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一號 民俗與宗教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一號 民俗與宗教」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06。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66680 , 欄位Id的內容是56668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一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荊芥、防丰、升麻各一分、大力八分、元參一分、甘草四分。水六分煎三分。
荊芥,防丰(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用來袪除風邪,故名防風,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尤其適合使用。升麻,清熱解毒藥物,一般感冒也可以用,還可以升提下陷的陽氣。大力(牛蒡子),清熱解毒藥物,可以緩解咽喉紅腫疼痛的症狀。元參(玄參),滋陰藥物,另外可以清熱解毒,用於咽喉腫痛。甘草,常用來調和諸藥,把不同功效的藥物做一個結合,使不衝突,又可以兼顧脾胃的功能。此方推測是小兒出疹類疾病,兼有咽喉腫痛症狀時使用。
本首藥籤出自「北港朝天宮」。北港朝天宮是在西元1694年(清康熙33年)由佛教臨濟宗的樹璧禪師,從湄洲祖廟奉請天上聖母(媽祖)神像來到臺灣,輾轉落腳於北港,逐漸發展到今日聞名全臺的盛況。在農業時期的北港,媽祖的藥籤在當地扮演了醫療守護神的角色,目前宮廟內仍保存有大人科、小兒科與眼科共264首藥籤供民眾求取。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OGDL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66680&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56FD10DC-0476-4151-8BA3-F7223A169FF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1-27T16:38:38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民俗與宗教 。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80
Id
566680
Title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一號
Description
荊芥、防丰、升麻各一分、大力八分、元參一分、甘草四分。水六分煎三分。 荊芥,防丰(防風),一般感冒常用藥物,用來袪除風邪,故名防風,感冒兼有身體疼痛的尤其適合使用。升麻,清熱解毒藥物,一般感冒也可以用,還可以升提下陷的陽氣。大力(牛蒡子),清熱解毒藥物,可以緩解咽喉紅腫疼痛的症狀。元參(玄參),滋陰藥物,另外可以清熱解毒,用於咽喉腫痛。甘草,常用來調和諸藥,把不同功效的藥物做一個結合,使不衝突,又可以兼顧脾胃的功能。此方推測是小兒出疹類疾病,兼有咽喉腫痛症狀時使用。 本首藥籤出自「北港朝天宮」。北港朝天宮是在西元1694年(清康熙33年)由佛教臨濟宗的樹璧禪師,從湄洲祖廟奉請天上聖母(媽祖)神像來到臺灣,輾轉落腳於北港,逐漸發展到今日聞名全臺的盛況。在農業時期的北港,媽祖的藥籤在當地扮演了醫療守護神的角色,目前宮廟內仍保存有大人科、小兒科與眼科共264首藥籤供民眾求取。
Keyword_Des_Rights_2
OGDL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PDM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1-27T16:38:38
Keyword_Subject_1
民俗與宗教
「雲林北港朝天宮小兒科第三一號 民俗與宗教」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31950
Id:
231950
Title:
楊公八使重建紀念碑─北竿后澳境楊公八使宮
Description:
本碑文為楊公八使重建紀念碑,現存於連江縣北竿鄉后沃村的后澳境楊公八使宮內,以作為該廟宇身分與重大沿革之重要參考文獻。
於《北竿鄉志》附錄中,記載此碑文全文如下:
楊公八使法師,連江松皋人,通祕
MOC_Id:
Culture_Object599243
Id:
599243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第52首
Description:
黑支子一錢、桔梗、麥冬各七分、牛蒡六分、連喬、黃芩各六分、薄荷、甘草各四分、元參三分。水六分煎三分。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小兒科的第52首藥籤。黑支子(即梔子),清熱藥物,清熱的範圍廣泛
MOC_Id:
Culture_Object566645
Id:
566645
Title:
學甲慈福寺觀音佛祖眼科藥簽第八六首
Description:
桔仔二郎、西瓜二郎、蓁皮、双白皮、大伏皮、姜皮各壹錢。水一碗煎五分。
桔仔,理氣醒脾化濕、濕去則不致聚而成水;西瓜,解暑除煩;椿皮,清熱燥濕;茯苓皮,健脾滲濕;姜皮(生薑皮)宣胃陽以散水,水去則
嵵裡姑婆宮金爐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7040
Id:
307040
Title:
嵵裡姑婆宮金爐
Description:
姑婆宮,位於嵵裡海水浴場對面,屬於嵵裡西甲和北甲的甲頭廟,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提及,主祀的姑婆媽相傳是清朝嵵裡一位未過門的媳婦,因丈夫外出失蹤而守活寡,年老之後被當地居民稱為姑婆媽;姑婆媽死後,
MOC_Id:
Culture_Event151276
Id:
151276
Title:
北竿橋仔境白馬尊王廟擺暝祭典
Description:
橋仔境白馬尊王廟位於連江縣北竿鄉橋仔村俗稱沉斗位之吉穴,主祀神明白馬尊王,龍邊左神龕奉祀觀世音菩薩,虎邊右神龕奉祀福德正神。與清頭溪五福大帝合稱南邊山之兩座大廟,也隸屬同一個委員會管轄。 依據《1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965
Id:
487965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眼科第六十五首
Description:
硃砂、磁石、中白各一錢、灯心十二條、豬心一個。(火+朕)一支香久服之。
人中(人中白)是健康人尿自然沉澱而成的固體物,古代通常是鏟取年久的尿壺、便桶等內面沉結的尿垢,具有清熱降火、止血化瘀之功效
MOC_Id:
Culture_Object303785
Id:
303785
Title:
五德里歐陽宗祠衍派—德澤永世匾額
Description:
馬公市五德里歐陽宗祠位於五德里4鄰鷄母塢83號,歐陽姓為五德里第一大姓,計有97人,五德里舊名為雞母塢,據蔡光庭老師調查雞母塢歐陽姓始祖歐陽三(1600-1658),係泉州、南安(后房鄉)歐陽氏17世
MOC_Id:
Culture_Object565199
Id:
565199
Title:
大甲鎮瀾宮大人科第二十七號
Description:
茯苓一錢、葛根一錢、竹茹一錢、川芎一錢、歸全一錢、淮七一錢。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左方第二張藥籤。茯苓,利尿,透過尿液排除體內水濕,另外可以保護脾胃功能。葛根,一般感冒可用,有升提陽氣的功能,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699
Id:
487699
Title:
興濟宮保生大帝大人科第四十首
Description:
麥芽、麥文各一錢、蟬退、柿蒂各七個、淡竹葉錢半。水碗二煎五分。
麥芽,可幫助消化。麥文(即麥門冬),滋補肺胃。蟬退(蟬蛻),蟬脫殼的外衣,可以疏散風熱,一般熱性感冒可以用,起疹子會癢的時候也可以
奠濟宮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179144
Id:
179144
Title:
奠濟宮
Description:
「奠濟宮」,俗稱聖公廟、聖王公廟、聖皇公廟,供奉漳州人的地方神明,興建於1874年(同治13年),竣工於1875年(光緒元年),廟址位於今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上,土地由板橋漳籍富豪林本源所捐贈: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四三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967
Id:
486967
Title:
松山進安宮男科第四三號
Description:
紫蘇二錢、杏仁錢半、柴胡錢半、桔梗錢半、枳壳錢半、双白二錢、黃岑錢半、貝母二錢、桔紅二錢、川芎二錢、甘草一錢。水二碗煎八分渣碗六煎七分。
蘇葉、杏仁可以治療風寒痰多的咳嗽,桔梗能宣散肺熱而利咽喉
MOC_Id:
Culture_Object310016
Id:
310016
Title:
大赤崁龍德宮牌匾(承乾宣化)
Description:
此牌匾為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大赤崁龍德宮所有,題詞「承乾宣化」。上款:嘉慶二十年歲次乙亥花月題詞:承乾宣化下款:湖西弟子辛齊光敬獻此牌匾為嘉慶二十年(1815年)由湖西弟子辛齊光所書。題詞之意為:宣
菜頭粄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Place221917
Id:
221917
Title:
菜頭粄
Description:
客家話「菜頭」與「好彩頭」諧音,象徵新年好彩頭好預兆之意,流傳下來成為客家過年必備米食。對客家米食的印象,來自傳統客家長輩的傳承經驗,從菜園挑選蘿蔔開始,看菜頭葉片肥綠,菜頭上半部露出地面越高、越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050
Id:
564050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簽第一二〇首
Description:
茯神、白朮各壹錢、棗仁、洋參各六分、遠志、歸中各三分、福員肉三粒。水碗二煎六分服。
茯神,為茯苓中間被松木穿過,一種能夠安神的藥物。白朮,健脾祛濕氣,另外可以促進脾胃消化功能。酸棗仁,遠志,寧心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16號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571
Id:
564571
Title:
大甲鎮瀾宮眼科第16號
Description:
舊元二錢、枸杞二錢、川芎八分、万京八分、甘菊八分、柴胡八分、昌蒲五分、炙草五分、肉桂三分、升麻三分、細辛三分。
本首內容出自於圖片中右方第二張藥籤。舊元(熟地)、枸杞、甘菊能滋陰補陰;川芎、柴胡
MOC_Id:
Culture_Object598451
Id:
598451
Title:
砂崙腳巡天府五府千歲藥簽第五八首
Description:
鳳凰退、仙查、扁豆、紫蘇各四分、風蔥一支。水不拘。煎服。
這是雲林縣四湖鄉砂崙腳巡天府未分科的第58首藥籤。鳳凰退又稱鳳凰衣,指的是雞蛋的蛋殼內層那一薄薄的白膜,可以治療咽喉疼痛,瘡瘍潰爛也可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283035
Id:
283035
Title:
與時間對話的聲音,潘師佑的sine天鼓工作
Description:
「與時間對話的聲音,潘師佑的sine天鼓工作」,作者吳緯婷,於2017年6月登載於「宜市宜居」期刊,敘述潘師佑潛心投入天鼓製作的經過。 本文首先介紹潘師佑就讀宜蘭高中時,擔任樂團鼓手後,便走進了音
MOC_Id:
Culture_Object487332
Id:
487332
Title:
民雄保生大帝廟第四十六首
Description:
檳榔五分、只實五分、香附五分、谷芽五分、甘草五分、五香教四分。水九分煎五分,小兒各半。
檳榔、只實(枳實)、谷牙(穀芽)皆是消食化積常用的中藥,香附能理氣止痛。五香教(五香散)的組成因來源而有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2805
Id:
562805
Title:
雲林四湖參天宮關聖帝君藥籤婦科第十六號
Description:
褻凟三光罰孽靈,如今不悔奈若何。生平孝順當天誓,若不回頭劫莫逃。
石羔五分、條岑五分、青黛五分、蜜升五分、知母七分、葱白三札、炙草五分、黑支子七分、若有疫再加綠竹水一匙。水碗二煎六分、渣碗煎五分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042
Id:
564042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簽第一一二首
Description:
沉香末壹錢、大棗壹粒。為湯調服。
沉香,是行氣、止痛、止嘔、平喘的藥物。大棗,可以補養脾胃的氣、補充營養,也可以緩和沉香的藥性。
本首藥籤出自臺南學甲「慈濟宮」。慈濟宮供奉的主神,是在臺灣民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282355
Id:
282355
Title:
羅東奠安宮開基神農大帝神像
Description:
羅東奠安宮開基神農大帝膚色黝黑,頭頂有兩支短角,方臉大耳,天庭飽滿,神情嚴肅。神像上身打赤膊,袒胸大肚,肩披金色樹葉,腰間裝飾金色樹葉,下著金色裙袍。神像右手平舉,推測原本應持有稻穗,左手向內微彎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711
Id:
732711
Title:
蘇厝長興宮金籙王醮_王船-王船建造與下水儀式
Description:
此為臺南市安定區蘇厝長興宮於2000年(歲次庚辰)舉辦「瘟王祭」王醮時,擺放於王船廠的王船,以及為了舉行王船出澳儀式,各會首、巡按官、醮首、主任委員等一同向眾神明上香祭拜的照片。
長興宮王船全按
馬祖喪葬習俗:上山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6879
Id:
156879
Title:
馬祖喪葬習俗:上山
Description:
在馬祖地區最被看重的生命禮俗就是喪葬儀式,因為喪葬儀式不僅牽動著亡者能否安息,也與家族發展興衰有關,各家均不敢輕忽。馬祖地區的喪葬儀式受佛、道、儒教影響,當作光儀式結束後,接著就是家祭與公祭、出殯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964
Id:
564964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小兒藥簽第四一首
Description:
生地、棗肉、當歸各壹錢、乙厘、木賊、沙苑、亡花、双白各八分、金蟬五分、石決、通草、甘草各五分。水一碗四煎七分。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棗肉(紅棗肉),補養營血。當歸補血、活血。乙厘(刺蒺藜)可
慈生宮眼科第十二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832
Id:
486832
Title:
慈生宮眼科第十二方
Description:
酒色是耽。口有二三。
起居戒慎。自問無慙。
欠實二錢、牡蠣二錢、白縻二錢、蓮鬚二錢、沙苑三錢、龍骨三錢、石決明三錢。水煎服。
沙苑(沙苑蒺藜)、欠實(芡實)、蓮鬚、龍骨、牡蠣合為清代名醫汪昂
MOC_Id:
Culture_Object304512
Id:
304512
Title:
澎湖縣馬公市桶盤里福海宮溫王的香火起源傳說(桶盤耆老口述)
Description:
此口述資料可清楚看出桶盤福海宮的香火起源及建廟過程。福海宮的香火來自風櫃里溫王殿,風櫃里顏姓居民前往桶盤島開墾時,隨身攜帶風櫃主神香火,原於家中奉祀溫府王爺,後因溫府王爺屢次顯聖,桶盤其他居民亦前
MOC_Id:
Culture_Object564003
Id:
564003
Title:
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藥簽第七三首
Description:
川連四分、枳壳壹錢、砂仁小許。水六分煎出味服。
川連(黃連),清熱燥濕藥物,兼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等功效,能清心火、胃火。枳壳(枳殼),常用的調理脾胃氣機藥物,使脾胃的功能能夠正常運行。砂仁,可
慈生宮婦科第七十六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675
Id:
486675
Title:
慈生宮婦科第七十六方
Description:
遠年舊木耳。醋製用叄錢。
陰陽水煎服。痛患立時遷。
以多年的木耳,用醋泡製後,取三錢的份量用陰陽水(生水與開水各半)煎服。
本首「婦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
慈生宮男科第七十五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787
Id:
486787
Title:
慈生宮男科第七十五方
Description:
肺金土爍。土不扶。水不滋。
幸求尚早有救。
百合一兩、白芨一錢、北杏三錢。各搗亂煎服。
此則藥籤中,有提到肺(肺金)、土(脾土)、水(腎水)的肺、脾與腎三臟。肺脾腎三臟的功能要互相搭配,若是
慈生宮幼科第十五方民俗與宗教
MOC_Id:
Culture_Object486505
Id:
486505
Title:
慈生宮幼科第十五方
Description:
風熱兩相攻。三焦內未通。
神方三兩服。自可見奇功。
前胡一錢、雙鈎藤錢半、歸身七分、益元散一錢冲服、淡竹葉錢半、枳壳七分、麥冬一錢硃拌。煎服。
前胡辛散苦降,雙鈎藤即為鉤藤的一種,可以息風,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聽書(有聲書)書目
每年更新,22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6:57:57
文化部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1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5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18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28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26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1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蒙藏性別主流化訓練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8:30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18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1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1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地方文化館
每周更新,30李姿儀 小姐 | 02-23434184 | 2021-06-07 23:03:18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51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典藏目錄-報紙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53
文化部典藏目錄-複合媒材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57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