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荊南藝術與人文
「林荊南藝術與人文」於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由單位「文化部」的林千筠 小姐所提供,聯繫電話是02-85126685,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01-07 18:31:21。 欄位MOC_Id的內容是Culture_Object638097 , 欄位Id的內容是638097 , 欄位Title的內容是林荊南 , 欄位Description的內容是
林荊南(1915-2002),彰化竹塘人,本名為富。父樹煨,母蔡氏。曾從鄰居謝清學習古文,1938年(昭和13年)以同等學歷考上日本東京高等實務學校滿蒙科,赴日留學,次年4月返臺。1941年(昭和16年)9月19日,以映嵐的筆名加入第三次新舊文學論戰,並刊載在《風月報》與《南方》,論戰共延續兩年多。1945年(民國34年)10月,擔任《民報》副刊編輯,翌年任《民聲日報》主筆,後應北斗區長林伯餘之邀,至北斗擔任「建設協進會」秘書,並負責《和平日報》北斗分社的創社工作。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時受牽連而遭難59天。其後至花蓮,擔任《東臺日報》編輯,任職期間編寫〈漁家女〉、〈新桃花過渡〉等新劇劇本。然1950年(民國39年)返回北斗時,又遭當局逮捕,於1952年(民國41年)5月1日獲釋。1953年(民國42年)擔任《詩文之友》編輯,與發行人洪寶昆、社長王友芬共同構成詩刊社之鐵三角。1955年(民國44年)起任職於彰化縣農會。1963年(民國52年)後與友人共同經營「實用菌研究所」,並撰著臺灣第一部種菇方法之書《最新洋菇栽培法》,同時經營曲木工廠、塑膠工廠、毛衣加工廠、食品加工廠。他為彰化地區重要的新舊文學作家,作品包括《讀易山房詩稿》、《定軍集》等。1998年(民國87年)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集結其作品,出版《林荊南作品選集》。
, 欄位Keyword_Des_Rights_2的內容是CC BY , , , 欄位MOC_Url的內容是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638097&IndexCode=Culture_Object , 欄位Original_Url的內容是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D6A455AA-A615-4CE2-8140-C4B2A8605350 , 欄位Keyword_Format的內容是圖像@#@圖像 , 欄位LastUpdateTime的內容是2021-02-07T18:16:09 , 欄位Keyword_Subject_1的內容是藝術與人文 。
MOC_Id
Culture_Object638097
Id
638097
Title
林荊南
Description
林荊南(1915-2002),彰化竹塘人,本名為富。父樹煨,母蔡氏。曾從鄰居謝清學習古文,1938年(昭和13年)以同等學歷考上日本東京高等實務學校滿蒙科,赴日留學,次年4月返臺。1941年(昭和16年)9月19日,以映嵐的筆名加入第三次新舊文學論戰,並刊載在《風月報》與《南方》,論戰共延續兩年多。1945年(民國34年)10月,擔任《民報》副刊編輯,翌年任《民聲日報》主筆,後應北斗區長林伯餘之邀,至北斗擔任「建設協進會」秘書,並負責《和平日報》北斗分社的創社工作。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時受牽連而遭難59天。其後至花蓮,擔任《東臺日報》編輯,任職期間編寫〈漁家女〉、〈新桃花過渡〉等新劇劇本。然1950年(民國39年)返回北斗時,又遭當局逮捕,於1952年(民國41年)5月1日獲釋。1953年(民國42年)擔任《詩文之友》編輯,與發行人洪寶昆、社長王友芬共同構成詩刊社之鐵三角。1955年(民國44年)起任職於彰化縣農會。1963年(民國52年)後與友人共同經營「實用菌研究所」,並撰著臺灣第一部種菇方法之書《最新洋菇栽培法》,同時經營曲木工廠、塑膠工廠、毛衣加工廠、食品加工廠。他為彰化地區重要的新舊文學作家,作品包括《讀易山房詩稿》、《定軍集》等。1998年(民國87年)彰化縣立文化中心集結其作品,出版《林荊南作品選集》。
Keyword_Des_Rights_2
CC BY
ImageUrl
-
0
-
1
Keyword_Rights_2
-
0_CC BY_
-
1_CC BY_
Keyword_Format
圖像@#@圖像
LastUpdateTime
2021-02-07T18:16:09
Keyword_Subject_1
藝術與人文
「林荊南藝術與人文」所屬的資料集:「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藝術與人文類」的其他資料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57
Id:
301357
Title:
世界的聲音:陳黎愛樂錄
Description:
《世界的聲音》是陳黎談音論樂以及譯詩的結集,陳黎一直都對音樂頗有涉獵,在本散文集中,陳黎將曾經感動自己的樂曲以文字方式細膩談論,不只配以音樂評述,也翻譯了歌詞,雙語對照呈現,讓音樂和文學相遇。全書收有
MOC_Id:
Culture_Object605336
Id:
605336
Title:
粉紅緞地珠繡鳳仙領無袖旗袍
Description:
鳳仙領,無開式襟型,由後中線車縫拉鍊再用本部蓋著,短袖,合身收腰(前片有胸褶,無腰折,後片腰褶)。衣長至腳踝,脇邊兩側開衩。領、襟、袖口、衩、下襬紫無緄邊,無花釦。後領中內縫有鈎。後中線採用「YK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448
Id:
600448
Title:
秀姑巒溪泛舟攬勝八月九日起三日參加者募集中
Description:
本篇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7月30日地方版新聞報導,文中提及由ビユーロー(biyuro)花蓮港案內所、花蓮港驛共同主辦在臺灣酷暑中的夏季探勝活動「秀姑巒溪泛舟團」,將在8月9日出發、
四星寶星獎章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594309
Id:
594309
Title:
四星寶星獎章
Description:
此物件為四星寶星獎章照片,為馬祖新村社區55號住戶文鵬先生所提供,文鵬先生為馬祖新村第一代居民,也是知名的反共義士,現與家人居住於陸光五村。
照片中的四星寶星獎章為橘藍配色布面,並有上下四大四小
MOC_Id:
Culture_Object290827
Id:
290827
Title:
《頭城文風》社區報第十期
Description:
本期社區報介紹轉化自頭城「祭聖」、「送聖蹟」傳統的「讀字節」活動。 頭城慶元宮「祭聖」、「送聖蹟」是頭城地區自清代流傳迄今之傳統儀典。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時,慶元宮均舉行「祭聖」儀典。清代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114
Id:
300114
Title:
腹臍深解(會)圍津,腹臍凸解(會)搖櫓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在此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腹臍
南方澳鯖魚祭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Event282713
Id:
282713
Title:
南方澳鯖魚祭
Description:
鯖魚是南方澳最主要的漁產之一,鯖魚祭不僅是對鯖魚每年為南方澳地方帶來豐沛收穫的感謝,亦是集結在地民眾力量,對南方澳漁村獨特討海文化記憶的傳承與延續,同時透過逐年盛大的踩街活動,帶領在地民眾與遊客一
風景明信片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19222
Id:
219222
Title:
風景明信片
Description:
繪葉書(エハガキ),風景明信片之意,日人習慣在各地旅遊時,購買繪葉書蓋記念戳,郵寄回鄉,與家人分享到此一遊所見及及報平安,不無宣揚國威的意味。
繪葉書的製作用繪畫、照片、說明文字,呈現臺灣當時的
MOC_Id:
Culture_Object211154
Id:
211154
Title:
札幌明信片雙面070:忍路灣ニ於ケル札幌農科大學水產科生徒ノ漁船操縱(四)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本明信片為明信片收集冊之第70張,正面下方有明信片之標題「忍路灣ニ於ケル札幌農科大學水產科生徒ノ漁船操縱(四)」,日文由右向左橫書。
入選-五分車載運甘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170
Id:
323170
Title:
入選-五分車載運甘蔗
Description:
糖業鐵路建築於日據時期,係由各製糖會社在台灣各地設廠時,在轄區建築鐵路供甘蔗原料及產品運輸之用,光復之後,台糖公司接收全部糖業鐵路,統一管理,而逐漸使設備標準化。後因砂糖進口自由化,糖廠陸續關閉,
石門勝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0
Id:
267570
Title:
石門勝境
Description:
〈石門勝境〉為文興畫會21人所合作繪製,描繪石門水庫的山水風光。落款:「石門勝境。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存念,辛酉十月,文興畫會第二屆巡迴展,首次於桃園展出。會長張德文會同與會同道吳長鵬、黃永川、顧炳星
MOC_Id:
Culture_Object600958
Id:
600958
Title:
花蓮港中學校第一回卒業式
Description:
此影像為東臺灣新報1941年(昭和16年)3月2日的報導,本影像所記載的內容為東台灣教育的重要發展。花蓮港中學校於1936年(昭和11年)假借昭和公學校庭院進行了學生的入學式,視為東臺灣中等教育之
秀姑巒溪介人生風景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293
Id:
301293
Title:
秀姑巒溪介人生風景
Description:
《秀姑巒溪介人生風景》由花蓮縣政府於2006年出版,全書為新詩體,並以客語發音書寫,附上註釋以利讀者閱讀。例如〈快樂介日頭〉中提到「朝晨出門去種茶/臨暗時節畫彩霞」,註釋中便特別標出「介:的」、「臨暗
MOC_Id:
Culture_Object212574
Id:
212574
Title:
三屋家族往來明信片04-2
Description:
本件為陳清森先生典藏、陳朝洋先生捐贈之【三屋清陰家族史料】。
明信片內容中譯為:
敬啟:
三屋俊武本年十月二十四日已於山西省忻口鎮附近戰歿,謹此通知。
十二月三十一日
臺北市文武町3―3
MOC_Id:
Culture_Object271778
Id:
271778
Title:
西螺廣福宮轅門斬子交趾陶
Description:
陳天乞代表作品:轅門斬子
此作品於廟內虎爿數出來第一框、第三格。中間人物為此作品主體之一。左方人物與右方人物相對,型態誇張、滿臉髭鬚、頭戴武盔、身著武服,不同之處為左方人物面鬚以紅為主體,右方人
MOC_Id:
Culture_Object279044
Id:
279044
Title:
詩作記述薏苡可辟瘴,槺榔可當掃帚 使署閒情卷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Description:
鳳尾、黃梨間白瓤(黃梨,果名;其葉森若鳳尾),連林檨子共分嘗(檨子,俗名番蒜,一作羨)。生憐香醉郎官舌(荔枝有名「郎官紅」者),牽惹情多御史腸。辟瘴定須藏薏苡,拂塵聊且縛槺榔(槺榔樹,葉可為帚)。
長短歌行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310
Id:
301310
Title:
長短歌行
Description:
2001年《長短歌行》出版,楊牧繼《介殼蟲》(2006)之後新詩作品的結集。其間榮獲吉隆坡世界華文文學獎及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作品分別在瑞典及德國出版精美譯本,備受國際注目。楊牧持繼深耕創作,本書收長
MOC_Id:
Culture_Event238266
Id:
238266
Title:
連江縣合唱表演團體發展沿革
Description:
依據《連江縣傳統表演藝術資源普查計畫案》盤點致力於表演藝術的推廣之團體,在合唱表演團體部分,民國76年(1987)上任的林德政縣長,是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的最後一任軍職縣長,他於任內成立「連江縣公教合
鶯歌早期民用陶瓷-花盆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34423
Id:
234423
Title:
鶯歌早期民用陶瓷-花盆
Description:
鶯歌早在日治時期就開始製作花盆,花盆在日文的資料中稱為「植木缽」,用於栽植花木。《臺北州の工場》對於1929年鶯歌陶瓷器業生產概況中記載著大正13年成立的益成記陶器製造所產品為水硿、土管、植木缽。
石門勝境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7570
Id:
267570
Title:
石門勝境
Description:
〈石門勝境〉為文興畫會21人所合作繪製,描繪石門水庫的山水風光。落款:「石門勝境。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存念,辛酉十月,文興畫會第二屆巡迴展,首次於桃園展出。會長張德文會同與會同道吳長鵬、黃永川、顧炳星
MOC_Id:
Culture_Object514791
Id:
514791
Title:
花蓮縣第三屆全縣運動大會中學男子組總錦標
Description:
此張照片中所拍攝的男子手上拿著的是花蓮縣第三屆全縣運動大會中學的總錦標及獎盃。自日治時期以來,花蓮縣相當地重視體育方面的活動,由原住民少年所組成的能高團棒球隊便是一個著名的例子,能高團是第一個在甲
貓無暝,犬無晝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96354
Id:
296354
Title:
貓無暝,犬無晝
Description:
馬祖俗諺大多典出於常民生活中,與在地文化、生活智慧息息相關,雖流傳於民間,卻不易被文字所記錄下來,故將根據陳高志老師所著的《馬祖俗諺析論(壹)》,使珍貴的方言資料留存下來以供後續研究。
「貓無暝
劉庭易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People283598
Id:
283598
Title:
劉庭易
Description:
劉庭易的藝術靈感根植於日常生活的敏銳觀照,除了人事物之外,大部分對大自然的取材。對人們觀賞自然風光,在剎那感動之餘,似乎很難永久留存。所以,他憑藉對熟稔的雕塑技法,將宇宙自然的起承轉合納入到自己石雕作
入選-黥面原住民姥姥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23253
Id:
323253
Title:
入選-黥面原住民姥姥
Description:
昔日臺灣傳統泰雅族原住民,大部份都在額頭及臉部有紋面(臉部刺青)現象,這種紋面文化相傳已久,無論男女大約在童年或少年時期,就會完成紋面禮俗,據說完成紋面者,才可以論及婚嫁,所以黥面象徵榮譽與美觀。
劉家正代表作品吉慶圖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264672
Id:
264672
Title:
劉家正代表作品吉慶圖
Description:
劉家正代表作品吉慶圖。水墨加色彩彩繪技巧繪製文物為寺廟人物畫彩繪,題材為吉慶童子,童子手上各持吉祥物品,代表著加官、晉祿、添福、添壽...等等 ,拿著魚諧音餘。文物上方有吉慶有餘和平安如意八個字。
狄青認親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0450
Id:
300450
Title:
狄青認親
Description:
此件為何金龍於1928年之剪黏作品,位於台南佳里金唐殿三川殿前步口左牆後方,創作故事取自歷史人物演義小說《狄青演義》。故事背景為宋朝,當時龍妖出沒四處作亂,在狄青順利降伏龍妖後潞花王賜其龍馬並召入
神秘谷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072
Id:
301072
Title:
神秘谷
Description:
《神秘谷》的主角范武十分熱愛鴿子,眼看就快要培訓出一隻可以在比賽中奪冠的鴿子,沒想到卻被眼裡只有「讀書才是正道」的爸爸反對,鴿子全被放生了。 沮喪的范武無意間看見遠方天空竟然有飛碟出沒!那裡正是太
MOC_Id:
Culture_Object660957
Id:
660957
Title:
石岡鄉志-勝蹟志、人物志、藝文志
Description:
因石岡鄉歷年來並無鄉志可資參考,編纂不易,經過一年的蒐集訪問,始整理成冊,期能藉以啟發思古幽情,而知敬老尊賢,慎終追遠,並從而激發愛家愛鄉愛國的情操,飲水思源,知所惕勵,共同為建設美好的家鄉努力。
MOC_Id:
Culture_Event246880
Id:
246880
Title:
瓦磘溝走讀&多肉植物盆栽DIY-民治里
Description:
本活動為新中和社區大學承接新北市水利局「108年度新北市瓦磘溝水環境教育暨公共溝通」案,為促使民治里居民關心就在家附近的瓦磘溝,並期待里民共同認養維護瓦磘溝畔新設置之公園,中和社區大學特別和里長陳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藝術與人文
MOC_Id:
Culture_Object301113
Id:
301113
Title:
當我們的愛還沒有名字
Description:
陳克華,臺北醫學院畢業,美國哈佛醫學博士後研究員。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眼科交換學者。臺北市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眼角膜主任。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副教授。是偉大的醫生,著名的作家,天生的藝術家。本
文化部 的其他資料集
典藏目錄-藻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5:45:10
文化部蒙藏最新出版品一覽表
每年更新,22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18-08-16 16:05:50
文化部典藏目錄-工藝文物類
每1年更新,18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7:48
文化部蒙藏籍學生蒙藏語文班上課人數統計表
每6月更新,26張德媛 小姐 | 02-2341-1105 | 2023-07-28 14:47:19
文化部博物館
每1年更新,47葉純帆 小姐 | 02-8512-6330 | 2023-07-27 17:37:05
文化部
文創商店
每年更新,60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42:58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生物、生態與環境類
每日更新,75林千筠 小姐 | 02-85126685 | 2022-01-07 18:31:50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文學
每周更新,28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2:14:35
文化部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音樂
每周更新,24黃思維 先生 | 02-85126683 | 2018-07-13 11:38:21
文化部文化部附屬單位會計月報-作業基金
每1月更新,24鄭卉倢 小姐 | 02-85126646 | 2023-08-02 20:54:45
文化部
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動畫書目
每年更新,59呂學榮 先生 | 02-85126470 | 2021-04-07 17:05:10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類
每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1:19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典藏目錄
每1年更新,28何秉融 先生 | 02-23924243 | 2023-07-27 16:05:26
文化部藝文活動-節慶專區
每3月更新,45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6:28:57
文化部出版書目資料
每1年更新,21聶志文 小姐 | 02-85126464 | 2023-07-27 17:23:12
文化部
典藏目錄-苔蘚類
每1年更新,15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40
文化部典藏目錄-貝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03
文化部講座資訊
每1日更新,70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7 17:35:18
文化部蒙古統計資料
不定期更新更新,23紀英豪 先生 | 02-2356-6445 | 2023-07-28 14:48:43
文化部藝文活動筆數統計
每1年更新,22謝致潁 先生 | 02-85126683 | 2023-07-26 16:46:38
文化部
典藏目錄-書法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16:52
文化部典藏目錄-攝影印刷類
每1年更新,2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50:27
文化部典藏目錄-北美類
每1年更新,17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5:33:52
文化部典藏目錄-篆刻類
每年更新,21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0-02-18 18:13:29
文化部典藏目錄-中國西南少數民族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7:10
文化部
典藏目錄-漆器類
每1年更新,23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9:44
文化部典藏目錄-貨幣類
每1年更新,19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7:29:53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料開放諮詢小組委員名單
每年更新,19黃建文 先生 | 02-85126684 | 2022-01-07 18:34:38
文化部文化部社區
不定期更新更新,55張玉萱 小姐 | 02-85126314 | 2023-08-08 00:23:26
文化部典藏目錄-籐材類
每1年更新,20朱純慧 小姐 | 04-22176325 | 2023-07-27 16:45:38
文化部