱三媽。三媽轎班會具有一個劃時代的意義,因後續的四媽至六媽,皆是在日治時期之後才出現。三媽會從乾隆39(1775),歷經數百年的時間,一直都維持著三個轎班會的模式運作著。另外還有一項特殊的事蹟是,由於三媽會成立的時間很早,在日據時期甚至有田產,當時經費主要來自土地租佃的收入,後因耕者有其田而讓渡給佃農。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PDM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8-20T06:47:17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北港三媽轎班會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3168
Id:
563168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大人科第一一五號
Description:
六一散一錢、虎珀三分、硃砂三分、青黛三分。共為末。另灯心十二節。灯心煎茶調末服。
六一散,組成藥物為滑石,甘草,比例六比一,故稱為六一散,主要用來清熱兼利尿。虎珀(琥珀),為植物的樹脂經過長時間
MOC_Id:
Culture_Place289705
Id:
289705
Title:
豐田神社參道與遺構(碧蓮寺之週邊設施)
Description:
豐田神社即現今豐田碧蓮寺。豐田村為臺灣總督府於花蓮地區所設立的第二座官營移民村,明治43年(1910)日本人選定豐田原野開村,隔年設立豐田「移民指導所」,大正元年為移民村建設準備就遇上大颱風,又材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156988
Id:
156988
Title:
橋仔境玄天上帝廟百年籤譜
Description:
北竿橋仔境玄天上帝廟中有一塊「乾隆六年,吳航梅東弟子林開遠喜捨」的「玄天上帝感應杯譜」刻寫28則擲茭詩詞,猶如現在廟宇常見的籤詩,能為信眾解惑卜問事項,聖、陽、陰為擲茭結果,聖茭(杯)表示茭為一正一反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62
Id:
487462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八十五首
Description:
吁嗟人兮草木同情。不別是非葯酌難行。五臟受濕氣血難生。
蓁皮二錢、白頭翁一錢半、黃岑一錢半、黃連一錢。頭煎水一碗煎5分、渣8分煎4分。
此方為白頭翁湯加減,是治療血痢的重要藥方。血痢為大便中夾
MOC_Id:
Culture_Object151491
Id:
151491
Title:
西莒西坵村孩囝陣頭
Description:
依據《孩囝(童子)的故事─西莒孩囝調查與元宵擺暝民俗活動關聯研究與紀錄》所述,西莒島西坵村長久向田沃借用保長公、孩囝、七爺、八爺、馬奴(青帆村借用)等神偶迎神之用,爾後自行集社,由青年社、老人社輪
廣文堂一刻永傳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470
Id:
283470
Title:
廣文堂一刻永傳
Description:
「廣文堂一刻永傳」一文,作者李沅達,於2019年6月登載於「宜市宜居」期刊,敘述廣文堂刻印八十年的故事。 首段談「廣文堂印鋪」位於宜蘭市中山路三段58號,成立於1940年,許多重要機關行號印鑑均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234
Id:
487234
Title:
聖帝廟女科第70首
Description:
鬱氣傷脾熱在胸,勞煩聚結悶心中。香菇扁豆和川朴,兩服輕劑氣自通。
香菇二錢、扁豆錢半、川朴錢半、只壳錢半、桔梗一半、升麻一錢。爐丹一包,化單合水一碗二煎六分、渣水一碗煎五分、連飲二服。
此方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18
Id:
486518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二十八方
Description:
毒從氣化。不可傷脾。
苦寒最忌。宜當慎之。
生蓍錢半、連喬錢半、牛子錢半、草節一錢、生黨二錢、淨花錢半、升麻二分、歸尾錢半。煎服。
淨花(金銀花)、連喬(連翹)、牛蒡子皆能清熱解毒,將熱毒向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73
Id:
487973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七十三首
Description:
生熟地、當歸各三錢、白芷、川芎、甘菊各二錢、蜜茋一錢。姜母少許、羊頭一個,水酒各半(火+朕)服。
川芎、當歸、熟地(熟地黃)為著名方劑四物湯中的組成,川芎以活血為主,搭配熟地、當歸補血養精。白芷
馬祖鹼粽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2300
Id:
152300
Title:
馬祖鹼粽
Description:
馬祖鹼粽最特別處即甜筒狀的外型,它的內餡很單純,只有糯米和花生,要放在水中蒸煮三個鐘頭才會熟透,煮熟的鹼粽米香四溢,口感Q彈紮實,傳統的吃法是配砂糖沾食。 馬祖老一輩稱臺灣常見的粽子為「牛頭粽」,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75
Id:
487475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九十八首
Description:
吁嗟可惜其症戟慄。但知祈禱良方難得。自今以往要施仁德。
鬱金一錢、槐花一錢半、甘草七分、和符丹煎服二帖、宜施葯丸二服、並印送善書。頭煎水一碗煎5分、渣8分煎4分。
此方即為鬱金散。方中鬱金和槐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741
Id:
562741
Title:
高雄道德院眼科第四十二號
Description:
珍珠二分、石下二分、硼砂二分、血碧二分、珠砂二分、川連二分、甘石一分、射香一分、梅片二分。共末作目藥粉味之。
珍珠清肝明目。石下(石蟹)性味鹹寒,可以清熱利濕,去翳明目。砰砂(硼砂)外用清熱解毒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467
Id:
487467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男科第九十首
Description:
寒邪解表以疏通。先斷太陽後怯風。感冒所傷人悶亂。頭眩發熱用斯攻。
蘇葉二錢、半下二錢、前胡二錢、桔梗二錢、只壳二錢、防風二錢、刈根一錢半、四陳一錢半、白茯苓一錢半、木香八分、甘草八分。頭煎水一碗
鎖港北極殿的五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9640
Id:
309640
Title:
鎖港北極殿的五營
Description:
此文出自於 林文鎮等人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第十二輯馬公鐵線里、鎖港里》(馬公:澎縣馬公市公所,2007),頁35。此主要記述澎湖縣鎖港里北極殿現今五營的位置,鎖港北極殿的五營曾隨社區擴
南竿福澳境地母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154667
Id:
154667
Title:
南竿福澳境地母廟
Description:
福澳境地母廟位於南竿鄉福沃村(舊稱福澳境),此廟即位於福澳境華光大帝廟左後方。 主要祭祀活動為農曆正月十七日的擺暝祭典。因地母廟因廟體規模只有五坪左右,無法擺放擺暝祭典供桌,所以福沃村村民在籌辦擺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036
Id:
564036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簽第一〇六首
Description:
連喬八分、刺猬壹錢、山甲五分、炒蒺黎八分。水一碗煎五分。
連喬(連翹),清熱消炎藥物。刺蝟,用牠的皮,具有收斂的特性,可以用來止血或者使精氣不易外瀉。穿山甲,活血化瘀藥物,現為保育類動物,已不使
慈生宮外科第四十五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428
Id:
486428
Title:
慈生宮外科第四十五方
Description:
腎水不滋。肝火上浮。
六一製服。病為不周。
六一散三錢、朱苓三錢、北味四分、黃柏五分鹽水炒、知母二錢。水煎服。
「腎水不滋,肝火上浮」是一種陰虛火亢的狀況。六一散的組成藥物是滑石與甘草,比例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627
Id:
562627
Title:
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男科第五十八號
Description:
扶元血氣並生津,虛火冲心驗若神。止渴除煩倍智慧,調榮養衛保身。
正高麗一錢、五味子六分、麥冬錢半、茯苓錢半。朕清水五分、渣作茶煎飲連服五帖。
本籤含有《生脈散》之變化方,高麗參(即人參)能大補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80
Id:
566680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一號
Description:
荊芥、防丰、升麻各一分、大力八分、元參一分、甘草四分。水六分煎三分。
荊芥,防丰(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用來袪除風邪,故名防風,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尤其適合使用。升麻,清熱解毒藥物,一般感冒也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九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930
Id:
486930
Title: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九號
Description:
黃芩一錢、洋參一錢、半夏一錢、甘草一錢、柴胡二錢、生姜三片、紅棗二枚。水一碗煎五分渣仝。
藥籤中的洋參即「西洋參」。本方即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的小柴胡湯,唯一不同是此處以洋參代替人參,其實兩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6931
Id:
306931
Title:
五德里歐陽宗祠-捐款芳名錄(民國85年)
Description: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雞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根據民國93年馬公市戶政事務所統計資料顯示,該里共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
慈生宮眼科第二十九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53
Id:
486853
Title:
慈生宮眼科第二十九方
Description:
膽火太盛。痛至不眠。
膠粘兩目。清火自然。
膽草錢半、青黛三錢、羚羊角二錢先煎、雲連錢半、竹茹三錢、大生地三錢。水煎服。
本病起因是由於膽火熾盛,使眼部呈現嚴重的發炎疼痛現象,所以用膽草(龍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51
Id:
487951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五十一首
Description:
甘菊、吧戟、枸杞、蓯蓉各一錢、五味五粒。水二碗煎一碗。
甘菊(即菊花)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吧戟(即巴戟天)、蓯蓉(即肉蓯蓉)用以補腎,強筋骨。枸杞子滋補肝腎。五味子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593
Id:
566593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卅四首
Description:
川蓮二錢、金蟬七個、豬肝一片。用生水朕服之。
川蓮(黃連)性苦寒,可用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金蟬(即蟬蛻)能發散風熱。豬為水畜,性味鹹寒,豬肝用以入肝,而肝開竅於目,與眼睛息息相關。此方整體而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559
Id:
487559
Title:
六房天上聖母婦科第八十首
Description:
心中無主被讒言。誤信非神致浩繁。若不回頭行正道。脾虛胃腸定含冤。
吧參一錢、附子一錢、北姜一錢、甘草一錢、白朮二錢。水二碗煎7分、渣一碗煎5分。
此方即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附子理中丸,
外垵漁燈會3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6980
Id:
306980
Title:
外垵漁燈會3
Description:
本照片出自於《硓古石》季刊第53期〈由澎湖的元宵活動看漁民的習俗信仰〉一文,所拍攝的景像是「外垵漁燈會」,作者姜佩君。照片為由上往下看的情景,透過圖片能夠感受到當時的外垵燈火通明,氣氛相當熱鬧。姜佩君
金面山九鳳宮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82914
Id:
282914
Title:
金面山九鳳宮
Description:
九天玄女,為上古女神,俗稱九天娘娘、九天璇娘娘,或簡稱玄女。有人將九天玄女又稱連理媽,有大媽至九媽共九尊神體。但也有人認為,九天玄女就是女媧娘娘。農曆8月18日為九天玄女娘娘的誕辰,會舉行祝壽祭典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809
Id:
303809
Title:
鎖港里許氏宗祠-宗親認捐丁口芳名錄
Description:
澎湖馬公市鎖港里許姓家廟位於鎖港里20鄰鎖管港1497號,許姓佔鎖港里人口不超過10%。鎖港舊名為鎖管港社,據蔡光庭老師調查許姓始祖為許晚(世貴),係珠浦(大前廳)13世,於明崇禎2年(1629)
MOC_Id:
Culture_Object237107
Id:
237107
Title:
北竿芹壁天后宮的地坪改善工程石碑
Description:
依據2019年連江縣政府委託案《連江縣縣定古蹟「芹壁天后宮」修復及再利用調查研究成果報告書》,本石碑在文化資產保存法分類上屬於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碑碣、匾額、楹聯、旗幟、印信等具史料價值之文物皆屬
北竿橋仔境上惠林女帥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7102
Id:
157102
Title:
北竿橋仔境上惠林女帥
Description:
1950年,橋仔澳口漂來一座女身神像,以紅布包裹,兩眼靈動有神。村民將之供奉於玄天上帝廟內,鄭姓與王姓兩位男女信士,為其重塑金身,安置於轎狀神龕內。某日,村民石水銀先生被此尊神像附身,自報名號後方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研究報告
每年更新,14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5:19
文化部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5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109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考古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50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8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典藏目錄-粉彩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24
文化部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22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國內佛學團體網址連結一覽表
每1年更新,27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1:1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1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蒙藏ㄧ般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24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1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3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19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5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