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族群與語言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514566 , 欄位Id的內容是514566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圖中左二即為太魯閣戰役總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與其家族合照,於1923年(大正12年)出版。於五年理蕃計畫期間的最後,1914年(大正3年)5月所爆發的太魯閣戰爭,高齡70歲時任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從臺中方面進入太魯閣,橫斷中央山脈,率領一萬多名日本陸軍與警察等,從東西兩方夾擊攻打太魯閣,其中東路的攻擊目標即是由哈鹿閣那威所領導的外太魯閣群。雖然太魯閣各部落族人聯合抵抗,但不論是軍隊人數或是武器,日方都有絕對性的優勢,因此同年7月哈鹿閣那威即率領外太魯閣族人投降歸順,次年2月即抑鬱而終。戰爭結束後,日人旋即在太魯閣山區中開鑿各部落連通道路、設立駐在所等,使政府力量能完全控制該區域。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0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14566&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2CA28A79-201F-455A-AE27-3949BA544518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0-12-22T12:25:33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66

Id

514566

Title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

Description

圖中左二即為太魯閣戰役總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與其家族合照,於1923年(大正12年)出版。於五年理蕃計畫期間的最後,1914年(大正3年)5月所爆發的太魯閣戰爭,高齡70歲時任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從臺中方面進入太魯閣,橫斷中央山脈,率領一萬多名日本陸軍與警察等,從東西兩方夾擊攻打太魯閣,其中東路的攻擊目標即是由哈鹿閣那威所領導的外太魯閣群。雖然太魯閣各部落族人聯合抵抗,但不論是軍隊人數或是武器,日方都有絕對性的優勢,因此同年7月哈鹿閣那威即率領外太魯閣族人投降歸順,次年2月即抑鬱而終。戰爭結束後,日人旋即在太魯閣山區中開鑿各部落連通道路、設立駐在所等,使政府力量能完全控制該區域。此影像收錄於2016年(民國105年)由花蓮文史工作者葉柏強先生撰寫、花蓮縣文化局出版的《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書中收錄了大量花蓮在地的歷史影像,如老照片、繪葉書、宣傳摺頁、郵戳樣式等,是深入花蓮文史的重要書籍。

Keyword_Des_Rights_2

CC0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0-12-22T12:25:33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148
Id: 665148
Title: 陳誠夫人陪同詹森夫人參觀忠勇新村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十一卷第十一期(1961)頁尾,拍攝地點台北士林區。 5月14日下午美國副總統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1973)暨夫人抵臺展開三

MOC_Id: Culture_Object665272
Id: 665272
Title: 巡視婦聯一村
Description: 這是婦聯一村完工時的影像,拍攝時間為1957(民國46)年6月25日所拍攝。當天蔣宋美齡(1897-2003)視察板橋浮州里的婦聯一村(佔地面積約九甲,距浮洲及板橋火車站均約一公里。該眷村包括23

MOC_Id: Culture_Object731511
Id: 731511
Title: 太魯閣原鄉懷舊
Description: 本書收集秀林鄉自日治到70年代400多張老照片,涵蓋設鄉前後,面向多元,從鄉政發展到鄉民的生活百態,食衣住行,不一而足,十分生動地體現了秀林鄉的成長脈動。本次徵集的照片絕大部分攝影者不詳,部分照片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10
Id: 272210
Title: 美山部落(Mararoong)
Description: 美山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孝里,位於富家溪左岸的台地,背山面海,地勢平坦適合耕種,當地阿美族人稱呼為「Mararoong」,舊稱「微沙鹿」,原因為音譯阿美族語Misalo,意思為「蹲踞的小丘」。「微沙

MOC_Id: Culture_Object505987
Id: 505987
Title: 收穫小屋與牛舍
Description: 收穫小屋為木造建築,是阿美族太巴塱部落傳統穀物存放處。日治時期開始有現代化農會體系進入後,與鄰近地區所生產之農作物大多都存放於共同倉庫中,但若是無法放入共同倉庫的收穫物,則依然會放入傳統的收納小屋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48
Id: 272048
Title: 巴沙哇力部落(Pasawali)
Description: 巴沙哇力部落位於臺東市富岡里南側的1~4鄰,北側鄰近加路蘭部落和富岡漁港,南側臨近建國里,西側則與富豐里相接,東臨太平洋。Sawali在阿美族語意思是「東邊」。而部落重要的道路─吉林路(臺11線))貫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2
Id: 756552
Title: 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為楊梅重要的家族,早在土牛溝界線劃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0
Id: 272130
Title: 富興部落(Cikowaay)
Description: 富興部落部落位在富興村1至9鄰,池上車站南方約6公里處。北方為萬安村和錦園村;東方為海岸山脈鄰近東河鄉北源村和泰源村;南方為振興村;西方為隔著卑南溪與關山鎮德高里相望。縣道197號為部落重要道路,北通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51
Id: 272251
Title: 新興部落(Dralendren)
Description: 新興部落位在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新興部落範圍位於大竹高溪中游,東臨台坂村,西接屏東來義鄉,南與新化村相連,北方與達仁鄉壢坵村相鄰。新興部落所屬族群為排灣族,此地居民原本是Tabakas的居民,包含了四

MOC_Id: Culture_Organization733351
Id: 733351
Title: ORGANISASI TROTOAR(人行道同好會)
Description: ORGANISASI TROTOAR(人行道同好會)成立時間約莫在2015年前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目前已經解散。這個團體的聚會地點在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臺南分局旁北忠路與富北路轉角處,名稱由來是

MOC_Id: Culture_Invisible159940
Id: 159940
Title: 詔安客家開新正
Description: 台灣是一個由移民所組成的社會,其中又以從中國大陸漳、泉兩地來到台灣拓墾的人民最多。經過數百年來的揉雜與互動,文化之間彼此相互學習與影響,要說那一族仍保有當年移民過來時的純正原有文化幾乎是不太可能。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66
Id: 514566
Title: 臺灣生蕃人的家族(哈鹿閣那威)
Description: 圖中左二即為太魯閣戰役總頭目—哈鹿閣那威(Holok-Naowi)與其家族合照,於1923年(大正12年)出版。於五年理蕃計畫期間的最後,1914年(大正3年)5月所爆發的太魯閣戰爭,高齡70歲時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49
Id: 589649
Title: 吉野汎扎萊部落街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吉野汎札萊部落的街景。Ciyibangcalay部落,漢語稱做吉野汎札萊部落,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吉安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處原在七腳川社傳統領域範圍。七腳川社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96
Id: 589596
Title: 德安部落內意象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吉寶竿部落一景,此部落又稱德安部落。根據《續修花蓮縣誌》,吉寶竿(Cipawkan)相傳是來自一名頭目的名字(Pawkan),該頭目身材高大健碩,武功高強,智勇超群,領導族人開拓這塊土地,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45
Id: 672045
Title: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招待菲律賓華僑台灣考察團
Description: 這是台灣新生報第五十八期之〈星期畫刊〉,發行時間民國39年9月10日。 該剪影為1950(民國39)年8月31日於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總會會址臺北市長沙街一段27號前拍攝。應邀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80
Id: 272080
Title: 溫泉部落(Padrangugrang)
Description: 溫泉部落位於臺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位於賓茂西側2公里處,與金峰鄉歷坵村相鄰,因附近金崙溪有溫泉故稱之。分為上與下兩個部落,上部落原本為巴拉義拉義舊社的所在,位於上方臺地,巴拉義拉義(baragirag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56
Id: 272156
Title: 阿西路愛部落(Asiroay)
Description: 阿西路愛部落位於豐年里中興路三段兩側附近,東以光明里、光樂里為鄰,西以豐田里為界,北以南王里、卑南里為鄰,南以康樂里、永樂里為鄰。位處於熱帶濕潤氣候,地處平原,部落中有卑南大圳由北向南貫穿,內設有豐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3
Id: 272203
Title: 崁頂部落(Kamcing)
Description: 崁頂部落位於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位於海端鄉中段,主要聚落分別位於崁頂溪與洪石溪的沖積扇上,日治時期稱為「里壠山」,戰後更名為「崁頂」,因部落下方有一個漢人聚落,位於今日關山鎮里壠里,地勢較山腳的關山市

MOC_Id: Culture_Place264839
Id: 264839
Title: 長安街46巷3弄7號之老屋
Description: 現存的「有明庄」傳統客家家屋建築。一九四○年代,日本為了興建南機場(今吉安鄉空軍防校),原本落腳在當地的客籍先民被迫搬離,有一部份客家人跨越七腳川溪,以人工扛屋搬家的方式,落腳於現在的主農里、主安里及

MOC_Id: Culture_Object609089
Id: 609089
Title: 〈給北一女高三良班〉(《愛福好自在報》第三期及《女同志運動學》內頁書影)
Description: 本物件為收錄於1994年10月出刊的第三期《愛福好自在報》中的第19至20頁,溫逸與莎莎的文章〈給北一女高三良班:〉一文。本文曾於同年8月4日傳真給《聯合報》「民意論壇」,但未獲刊登。本文主旨是用

MOC_Id: Culture_Object669893
Id: 669893
Title: 籌建第三期軍眷住宅督工小組人員
Description: 這張照片刊登在《中華婦女》,第九卷第十一期(1959)頁尾婦聯動態剪輯。 1959(民國48)年5月28日上午由婦聯會總幹事皮以書(1904-1974)親率驗收團前往桃園龜山鎮陸軍總部眷舍,驗收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08
Id: 732308
Title: 2013探視太魯閣族文身耆老方阿妹
Description: 2013年1月10日前往探視花蓮縣秀林鄉秀林村民享部落的Siqi Umin(漢名為方阿妹)文面耆老,在文史工作者田貴實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探視生病中的耆老,花蓮縣為照顧保有文面傳統的耆老,Siqi U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25
Id: 589525
Title: 米棧部落內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米棧部落內部。Cipuypuyan部落,漢語稱做米棧部落,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米棧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此地原本為阿美族人的狩獵區域,日治初期,族人從Lida

MOC_Id: Culture_Object714488
Id: 714488
Title: 1992年杜潘芳格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將獎牌獻給母親詹完妹(杜潘芳格家屬提供)
Description: 此為1992年杜潘芳格獲得第一屆陳秀喜詩獎,於頒獎典禮上將獎牌獻給母親詹完妹時所留下的照片。 陳秀喜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受過六年公學校教育,15歲即展現創作天賦,能以日文寫新詩、短歌及俳句。19

MOC_Id: Culture_Event732355
Id: 732355
Title: 織文對話:彩虹族群文面與大武山榮耀祖紋
Description: 桃園市政府主辦。此展透過訪談及攝影紀錄僅存有手文的耆老珍貴故事,論述排灣族手文的制度、圖案與儀式等文化意涵,也透過拍攝泛泰雅文面老人,從紋面耆老的絕世容顏,重現文面的榮譽與責任;保留手文及文面文化

MOC_Id: Culture_Object475755
Id: 475755
Title: 壽豐鄉米棧大橋合影
Description: 壽豐鄉米棧大橋上合影,照片提供者為月眉村居民洪阿蘭女士(照片左),目前居住於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拍攝地點為壽豐鄉米棧大橋,拍攝時間約1985年(民國74年)左右,為米棧大橋剛建設完成時,洪阿蘭女士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0
Id: 589310
Title: 卓溪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寫有「卓溪部落」的標示物及導覽圖,是Panital部落的入口意象。Panital部落,漢語稱做卓溪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溪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Banita」為布農族語,是一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9
Id: 589389
Title: 安通部落傳統歲時祭儀舉辦場地
Description: 照片中具屋頂的半開放式建物,是Angcoh部落舉辦傳統祭儀的場地。Angcoh部落,漢語稱做安通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Angcoh是從阿美族語「Ancuhy」而來,意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85
Id: 734085
Title: 當代賽德克族 頰紋變臂紋
Description: 受文者為賽德克族青年,對傳統文化有熱誠,故希望將賽德克族傳統文身圖紋文在身上。傳統賽德克族的文身圖紋,額紋及頤紋以重複平行線條紋構成,頰紋則是重複平行線條紋、以及幾何交叉紋並排構成,不像排灣族文身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600
Id: 514600
Title: 盛裝的阿美族家族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盛裝打扮的阿美族一家人。在阿美族文化中,從服裝與頭飾,就能明顯分辨出不同的年齡階級。18歲前的少年男子著短裙、束腹帶;成年之後可著全套的服裝,包括頭飾、頭巾、藍色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霞披、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演唱會

每1日更新,2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50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21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玻璃類

每年更新,1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47:3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教育

每周更新,29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0:48

文化部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每1日更新,184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6:17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空間、地域與遷徙類

每1日更新,133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3-07-27 15:39:45

文化部

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網之活動筆數統計

不定期更新,2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51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23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文化部人民申請提供政府資訊案件統計

每年更新,1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2:22

文化部

文化行政據點

每年更新,35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3:38

文化部

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文書檔案類

每1年更新,2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6:14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21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

親子活動

每1日更新,5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35

文化部

西藏統計資料

每6月更新,26

黃靖智 先生 | 02-2356-6447 | 2023-07-28 14:49: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9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

文化新聞稿

每月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0:04

文化部

創意園區

每1年更新,33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51

文化部

內外蒙古資訊查詢網址一覽表

每年更新,22

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18-08-16 16:08:57

文化部

新住民主題區藝文活動

不定期更新,27

呂亭潁 小姐 | 02-8512-6772 | 2021-04-07 17:00:53

文化部

獨立音樂

每日更新,30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7:26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21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蒙藏學術資訊明細表

不更新更新,22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1-06-29 12:27:01

文化部

戲劇表演資訊

每日更新,109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4:23

文化部

文化部獎補助-報名資訊

每1年更新,21

林先生 | 0422295848#665 | 2023-07-28 16:42:47

文化部

典藏目錄-纖維染織類

每年更新,2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9 17:36:19

文化部

文化部會計報告

每年更新,32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1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商業財產類

每1年更新,24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0:58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31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

蒙藏族輔導成果統計表

每1年更新,24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5:31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