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1: 0 time2: 1 time3: 0 time4: 0 total: 1 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族群與語言
台灣資料通-開放資料查詢 台灣資料通-公開資料預覽查詢
關鍵字資料搜尋

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族群與語言

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族群與語言」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29:39。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756552 , 欄位Id的內容是756552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為楊梅重要的家族,早在土牛溝界線劃定之前,鄭大模便來到今楊梅營盤腳一帶,1784(乾隆49)年第三次清界之後,隨著諸協和墾團的出現,鄭家越過土牛溝,最後寫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此土牛溝歷史、文化故事的作者為《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計畫中主要有八大部份,包含田野調查、文史故事採集撰寫、客家生活環境潛力點規畫等等,調查並研究桃園土牛溝附近的客家文化景象。 在清領初年,大量漢人移入臺灣,隨漢人土地開發日漸擴張,原住民族和漢人衝突不斷發生,故清廷企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的生活分開,於1760(乾隆25)年間,開始築起土牛溝界址。在桃園便有土牛溝遺址,地區橫跨楊梅、平鎮、大溪、八德,在土牛溝附近有著眾多客家信仰、水利、聚落、家屋等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山桐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未出版。P貳-1~貳-2、P肆-3。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75655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549041C2-E3DA-4849-8D5B-03899A22DE4A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3-06-26T14:47:37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族群與語言

MOC_Id

Culture_Object756552

Id

756552

Title

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

Description

此為桃園土牛溝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的故事,詳細記錄土牛溝的歷史背景以及周邊的客家文化與信仰,本篇故事為「家族開墾與紮根」下的「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為楊梅重要的家族,早在土牛溝界線劃定之前,鄭大模便來到今楊梅營盤腳一帶,1784(乾隆49)年第三次清界之後,隨著諸協和墾團的出現,鄭家越過土牛溝,最後寫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此土牛溝歷史、文化故事的作者為《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的相關調查研究人員,計畫中主要有八大部份,包含田野調查、文史故事採集撰寫、客家生活環境潛力點規畫等等,調查並研究桃園土牛溝附近的客家文化景象。 在清領初年,大量漢人移入臺灣,隨漢人土地開發日漸擴張,原住民族和漢人衝突不斷發生,故清廷企圖將漢人及原住民族的生活分開,於1760(乾隆25)年間,開始築起土牛溝界址。在桃園便有土牛溝遺址,地區橫跨楊梅、平鎮、大溪、八德,在土牛溝附近有著眾多客家信仰、水利、聚落、家屋等文化景觀。 參考資料 山桐子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桃園市土牛溝文化景觀廊帶客家生活環境資源調查計畫 結案成果報告書》。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未出版。P貳-1~貳-2、P肆-3。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1. 0

Keyword_Rights_2

  1. 0
    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3-06-26T14:47:37

Keyword_Subject_1

族群與語言

「鄭門張葉兩祖妣的故事—鄭大模家族族群與語言」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族群與語言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78
Id: 734078
Title: 鎮西堡教會內傳統女性繪圖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繪製於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部落裡的教會牆面。為泰雅族傳統女性在製作家人衣裳前的各種製線過程。傳統泰雅族女性在結婚前要完成臉部文面P’tasan的工作及學習織布的各種工序,這些學習都是為預備死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21
Id: 589421
Title: 大德大德(巴鳥拉藍)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新城鄉原住民多功能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Paidadan部落,漢語稱做大德部落,或以音譯稱做巴烏拉藍部落,位於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民國65年(1976)因大漢村大理石工廠設立,需要大量人力

MOC_Id: Culture_Place589295
Id: 589295
Title: 姆拉丁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標語圓椎柱是Monating部落的入口意象。Monating部落,漢語稱做姆拉丁部落或崙仔頂部落,位在花蓮縣富里鄉萬寧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阿美族居多。相傳此地曾有布農族人與阿美族人在此鬥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5
Id: 589305
Title: 山里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隧道口周邊的彩繪及雕塑,是Tausa(或Tausa)部落的立山國民小學。Tausa部落,漢語稱做山里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立山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賽德克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

MOC_Id: Culture_Object222376
Id: 222376
Title: 一月:Rangal Qhuni打開的樹洞-支亞干的形成
Description: Ciyakang-支亞干是我們部落的名字,有人說是日本人命名,也有人認為是指Yayung Qeyjing(清水溪流域)的地形。除了支亞干,我們還有一個古老的地名-Rangal Qhuni,意思為「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06
Id: 589306
Title: 太平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太平部落的入口意象。Tavila部落,漢語稱做太平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太平、中平、中興等三個部落之人文歷史與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

MOC_Id: Culture_People714561
Id: 714561
Title: 泰雅族文身耆老 賴順妹
Description: 泰雅族名Hakin Payan。出生1919/6/9。於Lubum(梅園部落)。 父:Payan Hayung (歿) 原居地:Mailubum。母:Puyap Siat (Ria)(歿) 原居地

MOC_Id: Culture_Event630005
Id: 630005
Title: 高仁愛與兒子們在阿里山森林鐵路代用客車車廂前
Description: 蘭大弼有空閒時,經常帶領高仁愛醫生與子女外出踏青、登山、旅遊,這是他陪伴高仁愛醫生與兒子再次赴阿里山旅遊,於1960年代中期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客運上山時,在代用客車車廂前的記錄。 阿里山森林鐵路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62
Id: 272062
Title: 莿桐部落(Fudafudak)
Description: 莿桐部落位於臺東縣卑南鄉富山村,是卑南鄉東邊唯一面臨太平洋的村落,西接富源村,南以黑髮橋與臺東市為界,北以入江橋及郡界產業道路與東河鄉為鄰。地理位置在台11線157公里附近。地理環境則是東海岸的杉原灣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81
Id: 589381
Title: 吉拉格賽部落入口意象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彩繪柱與標語,為吉拉格賽部落的入口意象。Cilakesay部落,漢語稱做吉拉格賽部落,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泰昌里,目前居民以阿美族居多。吉拉格賽部落早年當地是樟樹林區,因此「Cilakesay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61
Id: 589661
Title: 干城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干城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為干城部落內的干城社區活動中心。Hacining部落,漢語稱做干城部落,位在花蓮縣吉安鄉干城村。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Hacining部落所在地,過去在日治時期,

MOC_Id: Culture_Object734069
Id: 734069
Title: 賽德克彩筆文面小孩
Description: 此圖像為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所辦理第四屆賽德克族服裝展中,參與演出的兒童模特兒背著傳統背簍及以織布所製作的帽子加上模仿家中男性祖先傳統文面文化的習俗,以蠟筆繪製上額額文作為紀念賽德克族曾有的

MOC_Id: Culture_Place589603
Id: 589603
Title: 達固部灣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花蓮體育中學一景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達固部灣部落中的顯著標的物:花蓮體育中學一景。撒奇萊雅族世居奇萊平原,早期建有Takubuwan(達固部灣)等十大部落,擁有完整的九層年齡階級,每當年齡階級晉階時(八年一次),會在部落外圍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050
Id: 272050
Title: 馬當部落(Matang)
Description: 馬當部落位在臺東市豐谷里東側的1~16鄰,北臨豐樂里,東臨豐榮里,東南側面臨太平洋,西南側近豐里里,西臨高坡部落。部落人口大多位在東北方鄰近市中心的區域,中華路、豐谷南路、豐谷北路、臨海路(台11線)

MOC_Id: Culture_Event648420
Id: 648420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2-1】1928年2月15日《日本民俗叢書:繪文字及源始文字》
Description: 標題:臺灣原住民的祭事曆 內文:吾臺灣的原住民至今依然過著原始生活,從社會史經濟史等其他人種學各方面來觀察,提供著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資料。總督府很早就注意到此問題,設置了臺灣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經

MOC_Id: Culture_Event734265
Id: 734265
Title: 宋海華、何子召受邀至臺北教育大學演講
Description: 宋海華自2016年習得拍刺文身技術之後,成為台灣唯一一位拍刺文身師,在部落獲得重視、許多族人邀請他進行傳統文身,如圖中的何子召即在家給拉提斯(Tjaraqidis)家族會議後,由宋海華進行拍刺文身

MOC_Id: Culture_Event648571
Id: 648571
Title: 【日文文獻解讀-10-12】1937年9月〈布農族的繪曆(上)〉
Description: 標題:布農族的繪曆(上) 內文:(接續)繪曆實品,他們現今已不使用,由臺中州理蕃課保管中。為了知道真相,不厭其煩的嘗試,終於有了詳細的解說。這是來自於現任臺中州新高郡Tamarowan社,駐在巡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38
Id: 272138
Title: 野銀部落(Ivalino)
Description: 野銀部落位於臺東縣蘭嶼鄉東邊一隅,西元1932年(昭和7年),日本人設立東清蕃童教育所,鄰近的朗島、東清、野銀三個部落的學童都就讀於此,西元1946年(民國35年),成立了「紅頭嶼鄉公所」,並於同一年

MOC_Id: Culture_Place589513
Id: 589513
Title: 共和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共和社區活動中心
Description: 此照片拍攝於共和部落中的共和社區活動中心。Sawanengan部落,漢語稱做共和部落,Sawanengan為南勢阿美語,南勢的意思是指其位於泰雅族北勢群的南方,實際上這是阿美族群中最北邊的一支。S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40
Id: 272140
Title: 重安部落(Tomiyac)
Description: 重安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博愛里,重安部落有兩個小社,其一Tomiac,另一個是Arakomay(阿姑賣或阿龜堳社)。日治時期,為便於治理,將兩個社同時遷下來,居於海岸公路西側低臺地上成一大社,大正9年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583
Id: 514583
Title: 大阪商船廣告
Description: 照片中為大阪商船的廣告。1895年(明治28年)日本在領有臺灣後,旋即於隔年4月17日由臺灣總督府補助大阪商船,令其開設從神戶經由鹿兒島、沖繩到基隆之間的定期航路,稱為「命令航路」。日治中期還有從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317
Id: 732317
Title: 2020探視排灣族文身耆老周秀雪
Description: 2020年4月10日探視屏東縣來義鄉望嘉部落的周秀雪。Vuvu的家名為Taljetaljan,父母親都來自大家族,原生家庭的院子還設有祖靈屋。她是家中長女,在日本人離開部落後,部落恢復文手的習俗,

MOC_Id: Culture_Object732201
Id: 732201
Title: 日治北部蕃人男女(屈尺群)
Description: 此照片為翻拍日治時期出版的明信片。泰雅族男女兩人皆有明顯的完整文面,男子有額紋與頤紋,女子有額紋與頰紋,顯示拍攝時間非常早。女子頰紋幅寬窄、角度小,為北部泰雅族的文面特徵,應該屬於此群泰雅族。依其

MOC_Id: Culture_Place589414
Id: 589414
Title: 拉加善部落集會所一景
Description: 此照片中所拍攝的拉加善聚會所的門口。Langas部落,漢語稱做拉加善部落,位在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居民以阿美族居多。在《臺東洲採訪冊》中所記載的「人山仔社」就是今日的拉加善部落。根據林修澈主編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207
Id: 272207
Title: 麒麟部落(Ciliksay)
Description: 麒麟部落位於臺東縣成功鎮忠仁里,距離新港市區2公里遠,其部落包含兩處,一為海岸邊的麒麟,二為西側海階地上方的上麒麟。麒麟是阿美語Ciliksiz(或Ciliksay)的近音譯,為「蚊子很多」或「蚊子咬

MOC_Id: Culture_Object272199
Id: 272199
Title: 順那部落(Sena)
Description: 順納部落位於臺東縣東河鄉北源村,從德高橋南產業道路下溪谷北轉西行,或自北溪站下溪谷經北源國小北行,約2公里左右,即可抵達阿美族順那部落。此處為北溪河階地,為地質「大港口層」,鬆軟沙、頁岩或泥岩的交互層

MOC_Id: Culture_Place589314
Id: 589314
Title: 南安部落內顯著建築標的物-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
Description: 照片中的建物,是位在南安部落的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遊客中心。Lamuan部落,漢語稱做南安部落,位在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目前部落中的居民以布農族居多。根據林修澈主編的《臺灣原住民部落事典》中的說法,清

MOC_Id: Culture_People732319
Id: 732319
Title: 排灣族文身師 宋海華
Description: 排灣族名:cudjuy patjidres,臺東縣金峰鄉新興村人。至2022年底為臺灣唯一傳統拍刺文身師,也研究臺灣原住民族文身,特別是排灣族的文身圖紋。拍刺是南島語族的傳統文身文化,不同於現代使

MOC_Id: Culture_Object672068
Id: 672068
Title: 婦聯會雲林縣分會慰問抗日海南忠貞義士
Description: 該剪影收錄在《中華婦女》,第二十一卷第十期(1971)頁首分會工作影輯。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簡稱婦聯會)雲林縣分會主任委員陳雪芳於1971(民國60)年5月28日端午節上午九時前往虎尾鎮慰問抗

MOC_Id: Culture_Event186929
Id: 186929
Title: 原住民族教育.轉型正義.原桌論壇
Description: 西元2019年(民國108年)11月11日上午於台北車站五樓第一會議室,舉辦原住民族遭受國家教育強制同化之歷史真相資料蒐集計畫「原住民族教育轉型正義」論壇。照片中為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發展協會波宏明理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街頭藝人展演空間資訊

每年更新,18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04

文化部

文化部及所屬有限取用資料清單

每年更新,16

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3:0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裝置藝術類

每1年更新,16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02:57

文化部

閱讀活動

每日更新,20

郭聯德 先生 | 02-8512-6461 | 2021-04-07 17:00:1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經濟

每周更新,4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23:26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設計

每周更新,15

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54:49

文化部

典藏目錄-化石類

每年更新,13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7:51:50

文化部

文化部附屬單位預算-特別收入基金

每1年更新,14

蘇建龍 先生 | 02-85126631 | 2023-07-27 16:04:34

文化部

全國電影票房統計數據

每周更新,10

梅 先生 | 02-8522-8000#2303 | 2022-01-13 20:17:23

文化部

舞蹈表演資訊

每1日更新,5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4:21

文化部

典藏目錄-醫療衛生類

每年更新,17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09:55

文化部

蒙藏人才之培育及工作績效統計表

每年更新,16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5:54:21

文化部

實體書店

每1年更新,126

陳怡君 小姐 | 02-85126472 | 2023-07-27 17:37:20

文化部

蒙藏珍貴文物統計表

每1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6:09

文化部

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16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競賽活動

每1日更新,30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5:00:43

文化部

文化部資料盤點成果表

每6月更新,12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36:32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內部各委員會、任務編組及財團法人之性別統計表

不定期更新更新,19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23-07-28 14:44:50

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臉書瀏覽人數統計表

每半年更新,13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09 14:17:09

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員工人數統計表

不更新更新,13

林雅萍 小姐 | 02-2356-6453 | 2018-08-10 16:04:24

文化部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

每日更新,60

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06

文化部

原住民族獎補助專區

每6月更新,15

洪芷如 小姐 | 02-85126768 | 2023-07-28 15:50:28

文化部

金鼎獎得獎名單

每年更新,17

蔡小姐 | 0285126481 | 2021-04-07 17:04:52

文化部

博物館

每1年更新,34

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介目錄

不更新更新,20

朱曉俐 小姐 | 02-85126462 | 2021-04-07 17:04:50

文化部

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15

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

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推動綱要計畫

每1年更新,15

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9:43

文化部

典藏目錄-政治社教類

每1年更新,12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9:31

文化部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5

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