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eople671480 , 欄位Id的內容是671480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裴家騏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下午2時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106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10人出席,分別為伍麗華、白蕙蘭、谷暮‧哈就、穎艾達利、裴家騏、陳采邑、洪簡廷卉及陳冠明,由國立東華大學徐揮彥及石忠山教授主持,本次座談探討台灣原住民族遭受國家強制同化政策影響之歷史回顧與評析、命名文化遭受不當政策限制的影響與流失及我國現行文化政策、法規與體制對原住民生活、經濟與文化資產的影響評估。 裴家騏,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漢族,從《原住民族基本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等法規制定之內容,顯示立法者對原住民充滿誤解。 雖然野生動物保育法對原住民釋出很大善意,但每年依該條款申請狩獵的部落少之又少,政府機關根據正面表列內容,卻與真正部落舉行祭儀或傳統活動差異甚大,執行效果也有限,如小米收穫祭、小米播種祭、戰祭。 裴教授建議法律應做全面性修改,包括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對於原住民的用槍也有許多誤解之處,雖然不知道這樣的誤解是在立法院討論時所產生或是普遍存在漢人的心中,亦或原住民菁英本身也有著許多誤解,而使現行法規大部分與部落脫節,這是需要檢討的。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71480&IndexCode=Culture_Peopl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erson/ADAF8964-6C0D-4252-A2A4-DFE44F08E9B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11-30T09:46:05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671480

Id

671480

Title

裴家騏

Description

西元2020年(民國109年)5月23日下午2時於高雄蓮潭國際會議中心106室舉辦座談會,本次座談會共有10人出席,分別為伍麗華、白蕙蘭、谷暮‧哈就、穎艾達利、裴家騏、陳采邑、洪簡廷卉及陳冠明,由國立東華大學徐揮彥及石忠山教授主持,本次座談探討台灣原住民族遭受國家強制同化政策影響之歷史回顧與評析、命名文化遭受不當政策限制的影響與流失及我國現行文化政策、法規與體制對原住民生活、經濟與文化資產的影響評估。 裴家騏,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漢族,從《原住民族基本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法》等法規制定之內容,顯示立法者對原住民充滿誤解。 雖然野生動物保育法對原住民釋出很大善意,但每年依該條款申請狩獵的部落少之又少,政府機關根據正面表列內容,卻與真正部落舉行祭儀或傳統活動差異甚大,執行效果也有限,如小米收穫祭、小米播種祭、戰祭。 裴教授建議法律應做全面性修改,包括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對於原住民的用槍也有許多誤解之處,雖然不知道這樣的誤解是在立法院討論時所產生或是普遍存在漢人的心中,亦或原住民菁英本身也有著許多誤解,而使現行法規大部分與部落脫節,這是需要檢討的。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11-30T09:46:05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裴家騏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5
Id: 589295
Title: 姆拉丁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標語圓椎柱是Monating部落的入口意象。Monating部落,漢語稱做姆拉丁部落或崙仔頂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萬寧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相傳此地曾有布農族人與阿美族人在此鬥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156
Id: 733156
Title: 當代排灣族 漢字姓氏家徽
Description: 正興排灣族人,由拍刺文身師宋海華進行拍刺於大腿。 此部落青年媽媽姓丁,自己姓汪,把丁跟汪設計為方形幾何圖紋,刺在大腿內側。 除此之外,另以環狀刺有波浪紋以及齒形紋,為傳統圖形,但不是刺在傳統的

MOC_Id: Culture_People281260
Id: 281260
Title: 王進發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專家學者焦點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4月20日於於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會議室舉辦,由林志興、官大偉、王進發、王雅萍、汪明輝、魏德文、鄭光博、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83
Id: 648683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族人的酒宴
Description: 本圖出自於1935年《臺灣蕃界展望》第40頁,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的酒宴。圖右側身戴頭飾飲酒者,從頭飾、服飾等細節推測為當時的祭司,也是Mangdavan家族祭事曆擁有者:Qa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0
Id: 672060
Title: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婦聯會公園
Description: 「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第一期工程及第二期工程分別於2017(民國106)年及2018(民國107)年完工,2018年4月正式開放營運,提供文化產業進駐、文創特展使用、職人村進駐實施計畫、民宿餐飲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480
Id: 731480
Title: 泰武鄉志
Description: 泰武鄉為屏東縣山地原住民鄉,居民為排灣族。在2014年出版的泰武鄉志中,卷四社會志第一章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第五節為紋手習俗。紋樣,有代表管理權的人形文,有代表尊貴的太陽文,有代表土地與部落的齒紋圖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8
Id: 734078
Title: 鎮西堡教會內傳統女性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傳統女性在製作家人衣裳前的各種製線過程。傳統泰雅族女性在結婚前要完成臉部文面P’tasan的工作及學習織布的各種工序,這些學習都是為預備死

MOC_Id: Culture_Place142593
Id: 142593
Title: 豐山賴宅
Description: 本戶為客家族群,來自苗栗與新竹,因為媒妁之言嫁到豐田後,才發現先生是從事葬儀社。 本資料為基於2008 年進行之客家文物普查時之訪查,當時訪查著重於村落的家戶文化普查;於 2019 年重新更新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7
Id: 589527
Title: 水璉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水璉部落的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Ciwidiyan部落,漢語稱做水璉部落,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Ciwidian」即「此地多蛭」之意,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8
Id: 589598
Title: 主農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主農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一景。Cibarbaran部落,又名主農部落,部落名由來的說法有二:阿美語稱檳榔甲葉為barbar,此地昔多檳榔樹,居民常取甲葉為餐具;另一個說法來自Cikaw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5
Id: 732235
Title: 日治時期泰雅族家庭(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一圖像是霧社群家庭屋內情景。居中女子有明顯的文面圖紋,確實屬於霧社群文面形式。賽德克族的傳統住屋為半穴式的木造住屋,是在家屋基地向下挖掘,然後再開挖的坑地面上立上柱子。這種家屋有一半位於地面之下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69
Id: 589369
Title: 馬里巴西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明利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為位在Maribasi部落內的明利活動中心。Maribasi部落,漢語稱做馬里巴西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目前居民以太魯閣族居多。馬里巴西部落原本稱為「塔加汗」(Takahan)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4
Id: 272214
Title: 巴喜告部落(Pasikau)
Description: 現今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日治時期稱為北絲鬮溪,標高250公尺。昭和8年(1933),日本政府進行集團移住政策後,將內本鹿布農族人遷移至此,當時是將園內本鹿社的Wanlasi小社4家83人,及Sarub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06
Id: 272106
Title: 古庄部落(含太湖)(Qu chn. la love vn)
Description: 古庄部落位於臺東縣大武鄉尚武村,位在大武鄉西南方,與大武村、南興村、達仁鄉新化村相鄰。鄰近有南迴鐵路─臺鐵古莊站(今古莊號誌站),由枋寮站起四十公里,海拔七十六公尺,是南迴鐵路進入臺東的第一站。古庄(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25
Id: 714525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8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7年6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8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8期內容以大溪區為主題,2017年大溪區成為桃園市第8個「客家文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32
Id: 648632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基本圖案解讀(上)】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 本系列範例為Qanituan社祭事曆第一代創始者Laung Mangdavan及兒子Talum Mangdavan所創作,每項圖案都會有兩張圖片(某些圖案則只出現在一塊板曆上),左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1
Id: 589291
Title: 下德武部落聚會所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下德武部落的聚會所。Satefo部落,漢語稱做下德武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德武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信仰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下德武部落是一個建立近百年的部落,原名為「Matef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2
Id: 589512
Title: 壽豐部落原住民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壽豐部落內的原住民多功能活動中心。Ciamengan部落,漢語稱做壽豐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壽豐村。此地阿美族人以過去七腳川社人的後代為主,七腳川社原本位於現在的吉安鄉福興村,曾是南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6
Id: 272186
Title: 膽曼部落(Taman)
Description: 膽曼部落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15鄰以及16鄰,關於部落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族人祖先來此地定居時,乃是黑暗的夜晚,而阿美語稱為(tonman),遂以為是社名。 一是部落南端有一個深長的溝渠,由於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19
Id: 272119
Title: 拉里亞灣部落(Laliavan)
Description: 拉里亞灣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賓茂村,是金峰鄉飛地之一,位於太麻里鄉金崙村境內西南部,在金崙溪河口沖積北端,金崙林道賓茂二號橋的兩側,與金崙村比鄰,是西元1951年(民國40年)遷村後建立的新聚落。賓茂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519
Id: 714519
Title: 《桃園客家》季刊第3期
Description: 此物件是由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於2016年3月出版的《桃園客家》第3期,並在官網提供多媒體版方便民眾線上閱讀。 《桃園客家》第3期主要以「海客」為主,即居住於濱海地帶的客家族群,地區主要包含新

MOC_Id: Culture_Place685587
Id: 685587
Title: ELLEN 3 COFFEE 艾倫3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這是印尼新住民Ellen和其他兩位同鄉朋友合夥經營的卡拉OK和小吃店,因為老闆有三個人,所以取名ELLEN 3。2018年開始營業,很受年輕印尼朋友歡迎,有兩個店面,位在公園南路上的是小吃店,另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4
Id: 734074
Title: 清流部落餘生紀念館空間造景
Description: 此圖像繪製於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餘生紀念館」紀念碑上方圖像,「餘生紀念館」為紀念1930年霧社事件生還遺緒所設置的紀念館。最先為1940年5月6日設置「霧社事件餘生紀念碑」以茲紀念這段悲慘

MOC_Id: Culture_Place685635
Id: 685635
Title: TOKO MARS 馬爾斯印尼小吃
Description: 馬爾斯是安順工業區、和順工業區的印尼店,一塊印尼國旗為底色的紅白招牌,上面簡單的寫著印尼文店名,沒有中文。除了印尼炒飯(Nasi goreng)、印尼炒麵(Mi goreng)、牛肉丸湯(Baso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36
Id: 648536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9-1】1937年7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
Description: 標題:終於布農族的祕寶繪曆 副標題:派遣蕃丁到臺中州丹大社 讓渡交涉成功 內文:[花蓮港電話]已報導由臺中州丹大社移住到鳳林支廳Mahowan(馬侯宛,マホワン)社的丹蕃,秘藏著記錄布農族歲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5
Id: 589515
Title: 池南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池南部落入口。Banaw部落,漢語稱做池南部落,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池南村,在鯉魚潭的男方,夾在鯉魚山和銅門山中間。本地阿美族人主要為七腳川系統,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9
Id: 589359
Title: 石梯坪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石梯坪漁港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在Tida’an部落內的知名港口,石梯坪漁港。Tida’an部落,漢語稱做石梯坪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約百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70
Id: 589570
Title: 大榮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鳳林鎮大榮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在大榮部落範圍中的大榮國民小學,設立於大正3年(1914),名為林田尋常哥等小學,於民國35年(1946)改名為花蓮縣大榮國民學校,又於民國57年(1968)因實施九年國教改制為花蓮縣大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39
Id: 733339
Title: GABIM(臺灣比馬之子同鄉會)
Description: GABIM於2012年2月20日成立於臺中公園,全名為Gabungan Anak Bima di Taiwan,意思是臺灣比馬之子同鄉會。比馬(Bima)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3
Id: 514603
Title: 花蓮港蕃人
Description: 葉柏強在《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中指出,照片中的原住民是比較少見的阿美族男士群像,且這樣的穿著應該是平時工作時的裝扮,而非盛裝。阿美族主要分為三大系統,北部為南勢阿美;中部為秀姑巒阿美,受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1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45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文化部研習課程

每日更新,94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7:06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1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地圖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1:54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1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22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7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民俗

每周更新,2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9:39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4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

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雕塑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5:42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3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其他藝文資訊

每1日更新,18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29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6月更新,10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01 10:09:36

文化部

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

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