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港水仙宮
「笨港水仙宮」於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由單位「文化部」的謝致潁 先生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3,最近更新時間為:2023-07-27 16:41:24。 欄位name的內容是笨港水仙宮 , 欄位representImage的內容是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41/a41b7087a10cb81a2624c3c8b18dfaac61404568.JPG , 欄位intro的內容是笨港水仙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五十八號,地處嘉義縣和雲林縣交界處。笨港為清領時期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史載「商賈輳集,載五穀貨物,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因與中國間的海上貿易活動頻繁,此處百姓除信奉媽祖之外,亦奉祀水仙尊王--帝禹。傳聞古笨港曾有三廟:清康熙年間興建諸羅天后宮,專祀天上聖母,乾隆四年(1739年)興建水仙宮專祀水仙尊王,建造年代不詳的協天宮奉祀關帝聖君。乾隆四年創建的水仙宮,原址位於九莊笨港街上,僅為一處簡陋的祭祀地,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方由貢生林開周倡議募資重建。嘉慶八年(1803年),笨港溪(俗稱烏水,即今之北港溪)氾濫,河床改道,沖毀原有市區,水仙宮、協天宮皆遭水難。嘉慶十九年(1814年),水仙宮重建於今日南港村現址上,格局規模為兩進兩廂式,其中部分構件仍沿用乾隆年間原物。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宮增建後殿,以附祀同遭大水沖毀而不曾復建原廟的關帝聖君,今三川殿內牆上嵌有一座石碑,為後殿完工後所立,碑上記有捐獻者的行號、船號、姓名以及各種開支項目。自此之後水仙宮歷經一百年,不曾再做大規模整修,直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才又進行一次整建工程。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及七十一年(1982年),兩廂相繼被改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香客大樓。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水仙宮主體建築部分展開修護工程,此修護工程於八十一年(1992年)七月完工。今新港水仙宮為三進四殿兩護龍之規模的建築,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正身的縱向動線是沿各殿次間及過水廊前後連貫,因其各部分構件涵蓋有乾隆、嘉慶、道光及二戰後初期等不同年代的材料,為研究臺灣傳統廟宇的珍貴個案,且為臺灣深具代表性的水仙宮廟。 , 欄位type的內容是1.1 , 欄位level的內容是國定古蹟 , 欄位address的內容是南港村3鄰舊南港58號 , 欄位longitude的內容是120.308895882919 , 欄位latitude的內容是23.5618381485488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headCityName的內容是文化部 , 欄位srcWebsite的內容是http://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851127000041 , 欄位registerDateValue_eng的內容是1985-11-27 , 欄位typeName的內容是古蹟 , 欄位main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cityName的內容是嘉義縣 , 欄位groupTypeName的內容是文化資產 , 欄位mainTypePk的內容是19851127000041 , 欄位version的內容是1.0 , 欄位hitRate的內容是432 。
name
笨港水仙宮
representImage
intro
笨港水仙宮位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五十八號,地處嘉義縣和雲林縣交界處。笨港為清領時期乾隆以前,臺灣中南部的重要貿易港口,史載「商賈輳集,載五穀貨物,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因與中國間的海上貿易活動頻繁,此處百姓除信奉媽祖之外,亦奉祀水仙尊王--帝禹。傳聞古笨港曾有三廟:清康熙年間興建諸羅天后宮,專祀天上聖母,乾隆四年(1739年)興建水仙宮專祀水仙尊王,建造年代不詳的協天宮奉祀關帝聖君。乾隆四年創建的水仙宮,原址位於九莊笨港街上,僅為一處簡陋的祭祀地,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方由貢生林開周倡議募資重建。嘉慶八年(1803年),笨港溪(俗稱烏水,即今之北港溪)氾濫,河床改道,沖毀原有市區,水仙宮、協天宮皆遭水難。嘉慶十九年(1814年),水仙宮重建於今日南港村現址上,格局規模為兩進兩廂式,其中部分構件仍沿用乾隆年間原物。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宮增建後殿,以附祀同遭大水沖毀而不曾復建原廟的關帝聖君,今三川殿內牆上嵌有一座石碑,為後殿完工後所立,碑上記有捐獻者的行號、船號、姓名以及各種開支項目。自此之後水仙宮歷經一百年,不曾再做大規模整修,直到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才又進行一次整建工程。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及七十一年(1982年),兩廂相繼被改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香客大樓。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水仙宮主體建築部分展開修護工程,此修護工程於八十一年(1992年)七月完工。今新港水仙宮為三進四殿兩護龍之規模的建築,四殿各為三川殿、拜殿、正殿及後殿,正身的縱向動線是沿各殿次間及過水廊前後連貫,因其各部分構件涵蓋有乾隆、嘉慶、道光及二戰後初期等不同年代的材料,為研究臺灣傳統廟宇的珍貴個案,且為臺灣深具代表性的水仙宮廟。
type
1.1
level
國定古蹟
address
南港村3鄰舊南港58號
longitude
120.308895882919
latitude
23.5618381485488
registerDateValue
1985-11-27
headCityName
文化部
registerDateValue_eng
1985-11-27
typeName
古蹟
mainTypeName
文化資產
cityName
嘉義縣
groupTypeName
文化資產
mainTypePk
19851127000041
version
1.0
hitRate
432
「笨港水仙宮」所屬的資料集:「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的其他資料
name:
樹林抗日先烈十三公紀念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80916000003/3c7038
intro:
待修復或再利用計畫完成後填列
type:
1.1
博愛路132號店屋
name:
博愛路132號店屋
intro:
建物位於博愛路、永綏街口,具有日治時期台北城內都市空間歷史涵構的重要意涵,見證京町與大和町空間發展歷史。
type:
1.2
address:
博愛路132號
萬和宮
name:
萬和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10/0bd3ea
intro:
萬和宮又稱犁頭店聖母廟,係因地當昔日打製犁頭等農具店舖聚集的「犁頭店街」(今南屯)而得名。 清康熙年間,有卸任浙江定海總兵張國等人至貓霧捒社一帶開墾,並由福建湄洲恭迎媽祖神像護身,平安抵達社地後
type:
1.1
鹿港三山國王廟
name:
鹿港三山國王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1127000025/6be3b5
intro: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清乾隆2年(西元1737年),廟宇的設立說明早年即有客家人士來此開墾。鹿港三山國王供奉廣東揭陽縣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為潮州客家人士興建的廟宇。原廟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權街口,座東
type:
1.1
漢影雲根摩崖石刻群
name:
漢影雲根摩崖石刻群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91/b3cb82
intro:
「漢影雲根」四字為明監國魯王所題,鑴刻於古崗東紅山麓之巨石上。魯王朱以海(明萬曆46年-永曆16年,1662-1618),字巨川,號恒山,別號常石子。1645年清軍南下,魯王於紹興自稱監國,未奉隆武帝
type:
1.1
芹壁天后宮
name:
芹壁天后宮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0604000001/e11ee5
intro:
芹壁天后宮座落於馬祖北竿島的傳統聚落芹壁聚落內的山腰上,是一座背山面海的傳統閩東廟宇建築︰一進一殿,石材以工字砌、人字砌工法整齊壘疊成牆,石塊之間以水泥勾縫。牆身基座向外撇,正是傳統閩東建築的特色(底
type:
1.1
大村賴景祿公祠
name:
大村賴景祿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530000002/8dafa6
intro:
位於大村鄉南勢村南勢巷1號的賴景祿公祠,即光裕堂,為賴景祿派下後人所建之宗祠。
賴景祿派下來臺後,在今日大村鄉、員林市一帶活動拓墾有成,後人為了感念祖先篳路藍縷之功,在濃厚的宗族觀念之下,興建宗
type:
1.1
西嶼燈塔
name:
西嶼燈塔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70417000003/bda8b8
intro:
漁翁島燈塔也稱為西嶼燈塔,燈塔位於西嶼鄉外垵村西側屹仔尾岬角處,此地西側海域即為澎湖六大急流中的「西流」(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自古即為往來台厦船舶航道的標識點。清乾隆43年
type:
1.1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name: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40811000001/74b85d
intro:
薛家先祖原世居於鳳山,薛九重遷來內惟定居,其兒薛老晚年約1820年(嘉慶25年)時建本宅之第一進,第二進約建於1850年(咸豐元年),第三進約建於1910年(明治43年)。左營是漢人在高雄地區開發最早
type:
1.1
朝北醫院
name:
朝北醫院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60129000001/5c0544
intro:
1.李朝北為1893年出生,1919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院(台大醫學院前身),1936-1939年曾任臺北州臺北市會議會為日據時期第一屆民選議員。
2.1921年在貴陽街、西園路口開設朝北醫院,曾兼
type:
1.1
員山周振東武舉人宅
name:
員山周振東武舉人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30612000002/613bae
intro:
一、員山周氏奉黃軍祿為開基祖,於明洪武初年入贅周式,隨周為姓而定居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下寨社霞山。嗣後分衍繁昌,至十二世祖周存仁,員山周氏各房由此世開始奉祀,可視為員山周氏之唐山祖。
二、十五世周仕魁自大
type:
1.1
奮起湖車庫
name:
奮起湖車庫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90302000002/8e38e5
intro:
奮起湖車庫建於1906年左右,負責車次換班、養護、補給、驗車及鐵道維修等功能,山地段之行運即以奮起湖站為分界。「車庫」是火車頭休息的地方,在阿里山鐵道還是蒸氣火車的時代,奮起湖是阿里山鐵道中途最大站,
type:
1.1
竹寮取水站
name:
竹寮取水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81231000001/1669ed
intro:
竹寮取水站,大正2年(1913)10月完工啟用,乃是當年打狗上水道擷取水源的基地,亦即整體上水道的心臟地帶。
取水站主體建築以紅磚砌牆,再以大跨度木結構撐起傳統二坡式屋頂,但是,兩側山牆跳脫傳統樣式
type:
1.1
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
name:
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72/169455
intro:
臺南大天后宮係由鄭氏時期興建的寧靖王朱術桂郡王府改造的,並且王府先是由寧靖王自縊前捨與佛祖為寺,後來鄭克塽降清,清之水師提督施琅(敕封天后志中施世榜作「施琅」)心懼康熙皇帝御極批判其「恃功驕縱」,乃改
type:
1.1
獅球嶺砲台
name:
獅球嶺砲台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25/0a0d8f
intro:
獅球嶺砲台,是基隆市現存古砲台中,唯一地處市中心的,也是清領時期據守基隆通往台北盆地的最後一道防線。這個基隆港最內陸的防禦砲台,位於基隆港南方的小山丘上,穿出大業隧道的高速公路就在前方腳下,不僅是俯瞰
type:
1.1
恆春古城
name:
恆春古城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5/2986ca
intro: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古稱瑯嶠。清同治10年(1871)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同治11年(187
type:
1.1
閻錫山墓
name:
閻錫山墓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316000001/7cfe51
intro:
閻錫山,字伯川,號龍池,晚號還中,山西省五臺縣人,先世以務農經商為業。祖青雲公,字龍雨,創大堡義塾,喜讀經史,平日以孝悌忠義等有關故事,及歷代興衰,課教子弟。 民國38年(1949)12月8日,時蔣總
type:
1.1
覆鼎金考古遺址
name:
覆鼎金考古遺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11216000001/2a0df6
type:
2.1
level:
縣(市)定考古遺址
五股西雲寺
name:
五股西雲寺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39/0bf4f5
intro:
新莊地區在乾隆時因墾拓到達鼎盛,因著經濟繁榮及社會安定的前提,開發得最為完全,故新建寺廟大增。五股西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又名觀音大士),從前稱「大士觀」,而為對應觀音山上另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內巖
type:
1.1
臺北孔子廟
name:
臺北孔子廟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20110000002/af2b78
intro:
臺北原有孔廟,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當時位於城內與武廟並列,日治初期遭兵災,殿廡毀損嚴重。大正十四年(1925)臺北士紳倡議重建孔廟,聘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臺設計建造,於昭和五年(1930)建儀門
type:
1.1
衡陽路13號店屋
name:
衡陽路13號店屋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230501000001/8dca41
intro:
/
type:
1.1
原臺南師範學校本館
name:
原臺南師範學校本館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625000001/bb5d6e
intro:
臺南師範學院創建於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當時校舍設於三山國王廟,後因故停辦。大正七年(一九一八)七月,日治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於臺南設分校,並借用赤嵌樓及其內部陸軍衛戍病院之建築做為臨時校舍,招收八
type:
1.1
臺中火車站
name:
臺中火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950422000002/f29b5c
intro:
臺灣鐵路交通史於清朝時期臺灣巡撫劉銘傳,他在一八九O年時首先興建臺北至基隆間的鐵道,並在一八九三年由臺北延伸到新竹,是臺灣西部鐵路的開端。但由於繼任者無力興建,因此臺灣西部鐵路暫告一段落。
一八九五年
type:
1.1
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name:
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00830000002/658bdd
intro:
依據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之記錄,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設立時間約始於大正六年(1917),完工於大正八年(1919)。以當時在八年內陸續完成三個大規模無線電信所之情形看來,其地理分佈應為整體之規劃。意
type:
1.1
青岐蘭亭別墅
name:
青岐蘭亭別墅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70104000003/bf3a7d
intro:
何寶於金門烈嶼青岐村出生,年輕時至新加坡經商,民國二十二年(C.E.1933)返鄉興建此宅,至民國二十五年興建完成,地區別稱為「蘭亭別墅」,乃取自於東晉王羲之與當時名士太原孫綽、孫統、陳郡謝安(時未仕
type:
1.1
專賣局新竹支局
name:
專賣局新竹支局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150121000001/28a783
intro:
新竹菸酒公賣局建築,在日治時期稱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新竹支局」,前身是1922(大正11)年4月所設置的「台北專賣支局新竹出張所」,當時臨時事務所設在新竹州廳舍內,另借用市內東門鄭雅詩經營的釀酒場及北
type:
1.1
邱良功墓園
name:
邱良功墓園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19850819000088/a8b58d
intro:
邱良功墓園為前清誥封三等男爵邱良功之墓塚。邱良功字玉韞、號琢齋、諡剛勇,金門後浦人,生於乾隆34年(1769),卒於嘉慶22年(1817)。乾隆60年(1795),27歲的邱良功,隨總兵李芳園出海補盜
type:
1.1
宗聖公祠
name:
宗聖公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0108000001/305808
intro:
宗聖公祠供奉「宗聖」曾子、曾子父親曾點、曾姓遠祖夏禹王及六堆客家曾氏宗族歷代祖先,是臺灣著名的客家宗祠。創建於昭和2年(1927年),昭和4年(1929年)完工。屬於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的「縣定
type:
1.1
縱貫鐵路(海線)─日南車站
name:
縱貫鐵路(海線)─日南車站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21126000002/876307
intro:
大甲區是臺灣中部海線重鎮,縱貫鐵路通過大甲,海線的小站現在只剩下日南、談文、大山、追分和新埔,其中又以日南車站最具特色,現由大甲站代管,地點位於大甲站北方四點六公里的大安溪北岸,是國內少數幾個古蹟車站
type:
1.1
嘉義蘇周連宗祠
name:
嘉義蘇周連宗祠
representImage:
http://cloud.culture.tw/e_new_upload/task/ec0c4582-6042-444b-9a5a-3afe8cb1b3ff/20000607000002/c9517e
intro:
1.嘉義蘇周連宗祠,現今坐落於嘉義市垂楊路三二六號,其興建歷史演變於西元1895年(清光緒21年),蘇氏先祖眼看臺灣割讓日本統治,由現實環境而言,每年往中國祭祖必受到限制,遂籌款於西元1896年(日治
type:
1.1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1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1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7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生活衣飾與用品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8:36
文化部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大陸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年更新,21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29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紙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6:00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8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8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典藏目錄-觀念藝術類
每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6:36
文化部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社會學
每周更新,36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5:43
文化部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7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手稿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9:31
文化部查詢單一文化設施詳細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09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8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4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會議
每半年更新,26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6 18:14: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其他類
每1日更新,16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美術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56
文化部蒙藏文物展覽參觀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06:51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1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