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426000001/3cf9627d87b91097632a256e7f18077588a7b7cb.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岡山樂群村原是日治時期日本海軍航空隊高階軍官的宿舍群。有飛行場才有海軍航空隊,日治時期高雄地區最重要的飛行場就是岡山飛行場,昭和14年(1939)12月1日正式啟用,當時是以民航為主。不過,隨著中日戰爭擴大,臺灣扮演支應日軍南支南洋作戰的角色日益重要。為達此目的,昭和15年(1940)末日本海軍分別在臺南、高雄、東港等成立航空隊基地,岡山飛行場因而被轉變為軍用飛行場。昭和16年(1941)10月,以岡山飛行場為基地的高雄航空隊和第61海軍航空廠相繼成軍,並被整編入第11航空艦隊,而岡山樂群村即為當時第11航空艦隊第23航空戰隊的軍官宿舍群。昭和18年(1943)8月高雄警備府成立,第11航空艦隊被改編為海軍第14聯合航空隊,司令部就在岡山基地。昭和19年(1944)9月再度被整編為海軍第21航空戰隊第341航空隊。
二次大戰結束後,整個岡山海軍航空基地被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後成為空軍訓練司令部的基地,樂群村宿舍群乃是空軍訓練司令部司令、兩位副司令和接收要員等將官的官邸。民國38年(1949)之後,空軍官校、空軍通訊電子學校、空軍機械學校等相繼在岡山基地復校,大批空軍要員轉進臺灣,樂群村同時是訓練司令部司令、副司令、機校校長、空軍資深要員、空戰英雄的住所。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直轄市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高雄市岡山區忠孝里樂群村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285884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2.801647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2010-09-13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高雄市政府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10042600000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2010-09-13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高雄市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2010042600000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565 。
name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
representImage
intro
岡山樂群村原是日治時期日本海軍航空隊高階軍官的宿舍群。有飛行場才有海軍航空隊,日治時期高雄地區最重要的飛行場就是岡山飛行場,昭和14年(1939)12月1日正式啟用,當時是以民航為主。不過,隨著中日戰爭擴大,臺灣扮演支應日軍南支南洋作戰的角色日益重要。為達此目的,昭和15年(1940)末日本海軍分別在臺南、高雄、東港等成立航空隊基地,岡山飛行場因而被轉變為軍用飛行場。昭和16年(1941)10月,以岡山飛行場為基地的高雄航空隊和第61海軍航空廠相繼成軍,並被整編入第11航空艦隊,而岡山樂群村即為當時第11航空艦隊第23航空戰隊的軍官宿舍群。昭和18年(1943)8月高雄警備府成立,第11航空艦隊被改編為海軍第14聯合航空隊,司令部就在岡山基地。昭和19年(1944)9月再度被整編為海軍第21航空戰隊第341航空隊。 二次大戰結束後,整個岡山海軍航空基地被中華民國政府所接收,後成為空軍訓練司令部的基地,樂群村宿舍群乃是空軍訓練司令部司令、兩位副司令和接收要員等將官的官邸。民國38年(1949)之後,空軍官校、空軍通訊電子學校、空軍機械學校等相繼在岡山基地復校,大批空軍要員轉進臺灣,樂群村同時是訓練司令部司令、副司令、機校校長、空軍資深要員、空戰英雄的住所。
type
1.1
level
直轄市定古蹟
address
高雄市岡山區忠孝里樂群村
longitude
120.285884
latitude
22.801647
registerDateValue
2010-09-13
headCityName
高雄市政府
registerDateValue_eng
2010-09-13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高雄市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20100426000001
version
1.0
hitRate
565
「原岡山日本海軍航空隊編號A1~A16宿舍群(樂群村)」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name: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7/33e5d1
intro:
學海書院係台北市僅存的書院古蹟,為第三級古蹟,址在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現屬祭祀公業高惠連所有。學海書院是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惟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
type:
1.1
周氏節孝坊
name:
周氏節孝坊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3/1058ca
intro:
三級古蹟「周氏節孝坊」,位於北投區豐年路一段三十六號前,係為表彰周氏而建。周氏名絹,生於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卒於道光二十六年〈西元一八四六年〉。早年喪夫守節撫孤,侍奉翁姑至孝。其堅貞事蹟
type:
1.1
保安車站
name:
保安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11231000001/92ae4a
intro:
一、現存的保安車站是明治四十二年(西元1909年)為配合車路墘製糖所(今仁德虎山糖廠)運輸需要,由原站北遷1.5公里重建而成。
二、該車站站房於民國三十六年四月三十日接管而來。
type:
1.1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name: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3/aeaf30
intro:
王世傑生於明末,永曆三十六年(1682)隨鄭克塽部隊參與台灣北路諸番亂征討,運糧有功,被特准以跑馬馳驅起止的路線為界,刮地墾荒,又稱「跑馬定界」。王世傑選定了先前運送糧草北上之時,對於有三條溪流縱橫交
type:
1.1
頭城鎮老紅長興
name:
頭城鎮老紅長興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1009000002/e83513
intro:
本建物應修建於大正10年(1921),完工於大正13年(1924),原為住商合一的街屋。
本建物與右側121號、左側125號,本係同時興建的一式3間連棟街屋。源由為來台第20世陳春榮(老紅)從事米糧
type:
1.1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name:
學海書院(今高氏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17/33e5d1
intro:
學海書院係台北市僅存的書院古蹟,為第三級古蹟,址在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93號,現屬祭祀公業高惠連所有。學海書院是於清道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三七年〉由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惟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
type:
1.1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name: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811000001/74b85d
intro:
薛家先祖原世居於鳳山,薛九重遷來內惟定居,其兒薛老晚年約1820年(嘉慶25年)時建本宅之第一進,第二進約建於1850年(咸豐元年),第三進約建於1910年(明治43年)。左營是漢人在高雄地區開發最早
type:
1.1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
name:
士林神農宮(芝蘭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130000001/640219
intro:
創建於清康熙年間,清乾隆6年(西元1741年)遷建於現址。原名芝蘭廟創建於清康熙年間,清乾隆6年因水災遷建至現址,為漳州移民所建,是漳泉械鬥、士林地區發展的重要載體。西元1789年第1次修建;1927
type:
1.1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name:
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408000001/3b4b80
intro:
臺灣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進入日治時期後,開始鼓勵台灣婦女解放纏足、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招募女子教育,由此時期開始,台灣各地公學校創立,並准許女子就讀,另一方面,旌表制度在台灣亦依循日本規
type:
1.1
竹北問禮堂
name:
竹北問禮堂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60724000001/76b03b
intro:
竹北六家舊名為六張犁,其地名起源於墾成地之面積,以每五甲為一張犛計,意即有三十甲的耕地之處,故名為六張犁,1920年(大正9年)時改稱為六家。
此地在漢人未入墾前稱為「霧崙毛毛荒埔」。1737年(乾
type:
1.1
聖王廟
name:
聖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1/86030d
intro:
聖王廟,一稱威惠王廟或開漳聖王廟,主祀原名陳元光的威惠王,或稱開漳聖王、聖王公、威烈侯,因此亦有人稱他為陳聖王或陳將軍。
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又號光華。先世為河東人(今山西省南部),從祖父一代起
type:
1.1
西嶼彈藥本庫
name:
西嶼彈藥本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1123000001/bac484
intro:
彈藥庫(Ammunition storage, Ammunition depot, Ammo depot)是儲存和供應彈藥的場所,也是火砲時期的產物。在清代多稱藥彈總庫、子藥庫或火藥庫。彈藥庫依儲存的
type:
1.1
公館西河堂林屋下公廳
name:
公館西河堂林屋下公廳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書完成後填列。
type:
1.2
address:
館東村10鄰142號
三峽拱橋
name:
三峽拱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504000001/9a7f29
intro:
三峽的開發,約自安溪人董日旭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入墾三角湧(今三峽)等地後,三峽地區漸有漢人擴大開墾,至嘉慶末年,此地大多已被漢人所開發掌握,乾隆中期,因移民增多,商品貿易日漸繁榮,市街於是興起
type:
1.1
貢寮新社慈仁宮暨奉憲示禁碑
name:
貢寮新社慈仁宮暨奉憲示禁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926000002/f7ae8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明董颺先墓及周邊摩崖石刻群
name:
明董颺先墓及周邊摩崖石刻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20131000001/318470
intro:
董颺先,字睿侯,號沙築,又號沙河子,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沙堤村人。明崇禎10年(1637)進士,當年即出任化州、泰州知州。崇禎15年(1642)奉派直隸通州知州,後官至廣東雷廉道。崇禎17年(1644),
type:
1.1
寒溪神社遺跡
name:
寒溪神社遺跡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20730000001/4c8efc
intro:
1.日本政府控制原住民地區後,為進一步教化原住民,因此普設神社,寒溪祠即是其中之一。位在偏遠部落的原住民神社,社格較低,通常以「祠」為名,由駐在當地的警察兼任神職人員,扮演精神上撫育的角色。寒溪祠主體
type:
1.1
小西門模範廁
name:
小西門模範廁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70926000004/730ed1
intro:
小西門模範廁於民國6年(1917),由吳朝枰出洋經商後返鄉出資興建。
吳朝枰(1854-1936),字錦章,又名光枰(於印尼、新加坡常使用此名),小西門人。1874年赴印尼蘇門答臘,與友人於盛產玻璃的
type:
1.1
萬福庵照牆
name:
萬福庵照牆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50/159a4c
intro:
萬福庵原係鄭氏時期鄭成功部將阮駿的府邸。阮駿,浙江會稽人,因善於水戰,敢為鄭氏所器重拔擢,掌管水師,常率船攻破敵艦,每逢海上交戰時,敵人均聞其名而心生畏懼。明永曆10年(西元1858年)阮駿鎮守舟山,
type:
1.1
鐵線橋通濟宮
name:
鐵線橋通濟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213000001/b07f39
intro:
此廟座落於新營區鐵線橋庄旁,推測應建於清康熙中葉。此廟質巧樸實,古意盎然,數百年來庇佑著庄內的善男信女。通濟宮為此地的聯庄廟,建物格局保存完整,泥塑相當精美,極具建築與藝術價值。
鐵線橋為歷史上重
type:
1.1
邱良功墓園
name:
邱良功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8/a8b58d
intro:
邱良功墓園為前清誥封三等男爵邱良功之墓塚。邱良功字玉韞、號琢齋、諡剛勇,金門後浦人,生於乾隆34年(1769),卒於嘉慶22年(1817)。乾隆60年(1795),27歲的邱良功,隨總兵李芳園出海補盜
type:
1.1
原台南警察署
name:
原台南警察署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0626000006/fb97b5
intro:
臺灣現代警察制度肇始於日治初期,日明治28年﹝西元1895年﹞10月日治臺第一年,南進軍攻臺南城時即有隨軍之警察,之後隨著多次官制改革,警察制度趨於成熟。至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11月中央之臺
type:
1.1
臺南法華寺
name:
臺南法華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68/53f12c
intro:
李茂春,字正青,福建龍溪人,是明隆武2年(西元1645年)的舉人,也是鄭經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好友。明永曆18年(西元1664年),追隨鄭氏軍隊及宗室由廈門來到臺灣,寓居於夢蝶園,終日誦經養性,生活灑脫
type:
1.1
王得祿墓
name:
王得祿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31228000006/b78e73
intro:
王得祿墓位於今嘉義縣新港鄉安和村與六腳鄉雙涵村交界處,行政區屬於嘉義縣六腳鄉,墓園面積共1.92公頃,所有權屬王得祿後代王順記等人所有。王得祿將軍,字百遒,號玉峰,別號慎齋。先世原世居於江西南城,康熙
type:
1.1
浯坑鄭古懷洋樓
name:
浯坑鄭古懷洋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1226000003/2c437b
intro:
1.七十二年(C.E.1983)將二樓地坪及天花,以鋼筋混凝土改建,內部鋪設磁磚地坪。
鄭古懷,少年時從事船員工作,該船往返廈門與南洋之間,曾祖父發現印尼謀生比較容易,於是帶著家人(妻小黃昭、長子樹
type:
1.1
彭佳嶼燈塔
name:
彭佳嶼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1117000001/66ed33
intro:
1906(明治39)年底起建,1909(明治42)年9月竣工,燈塔興建至今超過百年歷史,具日治時期燈塔特色。國內最後一座淘汰煤油燈的燈塔。為日本與臺灣航線上之重要史跡,更為航運史之重要見證。二次世界大
type:
1.1
北椗島燈塔
name:
北椗島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01115000002/9b8f28
intro:
北椗島,近代又稱北碇島,位於金門縣金湖鎮料羅東南方海域,是金湖鎮轄內之極東點。1836年之清《金門志》中提及「東椗在料羅東南」,因該島位於金門之東,該時以金門島為中心命名為「東椗」。1842年廈門開港
type:
1.1
大溪敬字亭
name:
大溪敬字亭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80321000001/18705b
intro:
大溪聖蹟亭,約建於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外層用材係採自大漢溪所產之砂岩;內層磚砌,亭體約可分為三層,內容分別刻載:
頂層橫額:「聖蹟」,對聯:「形聲藏蘊奧,點畫破荒茫」;
中層橫額:「敬字亭」,
type:
1.1
獻馘碑
name:
獻馘碑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312000001/5274c9
intro:
重要開發事件名稱及年代:明治44年(1911)1-5月建築此碑於宜蘭公園重要事件人物名稱及地位:宜蘭仕紳波江野吉太郎等。歷史沿革:早期宜蘭山區之泰雅族原住民勇猛慓悍,並有出草獵人頭之習。日治時期日人以
type:
1.1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name:
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辦公廳舍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40206000001/ffa26f
intro:
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其址原為射擊場,後於日大正2年(西元1913年)搬遷至北區,該址於日大正12年(西元1923年)改設「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二戰後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易名作「臺南縣立農事試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工藝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1:14
文化部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2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3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建築與居處空間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11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5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1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文化部典藏網類別統計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6 | 2023-07-27 15:32:57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徵選活動
每1日更新,1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5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29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
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7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文化部高等教育推廣教育中心名錄
每年更新,20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文化部單位預算
每1年更新,20林瑀玟 小姐 | 02-85126642 | 2023-08-01 10:20:23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