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鹿港文武廟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鹿港文武廟

鹿港文武廟」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鹿港文武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2/3afb79beb0ec2d6a660ae4cda78ec8dd838718d1.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  鹿港的武廟、文昌祠、文開書院,三座建築物一字排開相鄰,相當特別。在鹿港街鎮的發展中,文祠位於鹿港的南方,遠離商業街道,符合文教區與書院的安靜需求。 文武廟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文開書院相鄰。清嘉慶16年(1811)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出俸祿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   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武廟主祀關聖帝君。清嘉慶23年(1818)廟宇因受風雨侵蝕,殿堂傾毀,由士紳發起重修,歷時一年餘,於嘉慶24年(1819)完成修護。鹿港的文人曾於文昌祠內成立「拔社」,是鹿港早期的義學與詩社,文昌祠亦成為文人聚會的場所。   清同治8年(1869)鹿港同知孫壽銘發起重修文昌祠,並聘請進士蔡德芳掌教文開書院。清光緒2年(1876)文昌祠正殿因年久失修而傾頹,由董事施家珍等人募款重修,並增建二廂廊,此次重修,歷時二年餘,至光緒4年(1878)完成修復。   大正元年(1912)由蔡德宣發起重修文昌祠,大和行辜顯榮捐資,秀才鄭鴻猷監督工程。此次重修工程至大正5年(1916)完成。   戰後,文祠、武廟成為駐軍軍營,民國64年(1975)文祠遭回祿之災,建築物受損,民國74年(1985)由政府依原貌重修。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與文祠武廟再度受損,民國91年(2002)再度重修,至民國94年(2005)8月完成修復。 文開書院   清道光4年(1824)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至道光7年(1827)完成書院的建築。名為「文開書院」,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治時期至臺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開臺文化之父」。   鹿港文開書院共孕育多位舉人、進士,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日治時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率駐紮書院。昭和18年(1943)日人將文開書院改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龍邊廂廊內有二塊的碑記,分別為臺灣總督長谷川所書「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鹿港軍情御視察之所」碑及臺中州知事森田俊界所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視察鹿港遺跡紀念」碑。   民國64年(1975)12月9日書院遭到回祿之災,正殿及後殿受損,並波及文昌祠,使書院一度荒廢。民國74年(1985)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修復,恢復文開書院的建築風貌。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再度受損,歷經數年的重修,於民國94年(2005)8月完成修復。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縣(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街尾里青雲路2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439096637733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4.048680021151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22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22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61

name

鹿港文武廟

representImage

intro

  鹿港的武廟、文昌祠、文開書院,三座建築物一字排開相鄰,相當特別。在鹿港街鎮的發展中,文祠位於鹿港的南方,遠離商業街道,符合文教區與書院的安靜需求。 文武廟   鹿港文祠即為文昌祠,與文開書院相鄰。清嘉慶16年(1811)鹿港海防同知薛志亮出俸祿倡建文祠、武廟,由士紳陳士陶負責文昌祠的興建,蘇雲從負責武廟的興建。   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武廟主祀關聖帝君。清嘉慶23年(1818)廟宇因受風雨侵蝕,殿堂傾毀,由士紳發起重修,歷時一年餘,於嘉慶24年(1819)完成修護。鹿港的文人曾於文昌祠內成立「拔社」,是鹿港早期的義學與詩社,文昌祠亦成為文人聚會的場所。   清同治8年(1869)鹿港同知孫壽銘發起重修文昌祠,並聘請進士蔡德芳掌教文開書院。清光緒2年(1876)文昌祠正殿因年久失修而傾頹,由董事施家珍等人募款重修,並增建二廂廊,此次重修,歷時二年餘,至光緒4年(1878)完成修復。   大正元年(1912)由蔡德宣發起重修文昌祠,大和行辜顯榮捐資,秀才鄭鴻猷監督工程。此次重修工程至大正5年(1916)完成。   戰後,文祠、武廟成為駐軍軍營,民國64年(1975)文祠遭回祿之災,建築物受損,民國74年(1985)由政府依原貌重修。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與文祠武廟再度受損,民國91年(2002)再度重修,至民國94年(2005)8月完成修復。 文開書院   清道光4年(1824)鹿港海防同知鄧傳安倡議興建書院,泉廈八郊商紳捐資響應,至道光7年(1827)完成書院的建築。名為「文開書院」,係為紀念明末儒者沈光文,沈光文,字「文開」,於荷治時期至臺灣從事教育工作,被譽為「開臺文化之父」。   鹿港文開書院共孕育多位舉人、進士,開啟鹿港文風的輝煌時期。日治時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率駐紮書院。昭和18年(1943)日人將文開書院改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館」。龍邊廂廊內有二塊的碑記,分別為臺灣總督長谷川所書「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鹿港軍情御視察之所」碑及臺中州知事森田俊界所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視察鹿港遺跡紀念」碑。   民國64年(1975)12月9日書院遭到回祿之災,正殿及後殿受損,並波及文昌祠,使書院一度荒廢。民國74年(1985)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修復,恢復文開書院的建築風貌。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地震,文開書院再度受損,歷經數年的重修,於民國94年(2005)8月完成修復。

type

1.1

level

縣(市)定古蹟

address

街尾里青雲路2號

longitude

120.439096637733

latitude

24.0486800211512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彰化縣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彰化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22

version

1.0

hitRate

561

「鹿港文武廟」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金廣福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3/4c098b
intro: 國定古蹟金廣福公館位於北埔鄉中正路六號,約創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它是清領時期墾拓大隘地區的一個據點,也是金廣福墾號的辦公室。金廣福墾號是由官方主導補助,再由閩客籍人士合資而成的一個開發公司,
type: 1.1

name: 麻豆護濟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6000002/44c23f
intro: 清乾隆46 年(1781 )創建,現有主建物為民國44 年(1955 )重建之形貌,96年9月11日臺南縣政府公告登錄歷史建築麻豆護濟宮,107年(2018)完成之修復工程,107年12月28日公告指
type: 1.1

name: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5000001/c99c41
intro: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建築群包括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舊戶政事務所廳舍(原保甲事務所)、斗南分局第三組(刑事組)及拘留所、斗南消防隊及廣播塔。 斗南分局舊辦公廳舍原為日治時期成立於大正九年(1920)的「
type: 1.1

name: 頭城鎮十三行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1124000001/b366cd
intro: 一、清領時期的宜蘭,是一個水路時期,通商運輸大都仰賴航運,烏石港淤塞後,頭圍港繼而興起,而頭圍市街之規劃與形成約莫起於嘉慶二十一年,以慶元宮為指標,臨頭圍港,劃分街路地基,召民起店以繁榮市面。 二、
type: 1.1

name: 臺大法學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429000001/d5da26
intro: 「臺大法學院」係日治時期原臺北高等商業學校,是臺灣早期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46年為法商學院後再併入臺大,而為臺大法學院,培育人才甚多,對臺灣近代社會發展影響深遠。
type: 1.1

name: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26000001/3cf962
intro: 岡山樂群村原是日治時期日本海軍航空隊高階軍官的宿舍群。有飛行場才有海軍航空隊,日治時期高雄地區最重要的飛行場就是岡山飛行場,昭和14年(1939)12月1日正式啟用,當時是以民航為主。不過,隨著中日戰
type: 1.1

name: 月津港聚波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114000001/ee2f82
intro: 此亭創建於明永曆十七年(1663)。為鹽水八景「聚波漁火」所在地,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月津港之僅存遺蹟,目前則為大眾廟之前殿。昔時,此亭位於商賈雲集,舟楫往來頻繁的月津港側,入港處有古榕樹數株,高而廣茂,
type: 1.1

name: 嘉義城隍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505000001/dbe7da
intro: 康熙五十四年(1715),諸羅知縣周鍾瑄創建城隍廟,近三百年間廟宇和這塊土地人民的生活,一直有著緊密不可分的關係。歷經滄海桑田,諸羅縣許多重要的古建築逐漸拆除不存;原來刺竹土圍的縣城,在日治的市區改正
type: 1.1

name: 三條圳派出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621000001/c8b2ea
intro: 日治時期明治32年(西元1899年),日本政府於潮洋厝設置潮洋厝警察官吏派出所,當時為民眾寄附土地所建設而成,主要作為日治初期平定匪亂之用,現今其遺跡已不復存在。    大正年間,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設
type: 1.1

name: 左營區義民巷145號鳳山縣城城牆殘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90107000009/4957a7
intro: 1825年鳳山縣舊城由土城改建為石城,龜山圍入城中,共計約2594公尺。為台灣第一石城。1985年鳳山縣舊城北門(含鎮福社、拱辰井)、東門、南門經內政部指定為台閩第一級古蹟(國定古蹟)。後城牆陸續發現
type: 1.1

name: 朝北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129000001/df507a
intro: 1.李朝北為1893年出生,1919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院(台大醫學院前身),1936-1939年曾任臺北州臺北市會議會為日據時期第一屆民選議員。 2.1921年在貴陽街、西園路口開設朝北醫院,曾兼
type: 1.1

name: 盤山翁氏家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0409000002/277071
intro: 依據《金門盤山翁氏族譜》,翁氏開浯始祖翁師男(號康叟,六桂第十世),於元末由晉江破澗避居至金門后洲厝,英年早逝,祖婆帶二幼子往居后半山依娘家,二世祖兄弟居留后半山,三世祖守萬公兄弟始遷後半山南方名為前
type: 1.1

name: 黃厝洪氏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226000001/cad004
intro: 洪艾(生卒年未詳),烈嶼黃厝人,年輕時與兄長洪水矸攜手落番發展,於印尼北馬魯古(North Maluku)依武(Ibu)經商,創立商號「金聯發」(KIEM DJIAN HOAT),從事土產椰乾、衣料、
type: 1.1

name: 旗山國小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531000002/e2bf0f
intro: 旗山國小原為日治時期的蕃薯藔公學校。明治31年(1898)臺灣總督府發佈「臺灣公學校令」,規定8~14歲的孩童可就讀公學校,修業年限為4年,是為近代臺灣基礎教育制度的開端。同年10月1日蕃薯藔公學校正
type: 1.1

name: 莒光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613000004/1c841b
intro: 建於1952年,是為了表彰金門歷次戰役英勇官兵之事蹟,並揭示「毋忘在莒」的訓示所建,當時金門軍民都加入構築的行列,發揮戰地精神。樓高3層,為仿古宮殿城樓形式建築,頂樓額題「莒光樓」3字,為戰鬥英雄賴生
type: 1.1

name: 乾益堂中藥行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10000002/8512ef
intro: 乾益堂中藥行的由來 「乾益堂中藥行」位於澎湖縣馬公巿第一街——中央街的街底,目前已是澎湖縣的縣定古蹟,大門前方是另一縣定古蹟「四眼井」。清乾隆年間,媽宮(即現今的馬公)已有「七街一巿」的巿鎮雛型;到清
type: 1.1

name: 總統府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730000001/f54c98
intro: 總統府為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是當時臺灣最高的行政機構,所在位置原是清末台北城內陳姓及林姓宗祠所在,日人治台後先利用清廷遺留下來的「布政使司衙門」作為臨時總督府,至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開始有興建永久
type: 1.1

name: 碧潭吊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30805000001/131df1
intro: 「碧潭」早期是新店市區與安坑、廣興等聚落的分界。大正10年(1921),「臺北鐵道株式會社」興築萬新鐵路完工通車。此一交通建設加速了新店地區的發展,尤其終點站設於文山郡役所前,與碧潭堤岸相鄰,故昭和6
type: 1.1

name: 臺南延平街古井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72/d74a4c
intro: 早期中國閩粵的移民到臺灣開墾並聚集而居,形成村落,臺灣北部多以散村型態出現,而南部則多為集村。因為南部的地形多平原,乾燥的季節較長,往往對飲用水的需求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要項,於是人們不是集居在水源方便
type: 1.1

name: 林口謙益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330000001/4487aa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name: 新園街3號
intro: 陽明山因政治局勢的轉變,而成為充滿黨政軍結合色彩的地方,一些機構如陽明山管理局,革命實踐研究院,中山樓等,都是鞏固軍權,為黨服務的時代性特殊機構,如今臺灣已解嚴,走向成熟民主開放的政治環境,這些在五六
type: 1.2
address: 新園街3號

name: 原嘉義神社暨附屬館所(嘉義市史蹟資料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015000002/3cdb26
intro: 1.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即日治時期嘉義神社之齋館及社務所,嘉義神社興建於西元1915年(日治大正4年),位於臺灣嘉義市今嘉義公園中而神社所屬之齋館及社務所建於西元1943年(日治昭和18年),前者為祭祀前
type: 1.1

name: 朝林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522000001/77f9e3
intro: 創建時期估計約在清領時期陳氏家族移民拓墾後,實際年代不詳,興建歷程約可追溯至100年以前,根據耆老口述表示約在清咸豐~同治(1850~1874)年間所建,日治時期,約西元1890~1920年間進行一次
type: 1.1

name: 臨濟護國禪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413000001/c83e0c
intro: 臨濟護國禪寺創建於一九00年,於一九一一年落成。為日據初年日本僧人得庵玄秀禪師所建,當時他受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之邀來臺弘法佈教,臨濟宗為有別於曹洞宗的一支佛教宗派。 護國禪寺依山傍水,附近基隆
type: 1.1

name: 原台南放送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0716000001/233157
intro: 臺南放送局是當時日治時期全臺灣位處最南端的放送機構,播送範圍以臺南及高雄為主,統轄「放送所」和「中繼收信所」(位於臺南高等工業學校即今成功大學成功校區內)兩個單位,其設施類別最初為「官設」後改升為「官
type: 1.1

name: 羅東鎮勉民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817000001/eb397f
intro: 民國70年代將原有泥土地版改換為洗石子地版,1983年將屋頂改為翹脊。 勉民堂由本地紳藍新倡建,為羅東地區最有歷史的鸞堂。 主祀關聖帝君、呂仙祖、司命灶君,從祀有「勉民堂效勞生死先賢祿位」等。
type: 1.1

name: 骨科醫院及住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129000001/8062c4
intro: 原為日人所有,前棟開設骨科醫院,後棟為住所,國民政府接收後前棟由農林廳作為單身宿舍,後棟作為民政廳地政局高階長官宿舍
type: 1.1

name: 臺北機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416000001/16bed4
intro: 「臺北機廠」原稱為「臺北鐵道工場」,創建於1930年,1935年正式啟用,肩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作業之重要場域,是臺灣現存規模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不論在建築歷史、交通發展
type: 1.1

name: 新營太子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91119000005/593ef6
intro: 新營太子宮主祀壇中元帥,也就是民間俗稱「太子爺」的哪吒,為《封神演義》中托塔天王的第三子,故稱「太子爺」或「三太子」。故以「太子宮」為廟名,地方因廟而繁盛,於是以「太子宮」作為地名。寺廟登記時,為避免
type: 1.1

name: 吉安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70401000002/13286e
intro: 本記念碑,是總督府能高橫斷道路開鑿作業隊所立,以紀念大正6年9月到7年1月(1917-1918年)間,循能高越嶺路徑開闢橫斷道路東段(初音至奇萊山)完工時所置,包括「橫斷道路開鑿記念碑」與「殉職者之碑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蒙藏藝文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19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1-04-07 17:04:4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3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29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壓克力畫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7:39

文化部

文化部主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清冊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45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46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6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22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建築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2:2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雜誌期刊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2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3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蒙藏重要活動明細表

每年更新,22

蕭永源 先生 | 02-2356-6462 | 2021-04-07 17:04: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9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行政院文化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3

汪孟哲 小姐 | (02)8512-6792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