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張氏追遠堂
「員林張氏追遠堂」於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由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劉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4-22177596,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4 14:41:28。 欄位caseId的內容是20120119000003 , 欄位caseName的內容是員林張氏追遠堂 , , 欄位pastHistory的內容是 清代時期臺灣漢人社會具有強烈的祖籍分類意識,因不同祖籍而有歧見所引發之械鬥事件頻繁,同一祖籍的移民往往有集中分佈的趨向,彰化平原尤其顯著。張姓自清代移居員林地區後,亦是同籍聚集,在當地所佔人口比例相當高,目前是員林市第一大姓,主要分佈於大饒、大明、溝皂、中央、崙雅、振興、林厝、惠來等里;張姓在鄰鄉鎮之埔心鄉為第二大姓,永靖鄉和社頭鄉均為第四大姓,絕對多數祖籍為廣東省饒平縣。
饒平張姓於清代初期即陸續移居員林地區,分佈於員林南部和埔心東部等村落,主要可分坑邊、葵坑和馬崗三個房派,而葵坑房派則與本案之張氏追遠堂係屬同源。大約康熙末年,葵坑派張姓第九世的張本源渡海來臺,居住在員林火燒庄,以農耕為業。張本源派下傳至十四世,其後該派成立「敦德公管理委員會」,並於明治41年(1908),在火燒庄創建追遠堂祠堂,取慎終追遠,敬天法祖之義,祭祀第三世張敦德派下,族人公舉派下張有火與張有生為管理人。
後因家族成員日漸龐大,在年度春冬家祭時,創建之追遠堂祠堂空間因不敷使用,管理人於是於昭和11年(1936)籌辦第二次新建「張氏家廟」。新建家廟後,張氏家族成員委請鹿港詩人施梅樵寫其誌,並就其內文碑刻嵌於明間虎爿牆體,以表敬意。 , 欄位pastHistorySource的內容是賴意升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張氏追遠堂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1-1~1-2。 , , 欄位registerReason的內容是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為張氏家族自古以來祭祖活動之空間,每年家族祭祖儀式仍依循古禮。
二、表現地域風貌特色
日治時期修建,惟祠堂建物仍保存傳統宗祠格局,配置完整。 , 欄位lawsReference的內容是一、文化資產保存法、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二、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評定基準。 , 欄位officialDocNo的內容是府授文資字第1010010634A號 , 欄位registerDate的內容是2012-01-19 , 欄位govInstitution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belongAddress的內容是大明里大饒路845巷6號 , 欄位belongCity的內容是彰化縣員林市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57847951487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93945027545 , 欄位govInstitution的內容是彰化縣政府 , 欄位govDeptName的內容是彰化縣文化局 , 欄位govDeptAddress的內容是彰化市卦山路3號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s://data.boch.gov.tw/upload/representImageFile/2021-11-10/367573f5-bfab-4179-9cd8-300df54244a5/員林張氏追遠堂01.jpg , 欄位cityLand的內容是非都市地區 鄉村區 乙種建築 , , 欄位caseUrl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historicalBuilding/20120119000003 , 欄位buildingFeatures的內容是 員林張氏追遠堂正身與護龍厝頂樣式似於硬山式,且皆為平屋脊,所以在正偏的差異上是以正身厝頂較護龍厝頂高,及屋脊脊肚有剪黏與泥塑裝飾來區分。正身與護龍屋面鋪設陶土瓦,表面有其黃色偏紅色釉面。
員林張氏追遠堂磚牆厚度因空間正偏關係有所差異,其疊砌的方式亦有所不同。正身後簷牆及山牆磚牆體厚度為23公分之英式砌法,並且在山牆規帶下砌出凸出(馬齒砌法)的水平線條為裝飾帶;前簷牆,又稱為牌樓面,是三間闊面牆為木屏壁搭配左右次間之磚造牆,公廳中間為木板門,左右兩側為直櫺式樣之格扇,為裝飾格扇,一般不開啟,而開口門扇上方為「橫枋」與木屏壁至楹木下方,無楣引、鬥、彎枋等木棟架結構。護龍磚牆厚度為23公分順砌。整體而言,是很容易從紅磚砌法的差異性與複雜性,直覺性的察覺正身與護龍間的正偏關係。
員林張氏追遠堂以磚造承重結構系統為主,僅在公廳簷廊分金線上龍虎兩爿置上為木棟架,屬於疊斗式架構,強化正身公廳在祠堂的重要性。簷廊木棟架為三架寬,「通」橫跨簷廊六角木柱及牌樓面方形封柱上,其斷面呈橢圓,兩端各收魚尾叉,上置瓜筒疊鬥,下承通隨;瓜筒形式較像漳州派金瓜筒,面向分金線則開三爪,其後單爪,筒上置疊斗拱與雞舌承接桁木;鬥與拱表面僅有彩繪無雕刻;鬥的樣式皆為四方鬥,拱為方形斷面。束仔為圓弧性方形斷面,兩端分別橫掛於鬥上及封木,向埕之方向端部則以束尾收尾,下承斷面長方形之束隨;出挑步通上,最外端有吊筒,與豎材做為套封,但豎材已佚失,無法得知其樣式。
員林張氏追遠堂計有正身與護龍簷廊的「廊柱」與正身牌樓面「封柱」兩種。護龍及正身牌樓斷面均屬方形斷面,其材質分別為紅磚與木質,而正身簷廊廊柱表面已被水泥砂漿所封住,底部亦可能為水泥所塑成的柱珠封底。從廊柱端部可見木質(六角形)部位與裝修面並無明顯切面痕跡。從而整體外觀觀察,並非「直」柱的形態,是有著上、下部按一定比例逐漸縮小,整根柱子自底至頂均為曲線,有如織布機上之梭子,稱「梭柱」、「橄欖」。
位在公廳分金線上,以板門與龍虎兩爿格扇搭配,而簷廊龍虎兩爿則採門豎為框之板門。板門均以實心木條組合而成,分金線上板門表面以地仗技法打底,後依使用需求上彩,並於兩片門葉上提:「追懷諸往哲(左)遠望及後人(右)」,穿木上提:「追步先人蹤九世永無變換(左)遠垂後代訓千秋尚有典型(右)」,門楣提:「追遠堂」;而圓光門板門則分別提「禮樂詩書」(左)與「衣冠俎豆」(右),但在漆飾剝落處,仍可發現底層尚有墨書與地仗層的存在,所以目前門葉墨書及漆飾屬近期飾樣。
分金線上之板門兩側穿木設一對鐵門,是管理單位為防止宵小侵入所設,而在穿木上則遺留凹孔槽,疑似早期民居中為避免家禽、家畜闖入居住空間,或是防止幼童跑出室外,在公門前方加設一高度較低矮的小門,稱為「腰門」或「福州門」。
員林張氏追遠堂每樘格扇門扇是採用「櫺子」,有鏤空的格心,下有板狀的裙板,中間腰堵板間隔。以「櫺子」方式格扇門有種若即若離的感覺,相對的私密性也較低,較常使用於合院建築及庭園建築內房間的分隔使用。「窗板」,平常是收納於格扇裙板之後。在板門關閉的情形下,格扇之櫺條的功能是讓光線及空氣,能讓公廳內的環境保持舒適感,但當有颱風或強風暴雨來臨時,則必需使用窗板,將其往上推,使原本半開放櫺子,變成封閉形態,而在虎口堵上方的水平構件後方,內藏設檔板,用食指按壓擋板乙端,則另乙端會凸出,可承抵住上堆窗板往下滑動。 , 欄位inHouseFeatures的內容是 員林張氏追遠堂建築格局為傳統三合院民宅,整體配置為一進帶兩護龍格局,但護龍牆面臨埕,與正身臺基面幾乎齊平,不似一般護龍伸出正身前的作法。正身為三開間闊間,龍虎爿各有員光門通往天井,亦即內埕,並與護龍相鄰。從簷廊進入正廳,正廳室內龍虎兩爿則與次間室內相通行。
公廳為員林張氏追遠堂的中心,安奉了十五世前歷代祖先大牌(詳附錄四),是屬於完全的儀式空間,以祀奉祖先為主,沒有其它神明信仰。從埕拾階至簷廊,在進入公廳室內前,於門下方,有一高約20公分的「門欄」,門欄最上方的水平「橫枋」上繪著八仙過海與福祿壽,其上頂著「張氏家廟」門匾,其下「門楣」則書寫著「追遠堂」,而於龍虎兩爿「穿木」提字「追步先人蹤九世永無變換」(龍爿)、「遠垂後代訓千秋尚有典型」(虎爿),簷廊柱上之楹聯提字「追念前巖孝友千秋傳史冊」(龍爿)、「遠垂後後世詩詞一卷重儒林」。
而位於公廳前一楹前下方,有一與門楣平行之構件,斷面形式為四方形,稱之為「燈梁」,每娶一門媳婦,或是懷孕生子(尤其是男生),便會到燈梁前懸掛一對燈籠。公廳內的牌樓面是位於後五楹下方,為乙方型橫枋,其下落有四方型木柱(無柱礎)到地,中港間面寬較大,是放置案棹與安置大牌之處,並以「抱邊花柴」的形式,以及提乙對楹聯,分別為龍爿「追本溯源經濟文章承祖訓」,虎爿「遠猷長發春秋響祀紀宗功」。
中港間內設有花崗石檯面之神棹,神棹面呈凸字形狀,其張氏追遠堂歷代祖先大牌是安設於最高處。而牌樓面前設供棹「神棹」和「八仙棹」,前者為供棹中最高而細長,棹面固定置香爐、燭臺、敬茶等,後者則是方形而稍低於神棹的棹子,為年度祭祀時,可放三牲、鮮花、蔬果等供品之處
員林張氏追遠堂歷代祖先以大牌做奉祀對象,其造型有寬扁式與窄扁兩種,共有三塊寬扁式大牌,及兩塊窄扁大牌,材質均以木料為主,高度都大於寬度,呈現長方體,是直立擺放,設置於中港間內花崗石檯面。寬扁式大牌底部由跗座將大牌立起,而跗座兩側有固定柱,大牌的外緣處則是運用捲草樣式浮雕的技法表現。
員林張氏追遠堂除公廳是祭祀禮儀之空間,其餘的空間是具居住功能,與供地方機關公務工作空間。在構造上的訊息,如公廳龍爿居室,還保留數根木頭插於兩牆之間,「當居住空間的室內部分不敷使用,可在間房的上方,數根木固定在牆,其上鋪木板,即可最為儲藏空間,並不是每一間房都有半棚,而是視需求而定」。 , 欄位buildingUsage的內容是每年祭祀公業祭拜祖先使用 , 欄位buildingKeyMaintainItem的內容是1.目前整體環境維護尚可,仍建議管理單位應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建議管理單位進行環境植栽整理,避免損及建築體。 , 欄位buildingActualState的內容是建築狀況良好,結構完整。 , 欄位isOpenVisit的內容是 , 欄位isCharge的內容是 , 欄位openUpTime的內容是未開放 , 欄位wenSitename的內容是 , 欄位wenSiteaddress的內容是 , 欄位govDeptContactor的內容是楊小姐 , 欄位govDeptPhone的內容是04-7292201 , 欄位govDeptEmail的內容是mus@mail.bocach.gov.tw 。
caseId
20120119000003
caseName
員林張氏追遠堂
assetsTypes
-
-
codeA1
-
name祠堂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pastHistory
清代時期臺灣漢人社會具有強烈的祖籍分類意識,因不同祖籍而有歧見所引發之械鬥事件頻繁,同一祖籍的移民往往有集中分佈的趨向,彰化平原尤其顯著。張姓自清代移居員林地區後,亦是同籍聚集,在當地所佔人口比例相當高,目前是員林市第一大姓,主要分佈於大饒、大明、溝皂、中央、崙雅、振興、林厝、惠來等里;張姓在鄰鄉鎮之埔心鄉為第二大姓,永靖鄉和社頭鄉均為第四大姓,絕對多數祖籍為廣東省饒平縣。 饒平張姓於清代初期即陸續移居員林地區,分佈於員林南部和埔心東部等村落,主要可分坑邊、葵坑和馬崗三個房派,而葵坑房派則與本案之張氏追遠堂係屬同源。大約康熙末年,葵坑派張姓第九世的張本源渡海來臺,居住在員林火燒庄,以農耕為業。張本源派下傳至十四世,其後該派成立「敦德公管理委員會」,並於明治41年(1908),在火燒庄創建追遠堂祠堂,取慎終追遠,敬天法祖之義,祭祀第三世張敦德派下,族人公舉派下張有火與張有生為管理人。 後因家族成員日漸龐大,在年度春冬家祭時,創建之追遠堂祠堂空間因不敷使用,管理人於是於昭和11年(1936)籌辦第二次新建「張氏家廟」。新建家廟後,張氏家族成員委請鹿港詩人施梅樵寫其誌,並就其內文碑刻嵌於明間虎爿牆體,以表敬意。
pastHistorySource
賴意升主持,彰化縣歷史建築員林張氏追遠堂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彰化:彰化縣文化局,P1-1~1-2。
judgeCriteria
-
0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registerReason
一、具歷史文化價值 為張氏家族自古以來祭祖活動之空間,每年家族祭祖儀式仍依循古禮。 二、表現地域風貌特色 日治時期修建,惟祠堂建物仍保存傳統宗祠格局,配置完整。
lawsReference
一、文化資產保存法、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 二、符合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評定基準。
officialDocNo
府授文資字第1010010634A號
registerDate
2012-01-19
govInstitutionName
彰化縣政府
belongAddress
大明里大饒路845巷6號
belongCity
彰化縣員林市
longitude
120.57847951487
latitude
23.93945027545
govInstitution
彰化縣政府
govDeptName
彰化縣文化局
govDeptAddress
彰化市卦山路3號
representImage
cityLand
非都市地區 鄉村區 乙種建築
caseOwnership
-
-
ownerType土地所有人
-
ownerName祭祀公業張敦德
-
buildingFeatures
員林張氏追遠堂正身與護龍厝頂樣式似於硬山式,且皆為平屋脊,所以在正偏的差異上是以正身厝頂較護龍厝頂高,及屋脊脊肚有剪黏與泥塑裝飾來區分。正身與護龍屋面鋪設陶土瓦,表面有其黃色偏紅色釉面。 員林張氏追遠堂磚牆厚度因空間正偏關係有所差異,其疊砌的方式亦有所不同。正身後簷牆及山牆磚牆體厚度為23公分之英式砌法,並且在山牆規帶下砌出凸出(馬齒砌法)的水平線條為裝飾帶;前簷牆,又稱為牌樓面,是三間闊面牆為木屏壁搭配左右次間之磚造牆,公廳中間為木板門,左右兩側為直櫺式樣之格扇,為裝飾格扇,一般不開啟,而開口門扇上方為「橫枋」與木屏壁至楹木下方,無楣引、鬥、彎枋等木棟架結構。護龍磚牆厚度為23公分順砌。整體而言,是很容易從紅磚砌法的差異性與複雜性,直覺性的察覺正身與護龍間的正偏關係。 員林張氏追遠堂以磚造承重結構系統為主,僅在公廳簷廊分金線上龍虎兩爿置上為木棟架,屬於疊斗式架構,強化正身公廳在祠堂的重要性。簷廊木棟架為三架寬,「通」橫跨簷廊六角木柱及牌樓面方形封柱上,其斷面呈橢圓,兩端各收魚尾叉,上置瓜筒疊鬥,下承通隨;瓜筒形式較像漳州派金瓜筒,面向分金線則開三爪,其後單爪,筒上置疊斗拱與雞舌承接桁木;鬥與拱表面僅有彩繪無雕刻;鬥的樣式皆為四方鬥,拱為方形斷面。束仔為圓弧性方形斷面,兩端分別橫掛於鬥上及封木,向埕之方向端部則以束尾收尾,下承斷面長方形之束隨;出挑步通上,最外端有吊筒,與豎材做為套封,但豎材已佚失,無法得知其樣式。 員林張氏追遠堂計有正身與護龍簷廊的「廊柱」與正身牌樓面「封柱」兩種。護龍及正身牌樓斷面均屬方形斷面,其材質分別為紅磚與木質,而正身簷廊廊柱表面已被水泥砂漿所封住,底部亦可能為水泥所塑成的柱珠封底。從廊柱端部可見木質(六角形)部位與裝修面並無明顯切面痕跡。從而整體外觀觀察,並非「直」柱的形態,是有著上、下部按一定比例逐漸縮小,整根柱子自底至頂均為曲線,有如織布機上之梭子,稱「梭柱」、「橄欖」。 位在公廳分金線上,以板門與龍虎兩爿格扇搭配,而簷廊龍虎兩爿則採門豎為框之板門。板門均以實心木條組合而成,分金線上板門表面以地仗技法打底,後依使用需求上彩,並於兩片門葉上提:「追懷諸往哲(左)遠望及後人(右)」,穿木上提:「追步先人蹤九世永無變換(左)遠垂後代訓千秋尚有典型(右)」,門楣提:「追遠堂」;而圓光門板門則分別提「禮樂詩書」(左)與「衣冠俎豆」(右),但在漆飾剝落處,仍可發現底層尚有墨書與地仗層的存在,所以目前門葉墨書及漆飾屬近期飾樣。 分金線上之板門兩側穿木設一對鐵門,是管理單位為防止宵小侵入所設,而在穿木上則遺留凹孔槽,疑似早期民居中為避免家禽、家畜闖入居住空間,或是防止幼童跑出室外,在公門前方加設一高度較低矮的小門,稱為「腰門」或「福州門」。 員林張氏追遠堂每樘格扇門扇是採用「櫺子」,有鏤空的格心,下有板狀的裙板,中間腰堵板間隔。以「櫺子」方式格扇門有種若即若離的感覺,相對的私密性也較低,較常使用於合院建築及庭園建築內房間的分隔使用。「窗板」,平常是收納於格扇裙板之後。在板門關閉的情形下,格扇之櫺條的功能是讓光線及空氣,能讓公廳內的環境保持舒適感,但當有颱風或強風暴雨來臨時,則必需使用窗板,將其往上推,使原本半開放櫺子,變成封閉形態,而在虎口堵上方的水平構件後方,內藏設檔板,用食指按壓擋板乙端,則另乙端會凸出,可承抵住上堆窗板往下滑動。
inHouseFeatures
員林張氏追遠堂建築格局為傳統三合院民宅,整體配置為一進帶兩護龍格局,但護龍牆面臨埕,與正身臺基面幾乎齊平,不似一般護龍伸出正身前的作法。正身為三開間闊間,龍虎爿各有員光門通往天井,亦即內埕,並與護龍相鄰。從簷廊進入正廳,正廳室內龍虎兩爿則與次間室內相通行。 公廳為員林張氏追遠堂的中心,安奉了十五世前歷代祖先大牌(詳附錄四),是屬於完全的儀式空間,以祀奉祖先為主,沒有其它神明信仰。從埕拾階至簷廊,在進入公廳室內前,於門下方,有一高約20公分的「門欄」,門欄最上方的水平「橫枋」上繪著八仙過海與福祿壽,其上頂著「張氏家廟」門匾,其下「門楣」則書寫著「追遠堂」,而於龍虎兩爿「穿木」提字「追步先人蹤九世永無變換」(龍爿)、「遠垂後代訓千秋尚有典型」(虎爿),簷廊柱上之楹聯提字「追念前巖孝友千秋傳史冊」(龍爿)、「遠垂後後世詩詞一卷重儒林」。 而位於公廳前一楹前下方,有一與門楣平行之構件,斷面形式為四方形,稱之為「燈梁」,每娶一門媳婦,或是懷孕生子(尤其是男生),便會到燈梁前懸掛一對燈籠。公廳內的牌樓面是位於後五楹下方,為乙方型橫枋,其下落有四方型木柱(無柱礎)到地,中港間面寬較大,是放置案棹與安置大牌之處,並以「抱邊花柴」的形式,以及提乙對楹聯,分別為龍爿「追本溯源經濟文章承祖訓」,虎爿「遠猷長發春秋響祀紀宗功」。 中港間內設有花崗石檯面之神棹,神棹面呈凸字形狀,其張氏追遠堂歷代祖先大牌是安設於最高處。而牌樓面前設供棹「神棹」和「八仙棹」,前者為供棹中最高而細長,棹面固定置香爐、燭臺、敬茶等,後者則是方形而稍低於神棹的棹子,為年度祭祀時,可放三牲、鮮花、蔬果等供品之處 員林張氏追遠堂歷代祖先以大牌做奉祀對象,其造型有寬扁式與窄扁兩種,共有三塊寬扁式大牌,及兩塊窄扁大牌,材質均以木料為主,高度都大於寬度,呈現長方體,是直立擺放,設置於中港間內花崗石檯面。寬扁式大牌底部由跗座將大牌立起,而跗座兩側有固定柱,大牌的外緣處則是運用捲草樣式浮雕的技法表現。 員林張氏追遠堂除公廳是祭祀禮儀之空間,其餘的空間是具居住功能,與供地方機關公務工作空間。在構造上的訊息,如公廳龍爿居室,還保留數根木頭插於兩牆之間,「當居住空間的室內部分不敷使用,可在間房的上方,數根木固定在牆,其上鋪木板,即可最為儲藏空間,並不是每一間房都有半棚,而是視需求而定」。
buildingUsage
每年祭祀公業祭拜祖先使用
buildingKeyMaintainItem
1.目前整體環境維護尚可,仍建議管理單位應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建議管理單位進行環境植栽整理,避免損及建築體。
buildingActualState
建築狀況良好,結構完整。
isOpenVisit
isCharge
openUpTime
未開放
wenSitename
wenSiteaddress
govDeptContactor
楊小姐
govDeptPhone
04-7292201
govDeptEmail
mus@mail.bocach.gov.tw
「員林張氏追遠堂」所屬的資料集:「文資局歷史建築」的其他資料
南庄田美永和宮
caseId:
20180330000003
caseName:
南庄田美永和宮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原彰化街南郭派出所
caseId:
20181225000007
caseName:
原彰化街南郭派出所
assetsTypes:
-
-
codeA6
-
name衙署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甘泉井及石頭公
caseId:
20060623000002
caseName:
甘泉井及石頭公
assetsTypes:
-
-
codeA99
-
name其他設施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其他文物
-
陳酙六路大厝
caseId:
20071009000005
caseName:
陳酙六路大厝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香山天后宮
caseId:
20040303000001
caseName:
香山天后宮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前埔保障宮
caseId:
20160606000001
caseName:
前埔保障宮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張學良故居
caseId:
20160808000001
caseName:
張學良故居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鎖港許監督古宅
caseId:
20140911000001
caseName:
鎖港許監督古宅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caseId:
20170922000004
caseName:
舊達達港糶糴村敬字亭(範圍:亭身、圍牆及供桌)
assetsTypes:
-
-
codeA99
-
name其他設施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敬字亭
-
原北斗奠安宮
caseId:
20130701000001
caseName:
原北斗奠安宮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樹林石灰坑拱橋
caseId:
20140314000001
caseName:
樹林石灰坑拱橋
assetsTypes:
-
-
codeA15
-
name橋樑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陳家古厝(武秀才陳獻瑞家宅)
caseId:
20020129000009
caseName:
陳家古厝(武秀才陳獻瑞家宅)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臺陽礦業國英坑
caseId:
20070703000001
caseName:
臺陽礦業國英坑
assetsTypes:
-
-
codeA16
-
name產業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水源地水錶室
caseId:
20020806000002
caseName:
水源地水錶室
assetsTypes:
-
-
codeA16
-
name產業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敷榮堂
caseId:
20020129000006
caseName:
敷榮堂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caseId:
20100823000001
caseName: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assetsTypes:
-
-
codeA2
-
name寺廟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苗栗臺鐵站5號倉庫
caseId:
20210428000003
caseName:
苗栗臺鐵站5號倉庫
assetsTypes:
-
-
codeA16
-
name產業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南機場八角塔台
caseId:
20190403000001
caseName:
南機場八角塔台
assetsTypes:
-
-
codeA99
-
name其他設施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建築物類
-
原中壢高中教師宿舍白馬莊
caseId:
20150430000002
caseName:
原中壢高中教師宿舍白馬莊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東珩蕭顯柳古厝
caseId:
20171204000002
caseName:
東珩蕭顯柳古厝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黃繼烔公墓園
caseId:
20080516000001
caseName:
黃繼烔公墓園
assetsTypes:
-
-
codeA12
-
name墓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放送電台擴音台(舊稱:放送頭)
caseId:
20040220000003
caseName:
放送電台擴音台(舊稱:放送頭)
assetsTypes:
-
-
codeA99
-
name其他設施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廣播設備
-
農糧署宿舍
caseId:
20060124000002
caseName:
農糧署宿舍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安坑國小宿舍
caseId:
20071101000001
caseName:
安坑國小宿舍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綠洲山莊(國防部感訓監獄)
caseId:
20050929000002
caseName:
綠洲山莊(國防部感訓監獄)
assetsTypes:
-
-
codeA19
-
name機關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新莊嚴禁截流塞狹圳道碑記
caseId:
20190808000004
caseName:
新莊嚴禁截流塞狹圳道碑記
assetsTypes:
-
-
codeA9
-
name碑碣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士林紙廠
caseId:
20211124000001
caseName:
士林紙廠
assetsTypes:
-
-
codeA16
-
name產業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金水國小
caseId:
20030331000053
caseName:
金水國小
assetsTypes:
-
-
codeA99
-
name其他設施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建築物類
-
後龍過港隧道
caseId:
20151120000001
caseName:
後龍過港隧道
assetsTypes:
-
-
codeA16
-
name產業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風櫃962地號古宅
caseId:
20160628000001
caseName:
風櫃962地號古宅
assetsTypes:
-
-
codeA3
-
name宅第
-
subCode
-
subName
-
other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資產局單位預算
不定期更新更新,6朱 小姐 | 04-22176312 | 2023-07-24 14:43:1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0:4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館藏圖書目錄
每年更新,5廖小姐 | 0422295848#322 | 2021-04-07 16:58:2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史蹟
不定期更新更新,8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31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資料
不更新更新,12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紀念建築
每日更新,8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0:04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歷史建築
不定期更新更新,60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會計月報
不定期更新更新,6林君妍 小姐 | 04-22176319 | 2023-07-04 20:23:10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遺址
不定期更新更新,15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接受及支付補助金
每年更新,4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5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口述傳統
每日更新,8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0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局文化資產人才培訓手冊
不定期更新更新,11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2: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表演藝術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3:33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傳統工藝
每日更新,19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5-10 10:43:19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聚落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1:4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資局傳統知識與實踐
不定期更新更新,7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6:2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文化景觀
不定期更新,5葉芳欣 小姐 | 04-22177596 | 2020-06-08 14:53: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決算及會計相關報表
每年更新,5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1-04-07 16:58:28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民俗
不定期更新更新,9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5:4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資局古物
不定期更新更新,14劉 小姐 | 04-22177596 | 2023-07-24 14:44:56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