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禮藝術與人文
「吳守禮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38088 , 欄位Id的內容是638088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吳守禮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吳守禮(1909-2005),彰化臺南人,字從宜。為臺南望族竹仔街吳家後代,父筱霞,好詩文與交友,曾周遊中國、日本,拜進士許南英門下,育有3子2女,其排行次子。母李美英逝後,隨父移居員林郡坡心庄(今埔心鄉)舊館村新館郡山館。1933年(昭和8年)自臺北帝國大學畢業,留校擔任文政學部副手。1938年(昭和13年)東渡日本,任職於日本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今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43年(昭和1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南方人文研究所,因需精通中日文的翻譯人才,獲聘回臺擔任中文資料調查翻譯,著手研究福建、廣東地方誌目錄,並專心完成〈福建語研究—以廈門語為中心及歷史民族〉一文。戰後,曾擔任職臺灣大學文學院職員、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語教育輔導委員會委員,實際參與推行國語的工作,亦曾陸續完成著作《臺灣省通志語言篇》、《近五十年來臺語研究之總成績》、《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初稿)》等。此外,《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詞性分析、詳注廈漳泉音》一書為迄今最大的臺語對照辭典。其又陸續獲教育部獎助漢語方言研究著作特殊貢獻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圖書主編金鼎獎個人獎、首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文學藝術)等。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38088&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7C1FE2B-94B3-4DC7-BE1A-D6088FABDA63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07T18:10:32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88
Id
638088
Title
吳守禮
Description
吳守禮(1909-2005),彰化臺南人,字從宜。為臺南望族竹仔街吳家後代,父筱霞,好詩文與交友,曾周遊中國、日本,拜進士許南英門下,育有3子2女,其排行次子。母李美英逝後,隨父移居員林郡坡心庄(今埔心鄉)舊館村新館郡山館。1933年(昭和8年)自臺北帝國大學畢業,留校擔任文政學部副手。1938年(昭和13年)東渡日本,任職於日本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今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1943年(昭和1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南方人文研究所,因需精通中日文的翻譯人才,獲聘回臺擔任中文資料調查翻譯,著手研究福建、廣東地方誌目錄,並專心完成〈福建語研究—以廈門語為中心及歷史民族〉一文。戰後,曾擔任職臺灣大學文學院職員、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國語教育輔導委員會委員,實際參與推行國語的工作,亦曾陸續完成著作《臺灣省通志語言篇》、《近五十年來臺語研究之總成績》、《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初稿)》等。此外,《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詞性分析、詳注廈漳泉音》一書為迄今最大的臺語對照辭典。其又陸續獲教育部獎助漢語方言研究著作特殊貢獻獎、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圖書主編金鼎獎個人獎、首屆「總統文化獎」百合獎(文學藝術)等。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07T18:10:32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吳守禮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51
Id:
600951
Title:
回應市民的期望,著名電影陸續上映「民族的祭典」「美的祭典」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1日的報導。從敘述中可得知,日治時期的花蓮相較開發較早的西臺灣而言被視為文化隔絕之地,而文藝家協會於花蓮港的支部在登載此新聞的近期設立,被視為花蓮港市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482
Id:
287482
Title:
木雕刻板(人像)
Description:
該木雕為噶瑪蘭族人參考臺大人類學博物館收藏的傳統噶瑪蘭人木刻雕板的圖紋,於近代重新創作的作品。噶瑪蘭族人的木雕特色為陰雕,是把紋路或圖像直接刻進木頭裡,再為木頭上色。 人類學者阮昌銳1993年在《宜蘭
MOC_Id:
Culture_Place224588
Id:
224588
Title:
中港大排浮筒步道
Description:
中港大排景觀河廊於風之動河廊段的引道,會上至中央路而分流,若要至中港大排凹灣碼頭與願景館,須穿越車流大的中央路,除了須等待紅綠燈,更造成心理的壓力,而無法連貫完整的悠遊於整個中港大排河廊段。為了解決無
MOC_Id:
Culture_Event180767
Id:
180767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插畫家諾米繪製之有記名茶插圖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境」區後端,大稻埕導覽圖中,由插畫家諾米繪製之有記名茶插圖。
有記茶行位於重慶北路二段茶葉公園(朝陽公園)旁
大和小學校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68
Id:
505968
Title:
大和小學校
Description:
與臺灣其他地方的製糖工場相同,日治時期製糖工場在設立之時不僅僅是建立製糖工場,而是將人(員工)定著於此,因此多數的製糖工場都設有「社宅街」,員工可以在這個區域中,解決大部分食衣住行的需求。大和小學
金俸秀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684
Id:
283684
Title:
金俸秀
Description:
金俸秀的雕塑藉由石材的物理屬性來象徵著充沛的活力,在人為的空間中展現出有機型態。透由這樣象徵化的過程,他也同時印證了自我的內在力量,並把那一絲的內在力量運用在雕塑作品上,而這作品同時也以物理屬性的
密絲特拉兒詩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52
Id:
301052
Title:
密絲特拉兒詩集
Description:
收錄於遠景《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第27冊,由陳黎與張芬齡合譯,套書主編陳映真,全套52種共64冊。
作者密絲特拉兒,智利詩人,拉丁美洲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詩人,智利現行流通貨幣上印有其頭像,至
MOC_Id:
Culture_Object658322
Id:
658322
Title:
中華民國第壹屆戲劇節紀念徽章
Description:
1939年中國各地的戲劇人士匯集於重慶共同慶祝中華民國第一屆戲劇節,由中華民國戲劇界抗敵協會理事長張道藩主持,並決議以知名劇作家曹禺所編寫的《黑字二十八》做為公演劇目。
協會要求所有劇團必須參與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44
Id:
600444
Title:
缺水的奇形工業學校何時能解決並滿足用水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28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花蓮港工業學校暑假後的第二學期起,電氣、應用化學、機械各科實地指導的各設備已經完備,1、2年級生合計共200名所需的飲用水
MOC_Id:
Culture_Object555914
Id:
555914
Title:
(玉里風景)玉里城鎮主要街道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於日治時期所拍攝,為玉里城鎮主要街道之影像,可以窺見當時玉里本通(現今玉里鎮中山路)與當時的建築樣貌,路上也可見到電線桿,足見當時東臺灣電力已經有一定的發展。日治時期東臺灣的電力,與西部不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61
Id:
180661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策展人徐景亭於開幕前檢視展品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內,策展人徐景亭於開幕前在「境」展區調整與最後檢視展覽品。徐小姐前方為「境」區展台,檢視內容為「慈心淨源茶場」提供之展品,「慈
佐久間神社全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09255
Id:
509255
Title:
佐久間神社全景
Description:
此張繪葉書(風景明信片)取景於臺灣八景之一太魯閣峽的久佐間神社。由於佐久間左馬太對於太魯閣之役的討伐有功,日本政府於大正12年(1923)興建佐久間神社,供奉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昔日的佐久
三種空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783
Id:
595783
Title:
三種空間
Description:
〈三種空間〉的創作想法:「當我們定義空間以人造建物時,空間事實因為我們設限的目光,而大舉收縮了」。作者在作品中,逆轉我們對實體的關注,要我們重新尋獲三種空間。首先在建體周圍盤旋不去的時空與光影;再
無碑仰頭墨石龜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6061
Id:
286061
Title:
無碑仰頭墨石龜
Description:
此石龜為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依據石龜背上之長方形平台底座可推測此石龜應屬中國「石雕龜駝碑」形式之底座,上方碑石佚失何處已不明。石雕龜駝碑為石雕功德碑的其中一種造型設計
欠砍頭詩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02
Id:
301102
Title:
欠砍頭詩
Description:
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眼科交換學者。臺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主任。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由校園進入醫院實習,由於心境的改變加上社會化的壓力
MOC_Id:
Culture_Object649782
Id:
649782
Title:
〔樂生學園兒童作品〕兒童劇をやつて
Description:
本作品「兒童劇をやつて(中文:表演兒童劇)」由樂生學園六年級兒童廖光炎所作,刊登在1939年樂生院慰安會發行的《萬壽果》第六卷第二號。
本文以日文進行創作,是所謂的癩文學作品。文中主要講述樂生院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8651
Id:
288651
Title: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Description:
本書集結作者於聯合報週日版上撰寫有關親子的專欄,忠實紀錄家中成員的互動情形。 本書內容分成四大主題,輯一「創意仙女媽媽」,有32篇,著重於親子日常生活相處中激發的創意與想像力。輯二「讓孩子樂在學習
新增故事瓊林.總述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479727
Id:
479727
Title:
新增故事瓊林.總述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藏書】。
本套書全名《新增繪圖幼學故事瓊林》,二冊,線裝,直式右翻。無版權頁,民國元年、上海新馬路文心書局石印本。本書為「西昌程允升先生原本」,「
MOC_Id:
Culture_Event234067
Id:
234067
Title:
花蓮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14
Description:
「陳黎—在我的城旅行所有的城」,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推出在地文學作家圖像特展,文學家陳黎新春第一砲,將在文化局圖書館及全縣13鄉鎮市圖書館同步展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李進益、文學家邱上林、松園別
MOC_Id:
Culture_Object604771
Id:
604771
Title:
入選-代表台灣參與國際賽事-阿根那造船遺構
Description:
阿根納造船廠的歷史紀錄從日治時期開始,1919年這裡是黃東茂經營的貯炭場,黃把深澳坑復振炭礦,裝運到八尺門貯炭場。1937年,日本礦業株式會成立台灣礦業株式會社,此時期為礦砂裝船場,從金瓜石開採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71
Id:
594071
Title:
馬祖幼稚園運動會沙鈴舞蹈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幼稚園運動會沙鈴舞蹈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49號住戶韓麟將軍所提供,韓麟先生為前國軍少將。
馬祖新村建成後,由於第84師駐軍於外島馬祖,幾乎都是婦人扛起生活的重擔。而小孩大多年幼,育兒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52
Id:
660052
Title:
5.E世代的鼻環H30 CM 麥飯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山海情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1
Id:
595961
Title:
山海情
Description:
花蓮舊稱「花蓮港」,港口不只是交通樞紐,也是花蓮人情感和歷史文化的緬懷永繫。花蓮港務分公司(前身花蓮港務局)特敦請林聰惠設計製作大型石雕作品「山海情」。林聰惠出生臺北縣金瓜石,成長於花蓮。深受父親
愛的量體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4
Id:
595694
Title:
愛的量體
Description:
作者卓文章在〈愛的量體〉這件作品上運用抽象的手法,將四方體幾何造型融入二塊波浪形直立長方體,相互結合鑲崁構成,在視覺上,試圖營造出動與靜之間的呼應輝映。作品的中心象徵是愛的能量,二塊直立的長方體,
黑白大頭照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479
Id:
594479
Title:
黑白大頭照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黑白大頭照,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9號住戶宋劉國順女士所提供,宋劉國順女士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
現代人對早年的黑白照片應該相當陌生,照相技術雖是在西元1826年發明,但直到西元1860年科
MOC_Id:
Culture_Object210509
Id:
210509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15:農科大學博物館ノ夕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註明「農科大學博物館ノ夕照」。旁邊有一行小字:維新堂發行。
本圖亦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校園即景。日本對於園林造景及綠地的
湯匙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87314
Id:
287314
Title:
湯匙
Description:
該組件有木匙三支,以木頭經刨鑿、打磨處理而成的飲食用具,無雕刻紋飾,製作年代約為1946年,是族人早期用來吃飯和喝湯的器物。 這幾件布農的木匙在形制上顯得樸實並著重實用性,因其居住山區、遷移頻繁,所
MOC_Id:
Culture_Object236061
Id:
236061
Title:
馬祖傳統婚宴菜─大小魚丸湯
Description:
馬祖靠海,日常食材以海產為主。早年因環境嚴峻食物保存不易,加上惜物及飲食習慣,會進行相關加工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像是各樣魚類製成魚乾,如帶魚乾、鰻魚乾等,或是加工製成魚麵與魚丸都成為馬祖飲食特色
MOC_Id:
Culture_Event288605
Id:
288605
Title:
第三屆蘭陽文學獎頒獎典禮:傳統詩佳作得獎者合影
Description:
第三屆蘭陽文學獎於2008年10月19日頒獎,圖為傳統詩佳作得獎者合影,左一楊維仁,得獎作品〈鄉情篇〉、左二陳志峰,得獎作品〈蘭陽十景詩〉、右一呂彭澤(代領),得獎作品〈噶瑪蘭〉。 楊維仁,宜蘭人
MOC_Id:
Culture_Event477257
Id:
477257
Title:
2019 年揚州南京蓪草行_三、南京絨花參訪
Description:
此次行程不只在揚州,我們還專程前往南京拜訪因為製作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絨花頭飾而聲名大噪的趙樹憲老師,在此劇中有一段曾提到富察皇后向乾隆皇建議後宮節省開銷要捨棄珠翠,改以蓪草絨花為飾。而《清史稿后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法政
每周更新,27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9:22
文化部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文化部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之項目
每年更新,1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30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典藏目錄-兩棲類
每1年更新,2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8:26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每1日更新,46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58
文化部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2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獻書籍類
每1年更新,24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35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57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經緯度查詢附近文化設施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12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41:12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主題閱讀區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78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07
文化部在台蒙胞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7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3: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昆蟲類
每年更新,22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9:35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典藏目錄-竹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
每日更新,52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29:39
文化部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5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8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3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60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平面書畫類
每1年更新,26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41
文化部典藏目錄-石材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19
文化部蒙藏業務支出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3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6:48
文化部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7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