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頭上裝飾魚腸劍故事之剪粘藝術與人文
「排頭上裝飾魚腸劍故事之剪粘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292494 , 欄位Id的內容是292494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排頭上裝飾魚腸劍故事之剪粘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作是江清露於1963年在北港朝天宮的創作,位於大門屋頂上。敘述中國古代刺客之一,專諸刺殺吳王的故事。春秋末期吳國的公子光意圖殺死吳王篡位,因此與專諸密謀了一場宴會,在要向吳王敬獻的魚腹中藏了一把劍。專諸以敬獻的名義靠近吳王,將吳王刺殺,而衛兵也馬上殺死專諸。自此之後,公子光便自立為王。
雲林北港朝天宮屋頂經過時代改變,考驗著匠師安置剪黏的智慧。歷經柯訓、洪坤福、江清露(1914-1994),和現年65歲的許哲彥等人四代傳承,始呈現今日中央三川殿搭配兩側龍虎門氣勢輝煌之面貌。
三川殿、拜殿和正殿,同是面寬三開間,三川殿由於左右兩側有龍虎門、廂房,一字排開,使得前殿面寬達七開間,剪黏裝飾使屋頂有若翻捲著一圈色彩斑斕的海浪。做為廟宇映入人們眼中的第一道立面,在剪黏裝飾上特別費心。屋脊佈滿剪黏,幾乎不留空隙。
中港間脊堵上的天官矗立於中軸線,左右兩側向上彎弧的翹脊,有蟠龍碩長的身軀順勢盤據,並回頭望向天官,一來使視線回歸中心,二來在空中呈顯圓滿收弧之感;連騎在蟠龍身上持有吉祥器物的太子或是天將,也是呈現回望姿態,人、獸動態一體成形,這是剪黏匠師長期待在屋頂上整體施作才會出現的功力。小港間翹脊的仙女亦是回身望向天官,抬手倒扣花籃散花,以及翻飛的衣裙,都是盡量佈滿屋脊橫向彎衍的空間。
中港間脊堵有人物帶騎,立體突出於脊堵牆面,上下左右四處分佈,層層疊疊,十分熱鬧活潑。牌頭特別具有份量,以假山、亭景做出高度,前方擴張出二至三層的平台給群聚的人物站立。牌頭前方往外延伸的串角將屋面拓展開來。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292494&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6463AE7-1EB1-4615-AD9E-C5BB79ED738C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09-24T17:54:1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292494
Id
292494
Title
排頭上裝飾魚腸劍故事之剪粘
Description
此作是江清露於1963年在北港朝天宮的創作,位於大門屋頂上。敘述中國古代刺客之一,專諸刺殺吳王的故事。春秋末期吳國的公子光意圖殺死吳王篡位,因此與專諸密謀了一場宴會,在要向吳王敬獻的魚腹中藏了一把劍。專諸以敬獻的名義靠近吳王,將吳王刺殺,而衛兵也馬上殺死專諸。自此之後,公子光便自立為王。 雲林北港朝天宮屋頂經過時代改變,考驗著匠師安置剪黏的智慧。歷經柯訓、洪坤福、江清露(1914-1994),和現年65歲的許哲彥等人四代傳承,始呈現今日中央三川殿搭配兩側龍虎門氣勢輝煌之面貌。 三川殿、拜殿和正殿,同是面寬三開間,三川殿由於左右兩側有龍虎門、廂房,一字排開,使得前殿面寬達七開間,剪黏裝飾使屋頂有若翻捲著一圈色彩斑斕的海浪。做為廟宇映入人們眼中的第一道立面,在剪黏裝飾上特別費心。屋脊佈滿剪黏,幾乎不留空隙。 中港間脊堵上的天官矗立於中軸線,左右兩側向上彎弧的翹脊,有蟠龍碩長的身軀順勢盤據,並回頭望向天官,一來使視線回歸中心,二來在空中呈顯圓滿收弧之感;連騎在蟠龍身上持有吉祥器物的太子或是天將,也是呈現回望姿態,人、獸動態一體成形,這是剪黏匠師長期待在屋頂上整體施作才會出現的功力。小港間翹脊的仙女亦是回身望向天官,抬手倒扣花籃散花,以及翻飛的衣裙,都是盡量佈滿屋脊橫向彎衍的空間。 中港間脊堵有人物帶騎,立體突出於脊堵牆面,上下左右四處分佈,層層疊疊,十分熱鬧活潑。牌頭特別具有份量,以假山、亭景做出高度,前方擴張出二至三層的平台給群聚的人物站立。牌頭前方往外延伸的串角將屋面拓展開來。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09-24T17:54:1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排頭上裝飾魚腸劍故事之剪粘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295
Id:
279295
Title:
七里香可以辟瘴氣 臺海見聞錄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六巡方有詩:『雪魄冰姿淡淡粧,送春時節弄芬芳。著花何止三迴笑,惹袖猶餘半日香。竟使青蠅垂翅避,不教昏瘴逐風狂。靈均莫謾悲蘭茞(音齒,香草),正色宜令幽谷藏』。
堆疊光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13
Id:
595613
Title:
堆疊光影
Description:
〈堆疊光影〉的線條有著溫潤優美的流暢感,極簡風格的簡單線條韻味十足,展現作者對大自然敏銳的觀察,以光影變動的豐富性,藉點線互動所形成的長曲線,時而上仰、下擺,時而左折、右彎,構成各作品部位中呈現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186373
Id:
186373
Title:
桃園藝術亮點 : 木藝 頂真執著的大溪
瑰寶 : 游禮海
Description:
為持續積累和保存重要的藝術文化資產,充實藝術人才資料庫,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自2015年起辦理《桃園藝術亮點》叢書計畫,每年度編撰10位桃園資深藝術家專書,記錄藝術家們在藝壇的卓越貢獻,藉以書寫與藝術
吳胤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46
Id:
286546
Title:
吳胤恩
Description:
吳胤恩擅長中國笛及蕭表演。花蓮縣政府為鼓勵街頭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術活動之習慣及豐富本縣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縣內免費開放40處戶外廣場,包括花蓮鐵道文化園區、東大門夜市、石藝大街、陽光電城及
瑞芳老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685563
Id:
685563
Title:
瑞芳老街
Description:
瑞芳老街舊名「龍潭堵」,百年前的1919年,瑞芳火車站在龍潭堵(今瑞芳火車站後站老街)設站後,瑞芳的聚落中心由柑仔瀨轉移到現在的瑞芳街與逢甲路,加上礦業百工百業的興盛,開啟瑞芳老街當年在東北角引領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786
Id:
279786
Title:
檨可消渴 續修臺灣縣志卷八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涼天曉市爭坡早,斜日高林墜果多.不與長卿憂渴病,碧盂常並地波羅.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21
Id:
300121
Title:
拍鐵敢賣膏藥──自家講自家好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拍鐵
波動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7
Id:
595697
Title:
波動
Description:
這件石雕藝術作品〈波動〉,打破了石材的生硬,在狀似柔軟的布料折疊紋裡中感受層層波動的原動力,漸層的疊紋表現距離透視的感覺,布匹從底層被拉起,像是鏡頭焦距從上往下捕捉那波紋釋放的巨大能量,充滿著空間
圓的可能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51
Id:
595451
Title:
圓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圓的可能性〉這件作品呈現了圓的溫度,圓的速度,圓的和諧,圓的蘊含,圓的極限等等。此石雕作品為「2014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得獎作品,設置於花蓮縣文化局園區內展示,由花蓮縣政府典藏。〈圓
木雕刻板(人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南方澳鯖魚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2713
Id:
282713
Title:
南方澳鯖魚祭
Description:
鯖魚是南方澳最主要的漁產之一,鯖魚祭不僅是對鯖魚每年為南方澳地方帶來豐沛收穫的感謝,亦是集結在地民眾力量,對南方澳漁村獨特討海文化記憶的傳承與延續,同時透過逐年盛大的踩街活動,帶領在地民眾與遊客一
夢回林田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482
Id:
595482
Title:
夢回林田山
Description:
〈夢回林田山〉以和平白大理石製成圓球,象徵記憶體。金屬水管以不規則方式,嵌於圓球之上,時隱時現,如同思緒的穿梭。作者黃裕榮、廖文榮的公共藝術與產品設計皆融合環保與綠資源的概念。此件作品為民國91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144
Id:
594144
Title:
馬祖新村韓麟將軍家中庭院的垂吊花盆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韓麟將軍家中庭院的垂吊花盆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按照軍級劃分,少將退伍的韓爺爺分配到甲種眷舍,空間較大的韓寓擁有前院,邊院與後院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572059
Id:
572059
Title:
大清一統志.凡例與綱目編體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乾隆朝續修《大清一統志》,各卷類目承襲前一部康熙初年《大清一統志》的編排方式,依序為圖、表、疆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勢、風俗、城池、學校
MOC_Id:
Culture_Place635722
Id:
635722
Title:
二林洪氏布莊老嫁妝櫥窗
Description:
1970年代,布莊賣的商品以新娘服或是新娘嫁妝為主,成衣業盛行後,陸續沒有客人訂製衣服,洪氏布莊的布料生意便逐漸下滑,2005年後停止批進布料販售。
隨著穿衣習慣的轉變,洪氏布莊開始因應客人的需
傳統技藝─加禮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284362
Id:
284362
Title:
傳統技藝─加禮戲
Description:
2018年社區日曆計包含:宜蘭市東門、梅洲、七張、進士、復興、擺厘;羅東鎮漢民、集祥里;蘇澳鎮福德;礁溪鄉大義、德陽;以及頭城鎮下埔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大義社區的日曆。本篇2月26日的主題是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748
Id:
264748
Title:
前殿中門:哼將軍(局部)
Description:
此為劉家正所繪製位於前殿中門的哼將軍(局部)。哼哈二將,是兩位佛教神明的俗稱,經常畫山門上,又尊稱為金剛力士、仁王。兩位金剛力士,就守衛在在佛教寺院的山門內的左右,「密跡金剛」在左,「那羅延堅固王
吉菲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425
Id:
286425
Title:
吉菲
Description:
吉菲出生於花蓮,高中後北上就讀音樂系及就業,在96年回花蓮度假的夏天,在七星潭發現光華圓潤的石頭,正在奇妙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時,抬頭遠眺湛藍的天空連接海平面的景象,一種無法言喻的感動油然生起,於是興起
儀式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169282
Id:
169282
Title:
儀式
Description:
〈儀式〉是羅展鵬(1983-)創作於2005年的水彩作品,內容呈現一位包裹粗布的少女雙手環抱於肩獨坐畫面中央,身後的寬大布簾將背景分割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描繪著一座黑褐色的神龕,襯托出前景少女烏
倒牆無倒基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73
Id:
296373
Title:
倒牆無倒基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倒牆
太陽之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33
Id:
285933
Title:
太陽之歌
Description:
〈太陽之歌〉作者以花蓮縣縣鳥「朱鸝」作為創作題材,「朱鸝」是台灣特有的亞種,具有獨特在地特徵。他想以此鳥象徵大地萬物的自然寶藏,展現陽光底下美麗的世界。作者陳彥伯將鳥的形象簡約化,俐落造形呈現可愛
溫孟威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6557
Id:
286557
Title:
溫孟威
Description:
為了繪畫我推辭一切外緣,除了家人及必要的營生工作,我幾乎在朋友的社交活動中消失,我開始喜歡這種生活及創作狀態,周而復始一點也不覺無聊。」對於溫孟威來說,繪畫不僅是心靈的冒險,亦是肉身的解脫之道。作品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22
Id:
515922
Title:
花蓮港小學校與少年義勇兵
Description:
花蓮港小學校為現今花蓮市花崗國中的前身,設立於1910年(明治43年),全名為「花蓮郡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校」,早期僅供日本人就讀,後來開放部分臺灣學子就讀。照片中可以看見少年義勇兵手拿著武器,整齊
兩點之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5925
Id:
285925
Title:
兩點之間
Description:
作者解釋自己創作〈兩點之間〉,是一個時間與空間的交通工具,或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也可能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現在。「我希望觀眾看到這件作品時,會想到我們在此時此地,且一切都是可能的。」他藉由石雕詮釋人跟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60
Id:
323160
Title:
入選-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右三)及其原配夫人程季淑女士(右五),右一二是我的父母親;梁實秋先生是家父的人生導師、一生的貴人。
我的父親當年就讀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系時與梁公公結識並受其賞識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842
Id:
659842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錢菲菲 - 金色土地上的未知村莊 I、金色土地上的未知村莊 II、無題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錢菲菲所創作的膠彩畫,以下為錢菲菲對其作品的自我詮釋。 第一張作品名為「金色土地上的未知村莊 I」(膠彩壯紙,50 cm x 120 cm,2018):創作者以空中向下直視的俯視視角作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165
Id:
660165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王雅惠 - 夏日午後、沁之冬、眺望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王雅惠所創作的膠彩畫。王雅惠目前創作以風景畫及窗景為主題,擅長利用礦物顏料的特性,「洗」的技法,讓顏色與顏色之間的堆疊,取得更多更豐富的層次,以及達到顏色與顏色融合的效果。以下為王雅惠
MOC_Id:
Culture_Object177673
Id:
177673
Title: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活動補助案成果報告書 地方文化館九十四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 編號06 「大嵙崁藝術夏季學校」-奇妙的偶戲世界
Description:
本報告書紀錄地方文化館九十四年度鄉鎮藝文活動計畫「大嵙崁藝術夏季學校-奇妙的偶戲世界」之成果報告,內容收入計畫施行情形、活動傳單、活動照片及相關文件。 「大嵙崁藝術夏季學校-奇妙的偶戲世界」的活動內容
金岳部落編織屋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603219
Id:
603219
Title:
金岳部落編織屋
Description:
隨著長者的高齡化,文化傳承成為金岳部落近年來關心的主要議題。雖然回到舊部落是重要的里程碑,但在現居的平地部落更需要透過教育持續推動泰雅文化的日常化復興。社區發展協會積極與學校合作,策畫砌石、削
MOC_Id:
Culture_Object516683
Id:
516683
Title:
甲種農林學校將於本年度出現
Description:
本篇報導詳述在花蓮港廳長、總務課長及總督府當局的努力下,於昭和十六年度將花蓮港國民農學校改設為甲種中學校的花蓮港農林學校。此校將成為花蓮港市第四間中學校。未來預定招收內地人九十二名、本島人六十名、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8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典藏目錄-娛樂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46
文化部典藏目錄-南洋類
每1年更新,2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19
文化部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典藏目錄-綜合類
每1年更新,2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4:3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6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164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文化部接受及支付補助金資料
每季更新,20姚劭融 小姐 | 02-85126614 | 2021-06-23 14:38: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武器防禦類
每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14
文化部綜藝活動
每1日更新,3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3:19
文化部
街頭藝人資訊
每1年更新,76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2:42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7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43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40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典藏目錄-音樂資料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0:3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