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資料集資料預覽頁面-台灣資料通彙整

資料集名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服務分類:開創事業
檔案格式:JSON
資料分頁預覽:
編碼格式:UTF-8
資料集類型:系統介接程式
資料集描述: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收存系統」產業與經濟類之素材,包含素材之數位物件、內容描述、基本資訊等。
主要欄位說明:MOC_Id(記憶庫識別號);Id(來源端識別號);Title(標題);Description(描述文字);Keyword_Des_Rights_2(描述文字授權);ImageUrl(數位物件URL);Keyword_Rights_2(數位物件授權);MOC_Url(記憶庫素材詳細頁URL);Original_Url(原始資料URL);Keyword_Format(數位物件檔案類型);LastUpdateTime(最後更新時間);Keyword_Subject_1(主題分類)
提供機關:文化部
更新頻率:每1日
授權方式: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
相關網址:
計費方式:免費
提供機關聯絡人姓名:林千筠 小姐
提供機關聯絡人電話:02-85126685
上架日期:2021-04-22 00:00:00
詮釋資料更新時間:2023-07-27 15:39:58
備註:符合OAS標準之API說明文件網址 : https://memory.culture.tw/openapi/api/specification
資料量:1

資料頁面預覽- 第 42 頁, 第616~630筆

瑞穗元山口旅館產業與經濟

#616/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53

Id - 509553

Title - 瑞穗元山口旅館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位於瑞穗鄉的元山口旅館,築於樹叢之間,上面覆蓋茅草,這樣的鄉居色彩也算別緻。瑞穗受到漢人開發甚早,1888年(光緒14年),臺東直隸州曾置知州於水尾(意指秀姑巒溪之尾,即今瑞穗),而此處原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登山索道產業與經濟

#617/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44

Id - 509544

Title - 登山索道

Description - 照片中所乘坐的車廂為林田山林場中的登山索道,俗稱「流籠」,原本用途為運送原木,但同時也是伐木工人上下山的唯一交通工具,然而要搭乘「流籠」是需要有點勇氣與膽識的事,從照片中可以感受到其危險性。林田山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掘田式索道產業與經濟

#618/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43

Id - 509543

Title - 掘田式索道

Description - 照片中人群後面的粗壯木架為「掘田式索道檜木門型架」,為林田山林場所使用。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馬關條約訂立,臺灣割讓給日本後成立的林場。這種索道是首任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林田山林場運木鐵道產業與經濟

#619/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34

Id - 509534

Title - 林田山林場運木鐵道

Description - 照片中為1976年(民國65年),林田山林場在旭東亭下的運木鐵道。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馬關條約訂立,臺灣因此割讓給日本。日本政府接收臺灣後,將臺灣作為攫取木材、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產業與經濟

#620/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28

Id - 509528

Title -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63年(民國52年)李姓夫婦在池南山林場運材索道流籠頭前的合影,兩人為池南山林場員工。索道(流籠)為當時運送工作人員及物資進出的交通工具,為早期伐木事業中重要的運輸設備。池南山林場隸屬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產業與經濟

#621/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27

Id - 509527

Title -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63年(民國52年)一群住在池南林場宿舍區的小朋友,在「遊目騁懷」的牌坊前合影。池南山林場隸屬於木瓜山事業區,為本島稀有美林。1918(大正7年)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成立,開始經營林業,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產業與經濟

#622/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26

Id - 509526

Title - 池南森林遊樂園區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1971年(民國60年)花蓮高中二年級學生至池南山林場遊玩時的合影,後方可見「遊牧騁懷」牌坊。池南山林場隸屬於木瓜山事業區,1918年(大正7年)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成立,開始經營林業,砍伐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鯉魚潭產業與經濟

#623/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525

Id - 509525

Title - 鯉魚潭

Description - 照片中一名婦人坐在小船上與鯉魚潭合影,在1960年代以前鯉魚潭是花蓮人蜜月旅行經常選擇的景點。花蓮縣的鯉魚潭位於木瓜溪南岸,文蘭溪下游、荖溪、白鮑溪所構成的通谷中,因為依傍著鯉魚山而得名。鯉魚潭向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四十六年春節平快汽車行家族合影產業與經濟

#624/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91

Id - 509191

Title - 四十六年春節平快汽車行家族合影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攝於民國46年(1957),為玉里鎮中山路上的一間汽車行之家族合影照片,從左上附字可看出此間汽車行名為「平快汽車行」,是《顧我洄瀾》一書的作者葉柏強先生之叔公葉廷欽先生所開設之汽車行。而根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1950年代玉里瑞榮五金行產業與經濟

#625/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90

Id - 509190

Title - 1950年代玉里瑞榮五金行

Description - 此照片為民國49年(1960)時所拍攝,為玉里鎮中正路上瑞榮五金行的照片,其中站在櫃檯叼著煙斗,且帶著些許得意表情的男子,便是《顧我洄瀾》之作者葉柏強先生之祖父。從照片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早期五金行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玉里瑞榮鐵工廠四十一年元旦同樂合影產業與經濟

#626/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89

Id - 509189

Title - 玉里瑞榮鐵工廠四十一年元旦同樂合影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影像為玉里瑞榮鐵工廠民國41年(1952)元旦同樂合影之照片,地點位於現今玉里的中山路上,為《顧我洄瀾》作者葉柏強先生的屘叔公葉坤郎先生所開的工廠,只是後來葉坤郎先生已經不再經營鐵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玉里大飯店產業與經濟

#627/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85

Id - 509185

Title - 玉里大飯店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影像為民國48年(1959)時玉里大飯店之影像,前面還有一台三輪車正好經過,當時旅社內還使用著舊式的手搖電話,招牌上的電話號碼為「28」。玉里大飯店便是當時位於圓環邊相當有名氣之樸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南花蓮「五星級」的璞石閣大旅社產業與經濟

#628/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84

Id - 509184

Title - 南花蓮「五星級」的璞石閣大旅社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影像為民國55年(1966)時花蓮玉里的璞石閣大旅社之影像。從照片中人群的裝扮,推測為舉辦喪禮的樣貌。過往的樸石閣曾經是臺灣東部地區的三大重鎮之一,璞石閣便是玉里的舊地名。其中「玉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熱鬧的大街風光產業與經濟

#629/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58

Id - 509158

Title - 熱鬧的大街風光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民國49年(1960)的花蓮市中山路其中一小部分。在當時因為舊花蓮火車站之位置,促使了中山路整條街的繁華,許多的店家皆開設在此路上,就連當時的洋房牌百貨等也相繼在附近開業,使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時尚的老帥哥產業與經濟

#630/1800

MOC_Id - Culture_Object509157

Id - 509157

Title - 時尚的老帥哥

Description - 此張照片所拍攝之地點為民國49年(1960)的「花蓮洋房牌百貨公司」。花蓮洋房牌百貨公司為戰後初期,40至50年代中花蓮最大的百貨公司,同時也是當時唯一的一間百貨公司,為老一輩的花蓮人共有的回憶,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產業與經濟類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7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

特色圖書館

每年更新,11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12

文化部

俄羅斯聯邦蒙裔共和國醫生來台培訓統計表

每1年更新,25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油畫類

每1年更新,3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2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歷史

每周更新,73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9: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魚類

每1年更新,3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16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地理

每周更新,52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31:59

文化部

蒙古警察警政研習班統計表

每年更新,30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09 15:40:37

文化部

音樂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2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3:52

文化部

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180

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

文化部駐外單位藝文活動辦理統計

每1年更新,17

范益綜 先生 | 02-85126787 | 2023-07-28 14:53: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51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典藏目錄-宗教禮俗類

每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24:0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3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典藏目錄-木材類

每1年更新,2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3:0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水彩畫類

每1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00

文化部

典藏目錄-產業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7:16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7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28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應用美術類

每1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6:2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作業基金

每1年更新,27

林楷衛 先生 | 02-85126632 | 2023-07-26 17:35:29

文化部

藝文中心

不定期更新更新,4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04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籍類

每年更新,28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3:34

文化部

輔導蒙藏族人口年齡層性別統計表

每年更新,20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4 10:36:2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