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昇記號藝術與人文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昇記號藝術與人文

昇記號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Place595916 , 欄位Id的內容是59591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昇記號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昇記號〉是作者廖秀玲想要描述「客家村莊的刻苦耐勞勤儉,甚或流浪遷徙的宿命,或許族群裡有著一股與人不同的音符,就稱他為昇記號的高音吧!」如此慷慨激昂的情緒得名。〈昇記號〉因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而建置,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典藏,現今所在位於鳳林台九線232K。廖秀玲,多數作品帶有強烈的互動性。起初,她讓作品與自然互動,雕塑留有孔洞,讓風或水穿流而過。後來,她讓觀者直接用身體與作品互動,作品有像是孔洞、下凹、內挖的負空間,鼓勵觀者或躺臥、或站坐,作品因觀者不同的互動改變面貌,提供不同的審美經驗。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5916&IndexCode=Culture_Place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place/D58F8935-A528-4CD3-B5AC-B913858F064D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1-02T15:15:56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16

Id

595916

Title

昇記號

Description

〈昇記號〉是作者廖秀玲想要描述「客家村莊的刻苦耐勞勤儉,甚或流浪遷徙的宿命,或許族群裡有著一股與人不同的音符,就稱他為昇記號的高音吧!」如此慷慨激昂的情緒得名。〈昇記號〉因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而建置,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典藏,現今所在位於鳳林台九線232K。廖秀玲,多數作品帶有強烈的互動性。起初,她讓作品與自然互動,雕塑留有孔洞,讓風或水穿流而過。後來,她讓觀者直接用身體與作品互動,作品有像是孔洞、下凹、內挖的負空間,鼓勵觀者或躺臥、或站坐,作品因觀者不同的互動改變面貌,提供不同的審美經驗。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OGDL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1-02T15:15:56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昇記號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22907
Id: 322907
Title: 入選-黃金時刻之百年古蹟--湖心亭
Description: 一個公園中的涼亭,竟已在湖中屹立不搖超過百年,靜靜地看著春去秋來、改朝換代。白日,遊客們悠閒自在的散步、划船經過,夜晚,是情侶們愜意尋找安靜的約會寶地;除了感謝她能遮風、避雨、抵擋酷熱陽光,又有誰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84
Id: 283584
Title: 馮朝宗
Description: 從事石雕創作二十餘年的花蓮石雕藝術家馮朝宗年輕時就讀工專機械科,從楊正端、莊丁坤兩位亦師亦友的石雕藝術家身上初接觸石雕,學習到從泥塑到完成一件石雕作品的技巧。他選擇以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為題材,深入技巧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593
Id: 600593
Title: 桌球大會舉辦一日在昭和會館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5月31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作為花蓮港市內桌球愛好者的交流比賽,6月1日各桌球球團將於花崗山紀念館內辦理。主辦為河原三男暨河原團,後援為花蓮港廳體育課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830
Id: 267830
Title: 殼仔弦
Description: 殼仔弦,又稱作殼子弦,共鳴箱由椰子殼曬乾製成,台語發音稱為khak-á-hiân,漢字寫作「殼仔絃」,其名稱源自臺灣閩南語發音,意指椰殼胡琴。 殼仔弦為二弦之擦弦樂器,因琴筒所使用的椰子殼質地較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14
Id: 267514
Title: 雙虎臨溪
Description: 〈雙虎臨溪〉為陳雋甫(1916–1994)之水墨作品,草叢中兩隻老虎眼神銳利,正壓低身子往溪邊匍匐前進,刻意放慢腳步免得打草驚蛇,雙眼緊盯著對岸的獵物,蓄勢待發,僅聽見風吹草動樹鳴和水流聲,生動捕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426
Id: 514426
Title: 冬山河探源
Description: 2004年社區日曆計包含:三星鄉大隱;礁溪鄉光武、林美、時潮;羅東鎮東安;南澳鄉東岳;大同鄉英士;冬山鄉梅花、大進;員山鄉七賢、湖東;以及蘇澳鎮存仁等十二個社區,本月份是屬於梅花社區的日曆。本篇0

MOC_Id: Culture_Object603482
Id: 603482
Title: 花中取得優勝旗:1:0 決賽擊破強豪嘉農軍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9月24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全島中等學校選拔野球大會第三日的優勝戰,由嘉義農林對花蓮港中學的比賽於下午1點35分在花岡山盛大舉行。嘉農在本大會第一戰以

MOC_Id: Culture_Event180663
Id: 180663
Title: 2019年4月24日前「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台灣著名社會文化觀察家、前「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先生(照片中央戴帽者)蒞臨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由策展單位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主持人徐景亭小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34
Id: 595934
Title: 三形態
Description: 〈三形態〉石雕作品選擇白色大理石為材料,以粗獷雕鑿的手法,刻出高聳的錐狀柱與遠古化石造型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具有原始巨石文化的陽剛情趣。這件充滿原始美感的作品,形塑了物質三態的意涵,物質的轉變,看似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43
Id: 296343
Title: 放火燒天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放火

MOC_Id: Culture_Place284651
Id: 284651
Title: 黃春明小說場景
Description: 黃春明的小說充滿鄉土與現實層面的關懷,看過的人通常都會覺得「這場景好熟悉哦!」那是因為他的創作場景大都在礁溪、宜蘭、羅東等地,是我們日日生酣的所在。   礁溪是我們熟悉的泡湯所在,《莎喲娜啦.再見

MOC_Id: Culture_Place595697
Id: 595697
Title: 波動
Description: 這件石雕藝術作品〈波動〉,打破了石材的生硬,在狀似柔軟的布料折疊紋裡中感受層層波動的原動力,漸層的疊紋表現距離透視的感覺,布匹從底層被拉起,像是鏡頭焦距從上往下捕捉那波紋釋放的巨大能量,充滿著空間

MOC_Id: Culture_People255254
Id: 255254
Title: 張秀美
Description: 張秀美30歲時母親張色不幸生病驟逝,她一手接下媽媽留下的一萬多斤蓪草,60、70箱蓪草紙和整個工廠,但當時因為低廉的塑膠和保麗龍興起,蓪草材料製成的手工花及美術藝品被取而代之,蓪草產業因而趨向沒落

MOC_Id: Culture_Object284309
Id: 284309
Title: 石板屋
Description: 早期來到大進地區工作的移民大多就地取材建屋居住;最早是搭建簡陋的茅草屋,以蛇木、相思木作柱;以竹子或木枝為樑,牆壁則鋪設菅芒莖、蔗葉壁等。只是此等屋子不耐風雨吹襲,經過大颱風、溪川暴漲便損壞殆盡;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066
Id: 660066
Title: 14.陳松 大肚山22x20x31 貝殼化石
Description: 石雕家陳松於民國3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從小展現藝術天賦,於新竹師範專科學校隨李澤藩教授研習水彩、後至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從邱雲教授研習雕塑,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陳松老師喜愛以石雕紀錄歷史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088
Id: 594088
Title: 馬祖新村-過去的50號住宅前院
Description: 此照片是50號住宅前院照片,由馬祖新村社區50號住戶黃克銘及黃克群先生所提供,黃氏兄弟為黃家第二代。 照片中可見,此時的紅磚牆已經是成人肩膀的高度,入口安裝上木製柵門,圍牆周遭則多了一些植物增添

MOC_Id: Culture_Place702544
Id: 702544
Title: 彰化梨春園曲館正廳左壁堵—王蘭生書法之作
Description: 照片拍攝為彰化梨春園曲館正廳左邊壁堵,彰化書畫家王蘭生之作。此照由彰化梨春園提供,拍攝於民國71年(西元1982年)梨春園為慶祝曲館整修完工及創館280週年紀念活動。依據《彰化市志》對於王蘭生之描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98
Id: 301098
Title: 陳克華極短篇
Description: 陳克華開始著手寫極短篇時,極短篇的熱頭早已經過了。當年某大報副刊極力鼓吹,又設文學獎鼓勵,一時之間文壇各家紛紛一試身手,而陳克華正是其中一旁看熱鬧的一個。如今當他開始寫極短篇時,文壇上卻風向一轉,剛好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20
Id: 595920
Title: 發現一顆種子
Description: 〈發現一顆種子〉以一顆富含生命力的種子及內部肌理,為這次戶外石雕公開賽慶生。在理性而有序的抽象造形中,蘊含豐富溫馨的人文情懷,為現代感強烈的作品。〈發現一顆種子〉的作者蔡文慶個性風趣,作品也帶有幽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83
Id: 296383
Title: 天上都是月囝囝──無星(心)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天上

MOC_Id: Culture_Object559952
Id: 559952
Title: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照,居民在其中休憩,此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20號住戶徐威俊先生所提供,徐威俊先生為前國軍少將徐培清將軍之子。 馬祖新村社區活動中心為社區住民休憩及集會場所,自活動中心建

MOC_Id: Culture_Place595967
Id: 595967
Title: 浪花
Description: 本作〈浪花〉以不鏽鋼及石材所組成,橡皮艇及人由天然原石雕刻而成,水流、浪花以石材自然表面及溪流中滾石堆疊固定。此作因應民國88年(1999)花蓮縣石雕景觀大道設置計畫建置,現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177
Id: 600177
Title: 入選-2015年登革熱西羅殿豎立除瘟旗
Description: 臺灣民間信仰一直有驅瘟的傳統,每每疫情嚴峻時,會有地方宮廟出來舉行除瘟儀式,安撫人心。2015年登革熱疫情以臺南市最為嚴重,其中中西區確診人數為前幾名。位於此地的西羅殿,在日治時期傳染病流行期間,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71
Id: 505971
Title: 馬太鞍公學校
Description: 馬太鞍公學校於大正13年(1924)4月設立,雖然學生以阿美族為主漢人次之,但並未以蕃人公學校的形式設立(日治時期的公學校多以漢人為主,另有蕃人公學校專提供臺灣原住民學習)。戰後,學校改稱為光復國

MOC_Id: Culture_Object515929
Id: 515929
Title: 卡基大安屋(kakita’an祖屋)
Description: 照片中可看見一名阿美族少女身穿族服,站在屋前看著鏡頭。她身後的建物是卡基大安屋,其羅馬拼音為:「kakita’an」,位在花蓮縣中部的光復鄉北富村,相傳是太巴塱社之始祖羅葛利那邁的直系子孫所居住之

MOC_Id: Culture_Object172293
Id: 172293
Title: 三屋清陰家族合照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照片為三屋大五郎(三屋清陰)家族合影。地點可能是自宅前,三屋夫婦已相當年老,穿著簡便和服,坐在椅子上,身後有一年輕女子,旁邊站有男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21
Id: 600421
Title: 花蓮港市的行事對海的認識普及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17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在非常時局為強化民眾對海洋的認識,7月20日全國第一回的「海的紀念日」,花蓮港市作為東部臺灣的海洋玄關,將辦理以下活動,花

MOC_Id: Culture_Object659971
Id: 659971
Title: 中部地區近代膠彩藝術作品 - 石美玲 - 長春花、前庭小記、咸豐草
Description: 這三張作品為石美玲所創作的膠彩畫。石美玲的作品風格以在膠彩技法呈現上,喜歡在紙材上做特殊肌理,層層的岩彩在膠、水交流中嬉戲流動,或藉由揉紙喚起繪畫的靈性筆者特別喜歡周遭富有生命力的小花草,便成了個

MOC_Id: Culture_Object601223
Id: 601223
Title: 花中棒球社今夏前往內地遠征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於1941年(昭和16年)3月17日以「花中野球部今夏前往內地遠征」為題,副標以「為了要達成征霸全國,後援會全面性地加油支援」進行了報導。根據此報導的記述,花蓮港中學校野球部在本

MOC_Id: Culture_Event224679
Id: 224679
Title: 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林靖蓉的作品「Motionless」
Description: 2019(民國108)年4月24日至5月5日臺灣文博會工藝館,茶3.1415展場中,展出玻璃藝術創作家林靖蓉之作品「Motionless」。本項作品使用玻璃為質材,採脫蠟鑄造而成,成品長×寬×高為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化部附屬單位半年結算-作業基金

每6月更新,16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7-26 12:11:0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明信片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38

文化部

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文化設施筆數統計

每6月更新,2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3:54

文化部

文化部施政計畫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9:07

文化部

典藏目錄-圖像書籍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5:25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

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4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樹脂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50:59

文化部

文化部訴願案件收辦統計

每1年更新,20

陳純美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2: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7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社會與政治類

每日更新,227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3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舞蹈

每周更新,30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44: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東南亞島民族類

每1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總統府移交類

每1年更新,20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8:01

文化部

藝文活動-主題推薦

每月更新,27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6:39

文化部

蒙藏培訓援外志工統計表

每1年更新,1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3:4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哺乳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4:08

文化部

典藏目錄-陶瓷類

每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3:4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訓練出席人數性別統計

不更新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3:41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2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4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文化部-振興三倍券通訊交易適用業者名單

每1月更新,17

葉舒文 小姐 | 02-85126571 | 2023-07-27 16:04:54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