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636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63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圖中可看見兩棟稻米的儲藏所,過去阿美族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為小米,而非南方漢人所熟知的水稻。原住民耕種小米時會直接播撒種子於田內,收割時割取稻穗綑綁成束後曬乾,再放入貯藏的穀倉來存放,待食用時取出,將稻穗搗成米。相較於漢人集約式的水稻耕作,原住民的耕作方式較為粗放,且採用輪休燒墾的方式,直到日治中期阿美族部落水稻的耕作才大量被引入部落中,改變原先的傳統耕作模式。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63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ABC438F-8250-46B3-9DE9-E82939BF3AB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2:48: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36
Id
514636
Title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圖中可看見兩棟稻米的儲藏所,過去阿美族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為小米,而非南方漢人所熟知的水稻。原住民耕種小米時會直接播撒種子於田內,收割時割取稻穗綑綁成束後曬乾,再放入貯藏的穀倉來存放,待食用時取出,將稻穗搗成米。相較於漢人集約式的水稻耕作,原住民的耕作方式較為粗放,且採用輪休燒墾的方式,直到日治中期阿美族部落水稻的耕作才大量被引入部落中,改變原先的傳統耕作模式。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
0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2:48:23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685992
Id:
685992
Title:
FLP印尼筆社(台灣分會)
Description:
FLP是1997年由印尼知名作家Helvy Tiana Rosa在雅加達成立的文學組織,隨著印尼勞動力的全球化,FLP在世界各地設有分社,成立至今已擁有超過兩萬名會員,除了開設線上寫作課程,亦常態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71
Id:
648671
Title:
布農族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正在演奏弓琴的男子
Description:
圖為1935年出版的《臺灣蕃界展望》第37頁中,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男子正在演奏布農族弓琴的照片。依照老照片、現場實地勘查,及文獻對照後發現,此照片的背景應為Qanituan社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4
Id:
589374
Title:
大馬遠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瑞穗鄉瑞北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位於Damayan部落範圍中的瑞北國民小學的校園一景。Damayan部落,漢語稱做瑞北部落或大馬遠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瑞北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認為此部落居民以布農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55
Id:
672055
Title:
大鵬七村
Description:
大鵬七村為1961(民國50)年動工興建,兩年後完工共計400戶,主要是提供原先居住在機場內的眷戶及來自光明里、健康里的眷戶。第二期是在1965(民國54)年完工共計100戶,主要是提供屏東機場内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4
Id:
169814
Title:
「金馬風貌在桃園:2008桃園眷村文化節」文宣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97年(2008年)10月25日至11月28日辦理「金馬風貌在桃園:2008桃園眷村文化節」活動,有鑑於桃園縣八德及中壢一帶,聚居許多來自金門及馬祖的鄉親,豐富的金馬文化亦為桃園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1
Id:
589411
Title:
鶺櫓棧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瑞穗鄉富源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Cirocan部落,漢語稱做鶺櫓棧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建物是位在鶺櫓棧部落範圍內的富源國小,此國小設立於民國57年(1968),現今全校學生總人數約108人,以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61
Id:
756561
Title:
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地圖與地名的故事」下的「隘、隘口和隘寮──土牛溝邊的煙硝記憶」,在《乾隆中葉台灣原漢界址圖》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7959
Id:
277959
Title:
潮起時舟顛簸,多有暈眩而不能動 斯未信齋雜錄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潮起舟簸,多眩暈,終日側臥不動;余及兒女輩尚能飲食。海兒病愈,髮落重生,短毛蓬蓬,然與夷人嬉戲於帆檣下,不知其為非我族類,亦不慮風波之險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40
Id:
514640
Title: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七放養的水牛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阿美族的居住區域大多處於縱谷平原地帶,常與漢
陶樸閣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6
Id:
589426
Title:
陶樸閣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Tpuqu部落,漢語稱做陶樸閣部落,位在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Tpuqu」意指「一直呆在那兒坐著或等待」等現象,約三百年前太魯閣族首批獵人越過奇萊山北峰來到本地區時,有一批人曾在此地一直守候獵物之
MOC_Id:
Culture_Event169819
Id:
169819
Title:
「生活英雄在眷村:2013桃園眷村文化節」
Description: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民國102年(2013)9月28日至10月13日辦理「生活英雄在眷村:2013桃園眷村文化節」,邀請眷村的傳奇人物與「達人」,以生活化及趣味創意的方式,讓民眾了解眷村大時代生活背景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195
Id:
732195
Title:
日治台北蕃帽子製造及蕃婦手工製造(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明信片內容是五位泰雅族人以及一位日本警察。四位泰雅族成人臉上都有文面。根據四位泰雅族成人的服飾,應為台北或桃園泰雅族。兩位泰雅族男子手上處理的手工材料為藤,將山上
東光部落入口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75
Id:
589375
Title:
東光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有「東光部落」字樣的木牌為Donkuan部落的入口意象。Donkuan部落,漢語稱做東光部落,位在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目前居民以布農族居多。相傳此地山勢陡峭,土石容易剝落,夏季容易有落雷。當
排灣族手紋轉印貼紙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619
Id:
731619
Title:
排灣族手紋轉印貼紙
Description:
因傳統文身技術失傳已久,自1960-2000年原住民族人無人進行文身。自1990年代開始原住民族文身文化再次受到重視,許多族人希望能在身上畫出文身圖紋,但缺乏正確的圖樣,於是文身轉印貼紙被發明,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46
Id:
756546
Title:
社角郁德祠—霄裡社的伯公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庇護與生存」下的「社角郁德祠──霄裡社的伯公」,此故事為社角郁德祠的信仰故事,大溪南興庄的社角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63
Id:
272163
Title:
射馬干部落(Kasavakan)
Description:
射馬干位於建和里,東為臺東大學知本校區、利嘉溪、建農里、康樂里,西為射馬干山、卑南鄉,南為知本里,北為利嘉溪、新園里。內設有知本國中、建和國小,部落南方流經射馬干大排水,主要道路為青海路二至三段南迴公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33
Id:
589533
Title:
復興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立新城國民中學
Description:
Palinkaan部落,漢語稱做復興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自民國60年(1971)起,一些花東各地民眾因工作關係搬遷來此定居。Palinka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5
Id:
272065
Title:
給陵部落(Kiring)
Description:
給陵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多良村,大溪西北方小溪產業道路5公里處,海拔約350公尺的山谷中,為來自屏東縣泰武鄉高燕社的排灣族。舊社原址位於達仁鄉土坂山上的tjaririk,距現今部落約3-4小時路程,
花蓮縣客屬會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43
Id:
264843
Title:
花蓮縣客屬會
Description:
花蓮縣客屬會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慶豐二街91號,社團成立宗旨為「提倡客家文化與傳承」,時常主辦與客家節慶相關之活動。此筆詮釋資料配合「客迴東鐵──花蓮鐵道上的客庄昔日」展覽,為花蓮地區具有客家族群元素的特
羅浮吊橋文面意象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6
Id:
734076
Title:
羅浮吊橋文面意象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部落羅浮吊橋(舊稱為復興橋)地景附近的馬賽克圖示。自1990年文化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後,演變至今為原住民村落計畫等文化治理型態。文化治理政策在原鄉部落,興起各種以原住民圖像
紋面傳說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498
Id:
731498
Title:
紋面傳說
Description:
《紋面傳說》說的是泰雅族紋面的傳說故事。一開始,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對兄妹,隨著時間不斷推進,依然沒有其他人類出現,妹妹很擔心,再這樣下去,等他們死了,人類也就滅絕了。於是,妹妹決定要和哥哥結婚,但又
魏愛倫彰化縣榮譽縣民證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Event630562
Id:
630562
Title:
魏愛倫彰化縣榮譽縣民證
Description:
此張證書為1980年魏克思醫生夫人魏愛倫女士退休返國前,彰化縣政府所頒發的彰化縣榮譽縣民證,以表彰魏愛倫女士的貢獻。
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魏克思先生夫人魏愛倫女士,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現年六十一
MOC_Id:
Culture_Object648928
Id:
648928
Title:
范坡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范坡製作,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採訪者為傅飛嫦,由花蓮縣光復鄉老人會所採錄。作品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提供二手衣物剪碎後,讓長輩們透過剪貼的方式創作自己的生命故事。畫作大小長
MOC_Id:
Culture_Object670701
Id:
670701
Title:
自立新村衛生輔導委員會
Description:
〈成效良好的眷村輔導工作〉,鄧海翔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十五卷第五期(1965)頁7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主任委員蔣宋美齡(1897-2003)指示婦聯總會和救護幹部訓練
台邦.撒沙勒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People252407
Id:
252407
Title:
台邦.撒沙勒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的不當限制及流失調查族人南部座談會,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1月29日下午於屏東縣政府南棟大樓306會議室舉辦,包含郭東雄、曾有欽、台邦.撒沙勒、打亥.伊斯南冠.犮拉菲等共同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2
Id:
272202
Title:
加平部落(Bacingul)
Description:
加平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加拿村,現今的加拿村布農族人主要是在日治時期,經由日本政府強行遷村而來,在此之前,除了因為大關山事件被迫遷徙從加到附近的Batzingu的布農族人之外,其他地區幾乎沒有居住人口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36
Id:
732236
Title:
日治泰雅族二男一女(大嵙崁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相片中男女皆有文面,為大嵙崁群文面形式,女子纏頭布、方巾披巾、內著漢服。男子穿短袖長衣,胸兜、遮陰布。披巾肩頭裝飾帶以顯緯、挑花、浮織技法完成,經紗是以白色麻紗為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14
Id:
630014
Title:
飄著英國國旗的淡水紅毛城
Description:
這是蘭大弼拍攝,仍飄揚著英國國旗的淡水英國領事館,本地人俗稱紅毛城。
自從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1950年大英國協與中華民國斷交,但仍繼續使用淡水紅毛成為英國領事館,為僑民及計畫前往英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179
Id:
601179
Title:
排除萬難完成高砂族移住 今盛大辦理完成儀式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6月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廳在全島率先完成山地高砂族移住,並於今日盛大辦理完成儀式。報導中大篇幅說明山地高砂族往山腳平地移住辦理的概況、移住高砂
苗栗泰雅紋面傳統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732707
Id:
732707
Title:
苗栗泰雅紋面傳統
Description:
苗栗縣政府公告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5年4月18日
發文字號:府文資字第1050003526A號
主旨:公告登錄「苗栗泰雅紋面傳統」為本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柯菊蘭、簡玉英為保存者。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陶藝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3:31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2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人物與團體類
每1日更新,4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47:49
文化部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25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創育成中心資訊
每年更新,17楊家華 小姐 | 02-85126561 | 2021-04-07 17:05:23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志工統計
每1年更新,16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5:19:32
文化部國民記憶庫故事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4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7-27 17:24:03
文化部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20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2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典藏目錄-照片與相簿類
每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7:08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5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蒙古檢察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2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18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78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1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輔導蒙藏族人口地域分布性別統計表
每6月更新,11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56
文化部典藏目錄-歷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35
文化部典藏目錄-爬蟲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55
文化部查詢單一類別未過期活動資料
每1日更新,101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2:21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大事記
不更新更新,15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1:27:09
文化部典藏目錄-新媒體藝術類
每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1:44
文化部典藏目錄-鳥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41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5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9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1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文化部公共藝術
每年更新,41彭竫潔 小姐 | 02-85126525 | 2021-10-29 17:39:07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