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0 time3: 0 time4: 0 total: 0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636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63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圖中可看見兩棟稻米的儲藏所,過去阿美族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為小米,而非南方漢人所熟知的水稻。原住民耕種小米時會直接播撒種子於田內,收割時割取稻穗綑綁成束後曬乾,再放入貯藏的穀倉來存放,待食用時取出,將稻穗搗成米。相較於漢人集約式的水稻耕作,原住民的耕作方式較為粗放,且採用輪休燒墾的方式,直到日治中期阿美族部落水稻的耕作才大量被引入部落中,改變原先的傳統耕作模式。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63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3ABC438F-8250-46B3-9DE9-E82939BF3AB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2:48:2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36

Id

514636

Title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為日治時期花蓮港黑金通上的片山寫真館所發行,葉柏強先生指出該套繪葉書約為1920年代之作品,全套八張,主題為花蓮港廳內阿美族人的生活樣貌紀錄。圖中可看見兩棟稻米的儲藏所,過去阿美族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為小米,而非南方漢人所熟知的水稻。原住民耕種小米時會直接播撒種子於田內,收割時割取稻穗綑綁成束後曬乾,再放入貯藏的穀倉來存放,待食用時取出,將稻穗搗成米。相較於漢人集約式的水稻耕作,原住民的耕作方式較為粗放,且採用輪休燒墾的方式,直到日治中期阿美族部落水稻的耕作才大量被引入部落中,改變原先的傳統耕作模式。此影像收錄於《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一書,為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於2016年(民國105年)出版。書中記錄了花蓮近百年的城市樣貌,是一本擁有豐富文史與圖像資料的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2:48:23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臺灣花蓮港阿美族蕃人生活狀態其三稻米的儲藏所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3
Id: 272253
Title: 布頓部落(Pudun)
Description: 布頓部落位於臺東縣金峰鄉新興村,為排灣族部落。新興村位於北太麻里溪中游出山處南岸,是金峰鄉最南端的村里,也是飛地村,前身為近黃村。近黃村原本位於金崙溪上游北岸,在今壢坵村內。日治時期曾在近黃社設立警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22
Id: 732222
Title: 日治泰雅族婦女(霧社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色彩為攝影後上色。泰雅族中僅有霧社群有多列額紋,多列者以三至五列最普遍,最多可多至七列。霧社群額紋有邊框,其他泰雅族則無。霧社群額紋另一特徵幅寬非常的寬,如為五列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8
Id: 272198
Title: 基拉菲婻部落(Cilafinan)
Description: 基拉菲婻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位在東富公路32公里附近,當地人稱呼為「美蘭」,阿美族語稱呼為「Cilafinan」。是由阿美族語pilafinan轉音而來,意思為「過夜的地方」。在過去因交通不便

MOC_Id: Culture_Object616134
Id: 616134
Title: Muni生命故事
Description: 本幅作品為Muni(漢名:陳秀桃)製作。採訪者Lisin(卓春美),由花蓮縣光復鄉烏卡蓋部落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協會所採錄。 Muni(漢名:陳秀桃)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光復鄉大興村烏卡蓋部落。 畫作大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214
Id: 283214
Title: 蘇香妹
Description: 採訪日期:2009年 受訪者:蘇香妹 採訪者:高敏瑛、呂月丹 採訪地點:受訪者自宅 蘇香妹出生於新竹,後遷徙至東部,最後因為婚嫁定居至豐田。從遷徙的過程與經歷可以看見新竹的生活、花蓮光復鄰

MOC_Id: Culture_Object485335
Id: 485335
Title: 成為客家人
Description: 本篇圖像為貼布畫故事,為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藉由二手衣物剪碎以後,邀請長輩們透過拼貼的形式進行創作,將生命記憶猶深的畫面製作成藝術作品。畫中圖像為2014年豐田地區舉辦「收冬豐田」活動時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76
Id: 272076
Title: 拉勞蘭部落(Lalauran)
Description: 拉勞蘭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 「Lalauran」為排灣族語「土地肥沃」之意。香蘭村地處太麻里溪沖積扇扇端,北以太麻里溪為界,東鄰近大武來山,南與金崙村為界,西方則為太平洋。阿美族稱此地為「S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9938
Id: 159938
Title: 詔安客家初九天公生
Description: 「天公生」對詔安客家是很重要的祭典。「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民間信仰神祇中地位最高,主宰萬物一切。詔安客家人在初八就會懸掛「天公燈」,一早就將祭典要用的物品如八仙桌、長板凳、盛供品器皿、燭台、花瓶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53
Id: 589353
Title: 東興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照片為Malaloong部落的街景,部落位在海濱,因此街道盡頭可以看見海景。Malaloong部落,漢語稱做東興部落,位在花蓮縣豐濱鄉新社村,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東興部落是新社村中阿美族人聚集較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3
Id: 589413
Title: 阿多瀾部落聚會所入口
Description: Atolan部落,漢語稱做阿多瀾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照片中的建物是Atolan部落的聚會所入口。Atolan部落又稱做「週武洞」,據說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頭目,後被清朝的漢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1
Id: 272191
Title: 佳尼發納部落(Kalifangar)
Description: 佳尼發納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隆昌村1到19鄰,在東河南方6公里左右,有一海拔100公尺高的臺地,清領時期稱為八里芒噯社,後擬其音約加里猛狹,日治時期地名改制時(1937)改稱為佳里,戰後改名為隆昌。K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83
Id: 272183
Title: 八桑安部落(Pasongan)
Description: 八桑安又稱白桑安,位於臺東縣長濱鄉寧埔村3到5鄰,位於僅那鹿角溪和彭仔存溪之間,原稱阿美族八桑安社,戰後因為發音類似白故更名。根據《番社案內》一書的記載,此社是西元1884年(光緒10年)左右,由花蓮

MOC_Id: Culture_People142838
Id: 142838
Title: 白惠蘭
Description: 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訊蒐集計畫執行23位個別訪談,個別訪談者之一:白惠蘭,排灣族,訪談時間為西元2018年(民國107年)7月20日,地點於台南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 內容包含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56
Id: 732356
Title: 彩虹出現了 Htu Hongu Utux
Description: 為泰雅語音樂作品。泰雅原鄉部落的濡染,文化傳承的使命。來自彼山的原聲,整合創新的元素。跳脫傳統束縛,顯現塵封的情感。使用泰雅族樂器「獵首笛」、「竹管琴」、「木琴」、「口簧琴」。整張專輯收錄的演奏曲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8
Id: 272198
Title: 基拉菲婻部落(Cilafinan)
Description: 基拉菲婻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位在東富公路32公里附近,當地人稱呼為「美蘭」,阿美族語稱呼為「Cilafinan」。是由阿美族語pilafinan轉音而來,意思為「過夜的地方」。在過去因交通不便

MOC_Id: Culture_Event648652
Id: 648652
Title: 【Qanituan社Mangdavan家族祭事曆(Islulusan,日文:繪曆)圖紋解說:七月小米豐收祭(中)】
Description: |解讀說明|解讀順序為由左至右。 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稱此月為豐收祭(mishiyora)。共舉行十六天,禁食甜食。而橫尾廣輔(1937年《臺灣時報》文章作者)則記錄此月為收穫祭(boanmin

MOC_Id: Culture_Event648908
Id: 648908
Title: 【祭事曆-4】Haba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第一塊祭事曆。Vilian Manququ創作
Description: Habaan(哈巴昂,ハバアアン)社第一塊祭事曆為祭司Vilian Manququ所作。長52.2cm,寬24.6cm,厚1.6cm。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典藏,藏品編號2654。為常設展展出中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6
Id: 672066
Title: 行政院分會訊
Description: 〈分會通訊〉,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二卷第七期(1972)頁5至頁8。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行政院分會於1972(民國61)年2月2日上午組團赴楊梅埔心軍眷新村及義胞住戶慰問,並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47
Id: 648547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2】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我在1934(昭和9年)9月15日,來到了臺中州新高郡擁有此繪曆的Qanituan(加年端,カネトワン)社住宿一晚並詳加調查,對於他們於此稀世珍品中顯示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0
Id: 589310
Title: 卓溪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有「卓溪部落」的標示物及導覽圖,是Panital部落的入口意象。Panital部落,漢語稱做卓溪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Banita」為布農族語,是一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50
Id: 264850
Title: 長屋伯公廟
Description: 客家人稱土地公為「伯公」,土地伯公的信仰為生活的一部分。其祭拜和祖先的祭祀連成一氣,早晚一柱清香是例行公事,每個人均可趨前上香奉茶,每座伯公仍有其特定的祭祀圈。長屋伯公廟位於花蓮縣吉安鄉永興村永興一街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89
Id: 589289
Title: 春日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縣玉里鎮春日國民小學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在春日部落範圍內的春日國民小學。Ceroh部落,漢語稱做春日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信仰以天主教為主。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97
Id: 505997
Title: Kakita’an祖屋
Description: 此Kakita’an祖屋在阿美族相關文獻上非常有名,是迄今發現唯一每根樑柱均刻有敘述祖源神話之祖靈圖案的傳統阿美族建物。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記載,此房舍為傳說的太巴塱社始祖直系第五十七代頭目的家

MOC_Id: Culture_Object733236
Id: 733236
Title: 宋海華與菲律賓文身師合影
Description: 在2017年一次全球文身師聚會中,宋海華與菲律賓文身師阿格里合影。阿格里身上的圖紋為傳統圖紋,但以電動文身機刺文。菲律賓文身文化僅由少數傳統文身者維繫,年輕文身師多以電動文身機進行刺文。文身師聚會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50
Id: 589550
Title: 銅門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銅門村多功能集會所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的兩層樓建物,是銅門部落中的銅門村多功能集會所。Dowmung部落,漢語稱做銅門部落,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居民以太魯閣族人為多數。座落於木瓜溪畔的銅門部落,舊稱為「同門」,Dowmun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7
Id: 589307
Title: 中平部落入口導覽圖
Description: 照片中是位在Nakahila部落入口的導覽圖。Nakahila部落,漢語稱做中平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太平、中平、中興等三個部落之人文歷史與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91
Id: 514591
Title: 取水的阿美族婦女
Description: 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陶器不僅只是日常所需的用品,除了水壺、飯鍋、碗、酒杯之外,陶器更是祭祀用的祭器。阿美族婦人一天非常重要的工作即是到河邊取水裝入陶罐,並將其頂於頭上運回部落家中使用。從照片中可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0
Id: 514580
Title: 太魯閣的蕃婦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由「東臺灣勝地宣傳協會」所發行,照片中可看見兩名太魯閣族婦女在合歡越嶺道錐麓一帶休息(今錐麓古道),這條道路是往來內、外太魯閣必經之地,因此可能是攝影師路過此地時隨手拍攝下的寫真。在日治

MOC_Id: Culture_Event731562
Id: 731562
Title: 李登輝總統茶會款待有國寶之稱的泰雅族原住民紋面長者吳蘭妹等47人
Description: 李登輝總統茶會款待有國寶之稱的泰雅族原住民紋面長者吳蘭妹等47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663
Id: 669663
Title: 獎勵優秀的軍人子女
Description: 〈獎勵優秀的軍人子女〉,邵力毅作,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一期(1958)頁11至頁12。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於1958(民國47)年春召開第三次常務委員會議時,主任委員蔣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蒙藏補助團體私人情形季報表

每3月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9:13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藏族節慶簡表

每1年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0:5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3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

查詢單一類別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8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24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1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19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展覽資訊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05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4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蒙古法官司法研習班統計表

每1年更新,23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05

文化部

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

海外藏僧來台弘法人次統計表

每1月更新,20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57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特別收入基金

每1月更新,19

李 小姐 | 02-85126634 | 2023-08-10 13:42:05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我國國產與進口影片核定准演部數統計

每年更新,25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1-04-07 16:57:59

文化部

查詢單一活動詳細資料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28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蒙藏性別年齡統計表

每1年更新,18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7:03

文化部

經緯度查詢附近未過期活動

每1日更新,41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55

文化部

西藏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3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18-08-16 16:12:45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2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4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